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育兒日記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為孩子安排了各式各樣的培養課程,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在幼兒時期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而,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想要放棄的一瞬間,此時父母的應對極為重要,如果應對不當,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將來。
知名演員李亞鵬曾經在採訪中提到了一個故事,他的女兒李嫣從小學習鋼琴,然而學習了6年都沒有通過樂理知識的考試,這讓李嫣非常沮喪,一度想要放棄說不想學了。
當她和爸爸提出了這個想法的時候,李亞鵬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訓斥女兒,他先安撫了孩子的情緒,然後問了女兒一個問題:你人生的第1次放棄要來得這麼早嗎?
李嫣聽了爸爸的話,經過仔細思考,又一次的報名參加了考試,最終在第二年順利的合格通過,其實當孩子說「我不想學了」,你的應對很重要。
由於幼兒各項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同時也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無法衡量學習技能對自己的人生將會帶來哪些好處和幫助,也很難心甘情願地進行枯燥乏味的持續訓練。
因此幼兒在學習的時候出現厭學情緒,試圖放棄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此時正是家長應該負起責任,幫助孩子調整狀態的關鍵時刻。
如果讓孩子習慣了遇到困難就選擇放棄,那麼將會給今後的人生帶來許多不良影響。
1.不具備堅持的品格
過早的放棄,容易滋生孩子的畏難情緒,讓孩子覺得遇到難題就可以甩手不管,因此無法養成堅持的品格。
然而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不斷的堅持,才能夠實現夢想達成目標,如果孩子沒有辦法持之以恆,那麼今後也很難取得成績。
2.抗挫折能力差
習慣了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孩子,沒有應對問題的經驗,因此往往抗挫折能力很差。
面對問題不懂如何解決,所以才會本能地選擇放棄,也因此在心理上缺乏承受能力,很容易會因為失敗而情緒崩潰,給心理上留下創傷。
3.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放棄的孩子,自然也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一個習慣想要養成,需要日復一日不斷的重複,才能夠形成生理上的自然反射。
如果孩子輕易就選擇放棄,自然也就不具備持久的恆心,無法在以後的人生裡得到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對於幼兒來說,重複的練習無疑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更何況還有許多新鮮事物在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面對孩子的放棄思想,家長需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幫助孩子進行情緒上的引導和規範,父母的用力託舉,才是孩子獲得燦爛人生的關鍵。
1.幫助孩子確立目標
首先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孩子就如同沒有方向的小鳥,自然也就沒有辦法產生學習的自主性。
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和理想,然後確立一個符合自身條件和成長規律的目標,激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
2.多鼓勵孩子的進步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需要對孩子的進步進行多多的鼓勵,萬萬不能吝嗇誇獎,總是指出孩子的不足,否則將會導致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沒有辦法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也會影響孩子自我認知的提升。
家長的誇獎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信,找到學習帶來的快樂,也因此更加願意投入到學習當中。
3.適當的「逼迫」孩子
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家長需要給予一定的理解,保持思想上的理智,進行全面的分析。
在不影響孩子健康的前提下,家長可以適當的「逼迫」孩子,幫助孩子進行持久的堅持,但是需要注意手段,不可以太過激烈,尤其是不能體罰孩子,避免給孩子帶來身心上的傷害。
面對孩子的放棄,如果家長的應對不當,那麼將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家長需要格外注意以下3點,萬萬不要走入這些誤區。
1.無底線的縱容
有些家長過於心疼孩子,對於孩子的要求往往是無底線的縱容。
孩子不想學習,那麼家長也會無條件的支持,甚至覺得自己家裡條件不錯,不學習也無所謂,只要快樂就好。
其實這種教育態度非常的不負責任,所謂親子教育的意義,正是家長幫助孩子在人生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規範自己的行為,成為更好的人。
2.嚴厲指責斥罵
還有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的放棄行為,第一反應就是非常生氣,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指責和斥罵,認為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甚至會採用一些激烈的手段,對孩子進行暴力行為。
這種教育方式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的陰影,而且也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產生更加激烈的厭學情緒。
3.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家長也同樣需要注意,面對孩子放棄的時候,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認為孩子沒耐心,沒恆心,並且經常從這個角度上對孩子進行冷嘲熱諷。
這種行為將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暗示,在家長的不斷提起當中,孩子會在心理上默認自己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自然也就會引發越來越多的放棄行為。
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認為:「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幫助他們發展出本來認為自己不可能具備的能力,從而挖掘出自身潛能,也知道要讓自己的夢想成真,要用什麼方法,付出怎樣的努力。」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缺少明確的判斷能力,他們並不知道一次簡單的放棄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作為成年人,比孩子具備更多的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需要幫助孩子做好理性的分析,鼓勵孩子進行勇敢的堅持,只有父母的用力託舉,才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擁有光輝燦爛的前途。
你的孩子是否有過放棄的想法,你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