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Amal Clooney那樣的國際人權律師,有多難?

2021-01-08 騰訊網

撇開她驚人的美貌,帥氣的丈夫和無可挑剔的時尚品味,Amal Clooney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位國際人權律師。她有著漂亮的履歷,本科畢業於牛津大學,後進入紐約大學就讀LLM,曾為Sotomayor大法官做書記員。畢業後,她進入紐約的Sullivan & Cromwell工作,專長刑事辯護。2004年,她在國際刑事法庭(ICJ)作為書記員工作一年,後進入聯合國黎巴嫩問題特別法庭檢察官辦公室和前南斯拉夫問題特別法庭工作。2010年,她回到英國,作為大律師(Barrister)加入Doughty Street Chambers。

在明星光環的加持下,Amal近年來的接手案件顯得尤為高調:如曾代理在埃及因言獲罪的記者Mohamed Fahmy,在她的積極呼籲下,該案以埃及總統頒布特赦令告終。也曾代理希臘政府欲追回流落國外的文物。她曾代理遭ISIS奴役虐待的倖存者Nadia Murad在國際法庭起訴ISIS,呼籲世界關注並譴責ISIS在伊拉克北部對少數族裔Yazidis族的暴行。Nadia Murad在2018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同時,Amal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當然,媒體被「Clooney夫人」的光環迷得暈頭轉向,無意中誇大了她的業務能力,客觀而言作為律師她資歷尚淺,在許多案件中只發揮了有限的作用。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公眾將對Amal Clooney的婚姻、外貌的興趣分出十分之一在她的職業領域——在她為媒體自由而在UN疾呼時不要只報導她「閃亮的頭髮」和「迷人的笑容」;聽聽她所描述與控訴的正在這個世界隱蔽的角落裡發生的屠殺與暴行,而不是爭先恐後地報導她穿了什麼品牌的連衣裙——這個世界或許還有機會變得更好。

無獨有偶,英國前首相Tony Blair的妻子Cherie Blair也是一位廣受尊敬的人權律師。Amal與Cherie在馬爾地夫前總統穆罕默德 納希德社恐一案中來了一次「對決」,Amal代理穆罕默德·納希德,Cherie Blair的律所則代理馬爾地夫政府。

事實上,廣義的人權律師散布在各個領域中,他們可能為政府、NGO、甚至企業工作,幫助最弱勢的群體維護基本生存權益,如提供基本醫療、平等就業、保障性住房等。國際人權律師則是少有人踏入的職業道路,因為名額的稀少與競爭的激烈,國際人權律師成為了法律職業中最「偏遠」的分支之一,「如何成為一位國際人權律師」似乎是個難以找到答案的問題。

一個良好的起點當然是法學院課程以及相應的legal clinic。許多學校,如伯克利、斯坦福法學院都有國際人權法律診所,關注的問題也非常多元。從國內——美國邊境移民問題,境內人口販賣,種族歧視引起的仇恨犯罪等,到國際人權問題,如對烏幹達戰爭罪的國際審判,難民問題,滅種罪(genocide)、酷刑(torture)與大屠殺(massive killing)。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seminar了解世界範圍內的人權問題,另一方面有機會親自參與情況收集,與受害者溝通,旁聽庭審,起草相關報告等。

國際法院實習機會則非常稀有並競爭性極高,位於海牙的國際法院(Internation Court of

Justice)提供3個月以內的不帶薪實習,實習名額極少。對國際法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項目獲得在國際法院實習的契機。

總而言之,國際人權法是一條少有人選擇的路,競爭難以想像的激烈。有志於此的法律人或許正應了那句話——「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相關焦點

