《復聯4》高票價背後,影院正在反擊貓眼、淘票票

2020-12-12 虎嗅APP


《復仇者聯盟4》的高票價在近日鬧得沸沸揚揚,許多影院坐地起價將首日票價提升至300甚至400元,而不少影迷對此都有所抱怨。


毒眸發現,儘管《復聯4》開票後,很多影院IMAX、杜比廳在貓淘上的價格都上漲了3倍~4倍,但是如果使用影院自有的APP購票,價格都能便宜許多,持有影城卡的會員甚至能夠享受到30%~50%的優惠。以北京萬達CBD店為例,貓眼上零點場杜比廳的售價為245元,但APP上的會員價只需163元,並且還有39.9元特惠普通3D場出售。



價格優勢不是萬達提供給用戶們的唯一優惠,更吸引粉絲的或許是排場。在貓淘還沒有開啟《復聯4》預售時,廣州、上海等地的萬達影城就發布了「提前開搶」的海報公開售賣「皇帝座」;4月12日晚8點預售開啟後,萬達APP上陸續公布了開票場次,但貓淘上萬達影城遲遲沒有開票;而截至4月16日晚,貓眼上北京萬達CBD店23日凌晨只顯示了4場排片,而萬達APP上則有5場。


不只是萬達,星軼、上海聯和院線等影投和院線都搶在給貓淘公開售票埠之前,通過自己的公眾號、小程序或者線下購票等方式開始了旗下影院的《復聯4》預售;而萬達之外,盧米埃、大地等影投和影院的自有APP,也會給到各自會員低於「市場價」的優惠,並且優惠力度有增大的趨勢。


價格戰的背後,是越來越難做的影城生意,以及影院謀求向貓淘發起的反擊。過去幾年影城數量的激增,使得上至一二線城市,下至很多縣城,影院都處於嚴重飽和的狀態,影院客流量被大大分散;而貓淘等電商平臺的出現,則讓用戶不再依賴於影院會員卡提供的優惠,對單家影院的黏性大大減弱,同時也消解了影院端在下遊的話語權。


如何將被分流的用戶和分散的權力搶回來,成了很多影院、影投當下發力的重點。在這樣一場反擊戰中,「便宜」是影院唯一的「武器」嗎?


影城的反抗與自救


4月10日,在沒有影城公布《復聯4》排片的情況下,上海等地的幾家萬達影城率先推出了「搶皇帝座」的活動,鼓勵用戶通過其自有渠道搶票。「10號時發行通知還沒下來,影院不可能提前就有排片。」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極個別影院做的營銷活動。




但在12號正式開票後,這樣「極個別」的情況卻有擴大的趨勢:一方面,包括萬達等影城在內,多家影院直到12號晚上仍未在貓淘上公布場次信息,但通過其自有APP卻能購票;另一方面,直到今天部分影院APP上,公布的場次數量仍然多於貓淘。


不僅如此,如果通過萬達APP購買《復聯4》的票,會員最多可以優惠近百元,而在盧米埃等影城的APP上,會員優惠額度也達到了30%以上。此外,部分APP上還推出了限時特惠活動,只需要花上遠低於市場價的費用,就能享受到一場3D電影。


事實上,影院想在自有APP所提供的優惠上做出優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以萬達院線旗下高端影城品牌寰映影城北京合生匯店為例,拓普智庫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該店的年平均票價已經漲至70.48元,較開業階段43.89元的票價上漲了60.6%。但毒眸發現,如果選擇在萬達電影的自有APP上購票,價格卻並沒有上漲太多:4月17日杜比廳的《雷霆沙贊!》貓眼售價122元,而如果有萬達的「至尊卡」,則票價只需要68元,便宜將近一半。




毒眸對北上廣深成五地的七家萬達影城票價進行統計後發現,除了上文提及的寰映合生匯店,其他幾家店今年的平均票價,較開業之初均有所上漲。雖然漲幅不及寰映,但仍然增加了8至30個百分點不等。在此背景下,萬達影城的APP儼然成了最優惠的地方,最低票價相較於兩三年前的平均價格並無太大浮動,要遠遠低於貓眼、淘票票上的價格。 


