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地活著是多難的一件事,但是我們還得繼續活著!

2020-12-27 奔跑的小蘿蔔頭

姥爺每一年生日,大家都儘量趕到。今年讓讓上高一,佩佩臭臭在外地打工,都沒能來。嫂子和家人不和睦,藉故很早離開了。我趕了一夜火車,到家已凌晨兩點,把從青海帶回的酸奶放到冰箱,茶葉擱好在架子上,便匆匆睡去,內心沒有一絲對姥爺生日聚會的期盼。我常常懷疑姥爺在我們這個大的家庭充當了什麼角色。他太早灌輸給孩子倫理綱常,三女兒媽媽至今都被本不存在的框框限制,不能突破分毫。以至日日被訓導的兩個女兒都想離家遠去。我記得媽媽告訴過我說,她小時候特別想吃餅乾,可家裡孩子太多,

吃不起,於是她冒充弟弟的聲音去鄰居家討要餅乾,重男輕女在那個年代,幾乎家家戶戶。當年,物質的匱乏遮掩了精神的貧瘠,之後物質極大豐富,她被其療傷,也因此束縛心智,忘記了豐饒生活的內核所在其實是心之所向。不怪她的,艱難的日子在年幼的心臟上被戳得太深太深。她說小時候她個子很矮,坐在飯桌上吃飯,手裡的饃饃總被雞啄了去,每每這時候,姥爺都會萬分嫌棄地斜她一眼,後來她就不敢吃饃饃了,因為姥爺的憎惡的眼神戳傷了她。生下我之後,媽媽總算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吃飯,一天十來個雞蛋那麼吃,像是發洩生產的委屈,和長久累積的委屈,也可能僅僅是餓了。後體重飆到150,直到現在都沒瘦下來。爸爸總說,你看你媽媽,吃飯那麼快,我一碗飯還沒吃完,她已經兩碗了,言辭間不無嫌棄。我也常提醒她,吃慢一點,對身體好。可她瞟我一眼,語氣很生硬:餓了當然要快點吃了!做女人的緩慢,優雅,她似乎從沒想過去為自己爭取。

《巨流河》中,小小的齊邦媛看著媽媽在弟弟的墳頭痛哭,芍藥開在周圍。年長的她說,之後的漫長一生,每當看到高貴,嬌美的芍藥花,都能想到她絕望的母親,以及以前那些世代女人的痛苦。而這樣的痛苦還在綿延不絕。從我的姥姥,到我的母親,表姐,乃至於我,從出生那一刻,內心就披荊斬棘,直到心硬如石,才拼殺出一條血路。卻發現,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我可以天天吃飽飯了,我有很多衣服穿了,我生了寶寶,都沒出大的差錯,我找到伴侶,他待我不薄,房子車子都給了我,可有些東西,和小時候那些單純的幻想,居然背道而馳。我想我的母親也曾夜夜哭泣,為她日益疏遠的女兒,和聚少離多的愛人。可她不願意明白這一切的緣由。姥爺生日那天,我趴在裡屋睡覺,其他一些親戚在外面閒扯,小孩子們嚷著要吃蛋糕。睏倦越來越深重,我幾乎懶得睜開眼去旁觀這場夏日末尾燥熱的節日。姥爺坐在大門道內,面目表情,好像什麼都無所謂了,沒有笑,沒有淚。可我知道他是不滿的,他拼盡一生得來的四世同堂。爭吵聲,計較聲,卻比愛和幫助多得多。爸爸這時走過來詢問我一些學校的冷暖,我沒精打採地一一作答,他是我在家鄉最敬重,最依賴的人。因為他品性溫和,待人寬厚。

爸爸每天都有酒局,酒桌上他豪爽得嚇人,被同事封為酒仙。可回到家他就會又吐又鬧,唱歌,跳舞,醜態百出。我沒有太多機會,只幫他收拾過幾次,倒過幾次蜂蜜水。親眼見過他倒在床上,額頭磕在厚厚的紅樓。那套書他讀了六年,應該血肉交融,沒有了撞擊的疼痛。馮唐說,長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內心了無牽掛。很多人都在通過第二種方式長大。爸爸什麼都明白了,所以灑脫,了無牽掛,他是少有的第一類人。記不得他是如何完成這個轉折的只有一些回憶。爸爸三十歲因為打麻將進派出所,兩次,可幾乎一夜之間,他寫就一批盡心盡力,他視若珍寶的古體詩。小時候的我拿來背誦,覺得不亞於現當代多位名家。二十年了,他熱情不減,並藉此收穫了真正的踏實,而後漸漸成熟。那種生日即便沒有一人記得,也能從容的吃碗麵,看兩頁書,走幾步路,這樣的寬容,豐盛,純潔。

