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益農信息社1070個站點被激活 「信息雲」普降「益農雨」

2020-12-22 騰訊網

河津市柴家鎮益農站工作人員在對快遞進行分揀掃碼

快遞進村,誰來幫?

種子優劣,誰來辨?

勞務供需,誰對接?

進城審車,誰搭手?

一把蔬菜,誰給賣?

……

這些困擾鄉村百姓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如今在全市益農信息社逐步得到破解。

作為全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試點之一,經省、市農業部門批准,我市於2017年5月陸續在全域布點益農信息社,至去年9月底,全市共組建2611個益農信息社,覆蓋80%以上行政村。但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益農信息社站點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19年12月,承擔益農信息社運營的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城),組建了新運營團隊。今年以來,新團隊克服疫情影響,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已激活1070個益農信息社站點,使益農信息社真正承擔信息進村入戶的使命。

連日來,記者深入鄉村益農信息社站點,感知聆聽為農服務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免費為村民收發快遞

快遞進村

還免費幫辦審車等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網購已成為村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村民成了網購達人。河津市柴家鎮丁家村村民高傑就是其中之一。

丁家村離河津市不到6公裡,高傑白天在縣城務工,晚上則回家住。自從學會了網購,他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從網上購買。

「快遞迴來後,每次都是只送到鎮上,我要到鎮上去取。」高傑說,前幾天,他在網上買了件T恤,沒想到通知他取快遞的不是快遞員,而是村裡的益農站信息員,「信息員說我的衣服已經被送到村裡小賣部,感覺太方便了。」

據河津市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呂曉敏介紹,河津市從去年11月開始跟5家快遞公司合作,推行「四通一達」快遞運送模式,「四通」指申通、中通、圓通、百世匯通,「一達」指韻達。河津市益農信息社中心站把清澗街道辦、城區街道辦和柴家鎮設為試點,打通村民取快遞的最後一公裡。3個試點鄉鎮益農信息社從快遞到達河津市起,就接管了分揀工作。

「快遞分揀完畢,運到鎮上,再以村為單位進行分揀、掃碼,最後送到各村站點。」柴家鎮益農站負責人胡曉雪說,這樣做,不但減輕了快遞公司的負擔,為益農站創收,還方便了村民。

提起審車,很多人都是兩眼一抹黑。有的為沒時間審車煩惱,有的為排隊煩惱,有的為不知道準備什麼資料煩惱。為省時省事,一些車主往往會找黃牛黨幫忙,代價就是花費比走正常手續較高的費用。

對於今年的審車,鹽湖區龍居鎮杜家坡村車主郭祥志不再心煩,因為有人代他審車。

郭祥志有一輛五菱宏光雙排送貨車,因為過了6年,每年都需要審。「往年審車,有時候我找託兒,有時候找關係,都要多交審車費。」郭祥志說,今年不一樣了,區、鎮、村都有了益農信息社,給村民提供一站式審車服務。

6月中旬,郭祥志駕車去了車檢中心,陪他一起去的還有益農站信息員。這次審車給了郭祥志不一樣的體驗:「速度很快,1個多小時就審完了,效率確實可以。往年需要兩三個小時,有時審完了,手續辦不完,還得跑兩次。」

據鹽湖區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李運虎介紹,鹽湖區共設有16個鄉鎮益農站點、261個村級站點,鹽湖區的益農信息服務從4月底才開始開展。5月份,他們到各鄉鎮、村了解益農社整體情況,了解村民需求,發現村民對益農信息社有很高的期望。

針對老百姓的需求,鹽湖區益農社中心站目前主要開展兩項業務:車檢和車輛保險的代辦。

「車檢就是幫老百姓審車,讓他們不用多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審車服務。」李運虎說,第二個業務是車輛保險,包括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保險,「辦理保險是採取自願的原則。不管老百姓辦不辦保險,都一樣能享受車輛年檢服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一些縣(市)車檢中心,還有專門給益農信息社審車群眾設立的VIP休息室。審車時,益農信息社代辦員去幫忙辦手續,車主只需在休息室等候。

不僅代為審車,各縣益農社中心站還為農民提供代訂火車票、飛機票,代租車,聯繫婚慶,代繳話費、水電費、電視費、保險等服務。

公眾號+微信群

信息對接

「沒想到一把蔬菜也幫賣了」

不論是「取」,還是「代」,市、縣、鄉、村各級益農信息社依託的是「山西益農社公眾號」和「山西益農社微信群」實現信息的交流和推送。

益農信息社推送的信息,解決了困擾孫生旺老人多年的難題。

孫生旺是臨猗縣七級鄉留尚村村民,4年前,老人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開始培育紅薯苗。「我培育了4畝多紅薯苗,以前都是趕集去賣,價格便宜,還賣不動,到最後送鄰居、送親友,剩下的還全扔了,一年只能賣五六千元。」

