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北鬥人】箭星吊裝指揮員林國建:成百上千次訓練 高空「吊筷...

2021-01-16 四川新聞網

 

 林國建 

  四川新聞網西昌2月12日訊(記者 李丹 陳淋 攝影報導)中國夢牽引航天夢,航天夢助推中國夢。2018年2月12日,北鬥三號工程第三次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據悉,這次任務是春節前高密度發射的收官之戰。千家萬戶春節團圓時刻,航天科技戰線「最美逆行」奮鬥在一線。

  成百上千次訓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唯一一名直接從操作手提拔為指揮員的人

  林國建,1974年出生,四川綿陽北川縣擂鼓鎮人。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有24年,參與衛星發射任務近100次,現擔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衛星吊裝指揮員,是發射中心唯一一名直接從操作手提拔為指揮員的人。

  「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從屬於塔架勤務系統,主要是火箭衛星的吊裝、對接,以及塔架維護。」林國建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塔架勤務系統所涵蓋的工作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火箭衛星的吊裝、對接,還包括塔架上的操作,電纜、管道鋪設等涉及的擺杆系統,吊車,塔上照明供電,以及發射臺。

  吊裝就是從測試廠房將火箭水平運送到發射場,再進行翻轉、起豎,將火箭吊裝對接在發射臺,最後將衛星與火箭再進行對接的過程。雖然此次發射任務,林國建沒有直接負責吊裝衛星,是別的同事操作。但作為指揮員,要負責指導、各崗位操作,以及全程勤務保障,不能有絲毫鬆懈。他解釋,火箭的吊裝,火箭與火箭對接、火箭與助推對接、火箭與衛星對接,都要求分毫無差,對接面必須精準無誤,「所以要求操作手必須全神貫注,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

  為了確保吊裝的精準,傳統的訓練手法包括使用吊車吊物定點到位、走S型(中間有障礙物)和吊筷子。「吊筷子是最難的,因為太輕了,晃動又大。」林國建笑笑,最開始訓練時大家用啤酒瓶,在地上畫一個圈,把啤酒瓶放到指定的位置。後來,圈慢慢變小,從一開始的直徑30公分到20公分再到10公分,現在最小範圍可達到直徑五公分。

