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豬市街、「母豬灣」、豬八戒巷、豬肝洞……四川帶「豬」地名你...

2020-12-14 四川發布

地名的背後

往往蘊藏著一地的歷史淵源

還有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

剛剛到來的農曆新年是「豬年」

四川作為全國傳統生豬生產大省

不僅有眾多豬肉名菜

還有許多地方以「豬」為名

成都肥豬市街

三國後,由於成都市市中心向南門轉移,集市生活非常繁榮,成百上千的人在肥豬市聚集。正是因為這樣,肉鋪就多了起來,車水馬龍。

其後,屠宰業的商販們相約,宰一頭豬就捐一個銀元,用這些銀元來請老師,辦學校,供街坊鄰裡子女讀書。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取名此街為肥豬市街。

——據肥豬市街碑刻

成都猛追灣

猛追灣的遊池泳很出名,夏天成都的父母會帶著孩子去那裡「下餃子」。現在猛追灣附近的339電視塔已經成為東門上的一個重要商業點。

「猛追灣」名字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據說這裡以前賣豬的很多,人們親切地叫它「母豬灣」。慢慢流傳下來就變成了它的諧音「猛追灣」。

二是崇禎年間,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打成都,進城後大開殺戒,引起了大慈寺和尚的不滿,讓武僧把張獻忠的部隊趕出城外,一陣猛追,一直追到母豬灣。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件事將俗氣的「母豬灣」更名為「猛追灣」。

——《成都街巷志》

珠市街

綿陽珠市街,民國時期叫作豬市街,是從北街口順城牆邊至成綿路的通道。綿陽豬市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後改名為珠市街。

既然稱為豬市街,自是與豬市有關。據《綿陽市城鄉建設志》記載,珠市街是從北街口順城牆邊至成綿路的通道,民國時期叫作豬市,1935年形成街道。豬市街的豬市在清末就已形成,街上的作坊主要經營宰殺、收購、批發、加工豬肉。豬市街的豬市後因衛生和環保等原因遷到了牛糞市(東方紅大橋下),後改名為珠市街,直到1981年。

此外成都也有珠市街,北通順街支街東珠市街,西珠市街,以及外東新城街支街珠市街,原來都是豬市所在地。東珠市街北舊有李姓大院,即為巴金小說《家》中所描寫典型環境原型。此街在清鹹豐前,尚為豬市。後來李姓在此建屋,居民增多,漸成新街。外東珠市街原為豬市,遍地豬屎,又叫豬屎街。後來都用「珠市」的佳名,取代了「豬市」、「豬屎」等「惡名」了。

——《綿陽市城鄉建設志》、《成都街巷志》

巴中豬八戒巷

說起豬八戒巷,相信不少巴中人並不陌生。據說從前豬八戒巷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麻爪(音)石,石頭的形狀像豬頭裡面的一塊骨頭,因此人們就把此地叫作豬八戒巷。

據悉,前些年,好多到巴中城來趕場的人,以及到蘇山坪、望王山的人,經過豬八戒巷都會在此歇腳。

——巴中晚報

巴中朱元鄉母豬寨

據通江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朱元鄉境內有一個地方叫「母豬寨」。相傳,清朝時期,有人在山上建起寨子,聚集了200多人,整天舞刀弄槍練功夫,在當地名聲大震,不時在寨子裡殺豬宰羊,生活過得十分富足。之後,隨著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人人敬而遠之。於是,朝廷派人進行圍剿,數天之後,寨子裡的人被斷水斷糧,幾乎失去戰鬥力。最後,他們便用殺豬的叫聲、打鼓聲、馬鈴聲使寨子熱鬧起來,山下的清兵慌了,覺得寨子中有水有糧,不敢貿然進攻。趁此機會,寨中人一夜間全逃跑了,跑到了現在的通江縣永安鎮得漢城。天亮時,清兵攻上寨子,才發現裡面竟無一滴水、一顆糧。後人就此將寨子稱為「母豬寨」。