然而,今年在益農信息社的幫助下,他的紅薯苗很快全賣完了,收入1萬餘元。

「益農信息社挺好的,幫助你賣紅薯苗。人家不幫的話,紅薯苗賣不下這麼多錢。」孫生旺說。

據臨猗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鍾世剛介紹,他們就是通過在公眾號、微信群發布紅薯苗銷售信息,在全縣範圍內,把七級鄉、北景鄉、嵋陽鎮各村百姓培育的紅薯苗,賣到東張鄉、廟上鄉、臨晉鎮等有需要的村民手中,一共為村民賣了15萬餘株紅薯苗,有效盤活了紅薯苗資源,解決了老百姓紅薯苗的買難、賣難問題。

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一些鄉村因為信息閉塞,老百姓往往把豬肉賣成白菜價。通過益農信息社公眾號,實現了百姓不出村、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農事、生活信息服務。

山西益農社公眾號共有八大模塊內容,分別為農事信息、實時資訊、二手物品免費發布、益農紅娘、農業技術、蒲劇文化等,目前有粉絲3000多人。

在山西益農社公眾號最新二手物品信息發布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鏟車、電動打藥泵、紙加膜袋出售,還有求購合資品牌轎車和轉讓共享充電寶的信息。

今年以來,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2611個益農社站點,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公司與多家勞務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盡力協助企業解決務工人員問題。自復工以來,益農信息社先後向可勝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運城美團外賣等輸送農村閒散勞動力近千人。

26歲的臨猗小夥王瑞就是通過這個平臺就業的。

目前,王瑞是江蘇泰州一電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王瑞向記者傳達了他對這份工作的評價和對益農社的感謝。

「我以前待業,現在在手機切割車間工作,福利待遇還可以,一個月5000元左右工資。公司管住,吃飯每個月還給補貼,家人也很放心,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益農信息社方便了我們就業,十分感謝這個平臺。」王瑞說。

新絳縣益農社中心站則跟當地瑞恆農業公司合作,向老百姓推介小麥託管這一服務,使得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通過益農信息社把耕地託管給瑞恆農業公司經營,使耕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有的地方用工荒,有的地方農民又沒事幹,我們現在正在組建短期勞務培訓班,建立新型農民孵化站,對農民進行培訓。在每個縣建一個分站,對接資源,讓農民朋友農閒時也有份收入。」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我們的平臺就像一個空中超市,在這裡,老百姓可以享受各類服務。」

目前,全市已成功激活除平陸縣、垣曲縣、芮城縣之外的10個縣(市、區)共1070個益農社站點,正常開展工作。

一手牽農戶 一手牽市場

供需匹配

「不是人家,西紅柿就爛地裡了」

仲夏時節的午後,豔陽高照。但在萬榮縣南張鄉太趙村李霞家中,卻是一片涼爽。院中,各種綠植搭在空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滾滾熱浪。

幾名村民聚在李霞院中,聊著他們的開心事兒。

「我剛從地裡回來,玉米都長到一人多高了,長勢真好。看來這回買的玉米種子是買對了,抗蟲、抗旱還抗高溫,今年一定能有個好收成。」

「這個品種,我去年就試種了,一畝地的產量都在750公斤左右,以前哪有這麼高,頂多600公斤。」

僅僅是聽村民的聊天內容,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悅。而給村民帶來喜悅的,正是如火如荼運營中的益農信息社。

「益農信息社運營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買、賣、推、繳、代、取6種方式,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在具體運作中,我們鼓勵各縣根據各自的資源開展業務。萬榮縣目前正與山西金鼎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聯繫,幫老百姓採購優質莊稼種子。」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目前,萬榮縣共設有13個鄉鎮級站點、245個村級站點。而李霞家則是兼顧了鄉級和村級服務的一個站點,李霞是這個站點的負責人。

萬榮縣益農社中心站於今年3月正式啟動。

「我們與金鼎生物種業對接好,然後把信息推送到各鄉鎮站點,再由各鄉鎮推送到各村。通過這種模式,今年萬榮老百姓共買到了2100公斤優質玉米種子。」萬榮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趙志謙說。