努力想在價格上和電商平臺拉開差距的公司不只有萬達一家,毒眸下載了盧米埃、大地、UME、金逸等多家影投或者院線的自有APP,隨機查看了北京地區多家影院的票價,儘管不同影城的會員政策不同,但卻均比貓淘更加具備價格優勢——


4月12日傍晚,盧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一張杜比廳《雷霆沙贊!》在貓眼上的售價達到了79元,而如果使用盧米埃APP,會員可以享受到30元的限時特價; 花50元購買大地影院會員卡後,除了能享受到更低的票價外,還有全場賣品8.8折、碳酸飲料無限續杯等福利……





拋開去除電商服務費所帶來的價格差,影院APP上更大的優惠,實際上是來自於影院自身的讓利。一面抬高在電商平臺上的售價,一面又不惜通過補貼等形式來降低自有APP上的價格,影院的這份心思無疑說明,下遊玩家們已經到一個不得不向貓淘發起反擊的時候了。


有從業者告訴毒眸,當初票務APP異軍突起時,靠著巨額的票補投入為影院導入了大量用戶,讓下遊生意乃至整個中國電影產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的線上用戶,很多影院甚至將退票等影院儲值卡會員都未曾享有的退票服務等向平臺開放。


此舉的結果,便是使得很多原本會員持卡率在50%以上的影城,如今只有很少的影迷還會持有影城的儲值會員卡。有分析師向毒眸表示,如今影院和觀眾正變得「誰也不認識誰」,用戶的信息完全被貓淘掌握,而很多觀眾也不再鍾愛於某一家影城。「買電影票變成了一件沒有用戶黏性的事,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哪裡便宜他們就會選擇哪裡。」


在人人都有錢賺的行業快速發展期,依靠這樣的模式影院仍然不愁沒生意,可時過境遷,如今影院要面對的局面則完全不同:大批新影院和新娛樂方式的出現,分流了影院的生意,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平均上座率僅有11.32%,單日單廳收益則只有3000元出頭,均降到了近6年來的最低點,大批影院正處在入不敷出的狀態。


此前有不少影院經理曾和毒眸抱怨,其影院附近這些年新開了好多影院,不讓利根本留不住顧客——而由於近年來貓淘和片方的票補力度在下滑,影院要麼接受讓利成本轉嫁到自己身上,要麼就必須出讓更多的權力來獲取票補上的支持。



早在兩年前,就有不少從業者抱怨被票補「綁架」了,必須按照相關方的要求來進行排片。而在今年春節檔,更是有不少業內人士向毒眸透露,某發行方要求其主控的影片排片量必須達到一定比例之上,否則將暫停其影城的票補。


除此之外,由於很多自主權不在影院手中,影院時常也會遭遇一些經營困境。某中小影城經理告訴毒眸,多年前他在和某平臺合作時,對方用了三個月時間才將票款結清,這讓他覺得很沒有安全感;而去年《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則更是讓很多影城意識到,如果繼續讓渡自己的權利、不掌握用戶的信息,則隨時有可能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中。


為此,早在兩年之前就有一些影投開始有意識地打造自有APP,希望能夠重建會員體系。只不過當時很多影投砸入的資源有限,因此多數APP的優惠力度並不及貓淘,兩年下來也並沒能扭轉不利局面,反而有越加被動的趨勢。而如今,各家為了打好價格戰都使勁渾身解數,只能說明,影院的生存到了一個比以往更加危機的關頭。


影院手裡還有多少牌?


