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法國海軍發布了戴高樂號航母在2018年改裝之後最新的一些數據,這次公開的數據並沒有說法國戴高樂經過大修升級後,如何如何的作戰性能提高,特別是全部換裝陣風艦載機如何戰鬥、打擊效率提高,而是率先公開艦上的保障生活:以前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每天可以生產1200個法棍麵包,而經過18個月的中期大修以後,戴高樂號航母現在每天可以生產2000個法棍,餐飲量提高了近一倍多。
對於同樣擁有航母的國家,中國在2019年即將擁有2艘航母,中國遼寧號、還是未來的山東號(002)都面臨和法國海軍戴高樂航母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在航母上「吃」。這是相當的關鍵的問題,特別是對吃有著特別獨特理解的國家,相對於法國人飲食單一,比如主食就採用法棍即可,而我們作為飲食大國,可不是簡簡單單將麵包產量翻一倍就可以的。
食品一直都是艦艇遠洋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一般執行遠洋遠海的任務時候。航母作為當前中國水面艦艇中最大體積的,自然裝載的食品就越來越多。特別是執行任務周期較長,一般需要的食品種類就特別的多。
相比世界其他國家的航母,當前值得我們關注的只有美國航母,其他國家的都是小型航母,要不就是如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俄國人用餐也是麵包大列巴為主,和法國類似。而美國航母的補給一般依賴遠洋補給艦,每個月都需要進行補給。補給的食品、乾貨、冷藏食品(蔬菜和肉類)都需要按月提交。也就是美國航母都自己的每一個月的需求標準,為了令航母在海上保持機動性更大,美軍巨無霸航母都需要攜帶200噸以上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航母上的肉類、蔬菜只要離港,在海上航行一般都是冷藏的辦法,美軍核動力尼米茲級就採用了2個食品存倉室,裡邊有10臺超大型冰箱,6個乾貨區,2個冷藏區和4個冷凍區。這個庫藏量保證了6000人可以吃上90天的食品。主要就是為肉類為15噸,成品肉8噸,半成品7噸,蔬菜7噸,水果、乾貨都是10噸。
對於遼寧號航母來說,雖然不至於像美軍航母一樣,標準達到6000人每日。但是我們同樣面臨著航母滿編時候上千人用餐的情況,特別是遼寧號航母艦上人員包括航母操作人員和艦載機部隊人員,數量會有2000-3000人的浮動。在此情況下,我們同樣面臨著供應早、午、晚、夜四餐,相對於美軍喜歡炸、烤類食物,中國人更喜歡烹飪技術,炒菜燉湯。這就需要大量的蔬菜、肉類。
多吃蔬菜的好處就是補充各種營養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C,以及鈣類。遼寧號航母上共有5個膳食加工區、3個主食加工區,艦載機飛行員有單獨的餐廳,並且可以在執行任務後開小灶,補充體能。餐廳提供的主食包括饅頭、麵條、米飯。副食製作方法更是數不勝數,煎、炒、燉、煮、炸等俱全。遼寧號航母根據解放軍的標準配餐,主要實現1日六餐,早餐1個雞蛋、1杯牛奶、2個點心、6個小菜,中、晚餐2個主食、6菜1湯加1個水果。而遼寧號航母艦上一千多人每天消耗的食物達到10噸到12噸,相比西式餐飲,中式餐飲種類多,不重樣,保證了在單調的海上執勤任務時候,遼寧號航母艦上官兵在餐飲方面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