南張鄉太趙村是個有著4000多人口的大村,往年村民都是在村裡農資店購買莊稼種子,因為不會辨別種子質量,莊稼收成全靠碰運氣。

「今年不一樣,益農站給我們推薦的玉米種子,價格比農資店的便宜,質量還好。」村民李英晶家今年種了16畝玉米,她說,村裡有個益農站,方便又實惠,讓大家心裡踏實不少。

益農信息社除了幫群眾買到他們需要的農資,還會幫忙賣菜。

王丹是稷山縣蔡村鄉鶴壁村一名菜農,多年來以種植蔬菜大棚為生。今年前半年,西紅柿熟了,卻受疫情影響,往年上門收購的客商過不來。眼看著西紅柿要爛在地裡,王丹心急如焚。

鶴壁村益農站信息員得知這一情況後,向稷山縣益農社中心站負責人劉鵬傑匯報了此事。劉鵬傑與稷山縣客都超市進行對接,並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王丹家大棚內的650公斤西紅柿運到超市銷售,解了王丹的燃眉之急。

而針對各村農產品因分散不集中產生的賣難問題,稷山縣益農社中心站與客都超市進行了長期合作。

「我們採取『小到一隻雞,大到一車菜』的直送新模式,兩天一收購,切實解決農產品進城問題。」劉鵬傑說。

看著各縣在益農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山西益農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對益農社的發展信心滿滿。「到今年年底,我們要完成覆蓋全市80%以上行政村的益農信息社的激活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政府+運營商+服務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打通末端村級站。通過打造樣板縣進行規模化複製,全面推進2611個站點聯動機制,實現農村物流體系自主運轉和可持續運營,初步形成益農信息社全產業鏈運營體系。」該負責人說,希望更多第三方服務商加入益農隊伍,共同為農民送去更多實惠。

