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學校已著手進行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探索

2021-02-08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8月3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我省目前已有學校進行相關探索,如開設機器人搭建課程等,教育培訓機構更是在文件出臺後反應積極,加大對相關內容宣傳。對此有關專家認為,中小學階段加強人工智慧教育,更多是為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對課堂的親近感,不應門檻過高,不應功利化。

  人工智慧教育從娃娃抓起

  人工智慧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它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

  根據規劃,我國將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同時,支持開展形式多樣的人工智慧科普活動,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慧的科普與推廣,全面提高全社會對人工智慧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

  在從事人工智慧研究多年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黃潤才看來,人工智慧教育進校園,釋放著我國人工智慧人才需求迫切的信號。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智能學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萬。」黃潤才說,「中小學生學『人工智慧』,一方面可以提高社會對人工智慧的普遍認知,另一方面可以培養有潛力的孩子。」

  我省部分中小學已經試水

  記者發現,目前我省部分學校已著手進行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探索。

  8月24日,智慧機器人「東東」在鄭州市淮河東路小學亮相,該機器人是由科學家李健帶領孩子自主設計創作,可以聊天、可以巡邏、可以唱歌跳舞……校方稱,這是全國首個小學校園內自發研製成功的功能型機器人。

  「『機器人搭建』課程裡涉及人工智慧內容。」該校從事相關教學的老師潘體育告訴記者,該課程側重讓孩子認識智慧機器人,四年級以上的可以通過選拔加入比賽隊伍,進行更深入地學習。

  部分教育機構在規劃出臺後表現積極。「未來編程應當是一種基本技能。」鄭州市金水區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說。

  「孩子從五歲就可以開始接觸機器人搭建了。」某連鎖教育培訓機構鄭州校區工作人員稱,「現在鄭州兩家校區共有近300個孩子,最小的只有5歲2個月」。他還表示,從政策看,現在小升初開招科技特長生,「會編程能拿獎,也將有利於孩子升學」。據了解,這樣的編程教學一年40次課,收費近萬元。

  降低門檻調動更多孩子興趣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在中小學教育當中,可能有些內容是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但是並沒有進行整體規劃。

  「讓中小學、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學習人工智慧,一上來就講太多算法和編程並不現實。」潘體育認為,「過高的門檻和難度,可能會讓孩子們產生懼怕,還是應當從簡單的開始。」他建議,在教具選擇上也不應過於「奢侈化」,要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的學習機會。

  「人工智慧不僅僅是教編程。」黃潤才認為,更重要的是概念養成,讓孩子了解人工智慧並積極參與。「要排除功利色彩,為一些有潛力的孩子提供學習通道,為未來更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在課程講授上,要有貼近性,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現人工智慧的應用,比如餐廳裡的服務機器人等。」黃潤才說,基於此再去進行理論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他同時呼籲,人工智慧企業、科研機構應搭建開源平臺,面向孩子們開放人工智慧研發平臺、生產設施或展館等。(記者 周曉荷)