——巴中晚報

南充豬山

豬山位於嘉陵江邊的文峰鄉四村六組,因形似豬而得名。從1973年起,原南充市黨政機關幹部開始在卵石山坡上種植馬尾松,幾十年過去了,如今這些松樹已基本成材。近幾年,人們又在山上建了麒麟閣,古樸典雅,風格獨具;山的一側還有古漢墓,可入穴以探。

為適宜旅遊發展的需要,山上還添了路道、亭臺、茶園等設施,山名也改名為「珠山」,初步形成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要體的旅遊風景區。

樂山豬肝洞

豬肝洞又名紫芝洞,在二峨山(綏山)臨江河畔,峨眉山市羅目鎮高梘村11組地界內,距峨眉城區17公裡,離羅目鎮2公裡。山洞為一大型敞開式喀斯特溶洞,洞頂懸吊一塊白中透著淡紫色的鐘乳石,高約1.5米,寬約2米,狀如豬肝,故名。

豬肝洞東西長23米,洞底至洞頂約12米。洞前現有已破損的五祖殿,木結構,高約4米,長約8米,進深5米。殿內供有六尊神像,其中最大居中者為呂祖像,高2.2米,寬1.3米,頭戴瓦欏巾,背負一寶劍。洞前有荒坪約30畝。古代曾經建於此坪的純陽樓等宮觀。洞外有一清代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刻的殘碑,碑文記載:「(紫芝洞三字)宋真宗時呂祖曾為親題,旁落『一山五口道人』之款,千百年不知何以潛藏土中」。清代《峨眉縣誌》載:「呂巖亦居峨眉紫芝洞。明督學王敕經行羅目(今峨眉山市羅目鎮),知地下有異物,掘之,得石碑書『紫芝洞』三字,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鳳,非人間筆也。旁註『一山五口道人書』,蓋姓名隱語耳。」