想要拉回失掉的用戶、培養用戶忠誠、進而把住入口,對影院來說是一件不得不做但又很難做成的事——相比於貓淘在用戶基數、資源和渠道上的優勢,影院手中可打的牌並不多


品牌文化是近年來很多影院開始強調的一大核心,即要做出具有特色的影院文化來為影院賦能,進而增強用戶和影院之間的黏性。例如濟南百麗宮影城一直主打文藝片這塊招牌,長期運作包括文藝片展映、主創交流在內的諸多活動,從而吸引了城市內諸多文藝片的影迷;而多家中環影城,都選擇和健康跑、動感單車等運動項目進行結合,來豐富觀眾在觀影之外的娛樂體驗。


影院打造資深的品牌文化可供複製性都並不強,很難被大批影城所效仿;而影院的區位優勢在近幾年隨著競爭的加大,也越來越弱化。更何況影城對用戶、文化培養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之工,對於一些急於想要奪回用戶的影城來說,這一招很難「解渴」。


利用價格和場次在自有渠道上展開反擊,變成了這兩年影院對抗貓淘的最主要方式。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影院試圖打造自有的APP,或者藉助電商外的第三方票務系統,利用價格優勢來吸引用戶。早在2016年,由萬達參與出品的《魔獸》上映前,萬達就提前10天在自家的APP上開啟了預售,進而吸引到不少粉絲下載,為萬達APP的發展和在影迷圈內的鋪開打下了基礎。




儘管如今很多影城管理者也相信,自有APP端更低的價格能吸引到一部分對價格更為敏感的受眾群體,可影院想要將自有渠道作為主要陣地進行反擊,也並非易事。


做好一個票務APP付出的成本並不低。「建立一個自有的APP對影城來說不太容易,這是一個規模經濟的行為,幾千萬砸進去做出來的APP都不一定能給消費者好的用戶體驗,更別提幾百萬、幾十萬投入做出來的產品。」對於自有APP的建設,有業內人士向毒眸表示了相對悲觀的態度,畢竟阿里等網際網路公司在技術上的優勢,是下遊企業很難比擬的。


即便用公眾號等免費的渠道入口,用戶轉化困難仍舊是老大難問題。在搶奪增量市場上,貓淘有淘寶、支付寶、微信、大眾點評等大平臺作為流量入口,並且每逢重要檔期還會砸入大量營銷費用來納新;但有影城經理告訴毒眸,目前影城在對自己APP的宣傳推廣信息基本上還是依靠公眾號、粉絲群傳播。「效率都不是很高,我可能會選擇不這樣做,對小影城來說耗時耗力,只有大的院線才有實力和精力在這部分投入。」



而在搶奪存量用戶上,影城更是處在劣勢。


一方面,目前貓淘上用戶的消費習慣已經初步養成,想要改變其消費習慣並不容易;另一方面,貓淘在技術層面上的優勢同樣顯著,且和優酷、歡喜首映等平臺有所打通,相反現如今很多影院APP依舊存在功能單一、系統不穩定的問題,用戶體驗存在較大差異——就在12號晚《復聯4》開票後不久,萬達APP就出現了宕機、無法購買的情況。


「正因如此,影城自己的APP只有通過場次差異,或者低價再低價,才有競爭優勢,否則很難實現將貓淘的流量拉過來。」一位影城經理告訴毒眸,目前很多影院APP之所以開始大幅讓利、鎖住開票時間,正是因為從渠道和技術方面來看下遊影城並不佔據任何優勢。


即便不論價格和場次優勢能夠起到多大的導流效果,問題的關鍵在於當用戶聚攏過來後,該如何留住用戶。畢竟想要維持價格差,意味著影院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這樣的投入高投入一旦不能持續,用戶很可能會隨時轉移;而開票時間差異這樣的做法,往往也這只能適用於一些特殊的場次,或者像《復聯4》這樣重磅的影片。


反觀貓淘,過去幾年一直在強調要搭建用戶社區、向觀影決策平臺轉化,平臺的想看指數、評分等,其實已經成為許多影迷進行觀影決策的重要考量。相比於購票平臺,貓淘的社交屬性正在得到豐富,這也是其用戶黏性強於很多網票平臺的原因之一。