相關焦點

  • 益農社:益農,便農,更惠農
    從手機上下載「益農社」信息平臺,以小程序的形式將企業工廠優質商品通過平臺連接到地域服務中心,再由服務中心送達到村內或社區服務站的信息員手中,以此推動農特產品的出村銷售,最終實現花錢降級、消費升級。日前,這一快捷的銷售模式在「益農社」沁陽運營中心大力推廣使用。
  • 積極復工復產 服務三農經濟 河南葉縣益農社召開精英社長座談會
    本網訊(記者:肖楠 通迅員:陳朋豔 攝像:李欽鋒)為積極響應中央復工復產的號召,充分發揮益農信息社「服務的飛機場,三農的加油站」的作用,更好地開展業務與便民服務,進一步開展拼購業務和推廣建行裕農通、中原銀行、中華保險金融、招生、招工、家電下鄉、徵婚、家裝、建材、農資農具等主要惠及千家萬戶的業務,服務三農經濟,提高益農社的影響力,
  • 廣西益農信息社強化四項服務 助農戰疫情保成果促脫貧
    強化站點建設,提升保供服務近年來,我區高質高效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截至2019年12月底,僅兩年時間全區已建成3個市級運營中心、90個縣級運營中心、3.9萬個村級益農社,覆蓋90%的行政村。2019年,全區益農社農產品線上銷售36億元,帶動線上線下農產品銷售180億元。2020年春節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農產品普遍出現賣難問題。
  • 黃驊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益農信息社村級信息員培訓班
    為提升農村電商運營能力,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建立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廳與各級農口管理部門、各區域益農信息社的緊密聯繫,實現「網際網路+農業信息服務」發展新格局。12月7日至8日市農業農村局在河北新林坡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召開了益農信息社村級信息員培訓班,我市的農村電商運營提升-益農信息社項目正式啟動。共有261個村級信息員參加培訓。會上,新林坡創業導師王一凡為大家詳細講解了《網紅直播與益農社》。新林坡電商項目經理劉金猛為大家導讀了河北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益農社運營服務平臺介紹。
  • 如何運營益農信息社?建立信任關係大有可為
    想解決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益農社城郊蔬菜配送模式火速鋪開。消息連結發布第一天,獲2.5萬人次點擊,8000次轉發,短短幾天內,蔬菜配送量超過5000公斤。這是它取得的成績。1個益農社運營中心,攜手10多個村級益農社,搭起益農連心橋,新鮮蔬菜送到家,卻也遭遇了許多問題。這是它背後的艱辛。2020年是益農社運營元年。58農服「湖湘農事」平臺邀請到天心區益農社運營中心「菜菜農業」負責人張維,講述益農社運營之道,探索益農社助推「農產品出村進城」之路。
  • 益農:洋蔥種植的留種方法
    益農控股【洋蔥種植的留種方法】洋蔥種植有雜交制種和常規繁種兩種。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常規繁種方法。定植株距16釐米、行距23釐米;或者行距55釐米,穴距35釐米,每穴栽2-3個鱗莖。洋蔥屬異花授粉植物,需隔離繁種,周圍300米內不能有蔥蒜類作物留種田。冬季及時澆封凍水,適當覆蓋落葉,枯草,保證安全過冬。第三年,每個洋蔥頭可發生3-6個花薹,易徒長倒伏,需設支架、圍繩保護。開花後分批剔除生長瘦弱的花薹,以集中養分使種子充實飽滿。
  • 建行駐馬店分行召開益農社ETC+百日攻堅推進接會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龍)8月29日上午,建行駐馬店分行聯合益農社運營商召開裕農通百日攻堅行政村全覆蓋+ETC推進對接會,個人金融部總經理鄭捷,益農社河南兩位負責人,駐馬店負責人,縣支行和解放路支行主管行長及當地運營商
  • 湖南益農社聯合「網紅」鎮長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
    為幫助村民打開銷路,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嶽陽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縣農業企業協會策劃發起「同心聚力 脫貧攻堅」鎮長直播帶貨活動,通過嶽陽市嶽農平臺運營中心、嶽陽縣益農信息社運營中心等網絡平臺,採取「鎮長代言直播帶貨」的新模式,幫助農業企業和貧困戶銷售滯銷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 婺城區「紅美人」柑橘成熟 益農社牽線搭橋為它吆喝
    11月6日,農場首批近300箱「紅美人」柑橘在婺城區益農服務社的牽線搭橋下,通過同城配送走進市民家中。步入裕洲家庭農場,一排排整齊架設的果樹上結出了一個個碩大的「紅美人」柑橘,空氣中瀰漫著沁人的橘香和豐收的喜悅。「2017年,我在區、鄉兩級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引進了『紅美人』柑橘。」
  • 益農鎮村(社)生活垃圾分類培訓走進眾力村,讓垃圾有家可回
    益農鎮村(社)生活垃圾分類培訓走進眾力村,讓垃圾有家可回 2019-08-15
  • 福建三個小山村的新樣子:信息通暢致富忙
    如今,暢通的信息通信線已變身「雲」端上的致富路,幫助一個又一個的貧困村脫貧致富,農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2019年,公司又為壯畲村配置了天翼看家等信息化應用,並為其所在的中赤鎮安裝了地震預警信息平臺、天翼大喇叭,幫助當地居民快速獲悉地震信息及平臺傳媒傳遞中央脫貧攻堅信息,持續為鄉村振興「賦能」。
  • 什麼是孟津益農社?
    孟津益農社孟津益農信息社運營服務中心是由洛陽市代眾商貿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黃河大道東段,成立於2019/6/18,註冊資金500W元。益農信息社是農業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便民、惠民、利民、富民為目標。圍繞「集成現代服務,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理念。向農民提供公益、便民、電子商務、培訓體驗四大服務。
  • 蘭陵縣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順利完成縣級驗收
    近期根據臨沂市農業農村局《關於轉發的通知》要求,委託山東新求是工程造價諮詢有限公司對蘭陵縣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項目進行了全面驗收工作。山東新求是工程造價諮詢有限公司現場對751家益農信息社進行全量收方(其中中心站1家,標準站74家,專業站676家),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全部按照合同約定的規格、型號、數量等安裝調試完畢,各站點信息員均經過系統培訓,對益農信息社運營較為熟悉,並出具了審核報告。
  • 孟津益農社:2020/3/30我們在小浪底!
    春季正是花椒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孟津益農信息社工作人員了解到小浪底鎮王灣村大量種植花椒,有好多農民,在花椒樹春季管理遇到難題,尋求解決辦法、孟津益農社工作人員便第一時間聯繫花椒種植管理專家,組織開展春季蚜蟲防治與施肥管理技術指導
  • 中國電信網絡發展部副總經理蔡佶:全力打造農村信息高速公路
    有線寬帶方面,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已通寬帶行政村達到49.8萬個,通寬帶比例為88.0%,較普遍服務試點開展前提升4.9個百分點;光纖到戶覆蓋行政村33.5萬個,覆蓋率達到59.3%,較試點開展前提升23個百分點,為農村用戶提供50Mbps以上高速寬帶接入能力。
  • 關於新社保卡的19個熱點問題,成都市人社信息中心解答了
    對於市民朋友在社會保障卡申辦、領卡、激活、卡歸屬地轉移方面關心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5月15日,記者專門向成都市人社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諮詢。社辦卡申辦1、個人申辦新社保卡必須要去社保所屬社區嗎?還是就近就可以辦呢?參保人員可通過線下和線上兩種途徑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