  • 「英國最美律師」Amal穿露肩禮服超氣質,難怪搞定不生娃的克魯尼
    而妻子Amal clooney也是十分的美麗,她出生於1978年2月3日,今年42歲的她已經美麗無比,風情萬種,而且是一位外表與內在兼備的女人,畢業於牛津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是英國著名的大律師!Amal在國外的人氣是非常高的,甚至遠遠超於她的老公喬治克魯尼,因為她不僅長得美,還十分優秀,是著名大律師,負責了很多國家級案件,被英國人親切地稱為最美律師!
  • 「全球新女神」Amal Clooney一襲白裙超氣質,不愧是英國最美律師
    「全球新女神」Amal Clooney一襲白裙超氣質,不愧是英國最美律師。Amal Clooney曾被評為「英國最美律師」。Amal出生於黎巴嫩貝魯特,2歲時跟隨父母移民英國。本科就讀於牛津大學法律系,碩士就讀於紐約大學,畢業後曾在聯邦上訴法院和聯合國國際法院工作過。才女就是才女,Amal Clooney精通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現兼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一職。
  • 揭鋒銳律師事務所黑幕 死磕律師悔恨不已拒國外人權獎
    公安機關查明,2012年7月以來,該團夥以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為平臺,勾結境內外勢力、先後組織策劃炒作40餘起敏感案事件,大肆煽動群眾對黨和政府不滿情緒,攻擊抹黑政府形象和司法公信力,矛頭直指我國政治體制和司法制度,嚴重幹擾正常司法活動,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惡劣國內國際影響。
  • 荷蘭人權研究所所長:中國是國際人權事業重要力量
    (國際論壇)  在國際人權領域,中國與他國開展的平等對話獲得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過去40年裡,中國有7億多人擺脫貧困。特別是在過去5年裡,中國在減少貧困方面更是取得巨大進展,使6000多萬貧困人口成功擺脫貧困。中國政府把解決貧困問題當成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來抓,用「打持久戰」的決心和毅力來進行。中共十九大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擺脫貧困的折磨、過上富足的生活,是人生奮鬥的一大目標,也是人權進步的一項重要指標。
  • 國際律師協會會長:越來越多中國律師成為國際律協個人會員
    國際律師協會會長荷拉希奧博納蒂斯乃圖。主辦方 圖「世界律師大會」12月9日在廣東廣州召開。國際律師協會會長荷拉希奧博納蒂斯乃圖在致辭時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律師選擇成為國際律協個人會員,來自中國的團體會員數量也在增加。
  • 陳馮富珍:疫情防控下的「人權」與國際合作
    以下,我想重點就日方嘉賓提出的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等問題,談談我的經驗與看法。第一,重視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歷史。未知的新型傳染病一定會再次襲擊人類,每個國家都應有備而戰。第二,正確理解疫情不同階段所應採取的防控措施。面對未知的新型傳染病,人類毫無抵抗的經驗。每個國家必須遵循他們的歷史傳統、政治體制,與時俱進地參與到抗擊傳染病的戰鬥中來。剛才吳尊友教授分析得很正確。
  • 中天新聞臺關停倒計時,民進黨卻在慶祝「國際人權日」?
    12月1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灣監察機構負責人陳菊分別就臺灣人權現狀進行大肆吹噓。因為這一天正是民進黨一貫重視的「國際人權日」。不過今年與往年不同,就在民進黨高調慶祝人權日之時,因反「臺獨」而被當局撤照的中天新聞臺已進入關停倒數階段。  當天,臺灣監察機構舉辦所謂「臺灣人權升級」活動。蔡英文稱,自設立所謂「人權會」以來,過去幾個月多有協助當局機關深化人權觀念,往後不管是推動政策改革,還是在個別公務員、警察司法人員、教師的日常工作中,「人權都會是基本而優先的價值」。
  • 人權專家:人權入憲使人權得到充分的憲法保障
    當時西方提出人權,歐洲經歷了上千年封建專制和神權相結合的黑暗統治,當時一些人文主義者提出文藝復興,正式提出人權口號。  歐洲文藝復興時,這是人權思想萌芽的時候。十四世紀但丁開始,後來薄伽丘寫詩壇,從某個角度來講,在封建禁錮下的封建統治者自己是荒淫無恥,但是讓老百姓成為禁欲主義者,連正常的生活都被禁止。
  • 國際人權組織呼籲臺灣當局廢除死刑
    目前臺灣有61名死刑犯待槍決,臺灣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等團體6日到法務部前陳情抗議,要求依法行政,儘速執行死刑。〔圖/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在臺當局18日發表「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英文版」後,國際人權聯盟、臺灣人權促進會共同聲明表示,臺灣人權進展的衝突矛盾在「國內法、政策與規定持續違反國際標準」,包括移工、族群與死刑問題。他們認為,臺灣雖孤立於國際,但若能廢除死刑,將為區域中其它保有死刑國家發出「正面、強烈且積極的訊息」。