而我難以修得他此刻的狀態,不知道在多年之後,可否觸及他所在的那個美好世界,那種不再期待,從不失望,沉迷於自己所愛,在其中找到真正屬於他自身的大歡喜和大悲傷。而不是凡俗中蒙蔽了太多人雙眼的,自以為是的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是不是應該懂了,那些消磨人生命的,無謂的糾纏,都斬斷它吧。像姥爺的三代子孫,媽媽的丈夫孩子,愛人,友人。等等。除了自身,你我還真正擁有什麼,彼此嗎?看看周圍最親密的人。就應知道,深情地活著是多難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願我們依舊深情的活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朗誦:一元復始,願我們依舊深情的活著不知不覺 就又快要走進繁忙的臘月真是應了古人的那句:時光飛逝 似箭如梭
  • 「活著——快樂地活著」
    他跟我說:「人的這一生,能活著已經是很幸運了,能做到「快樂地活著」,是特別不容易的。」或許現在的你看到這句話會跟我當時一樣有點懵,但是那天晚上我輾轉反思想著,好像是摸索到了這句話的一點點深層意識,我想:人的一生,活著是所有一切的基礎,而我們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最終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更舒適地活著,更快樂地活著吧。
  • 深情而不免俗的活著
    深情而不免俗的活著      大學時期看文章,曾看到一句話:深情而不免俗的活著。當時的自己並不理解其中深意,只是驀然覺得,這句子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平淡如水,我喜歡這樣的感覺,所以也就銘記於心。初翻開此書,看了看序幕,大概心裡有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序幕中已然告訴了我所想要了解的一切,恩,卑俗而又溫暖的人間,這個「人間」,就是如此,在作者的筆下,我又想起了那句話:深情而不免俗的活著。    我不相信感同身受,正如《深海裡的星星》說的,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深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 活著!(寫得真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人主張活得糊塗些,留下「難得糊塗」的千古名言,有些人主張活得明白些,我還是喜歡隨意自由地生活。活著沒有來生,只有今生,今世你要結婚生兒育女孝敬父母,有太多的小事情,你也得一件接著一件地做,等到百年我們都會化作宇宙裡的塵埃。人生活著,必定融入社會,有所追求,有所信念、信仰。達到了,無疑是幸福的。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福貴爹變賣光家裡所有田地和房子,替福貴還完債後,終還是撒手塵寰;家珍被鎮上老爹接走(孩子半歲後回鄉);福貴一家搬進茅草屋,家裡一貧如洗,只能挖野菜吃。 人窮志短,福貴只得去求龍二,龍二還算講交情,給了他5畝好田。種田對於一個從來沒幹過活福貴來說,確實很難,但現在是窮小子了,咬著牙也要幹。
  •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餘華的《活著》,用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生活的真實,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
  • 餘華《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單純的活著,越早明白越好
    關於《活著》《活著》是我國著名作者餘華,當時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餘華曾經不經意間聽到一首歌叫《老黑奴》,歌詞的大意講的是一個老黑人奴隸一生的苦難,親人們一個個離他走去,但是他不曾抱怨,依舊熱愛生活,好好地對待這個世界。
  • 死很容易,但活著很難!堅韌地「活著」才是中國人的現實底色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人們一直都無法詮釋的問題。著名主持人馬東在一次訪談中曾經說過:「在近代中國只有5%的人願意掌握知識,了解過去。剩下的95%的人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句話真正地揭示了中國人在近代經歷了一段民智未開的歷程。
  • 基督徒人生感悟:我們要明白的活著
    原著的「活著」側重的是歷經磨難後對存留在這世界上的一絲責任。書裡的主人公能夠向過路人講述自己多苦多難的一生,對所有悲情的懷緬,對活著與死亡的麻木。餘華老師在書裡傳遞的是那個時代背景下,底層百姓的生活縮影,描繪了各式各樣的苦難。政治只是他想表達的一個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是對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慨,對活著的致敬。
  • 餘華《活著》:即便不能活著離開,也得給自己找條「活路」
    錢雖然敗光了,可人還是要活下去,日子還得接著過。富貴看著滿頭銀髮的老母親、拽著天真無邪的萌女兒,痛定思痛,決定租一塊地自食其力。從一個紈絝子弟到佃農的轉變,對徐富貴來說並不容易,因為比起先甜後苦,人們更樂於接受先苦後甜。