責任編輯:劉高雅

相關焦點

  • 中小學課程設計:以計算思維培養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課程設計與實踐
    面對國際日趨緊張的科技競爭,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已成為各國的重要國家戰略。人工智慧人才的梯隊建設是我國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和推動產業應用的重要基礎。明確要求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推動「人工智慧教育進校園」。其中北京、山東、福建、廣東、河南等省市則直接明確了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實驗)區或者試點(實驗)校的通知文件。部分學校依託自有師資力量或者通過購買企業服務、與企業合作開發等方式,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
  • 定了,2020年秋季新學期武漢部分中小學試點開設人工智慧課程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通告,2020年秋季學期,武漢將在部分中小學試點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目前,市教育局正在面向社會遴選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教材。為確保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我局將面向社會遴選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教材,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1.為了解各版本人工智慧教材編寫體系及內容,請相關單位於8月14日前提供以下材料:(1)樣書5套;(2)服務承諾;(3)教材編寫情況說明、主要編寫人員簡介;(4)10分鐘以內的教材視頻簡介。2.聯繫部門:武漢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聯繫人:彭曉厚、陶贇,電話:027—85482721。
  • 如何開展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慧課程?
    這種教育形態不拘泥於某一類課程設計,在實踐中可以結合各地方校本課程、素拓課程、綜合實踐等方式開展。最為難做的是「轉化」,因為它是理論的實踐,是設計的探索過程。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開展經驗。特別要理性看待目前市場或器材廠商宣傳的人工智慧課程,其中有些只是將一些編程和機器人硬體搭建在一起,包裝宣傳,往往欠缺真實的研究和理論實踐。
  • 李東榮:超九成上市銀行已開展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探索
    李東榮表示,根據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對A股88家上市金融機構2019年年報的統計分析,73%的上市金融機構已開展人工智慧應用,主要的應用場景如智能風控、智能客服和智能營銷。機構的佔比分別為47%、41%和32%。其中,上市公司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更為積極,超九成的上市銀行已開展相關的應用探索。
  • 人工智慧進學校 韓國明年將開設相關課程
    來源:新華網人工智慧課程將於明年進入韓國高中課堂,然後將於2025年前進入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韓聯社報導,韓國教育部長官俞銀惠先前召集社會事務部門官員開會,討論在人工智慧時代如何調整教育政策以便更好地培養人才。會議結束後,韓國教育部於20日宣布,韓國高中明年下半學年將增設兩門人工智慧主題選修課:人工智慧初級課程和人工智慧數學基礎。
  • 武漢百所中小學試點人工智慧課程
    原標題:武漢百所中小學試點人工智慧課程湖北日報訊 (記者朱惠、通訊員鄒永寧)9月7日,從武漢市教育局獲悉,2020年秋季學期,武漢市將選擇約100所中小學試點開設人工智慧課程。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教育部啟動「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智慧教育示範區」是為了推動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實現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提升區域教育水平,探索積累可推廣的先進經驗與優秀案例,形成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的新途徑和新模式。武漢市成為全國首批8個「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區域之一。
  • 興趣點燃夢想科技賦能未來 探訪哈爾濱部分中小學校「人工智慧與...
    黑龍江日報11月21日訊 時下,機器人已不是新鮮事物,近些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進課堂、成立校園機器人社團以及課後免費服務機器人興趣班等平臺的不斷搭建,原來遙不可及的機器人製作,已被哈爾濱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變為一種可能。
  • 人工智慧時代,校長課程領導力升級
    研修班還通過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廣與交流活動,為校長在人工智慧進校園背景下,如何提升課程教學領導力,提供新方向與新思路。  「把教書交給機器,把育人留給教師」  2017年5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
  • 人工智慧時代仿佛提前來到,納入課程表的人工智慧講了些什麼
    人工智慧的全球大趨勢人工智慧作為全球大勢所趨,多國已將其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無獨有偶日本早在2012年就在中小學生中普及編程教育;英國早在2014年教育大綱規定編程為5-16歲學生的必修課;美國在2015年籤署「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開啟一場自上而下的計算機科學教育改革;
  • AI專題 | 如何開展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慧課程?
