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菜苔是屬於廣東菜心的一種類型,也叫做紅油菜薹,但廣東種植的很少,一般是在四川和湖北地區大量種植,特別是武漢的洪山菜苔,已經成為地標產品,與武昌魚的名氣一樣大。紅菜苔是9月份就開始種植,到了十一月份開始採摘,主要是食用抽苔出來的嫰稈,加一點臘肉一起炒,香氣四溢,特別是經過霜凍以後的菜苔,味道更佳。冬天的青菜品種很少,春節前後有紅菜苔上市銷售,很受大眾的歡迎。因為是食用長出來的菜心,紅菜苔抽苔多才能保證較高的產量。
紅菜苔的播種時間與苗期管理
紅菜苔一般是在9月下旬播種比較合適,如果要提前播種,在育苗的時候就比較困難,定植以後成活率不高,容易造成死株,而且長出來的菜苔有苦味,採摘以後很難再生長出新苗,採摘期縮短,沒有按時播種的產量高。播種苗床的土壤要翻耕平整,保持一定的溼度,每平方米撒1~2克的種子就夠了,太多的話過於密集不容易長苗。
為了防止在苗期發生病害,可以用適量的百菌清拌在土壤裡消毒。播種以後定期要灑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溼度,出苗以後要注意預防蟲害。像早熟的品種,一般20天就可以出苗,如果超過25天,就有可能直接在苗床裡抽苔。中熟的品種,育苗25天的時間就夠了,儘量不要超過一個月,只有晚熟的品種才要一個月左右。
紅菜苔只長葉不抽苔的原因
紅菜苔一般要到了特定的季節才會抽苔,並不是說葉片長得茂盛就要抽苔,有很多的農戶可能沒有掌握好種植時節,到了時間卻還沒有開始抽苔。紅菜苔抽苔的高峰期一般是在春節前後,因為要經過低溫的作用,才能促進抽苔。如果生長的時間不夠,沒有抽苔也很正常,只是抽苔的時間要晚一些。紅菜苔適宜在肥沃的土壤生長,在生長期間,肥料不足,養分都被葉片吸收,再加上天氣寒冷,越冬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營養轉換成能量,此時若是肥力不足,就很容易影響抽苔,造成只長葉、不抽苔的現象。紅菜苔是屬於日照的植物類型,陽光越充足的地方越好,在種植的地塊不向陽或是被其它農作物擋住了陽光,就極易造成不抽苔的問題。像北方的冬天,本來太陽光就少,如果再遇上連續的陰雨天氣,就會影響抽苔。硼是很多植物生長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促進植物發芽,如果施肥的肥料元素過於單一,缺少硼元素,就會影響紅菜苔發芽分化,就很難再抽苔。
紅菜苔不抽苔的解決方法
要想紅菜苔抽苔多,就要掌握它的生長規律,任何蔬菜都有季節性的要求,除非是大棚種植。菜苔播種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定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一般要選擇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在定植之前要深耕翻地,土壤裡要施一定的農家肥和複合肥作為基肥,保證一定的肥度。在生長期間除了澆水、除草外,還要注意充足的陽光照射,冬天本來溫度就低,有了光線的照射,不僅提高了溫度,還有利於光合作用,有利於紅菜苔發芽分化,加大抽苔量。施肥的時候儘量選擇肥料元素較為豐富的肥料,增加微量元素營養的補充。紅菜苔的葉片長得多,卻不抽苔,顯然就是葉片搶走了更多的養分,可以適當將多餘的葉片修剪掉,再追加一些肥料,保持合適的溫度,讓菜苔繼續生長。就和種植辣椒打頂摘心是一樣的道理,適當的修剪殘枝敗葉,會有利用菜苔的生長發育。到了採收期的時候,抽出來的苔要及時採摘,才有利於菜苔的新陳代謝,有很多的種植戶,由於產量不是很多,就想著累積到多一點再採摘,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前期的時候,一周可以採摘兩次,到了後期天氣比較冷,菜苔生長緩慢,一周可以採摘一次,採摘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對植株造成傷害。
小結
紅菜苔和白菜是近親,但最大的區別是紅菜苔的葉片不能食用。種植戶在種植的過程中,由於種植的時機,還有施肥的措施沒有做好,紅菜苔的抽苔率不高。往往只看到了葉片生長茂盛,容易被忽視,到了後期才發現產量不高。只有在前期做好各項管理措施,才能保證紅菜苔的產量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