——樂山新聞網

除上述地方之外

看看四川各地還有哪些地方

名中帶「豬」

成都

武侯區肥豬市街,成華區母豬墳,新都豬肚河,溫江區母豬墳,新都區母豬堰,龍泉驛區母豬橋,新津縣母豬壕,邛崍市母豬堰,彭州市母豬山、母豬巖,大邑縣母豬壪,蒲江豬老頂

南充

嘉陵區豬山,順慶區豬石壩,儀隴縣豬公埡,蓬安縣母豬墳

遂寧

射洪豬家巖、豬兒寨,蓬溪豬市溝,大英豬兒咀

瀘州

古藺縣朱寨、豬兒石,敘永縣豬場,龍馬潭區豬屋基,瀘縣豬巖

巴中

巴州區豬八戒巷、豬腦殼嘴,通江縣豬鑽洞橋

綿陽

涪安州區珠市街,平武縣豬兒嘴隧道,江油市豬頭埡

德陽

旌陽區豬兒石、豬公廟,廣漢市豬角廟,中江縣豬頭山

自貢

貢井區豬兒橋,榮縣豬兒石、豬個壩,沿灘區豬槽灣、豬兒罐,富順豬王溝,大安區豬兒洞水庫

雅安

天全縣豬矢坪

內江

威遠豬兒灣、豬婆咀,資中縣豬兒石

樂山

市中區豬山埂,井研縣豬兒坡,峨眉山市豬肝洞,夾江縣豬圈門,犍為縣豬市壩

眉山

洪雅縣豬山,東坡區珠市東街,仁壽縣豬拱橋、豬兒山、豬腰子塘、豬頭山

資陽

雁江區 豬市壩 豬家寺 豬草燕 豬槽溝

安嶽 豬槽灣 豬腦殼寺

達州

達川區豬腰子橋,通川區豬市街、大竹縣豬槽灣,渠縣豬兒石,宣漢縣豬兒石

廣元

旺蒼縣豬槽溝、豬市包、豬槽灘,蒼溪縣豬槽溝、豬兒巖,青川縣豬草溝

宜賓

高縣宰豬頂,江安縣豬而巴石,長寧縣豬肝壩

攀枝花

鹽邊縣豬槽灣

涼山州

會東縣豬拱地梁子,西昌市豬龍溝、母豬石,冕寧縣豬槽溝、母豬龍,鹽源縣豬頭山,德昌縣豬鬃崗、母豬灣、母豬塘山、母豬洞,木裡縣母豬坪,金陽縣母豬寨

阿壩州

金川豬槽海,小金縣豬槽溝,汶川縣豬兒園園,松潘豬爾邊,茂縣豬雄包、豬尕坪,理縣豬槽海子、豬兒巖窩

甘孜州

康定市母豬海,瀘定縣豬腰子海,九龍縣豬鼻溝

上述地名為川叔手動統計

並不是完整名單

你還知道哪些與豬有關的地名

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豬母山、土豬坑……泉州這些帶「豬」的地名火了!你知道幾個?
    「豬」聯璧合……在泉州,你知道有多少帶「豬」的地名嗎?近日記者前往泉州市民政局,翻閱了1981年和1982年出版的泉州市區及各個縣(市、區)的地名錄,通過多個渠道了解這些地名的緣由。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帶「豬」地名有3個,分別是海拔147.1米的豬母石山、高僅60米的「豬頭山」和名為「豬肝石」的小山。
  • 【街區】肥豬市街 一個有趣的街名 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肥豬市街,位於漿洗街與洗面橋街交會處西側,是一條很短的小巷。舊時,在出老南門經漿洗街,洗面橋至神仙樹,石羊場,華陽縣中和場的必經之路的漿洗中街的右側,有一個生豬市場,由此而得名「肥豬市街」。據記載,三國後,成都都市重心向南門轉移,一時間商賈雲集,集市生活十分繁榮,成百間屠宰行、肉鋪在這裡聚集,整條街因屠宰業而興旺熱鬧,車水馬龍,也是成都各類名小吃薈萃之地。
  • 福州的市花是什麼?看看三坊七巷的傳統文化,體會地名的雅俗交錯
    一般人都會以為茉莉花代表的是蘇杭之地,其實呢,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而杭州的市花是桂花。1、船政文化發源地福州馬尾馬尾是福州的一個區,位於三江(烏龍江、白龍江與琴江)交匯處。還有體現了福州狀元輩出的的狀元境、狀元街、狀元弄、狀元峰、狀元嶺、吉庇巷和早題巷等地名。
  • 你一定沒聽說過,那些顛覆我們認知的地名(原創)
    多年前,曾在地攤上買到一本舊版《中國地名錄》,沒事時拿出來翻翻,發現全國各地取名有所區別,比如:廣東、海南的「嶺」多,湖南的「市」多,雲南的「街」多,北京的「胡同」多,上海的「裡弄」多,南方「鎮」多,東北「屯」多……。儘管各地有差異,但有個共同點,就是寓意吉祥(如太平、和平)的地名最多。
  • 老重慶 | 雞市巷、金鴨巷、鵝頸巷……這些老地名動物「扎堆」好熱鬧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隨著城市變遷,一批批老地名消失了。近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隨著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任務的結束,渝中區收集到消失地名1168條,形成《渝中區消失地名名錄》,在該名錄中,存在著有趣的地名現象。曾經,雞市巷、金鴨巷、鵝頸巷等動物地名扎堆渝中老城,有的動物地名還有美麗的傳說。