有分析人士告訴毒眸,當購票軟體的用戶對軟體沒有「感情」,就沒有黏性可言,「影院渠道還應考慮的是,除了價格優勢之外,它們還有哪些優勢可以把用戶留住」。


由此可見,自有渠道雖然能有效果,但在現有的規模下很難真正對貓淘形成「威脅」,對很多中小影投處境的改變,也是杯水車薪。因此,「更好的線下服務」,可能是大多數影院最核心的競爭力和最後的底牌。


「影院應當以影院能輻射的人群為目標,通過增加影院自身獨有的優勢資源來耕耘,提升影城會員消費權益,增加會員的消費粘性。」某資深院線從業者曾對毒眸表示,在和票務平臺的競爭中,影城自有渠道的突圍方式應著力在貓淘無法實現的事情上,影院想要做大自有渠道或是打造會員體系,則必須提供給用戶更有價值的服務。




只不過目前很多影城並沒有真正把服務重視起來。有分析人士認為,很多影城工作人員的業績目標中「票房」才是工作的重點,而並非「會員體系」和服務,其結果就在於,一些影城為了能夠在春節檔、《復聯4》上映這樣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將票價抬升三四倍,甚至對外出售過道票,進而在極短的時間裡榨取觀眾身上的價值。


這種做法雖然讓影院收穫了短期的票房,可長久下來,只會提前透支消費者對於影院的信任,降低觀眾對影城的好感和依賴度。有資深業內人士就很無奈地向毒眸感慨:「影院自己放棄了自己、導致陣地喪失,就真的怪不了別人了。」


對真正希望能夠在下遊搏殺中殺出重圍的影院來說,無論是和同行拉開差距,還是從貓淘手中奪回陣地,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可能只有把影院經營做成一門長線的生意,精心運作好自己的會員體系,從更長遠的角度來做規劃和布局。

