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一過,距離中秋一月而已。
在金秋到來之前,華東各地均做好了捕撈大閘蟹的準備。大閘蟹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閘蟹已經成為了人們中秋餐桌上必不可免的一道美食。物流能力的提高擴大了大閘蟹的配送範圍,這也使得大閘蟹不再局限於沿海地區,成了新一代的「網紅海鮮」
今年以來,大閘蟹產量趨於穩定,為了迎合全國性增長的大閘蟹需求,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產區也由太湖一帶擴大到了北方部分地區。再加上冷鏈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大閘蟹的配送範圍,這都促使了各大電商、物流公司開始從運輸環節介入大閘蟹銷售。
目前大閘蟹的消費需求主要由節日送禮為主,大閘蟹的消費人群地區分布和偏好逐漸多樣化,90後消費者佔比也迅速上升。再有一個月「大閘蟹季」即將登場,作為「網紅海鮮」的大閘蟹各個電商大佬格外重視,早早就開始了預備。
想要盡享陽澄湖大閘蟹的肉厚肥嫩、味美色香,新鮮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要點,而為了保持活蟹的鮮,「快」則是第一要義。但是傳統的電商供應鏈模式,要經歷養殖戶、商家倉庫、分揀中心、配送站、配送人員等多個環節,不僅流通成本增加,配送時效也受影響,從養殖地到消費者餐桌耗時久,品質難以把控,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了各大電商物流的一道難關,不過總歸功夫不負有心人,下面且看各大物流大佬如何大展身手!
黑馬京東
京東物流在2018年發揮供應鏈管理優勢,全面創新,將戰線前移,在陽澄湖畔設立了「協同倉」,這一舉動確保了原產地直發,第一時間搶「鮮」處理了陽澄湖大閘蟹。與此同時,京東物流在消費需求旺盛的北京、廣州也設立了「協同倉」,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當季大閘蟹銷售進行精準預測,可以提前將陽澄湖大閘蟹從產地運送至協同倉暫存。
這意味者消費者下單後,大閘蟹就可以直接從協同倉發貨,以最快地速度來到消費者的手中,這將最大限度提升配送時效,確保大閘蟹鮮活度。
領先順豐
順豐作為物流的老大哥,在電商巨頭的衝擊下,早在2017年9月就瞅準時機發布陽了澄湖大閘蟹「點、線、面」的解決方案。大閘蟹配送難度極高,是評判物流公司配送能力的重要標準。順豐為了保證大閘蟹的新鮮口感,在配送過程中全程採用冷鏈技術,做到了全程溫控、信息記錄以及調控的可視化。從捕蟹、綁蟹、運輸至機場,只用時不到半天。
順豐除了進行傳統陸空結合運輸之外,還增加了高鐵運輸專線;高鐵方面,保證做到了「大閘蟹專貨、專線、專運」。在支線運輸環節中,順豐也將根據高峰期和平穩期的不同情況合理配置車輛資源投入。
另外順豐還規定寄遞大閘蟹、河蟹、海蟹等蟹類快件的客戶要為他們實行優先配載、優先中轉 、優先派送、快速理賠,採用專業包裝方案,充分保障蟹類快件的配送時效和商品品質。
中流砥柱阿里
阿里是大閘蟹戰場的又一名廝殺者,天貓採用與EMS聯手的方式來提升大閘蟹的運輸效率。
天貓生鮮供應鏈負責人張瑜介紹,大閘蟹是檢驗生鮮消費和物流服務質量的一個風向標。安鮮達與EMS在陽澄湖畔共同設立了兩個共計7000平方米的獨立產地倉,天貓商家的訂單都會集中至產地倉進行處理;目的是為了對不同商家的訂單、不同寄送地的訂單進行統一高效處理。消費者如果是在天貓的商家旗艦店下單,大閘蟹將通過快遞公司和安鮮達的分撥中心高效流轉。
冷鏈運輸一直是生鮮電商發展的難點,在大閘蟹運輸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只有冷鏈物流水平領先的玩家,才有能力在大閘蟹市場上角逐。從「蟹」戰的物流部署來看,三大生鮮玩家的物流升級主要體現在運力提升(陸空結合,各方協同合作)和倉儲創新(倉儲中轉)兩個方面,由此看來大閘蟹的運輸減少時間消耗是生鮮運輸的關鍵要點。
據統計,整個生鮮行業,線上渠道佔比只有5%左右。而陽澄湖大閘蟹的電商佔比,則高達5成,可能是網際網路程度最高的生鮮品類。照此數據來看在未來大閘蟹的前途還是十分樂觀的,在人們的需求下通達系加入大閘蟹戰場也勢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