  • 地名記憶:五裡長橋三裡街 潤餅味的狀元巷
    閩南網1月5日訊 你可能知道泉州市區那條狀元街,那晉江安海的「狀元巷」,可有印象?  晉江安海,五裡長橋喚安平,相伴古街名三裡。三裡街現在叫做中山路,中山北路114號旁有條小巷,寬2米、長26米,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狀元巷。  現在的狀元巷,連塊地名標誌都沒有。它的得名,得從唐朝福建省第一位狀元徐晦說起。
  • 臺灣神豬祭:1700斤肥豬奪魁後被宰殺遊街
    臺灣神豬祭:1700斤肥豬奪魁後被宰殺遊街 發布時間:2017-02-09 16:48:56.0騰訊 神豬祭每年由劉姓、大集、陳姓、林姓、中莊集、李姓、王姓等七股輪值,今年輪迴第一股劉姓,有5戶飼養大豬公參賽。圖為遊行途中,民眾爭相搶拍獲獎神豬沾喜氣。
  •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改革開放後,在地名上也「撥亂反正」,大多恢復了原貌。 利用諧音或轉音改地名是智慧的表現。現今的北京人都知道高義伯胡同是狗尾巴胡同、抽芬廠是臭糞廠、禮士路是驢市路、高臥胡同是狗窩胡同諧音過來的。還有人知道王廣福斜街原來稱王寡婦斜街,大覺、小覺胡同原是大腳、小腳胡同。至於屎殼郎胡同改為「時刻亮」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少。
  • 文殊鄉豬山圈的由來與吳承恩創作豬八戒的故事
    文殊鄉豬山圈村的由來與吳承恩創作豬八戒的故事 因這個豬神活動時,總是風裡來雨裡去,吹倒了百姓的水稻、高粱、芝麻等農作物,百姓苦不堪言,又奈何不了他,有高僧指點,用「豬圈」二字限制這個豬王爺的活動範圍,故將這裡取名為「豬山圈」。1975年8月,文殊公社趙灣大隊被劃分為兩個大隊,新命名一個為「朱山大隊」。1982年,縣民政局普查地名時,了解當地歷史淵源後,又正本清源更名為「豬山圈村」。
  • 官方版手繪山城巷來了:立杆點燈,曾叫「天燈街」
    △山城巷手繪圖你記憶中的山城,是什麼樣?傳統風貌街區,是悠久的城市歷史見證。為配合重慶主城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利用,市規劃局、市勘測院採用手繪地圖的方式,勾畫出主城區28個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區、歷史文化名鎮(統稱傳統風貌街區)。
  • 你知道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嗎?
    我想大家對《西遊記》並不陌生,師徒四人裡面,要說最醜的那個,你肯定會聯想到豬八戒。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當中,他都是肥頭大耳的大白豬。但其實真正的豬八戒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要說這都八戒的前身,那可是威風凌凌的天蓬元帥。奈何在酒後耍了小性子,調戲了高潔傲岸的嫦娥,所以被貶下凡間,投胎做了豬剛鬣。在史書中有記載:「臀肥則毛鬣剛大也」。
  • 夜讀|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改革開放後,在地名上也「撥亂反正」,大多恢復了原貌。利用諧音或轉音改地名是智慧的表現。現今的北京人都知道高義伯胡同是狗尾巴胡同、抽芬廠是臭糞廠、禮士路是驢市路、高臥胡同是狗窩胡同諧音過來的。還有人知道王廣福斜街原來稱王寡婦斜街,大覺、小覺胡同原是大腳、小腳胡同。至於屎殼郎胡同改為「時刻亮」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少。
  • 昆明市將建立更新地名資料庫 市民政局:呼籲使用標準地名