    這種教育形態不拘泥於某一類課程設計,在實踐中可以結合各地方校本課程、素拓課程、綜合實踐等方式開展。最為難做的是「轉化」,因為它是理論的實踐,是設計的探索過程。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開展經驗。特別要理性看待目前市場或器材廠商宣傳的人工智慧課程,其中有些只是將一些編程和機器人硬體搭建在一起,包裝宣傳,往往欠缺真實的研究和理論實踐。
  • 河南將遴選500所中小學探索人工智慧教育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通知提出,為推動中小學人工智慧知識體系建設與課程開發、智能學習支持環境和智能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將在全省範圍內遴選10個市縣區、500所中小學作為試驗區、實驗校,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
  • 新一代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深度學習課程開設路徑分析
    由於目前人工智慧尚未成為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教師在高校中不僅承擔著學習、應用和研究深度學習等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責任,也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傳播的責任。為了促進學科交叉和融合、儘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傳播的對象除了計算機、控制、電子等專業學生外,也應該將生物、測繪、機械、金融等潛在應用學科專業的學生包括在內,探索「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
  • 人工智慧課程秋季入中小學課堂,智能教育低齡化已成趨勢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通告,2020年秋季,武漢將在部分中小學試點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目前正在面向社會遴選,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教材。 據悉,相關單位可在8月14日前向市教育局提供材料。下一階段,市教育局將請各區教育局申報試點學校,初步計劃設約100所試點中小學,還將邀請專家進行教師培訓。 這個消息一出,對於人工智慧課程學什麼?怎麼學?很多家長肯定是一頭霧水。日前,國家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標準》。 人工智慧課程學什麼?
  • 網龍攜手上海電教館推出《人工智慧》立體課程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信息技術課程專家任友群先生領銜研發,課程以上海地區部分中小學前期對人工智慧課程與教學的探索、實踐為坐標參數,匯集眾多科學家、工程師和教育家的心血和智慧,創造性地設計了人工智慧教育的生態系統,開創了人工智慧融入基礎教育的新模式。
  • ...慕課《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上線!助力科技輔導員開設相關課程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慕課面向有意在校內外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的科技輔導員,為各位貯備基礎知識、提供課程案例、啟發授課思路。 本課程已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實踐教學,適用於初高中學段。
  • 新華社:新疆烏什4所學校人工智慧實驗室投入使用
    據了解,人工智慧實驗室由烏什縣與訊飛幻境(烏什)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該公司已於2019年11月在烏什縣建成新疆首家智慧教育體驗中心、培訓中心。此次在烏什縣第二小學、烏什縣第二中板和輕沉浸VR一體機,結合本地教育產業發展,通過以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為核心學等4所學校共建成4間人工智慧實驗室,已正式投入使用。
  • 人工智慧課程今秋走入高中課堂
    ■ 追訪多校開設相關課程 專業實驗室非標配目前,北京市人大附中、清華附中、陳經綸中學、匯文中學等多所學校都已開設或建立人工智慧相關校本課程或社團,教授人工智慧知識,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研究。匯文中學高二學生王楠(化名)加入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已一年多,她告訴記者,社團有專門的教室,提供各種機器人儀器,還有專門的老師教如何組建機器人,並通過電腦編程控制機器人進行各種活動。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初三學生李亦(化名)曾參加語音識別技術相關課程,課上老師介紹了語音識別知識,並讓學生通過校內電腦進行實踐。
  • 王萬良:人文社科大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AI通識課程建設探索
    在26日舉辦的智慧教育專題論壇上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國家教學名師王萬良為我們帶來了題為「人文社科大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通識課程建設探索」的精彩演講。我們希望把人工智慧這樣高深的東西作為一個通識課程介紹,首先簡單介紹人工智慧通識課程的必要性,然後討論很多人對於人工智慧通識課程存在的一些誤區。當然我們主要介紹如何面向人文社科大學生進行人工智慧通識課程教學?我把自己的一些實踐經驗和大家交流一下。
  • 河南鶴壁市人民政府設立首批人工智慧教育示範校
    未來,威盛創造慄、編程貓與恆銳教育還將邀請國內知名人工智慧教授及金牌講師團隊為實驗校教師進行培訓,協助當地教育部門並開展優秀教學課例觀摩評比、課題成果展示等活動。鶴壁市首批人工智慧教育示範區十所實驗學校確定首批「人工智慧進課堂」示範校在鶴壁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鶴壁淇濱區教體局落地實施,遴選國內優秀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威盛創造慄、編程貓、河南恆銳教育等企業提供技術、課程、平臺和教學服務,共同完成建設
  • 網龍賦能AI教育《人工智慧》立體課程走進課堂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信息技術課程專家任友群先生領銜研發,課程以上海地區部分中小學前期對人工智慧課程與教學的探索、實踐為坐標參數,匯集眾多科學家、工程師和教育家的心血和智慧,創造性地設計了人工智慧教育的生態系統,開創了人工智慧融入基礎教育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