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圖畫書閱讀成了眾多家庭親子共讀的首選讀物,其中的科普類書也越來越多,我們當年看科普只看《十萬個為什麼》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不過,我們依舊面臨著選書的問題,到底有哪些好的科普圖畫書呢?科普圖畫書又兩大陣營,一個是大套系,比如《第一次發現》《最好的幼兒百科》《神奇校車》《什麼是什麼》《小牛頓科學館》《可怕的科學》《蒲公英科學小百科》《從小愛科學》等,這些套系書少則10餘冊,多則上百冊,可以選擇一二。
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些有趣好看的單本的科普圖畫書。在我參與製作的中國幼兒和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就有《帶不走的小蝸牛》、《蝸牛的家在哪裡》《100層的房子》《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小牛頓幼兒館》《小威向前衝》《一粒種子的旅行》《鼴鼠博士的地震冒險》《雪花人》《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經典科學遊戲》《昆蟲記》等。這裡面既有認知自然萬象的書,比如《蝸牛的家在哪裡》和《100層的房子》用有趣的情節帶著孩子們認知到不同動物的「家」;《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是一本獲得了凱迪克大獎的動物認知書,概括了每個動物身體的重要部位對於他們獨特的用途,大象可以用鼻子洗澡,蝙蝠可以用耳朵「看」,長頸鹿可以用尾巴趕走蒼蠅,黑猩猩可以用腳吃東西……幫助孩子們認識動物的身體特徵。在《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書中,不知道誰的「嗯嗯」落在小鼴鼠的頭上,小鼴鼠到處去找這個傢伙,帶著我們認識到鳥、牛、馬、豬、兔子等不同形狀的「便便」。最後,在蒼蠅的幫助下,鼴鼠找到了那個傢伙。這是被很多孩子超級喜歡的有趣的書,而知識也在哈哈大小中傳遞給了孩子。
以認知世界為主要內容的繪本還有很多,我推薦一本講述生命起源的《生命的故事》,這本書用細膩的筆法把各個時期展現在孩子面前,深奧的進化論也圖文結合、娓娓道來。地球的形成,山峰的聳起,冰川的呈現,到最後人類的出現,四季的交替,呈現出的那一幅幅美景,讓我們的心底湧出一股暖流,感覺到生活是那麼的溫馨和諧,真會覺得生命也有故事。
也有認識我們自身的書,比如《小威向前衝》是一本關乎人是怎麼來的低幼「性教育」圖畫書,用一個精子小威參加比賽的故事生動有趣地「告訴」孩子們,只有精子和卵子的相遇,才能形成受精卵,長成胎兒,長大成人。
還有引導家長帶領孩子在家裡做互動實驗的《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科學遊戲》,我們可以因地制宜按照書中的步驟,和孩子一起讓杯子倒立不漏水、紙杯不著火、易拉罐自動變扁,還可以讓氣球忽冷忽熱……是不是看了就想試一試啊?
我很喜歡其中的《雪花人》,這是一本人物傳記書,寫得是一位特別喜歡雪花的男孩,在家長的支持下,變成一個研究雪花的科學家的故事。這樣的書也有不少,比如描寫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怪男孩》,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伽利略的《星際信使》,達爾文的《生命之樹》等等。還有一本《我…有夢》說得是一位小女孩珍是如何成長為珍·古道爾博士,成長為一名靈長類動物學家、自然保護志士、人道主義者和聯合國和平大使的。像這樣傳遞對科學的夢想、堅持科學家圖畫書,我建議家長可以多跟孩子們讀一讀,不僅僅可以了解到其中包含的科學知識,更能夠給孩子找到榜樣,找到動力。
低幼孩子可以從上述圖畫書看起,從有趣的科普圖畫書看起,認知自我和認知世界類的塗護手霜是最好的選擇。再大一些,除了繼續讀認知類的圖文百科科普書外,還可以選擇以童話、故事為載體的科普橋梁書作為過渡,同時可以讀科學家的傳記圖畫書,把科學知識融到童話故事中,不但能學到知識,還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感覺到科學知識很有用。
李一慢,兒童閱讀專家,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