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深心一從心理學角度漫談愛國詩人屈原的人格特質

2020-12-23 深圳心理諮詢深心一

農曆五月五端午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集祈福禳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賽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主要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那麼在屈原傳說故事中蘊含著哪些心理學原理?故事人物的身上又體現了哪種人格特質?

下面深心一心理開始粽子節漫談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楚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他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便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屈原身上存在一些強迫性人格成分和完美主義特質,這使得他最終選擇了那決絕的一躍。

強迫型人格的性格特徵包括:過分認真、原則性、責任心和道德感過強;觀念固執,在某些方面吹毛求疵,追求完美以及不知變通(只能選擇死亡)等。

在愛國這件事上,屈原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達到了精神潔癖的程度,所以他不能接受楚國已被秦軍攻破的事實。

在現代社會,強迫型人格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適應不良。這類型的人對他人或事態控制欲過強,當現實與其標準出現不一致時,內心就會產生極大的衝突。繼而可能因為長期的憂慮而引發社交恐懼和抑鬱等問題。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形成除了與先天因素有關,個體早年的生活經歷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由於過於嚴厲的家教或家庭成員中存在強迫人格(如潔癖,道德標準過強)就會導致個體的強迫性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中強迫型人格已然是一種心理疾病。在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屈原察覺不到自己是處於生病的狀態,導致屈原一度想不開而決絕跳入汨羅江自盡。

但是在現代社會,仍然有很多如屈原詩人一般,自身患有強迫型人格而不自知,現下雖醫療發達,但也難免屈原事件不會再次重蹈覆轍。

如果患上強迫型人格,自我調節不能解決問題時,要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實施心理治療。雖然屈原的愛國精神過於偏激,但不得不說屈原的愛國精神很讓人敬佩,也值得我們去紀念。

端午節到了,願你生活裡粽有幸福和甜蜜,粽有情意和順利。

其實過端午節在我們現代人來看已經是當作一種心理能量。而這種心理能量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是心物一體、心理、生理、環境、應激事件等等所有因素形成的一個整體驅動力。

端午節的習俗也是如此,我們通過習俗儀式實現焦慮的轉化,將我們對自然恐懼的能量轉化,使人們依然保持與自然的聯繫,消除無力感,又可以繼續投入精力改造環境,讓生存更加容易。我們一點一點的進步,直到今天。

或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當我們能夠運用象徵去轉化我們的焦慮時,我們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生活也會變得更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端午節吃粽子,還有尋求平安健康的寓意,對於準備趕考的學子來說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