相關焦點

  • 數讀《復聯4》:連破多項影史紀錄,是情懷加持,還是實力支撐?
    隨著電影局出面調控《復聯4》的票價,「看不起」已經不再是觀眾們擔憂的主要問題了,上映首日,觀眾們已經被劇透的恐懼所支配。不過,鏡像娛樂不是來劇透的,而是以數據來解讀《復聯4》背後的觀影群體以及《復聯4》上映後的市場表現,也試圖去分析《復聯4》成功的背後,究竟是情懷的加持,還是影片實力的支撐?
  • 復聯4首映票什麼時候能買 電影票價格預售在哪裡買得到?
    據貓眼+淘票票數據,昨日中午開啟預售的《復仇者聯盟4》中國內地預售票房已超過1億元,創造了中國影史預售票房最快破億新紀錄。即將於4月24日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4月12日中午開啟了預售,引發了一輪非常火爆的搶票大戰。短短幾個小時,各大影院的零點場就已經搶購一空。
  • 貓眼電影坐地起價?買《復聯4》被強制退票,再訂立馬漲價!
    4月24日《復仇者聯盟4》上映粉絲們熱情難擋!但是,有消費者吐槽稱:被貓眼電影惡意退票!再次購買票價卻上漲不少4月17日,河南駐馬店有位影迷爆料稱,他在12日通過貓眼電影平臺買了兩張大地影院的《復聯4》電影票,每張售價33.9元。
  • 電影線上票補時代結束 淘票票和貓眼該怎麼辦?
    2014年,以貓眼為代表的第三方網絡購票平臺開始興起,隨後微票兒、淘票票加入戰場。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平臺方通過燒錢補貼影院的方式,在平臺上推出遠低於最低票價的超低價票,3.8元、9.9元電影票便應運而生。也正是當年靠著低價票對於用戶觀影熱情的刺激,《心花路放》成功在國慶檔登頂,大賣了6.49億。
  • 一張票加價20元,甚至34元,貓眼電影淘票票差價暴利何時休?
    資料顯示,2018年春節7天超過1.4億人次走進電影院, 然而筆者在北京朝陽區的不少影城發現,貓眼電影淘票票普遍存在每張熱門電影票加價10-20元左右,甚至還有影院售價60元的《西遊記女兒國》3D影片,貓眼淘票票售價高達94元,加價幅度超過總票價三分之一以上。
  • 買不起的《復聯4》,看不懂的萬達影城
    身為漫威迷的小爽(化名)告訴中新經緯,自己在預售開始一小時內搶到了北京海澱某影院的普通場次,票價為54元,但過了兩天再查詢時票價以提升至100多元,再過一天則又有所降低。「我看《復聯3》時的票價為40多元,如果這次的電影時長真的有四個多小時的話,感覺這個價格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像市面上200多、300多元就有些不值得了。」
  • 《復聯4》首映刷爆屏 現場直擊:凌晨電影院堪比過年
    4月24日凌晨,隨著《復聯4》正式在國內上映,一切謎底揭曉。當然,與之伴隨的,還有業內對於《復聯4》的票房期待,市場已經冷淡了太久。預售超7億的《復聯4》能否救市?票房又能達到多少呢?同時,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燈塔研究院影院吸引力指數排名前20位的影院作為樣本,在淘票票APP上搜索《復聯4》上座率,結果各異。
  • 淘票票 VS 貓眼:以電影票務為支點的貓之戰爭
    至於垂直化還是平臺化,淘票票和貓眼依然都扮演著一個在線票務的角色,通過提供數據,讓更多的上下遊廠商用類似「開店」的方式,更自由地挖掘發展的空間,從而讓平臺不至於在流量上落入下風,進而期待自家背後大佬的獨家資源成長
  • 貓眼、淘票票、大麥們熬過了冬天,能不能挺過春天
    各大影院原本寄希望於五一檔,在淘票票上甚至還能查到4月30日和5月1日的排片。(圖源:螳螂財經)但4月15日,中疾控再次建議電影院等密閉空間暫不開業,業內隨即傳出電影院要10月才能開門的消息。目前,兩大票務機構貓眼娛樂和淘票票,已經接連發出了虧損警告:貓眼娛樂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春節檔退票高達2億元;而淘票票所屬的母公司阿里影業發布盈利警告,預計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財年內,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約11億-12億元。這一數字較上一財年2.54億元的虧損額,同比擴大近4倍。
  • 票補結束,各奔一路,貓眼與淘票票誰能勝出?
    然而自今年10月1日起,票補取消,6.6元、8.8元、9.9元等低價票和消費者說再見之後,在線電影票務市場卻迎來了巨大變化,貓眼和淘票票這兩家頭部平臺之間的競爭,也因此變得更加白熱化。票補的開始,還追溯到2014年,當時的貓眼通過《變形金剛4》率先打響了市場中的第一槍,隨後包括格瓦拉、百度糯米、微影等十幾家大大小小的平臺,紛紛加入票補陣營,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補貼大戰
  • 淘票票app產品體驗報告:電影市場何時結束群雄割據,未來是否還需...