  • 我們為什麼活著(讀《活著》後有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關於生命,餘華的活著給了我很多感觸。文章的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和他同名的老牛!但是,也看得出來,福貴並沒有要放棄生活的打算。圖片來源於網絡福貴回來後,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她說:「你記著,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對春生說「外面涼,屋裡坐吧。」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春生,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哪,你可得好好活著!」
  • 《活著》:人生活著的三個階段
    甚至於很多人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拿著父母的錢出去遊蕩,談戀愛,看電影,享受著生活,這樣的我們和福貴本質上的意義是一樣的。二十出頭,成年之後剛有了自己的自由,年少輕狂只想著詩和遠方還不曾感受生活的柴米油鹽。
  • 「王潔作品」活著,便是活著——讀餘華作品《活著》有感
    映射到現實生活中,我想世界上的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不停地同自身命運抗爭,最終卻又妥協性地走在一起。以自身為例,高中時期我渴望進入大學,但是備考的過程是煎熬的,與此同時我也經歷著親人離世的痛苦和只增不減的家庭矛盾。最終的我考上了大學,但其他令人煩惱的事呢?它們依舊存在,好似不消不滅一般。我無法與其頑強對抗到底,唯一的辦法是依靠時間去習慣並且接受和面對它們。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活著,我們可以做美夢,我們可以看美景,我們可以追逐想追逐的,我們也可以享受要享受的。活著,沒有特意的定義,而是給你一種常態,一種生命的流動,至於如何流動,就需要你用心對待生命。
  • 我們到底為什麼活著?追求快樂,避免痛苦
    也許有時候的某一天,我們會在閒來無事的時候,自己問自己:我們到底是為什麼活著呢?是為了他人,還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萬古流芳呢?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想,每個人因為素質的不同,都會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認識。
  • 全家人都不在了,他為什麼還會快樂地活著?
    第一次是看電影:活著。看完之後頗為感慨,說:福貴這麼慘還能繼續活下去,真的太不容易;侄女說:你去看看原著,比這個還慘。我很驚訝,又去讀了原著。我一直很後悔讀了原著,因為它讓我痛苦到胸口發堵喉嚨哽咽,卻無法嚎啕,只能任憑眼淚止不住地流。
  • 2020年在平凡之中尋求快樂,健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在有限的時光裡,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健健康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生活不易,請繼續努力,在未來的路上,願你步伐堅定且內心堅強。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們總說生活繁瑣,其實是自己不懂得品味。幸福有時候,真的就在身邊,學會知足常樂,享受生活的味道。人生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擁有。
  • 日劇女王竹內結子去世:表面光鮮的人,可能在艱難地活著
    看到這可以說即驚訝又麻木,倒不是說已經喪失人性感情,回想一下今年發生的事情,令人震撼的事太多了,糟糕事一件接著一件。7月18日,日本男星三浦春馬被發現吊死在家中,年僅30歲。2020年7月,出演喜劇電影《行騙天下JP:公主篇》,這也是與竹內結子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
  • 河合隼雄:活著」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就是那麼個與痛苦、苦惱、悲哀毫無交集,在母腹中自由自在遊來遊去的小生命,卻能下定決心來到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沒有哪個孩子是因為「想來到這個世界」「想出生在那個家裡」而出生,生命只是命運的安排而已。所以,所謂「人生的起點」,的確是懵懵懂懂的。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
  • 活著就有可能,就有希望;只有活著,生命才有價值,人生才有意義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這個無情的世界裡深情的活著。誰不是一邊尋思著不想活了,一邊又在頑強努力的活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歹運與逆境常常是不請自來,有時真讓人感覺到生已無可戀、死才是解脫。但是,人生又總是會碰到些不期而遇的溫暖與感動,讓自己的心裡不禁湧起生生不息的憧憬與希望。一個人真正能堅持一輩子的東西太少了,但每個人都做到了堅持活著、堅強的活著。即使命運把人推倒了激流漩渦與懸崖峭壁等險境絕地,這個人也不會放棄對生的渴望。因為好死不如賴活,活著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