在此,深心一心理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團團圓圓吃粽子。

相關焦點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為什麼與屈原有關?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去冬今春在湖北武漢暴發,全國人民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春節。今年閏四月,不然的話農曆五月初五早就過了。百家號讀者知道嗎?端午節為什麼與戰國時的屈原有關係呢?在五月初五即將來臨之際,我為大家說說,也可以說是共同學習吧?端午也稱端五,「端」和「初」意義相同,「五」與「午」讀音相通。按地支順序五月正是「午」月。
  • 五月五,過端午—諾亞舟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託班組端午節活動
    五月五,過端午——諾亞舟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託班組端午節活動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6月24日上午, 我們組織了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孩子們認真聆聽老師講述關於端午節的故事,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知道了在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等節日習俗。故事《屈原的故事》主內容簡介: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主義詩人。他是楚國貴族。早年受楚懷王信任,為左徒。主張制定法紀,選用賢能,聯齊抗秦。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屈原:我自己也過端午節,我也吃粽子
    問題那我們今天的問題就是——端午節到底是不是源於「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答案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屈原自己也要過端午節,他也吃粽子。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故事的真相是這樣的結果我讀了這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發現屈原不僅他自己也過端午節,而且他自己還吃粽子呢!這個就很尷尬了……只能說明,要麼就是母親大人給我的版本有問題,要麼就是這本漫畫書在說謊。
  • 一起過端午,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讀讀詩歌,送祝福給你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有人說,管他什麼節日,反正放假就對了。可以玩一天,休息一天。端午節由來: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傳統風俗: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一般的家庭就只是吃粽子,有一些地方還舉辦賽龍舟,很多人還是很熱愛。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端午節快要來了,送上三首好詩詞,給大家過節助興
    「重五」,即端午節,宋寧宗慶元元年,71歲的陸遊當時在家鄉紹興隱居。這首詩開篇點題,山村裡無絲竹之亂耳,也無案牘之勞形,這裡民風淳樸,佳節的氣氛熱烈,還有盛開的石榴為人們助興,令詩人心情愉悅。詩人暫時放下滿腹的憂憤,也被節日的歡快氣氛感染。
  • 過端午祭屈原,我們品嘗美食時,別忘弘揚繼承「香草美人」的傳統
    農曆五月五,包粽。這一風俗歷行久矣,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流傳下的儀式。原因是當日屈原抱石投汩羅江,人們紛紛以竹筒裝米投江餵魚蝦,以免魚蝦傷及他的軀體,並競相劃舟去拯救。由此包粽、划龍舟,成端午的習俗。其實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並有了包粽、划龍舟的習俗。
  • 汨羅四大家領導端午祭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時,艾草米粽正飄香。6月25日上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和著屈子祠悠揚的鐘聲,一場肅穆、莊嚴的祭屈大典在屈子祠舉行。喻文、朱平波、李馮波、閔秀明、彭千紅、王敏求、柳雁翔、舒文治、姚書茂等市四大家領導靜穆肅立,共同憑弔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表達對屈原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 端午:屈原——達官顯貴的著名詩人
    屈原畫像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這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在他的詩歌《離騷》中以這樣的開場白,介紹自己出身的高貴!後來,屈原推行廉政勤政重用高學歷人才,使楚國一度成為華夏文明的強國,後因為與齊國結盟,抗擊強大的秦國,遭到了達官顯貴和富商的誹謗,而被貶流放與湖北省和湖南省!被秦國侵略佔領,楚國滅亡,屈原在動聽,湖上遊水系,汨羅江,跳江自盡!享年六十二歲。結束了這位帝族後代,亡國後不願苟且偷生的愛國詩人,輝煌而又悲壯的一生。
  • 五月初五過端午,農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民間還有哪些民俗文化?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古老的民俗文化節日,起源於上古時期祭龍活動,自從屈原憂國憂民主張沒有得到實現時投身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才演變成為紀念屈原為主體的民俗文化節日。人們都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國之大,端午節民間風俗,風情萬種,姿態萬千。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雖然希波克拉底的生物學知識或許並不準確,但是他是身心聯繫這一觀念最初的提倡者,也是第一個將人格進行分類的學者。2.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2.1 人格與氣質現代心理學雖然已經摒棄了體液說,但依然保留了其最基本的概念:生理現象的確會影響人的基本人格。人腦中確實存在著調控人格基本方面的結構。
  • 端午節作文300字左右五年級(精選五篇)
    端午節作文300字左右五年級【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民間有吃粽子
  •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安康,粽情飄香!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是怎麼死的?這些端午節的傳說,你又知道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跳河自殺了。那麼屈原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選擇投江自盡呢?其實,在歷史記載中關於屈原為什麼在端午節這天跳江的原因到是沒有說明,估計也沒人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很有可能當時屈原一時想不開就跳江了,那天剛好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在屈原跳江之前就有了。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有獎【同題詩:端午】客家詩人邀您做評委!
    妹妹裹粽子青年過端午節呢是爺爺採箬葉奶奶裹粽子如今成年過端午節啊是親人在遠方爺奶在天安詳若端午只不再裹粽子?和帶著淚水一起灑下汨羅江一艘艘逐浪的龍舟吶喊叫響兩岸堤壩泣聲揚傷感思念中揮筆豪詞墨韻遠方28端午「包香粽·賽龍舟」遐思    劉碧青 又是一年五月五家家戶戶摘粽葉,包香粽嫋嫋炊煙處粽子飄香香溢村尾到村頭 吃香粽
  • 「閱讀隨筆」端午節-粽子-屈原
    最近看《歷史很有趣》,其中一節講《屈原抱石投江》,來搜索端午節背後的事情,才發現對端午節,以及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事有很多誤解。說到端午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祭祀,而是屈原。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嗎?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還和祭祀有關。我之前也這樣的偏差認識,這端午節為何要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 端午節作文(精選五篇)
    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篇三:端午節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全國各地方為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都會根據家鄉的風俗習慣開展活動,紀念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風俗: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掛艾葉菖蒲: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