    增長緩慢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一是雖然在線電影票平臺的票價補貼持續增加,平均電影票價相比2015年更低,但是觀眾數的增長卻更加緩慢。 二是中國電影質量的提升未能趕上觀眾觀影品味的提升速度,使得觀眾對於上映的電影的消費越來越兩極分化,根據淘票票和貓眼電影的評分數據顯示,2016年暑期檔不同評分的電影的票房貢獻率與2015年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以淘票票為例,討論下院線在線售票產品的競品調研
    在四大票務平臺中,用戶總量需不及貓眼(1億)和糯米(4.7億),但活躍用戶數卻是四家之首(僅指購票用戶)。同時覆蓋影院數在阿里影業收購粵科軟體及入股大地院線後迅速增加,目前已與貓眼平齊。應用市場排名及口碑在口碑方面,5.6版以前的評分基本維持在3.5左右,雖然票價便宜,但用戶罵聲不斷。
  • 淘票票、貓眼出應急措施:武漢地區無條件退電影票,非武漢怎麼退
    據了解,淘票票將結合武漢市及全國衛生防疫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配合有關主管部門指示,溝通推動當地影院全面落實。如相關影院方無法第一時間辦理退票事宜,淘票票表示願意首先承擔相關損失,最大程度保障用戶權益。南都記者從淘票票處獲悉,公告中提到的「首先承擔相關損失」即淘票票會代替無法第一時間退票的影院,首先向用戶賠付電影票的相應價格。另外,公告還表示,春節檔期間非武漢地區城市,如用戶有退票需求,淘票票將秉持客戶第一原則,按照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全力和影院溝通相關退票事項,儘量減少用戶損失。
  • 貓眼VS淘票票,新春買票哪個好?看完這個再買票!
    淘票票VS貓眼第一局:比價格貓眼VS淘票票——價格對比貓眼貨比三家體驗官:從大概價格上來看,淘票票略勝一籌,但是拋去新用戶優惠不談,其實二者相差不大,有的電影院貓眼便宜>貓眼合作平臺:微信、美團淘票票合作平臺:支付寶、淘寶、雅虎、天貓第二局:淘票票獲勝
  • 淘票票、貓眼相繼發布公告:春節檔期間武漢地區均可無條件退票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春節檔期間,通過淘票票和貓眼電影在武漢地區購買的電影票均可無條件退票。淘票票發布春節檔票務應急處理措施隨後,貓眼電影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正式啟動春節期間(1月22日-2月8日)電影票處理辦法,其中包括「春節期間武漢地區電影票支持無條件退票」。
  • 《復聯4》的「天價票」降沒降
    儘管距離正式上映還有兩天,但這並不妨礙《復仇者聯盟4》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預售票房破5億元的影片。如今距離《復仇者聯盟4》正式上映的日子越來越近,花式宣傳卻絕不劇透的方式賺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然而與電影備受期待並行的,卻多了一絲不太和諧的聲音,比如高到「看不起」的票價。這也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門的注意,並下發通知進行管控。
  • 當購票行為都在線上發生,影院該如何和淘票票、貓眼搶顧客?
    「說實話,我很感謝淘票票、貓眼等票務平臺,他們的存在極大推動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和繁榮,培養了大量群眾的觀影習慣,所以我真的很感謝。」了解用戶才是解決之道儘管現階段像淘票票已經開放了票款實時到帳等服務,將一些權力還給了影院,但面對越發激烈的競爭,許多影城管理者還是希望能重新掌握主動權。而在擁抱網際網路已成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如果放棄了數據與網絡,反而會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因此許多下遊管理者一度希能藉助打造自有APP來緩解危機。
  • 在北京哪家影院看「復聯4」效果最好?
    今天下班後,我的心情是這樣的——於是我開始篩選最適合觀看「復聯4」首映的影院,現在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因為實在是難以抉擇!!好了,言歸正傳,大概說一下我的結論供大家參考。首先明確一點,對影院的選擇其實是對其當家影廳的選擇,對影廳的選擇其實是對放映技術的選擇。如果希望視聽效果最大化(僅針對「復聯4」),那麼最佳選擇是第一代雷射IMAX,次選杜比影院和第二代雷射IMAX,第二梯隊選手是氙燈IMAX和雷射中國巨幕,第三梯隊是氙燈中國巨幕>其他(此處已省略十萬字比對過程)。
  • 復聯4到底怎麼看?中國巨幕,IMAX,杜比影院分不清楚?
    這個時候,應該絕大多數小夥伴已經看了復聯4了,已經摩拳擦掌的準備二刷三刷了吧,每次在購票的時候,有沒有犯嘀咕,什麼imax,dolby,中國巨幕,怎麼價格差距這麼多,他們有什麼區別?到底怎麼選才能更瀟灑的看復聯4呢?《復聯4》影廳選擇杜比影院還是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