    據介紹,街、路、巷的名稱是按照國家、省相關規定及《昆明市地名管理規定》來命名的。之前報導中提到的圓西路,之所以被寫成「園西路」,純屬「筆誤」,該路的標準名稱為路標誌牌顯示的「圓西路」。再如,「日新路」和「十裡長街」,地名標誌牌標識的「日新路」是標準地名,所謂「十裡長街」,是部分群眾自己的叫法,也就是「民間用名」。「菊華立交橋」是工程名字,也就是當時在修這個立交橋時的名字,而剛好工程旁邊就是菊花村,兩個名字聽起來相似,容易讓人混淆。實際上,菊花村是歷史傳承下來的老地名,從來沒有更改過。
  • 古今命名法則大不同,獅腦、豬窟、狗仔屈……佛山的那些街名是怎麼來的?
    然而,隨著2008年嶺南天地片區整體改造,這條街名徹底消失。同時消失的還有甘子坊、善慶坊、福晨巷、營前街、沙堆巷等。▼找錢巷原址在文會裡一帶。當時這一帶是錢莊聚集地,顧名思義,人們就在這裡找錢。如今這條街巷已經尋不到蹤影了。
  • 豬年說「豬」,關於「豬」的成語+歇後語+俗語,太全了!轉給孩子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耍詐。【一龍一豬】 比喻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泥豬瓦狗】無用之物。【牧豬奴戲】賭博或奕棋。【肥豬拱門】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釘豬的刀——要快。惡狼專咬瘸腿豬——以強欺弱。餓漢槍豬頭——爭嘴。餓豬佔木槽——死不放。放了血的豬——趴下了。肥豬跑進屠戶家——送上門的肉。肥豬跑進屠戶家——找死。豁牙子啃豬蹄——橫扯筋。降不住豬肉降豆腐——欺軟怕硬。就著豬肉吃油條——膩透了。
  • 巷、路、街有區別
    (黃少毅 攝)可當他們拿出地圖問你廈門地名時,你知道怎麼介紹嗎?比如廈門人自豪的環島路,英文怎麼說?Huandao RD? 走成功大道和走湖裡大道,英文一樣嗎?巷、路、街、高速路……也有區別!巷應譯為Lane,如:打鐵巷Datie Lane,草埔巷Caopu Lane。路應譯為Road,並使用其縮寫Rd,如:鎮海路Zhenhai Rd。道應譯為Avenue,並使用其縮寫Ave,如:鷺江道 Lujiang Ave。
  • 澳門地名的語言考察
    例如:主教巷(Travessa do Bispo),「主教」意譯自Bispo,「巷」字意譯自Travessa;得勝街(Ruada Victoria),「得勝」意譯自Victoria,「街」意譯自Rua;金雞納圍(Patioda Quina),「金雞納」意譯自Quina,「圍」意譯自Pátio;兵營斜巷(Calccada dos Quarteis),「兵營」意譯自Quarteis,「斜巷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肖家灣、冉家壩、郭家沱等姓氏地名的來歷,大多與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的「插佔為業」移民政策息息相關。 袁家崗天橋 陳林 攝   周文德介紹,重慶還有一類地名,不帶「家」字,僅從用字上看不出與姓氏有聯繫,但實際上卻是姓氏地名。」
  • 左營巷、中營巷、後營巷的前世今生 以駐兵之地命名的三條巷子
    住在這裡的居民為了區分具體位置,便分別叫作1號巷,2號巷……這6條巷子相鄰相通,從6號巷就能通到三衙街。有的巷子裡單邊住人,有的巷子裡住著門對門的住戶。最窄的小巷,只能容下一人通過。有的房屋實在破舊不堪,已經無人居住,掛著危房的牌子。有的土房已經垮掉,只剩下殘缺不全長滿雜草的土牆。
  • 逛逛永昌,這裡的街路巷和居民區的標準名稱,你知道了嗎
    永昌縣人民政府關於永昌縣街路巷和居民區命名更名的公告根據《地名管理條例》《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甘肅省地名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廣泛徵求意見和研究論證,現將2020年7月驪靬文化街:南起西街,北至雲川路。上巷子:南起解放路,北至西街。下巷子:南起西街,北至雲川路。北下巷:南起雲川路,北至環城北路。縣府巷:南起東街,北至雲川路。唐家巷:南起西街,北至雲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