  • 社評:國際人權日,今年最該面壁的是華盛頓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今年如果找全球的人權窪地,美國無疑是塌陷最明顯的國家。就在星期三,美國新冠肺炎單日死亡人數達到3011人,超過了「9·11」的死亡2977人。如今美國的經濟領先程度縮小了,內部貧富差距同時擴大了,國家自信不斷被侵蝕,其圍繞人權從容的優越感也被逐漸釜底抽薪,而更多變成了耍橫和狂躁。人權觀念已在全世界被廣泛接受,加上全球化因素的推動,人權建設在人類社會繼續前進的動力機制中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各國都需梳理自己人權領域的成就或不足,摸索自己加快人權建設的路徑,哪個國家不這樣做,都將付出代價。
  • 論沉默權制度的人權保障意義
    而1639年李爾本案件成為重要的轉折點。在該案中,強迫李爾本作證,遭到了拒絕。李爾本在法庭上說:「任何人都不得發誓折磨自己的良心,來回答那些將使自己陷於刑事追訴的提問,哪怕是裝模作樣也不行。」星座法院遂以拒絕宣誓為由判決李爾本藐視法庭罪,對其施以鞭撻和枷刑。在1641年,英國議會廢除了星座法院的判決,成為重要的轉著點,隨後,被告人在接受審判時有權保持沉默遂成為刑事訴訟中的一項制度。
  • 述評:美國「律人寬己」 應在人權問題上反躬自省
    有觀點認為,美國不配再自稱「自由的燈塔」,一向熱衷於對別國人權狀況指指點點的美國應該反躬自省了。  「人權鬥士」顏面掃地  在人權問題上,美國一直以「人權鬥士」的形象示人,很少提及自身存在的貧困、失業及種族等問題。近日發布的虐囚報告則讓「人權鬥士」顏面掃地。
  • 辯論人權—在日內瓦人權國際電影節暨論壇上關於中國人權辯論時的...
    大家就中國人權提了一些問題,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主持人剛才提到「中國崛起對國際人權的挑戰」,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沒有中國在人權和人的自由方面的巨大進步,中國的這種崛起是不可能的。您不妨問一問您在中國或者世界任何地方見到的中國人:中國的人權究竟是好了還是壞了?我想大多數中國人的回答是現在更好。
  •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20日11:43   《世界兒童狀況》中文版: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 對中國人權狀況「說三道四」 朝鮮憑什麼?
    中國代表團在隨後的兩輪問題回答中就發展權、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其議定書問題、司法獨立、死刑、勞教、酷刑、集會與結社自由、維權人士問題、新疆和西藏問題、言論表達和網絡自由、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和兒童權利、宗教信仰和家庭教會問題、律師權利、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問題、訪民與黑監獄問題、非政府組織管理、計劃生育與愛滋病、殘疾人權利和精神衛生、強行拆遷及環境保護等問題進行了答覆。
  • 你侵犯人權!奔馳女超市亂停車,堵了4輛車還打人:我是律師
    女司機不僅不道歉,而且還罵人的態度,實在是讓其他幾位車主心裡窩火,有一位女車主氣不過,一邊繼續出聲指責女司機,一邊用手機拍攝這位女司機的言行。就在這時,奔馳女司機也被激怒了,她突然下車,一把搶過女車主的手機,面對女車主讓她歸還手機的要求,女司機置之不理,同時還放話稱,「你侵犯了我的人權,我是律師,拍我?」
  • 國際銳評丨種族主義困局撕掉「美式人權」虛偽外衣
    這些少數族裔受到的不公待遇乃至付出生命的悲慘遭遇成為美國歷史上抹殺不了的汙點。《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對待印第安人的行為是這個國家歷史上「最不光彩的一章」。美國學者託馬斯·索維爾在《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直言:「膚色在決定美國人的命運方面,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膚色的差別在執法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
  • 《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辦法》發布!四大亮點更好地保障人權
    根據刑事訴訟法及《辦法》,值班律師法定職責包括:提供法律諮詢、提供程序選擇建議、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據此,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與法律諮詢、刑事辯護、刑事代理共同成為刑事法律援助的服務方式。
  • 國際視點:從辛辛那提事件看美國人權狀況
    新華網華盛頓4月17日電國際觀察:從辛辛那提事件看美國人權狀況  新華社記者湯水富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6日宣布取消長達4天的宵禁,但不解除緊急狀態,以防不測。一起白人警察槍殺黑人的事件,曾使這個城市一度陷入大規模的種族騷亂。這是美國發生的又一起因種族歧視而引發的人權悲劇,不僅震驚全美,而且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