  後來訓練逐漸增加難度,直接把一根筷子系在纜繩吊鉤上,從放入圈內到放入瓶內。這項訓練難度非常大,此前很少有人成功。執著的林國建,幾乎利用所有空餘時間苦練這項硬功夫,一次不行一百次,一天不行一百天。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如今的林國建早已練就了從13米高空「吊筷一次入瓶」的絕活。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100次發射,今年北鬥太空密織網
    1994年2月,長三甲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發射,飛向浩瀚蒼穹,分別把「實踐四號」科學探測衛星和一顆模擬星送入預定軌道。「老大」的問世相對順利,但「老二」的首飛就讓研製團隊深深體會到挫敗的感覺:長三乙火箭首飛就遭遇了重大失利,火箭起飛22秒後,猛然撞在附近的山頭上,「星箭俱毀」。
  • 北鬥三號「航天人」交來「作文答卷」
    這就像我們發射的北鬥系統一樣,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功能,都在發揮自己的作用,如果缺少一顆,我們的北鬥系統就不算完整。這也像我們這個發射團隊,每個人都有崗位,都有作用,哪個崗位出了問題任務完成就難說圓滿。
  • 1年10箭18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中國速度!
    科普中國11月19日消息,2018年11月19日凌晨2點,隨著長徵三號乙火箭和遠徵一號上面級組合順利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2、43顆衛星進入組網階段。這標誌著今年10次北鬥發射任務圓滿結束,其中8次為一箭兩星任務,共計布置了18顆衛星進入軌道,且所有發射任務均獲成功。
  • 北鬥「心」語——北鬥星耀寰宇,聽聽一線的航天人怎麼說?
    2000年10月31日,北鬥一號01星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建設的第一步,6年時間,4次發射,建成北鬥一號導航試驗系統,實現我國衛星導航從無到有的突破。2007年4月14日,北鬥二號MEO-01星成功發射,拉開了區域組網的序幕,10年時間,19顆衛星發射組網,實現了區域導航服務亞太的跨越。
  • 看看火箭吊裝人是怎麼做的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亓創、魏龍前 言如果說航天是一部史詩、一部巨著,那麼對於遠望人而言每一次航行都是一首壯麗的詩篇。在遠望22號船火箭運輸船、遠望21號火箭運輸船將要先後出海進行新年度常態化訓練之際,筆者走進了一群行走在刀尖的勇者。
  • 「01」指揮員胡旭東:厲兵秣馬1038天,終迎長徵五號B驚世一飛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指揮大廳的正中央,本次首飛任務的「01」指揮員、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緩緩摘下眼鏡,任由淚水流下臉頰。  胡旭東上次擔任「01」指揮員是2017年7月2日的長徵五號遙二任務,火箭起飛後因發動機工作異常造成發射失利。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堅守,胡旭東坦言,「不可能因為某一次失敗,就放棄了航天的夢想,失利沒有讓我氣餒,成功也並非一朝一夕。」
  • 北鬥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靠的是什麼?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來平均每年只發射2-3顆衛星,北鬥工程啟動後,任務一下增多了兩倍,這對發射場所有工作系統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發射塔架是保障發射最基礎、最重要的設備,火箭不僅在塔架上完成吊裝合體,加注燃料,最後也是在塔架上一飛沖天。
  • 北鬥收官衛星宣布推遲風險解析:火箭燃料加注,進入不可逆程序
    7秒後發動機啟動緊急關機的剎車操作,在這一過程中火箭發生位移,火箭底座支撐機構僅有幾毫米餘量空間,可以說差一點造成箭毀人亡悲劇。 技術人員冒著燃料劇毒危險,進入發射塔架搶險滅火,在險情尚未完全排除情況下實施了星箭分離操作,將衛星從發射塔架上卸載下來,後來排空燃料的長徵二號E遙二箭體直接報廢。
  • 華為事件會在北鬥上演?北鬥三號總設計師:不會出現,坑已填平
    4年,30顆衛星,這就是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6月23日,最後一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部完成並正式開通。根據騰訊大數據顯示,現在我們的生活85%都是跟導航有關係,在2018的時候,每天的定位需求量已經突破了600億次,導航定位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了。
  • 支持北鬥產業發展,幾米星聯為用戶貢獻「海上力量」
    從創造性地提出「雙星定位」構想、繪下「三步走」發展藍圖,到在衛星導航頻段即將逾期的最後時刻完成首次衛星發射、拿到進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俱樂部的「入場券」,再到兩年多時間18箭30星的高密度發射、完成全球組網,中國航天人讓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 華為事件會在北鬥上演?北鬥三號總設計師:絕不會出現,坑已填平
    4年,30顆衛星,這就是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6月23日,最後一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部完成並正式開通。根據騰訊大數據顯示,現在我們的生活85%都是跟導航有關係,在2018的時候,每天的定位需求量已經突破了600億次,導航定位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了。
  • 北鬥導航的「引航人」——記「全國最美退役軍人」、上海北鬥導航...
    昨天晚上,2020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名單在中央電視臺發布,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院長鬱文賢榜上有名,是申城唯一一名入選者。發布詞這樣讚譽道:被稱為「中國精度」締造者和北鬥導航「引航人」的鬱文賢,在從部隊到地方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率領研究團隊在雷達目標識別、遙感信息處理、融合導航定位技術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2000年10月31日,隨著北鬥一號首顆衛星的升空,數千年來人們賴以指路的「北鬥星」,被中國航天人以現代科技全新定義。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指路」將從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演變成全人類共享的「中國智造」。
  • 二級軍士長尹國榮:精準吊裝「巨無霸」飛彈
    巨型吊車、公路運輸車迅速停靠到位,一場吊裝大戲即將上演。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而至的一場大雨,給微光條件下的轉載平添幾分難度。雨幕中,只聽一聲哨響,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身為「9·3」大閱兵某裝備方隊吊裝技師、二級軍士長尹國榮端坐操作室,嫻熟地推拉5根操縱杆,像變戲法一樣不斷排列組合,巨型吊臂精準地做著各種動作,「大國長劍」穩穩地離開保溫車懷抱,彈體懸吊到空中,緩緩向運輸車上轉載。突然,吊車液壓系統莫名中斷。指示屏顯示:吊臂伸出長度超過吊裝極限距離,吊車啟動安全程序,自動切斷了液壓油供應。國之重器,不得不慎!
  • 北鬥北鬥收到請回答什麼梗怎麼玩 頭頂北鬥衛星數量怎麼查
    而稱之為專屬的原因也在於,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每個人「呼叫北鬥」之後得到的北鬥衛星海報都是不一樣的。  千尋位置平臺服務技術專家木葉(花名)對雷鋒網解釋道:「北鬥衛星是實時運轉的,大約一天繞地球轉兩圈,所以不同時刻、不同位置,能看到的衛星是不同的。同時這套系統將用戶所見的北鬥衛星的實時軌跡顯示在地球上,因此每個人收穫的『地球』都是不一樣的。」
  • 首都構建「南箭北星」格局,衛星網際網路首隻獨角獸現身中關村
    伴隨著「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爐,首都正大力發展構建「南箭北星」的空間布局,助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全面起飛,給公眾生活帶來新變革。北京市加快新基建行動方案提出,將推動衛星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生態構建、運營服務、應用開發等,圍繞星箭總裝集成、核心部件製造等環節,構建覆蓋火箭、衛星、地面終端、應用服務的商業航天產業生態。
  • 北鬥曬成績單 什麼時候才能用上北鬥導航系統?
    平常用手機導航時,有時會收到「GPS信號弱」的提示,不少人好奇:我什麼時候才能用上北鬥導航系統呢?在2019年底舉行的北鬥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笑著回應了這個疑問: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現在絕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都用到了北鬥衛星。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牧星人為北鬥星座保駕護航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宣洪傑、呂炳宏航天發射測控系統,沒有發射場系統震撼人心的磅礴氣勢,也沒有應用系統家喻戶曉的功能成果,但從衛星發射到控制入軌,再到測試驗證、組網運行,無數測控人追星攬舟、辛勤耕耘,坦然處在聚光燈與焦點之外,通過一條條指令,默默關注著「中國星」
  • 益陽:七彩暑假中國北鬥三項"世界第一"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張紅豔)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專家表示,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哪個國家也比不上。中國北鬥拿下三項世界第一:衛星數量世界第一、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組網速度世界第一。我們做個對比,北鬥以一年10箭18星的組網速度拿下全球第一,美國的GPS組網速度最快也是一年6星,歐洲的伽利略是一年6星,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是一年9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