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畫如見人,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蒼勁厚重,雖然看上去是大氣磅礴,但卻有著鮮明的個性,收放靈活——此句是很多業內外人士對崔如琢的評價。而崔如琢身為國畫大師一幅畫的出售價值達到了1.4億元人民幣,他本人也曾放言自己在八十歲之前一定要超過"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卡索!
大崔者,此之謂中國畫大家崔如琢先生也
當代中國藝術家兼美術評論家謝春彥曾經這樣評論過一個人——耆宿者,則劉海粟、賀友直、李苦禪、辛冠潔、饒宗頤、李瑞環六老也。彼等六老皆吾國當代未可略過之重要人物,先後皆以法眼巨眼激賞崔如琢先生之藝術。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位中國著名書畫家崔如琢是完全有資本和現任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甚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相比肩的一位人物。
1944年,崔如琢出生於北京。和很多愛好藝術卻沒有資金去實現的學子對比起來,崔如琢算是十分幸運的,殷實豐厚的家境給了他可以肆意追逐夢想的權利。
水到渠成之下與中國書畫的雅致邂逅
崔家很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父親在崔如琢五歲時便督促他學習文化經典。雖然崔如琢在七歲時便可以完整繪製齊白石的《秋趣圖》,但他到底只是個孩子,更喜歡的自然是五顏六色的自然,對黑白單調的水墨畫還是有些牴觸情緒。
在十三歲觀賞"齊白石遺作展"的時候,崔如琢終於明白了父親督促自己學習山水畫的原因。他深深震撼於齊翁的作品之中,開始立志要為中國書畫事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幼年時崔如琢拜師鄭誦先學習書法,學會了靜下心來與中國傳統藝術"對話"。十六歲拜中國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李苦禪為師學習繪畫。天賦異凜的他自小便得到了老師的重點培養,認為他是一個繪畫的好苗子,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學成之後崔如琢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擔任教師,為學生們傳授繪畫技術知識以及文藝素養知識。在那時他並沒有對人生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只是安於現狀,做一名辛勤的園丁。
背井離鄉的逐夢計劃
直到1981年,三十七歲的崔如琢帶著現有的五千多元現金,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而背井離鄉,前往了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去進行書畫、收藏以及鑑賞方面的深造。
1982年,崔如琢成功成為了紐約中國藝術研究協會的副會長,同時兼任美國杜威大學的科作藝術教授。兩年之後榮獲美國紐約杜威大學的藝術博士學位並獲得了藝術成就獎。
崔如琢認為藝術是不分國界的,自己前往國外並不意味著忘記了自己的祖先和故裡,而是意味著幫助中西方融會貫通,實現中西方交流發展。在美國漂泊了十一年之後,他回到了祖國,依舊是醉心於書畫事業。
然而現在的繪畫市場和十幾年之前已經截然不同,金錢和利益成為了藝術的"殺手",很多的外在衝擊嚴重降低了中國書畫市場內在的高質量和深內涵。
學成而歸的偉大理想
學成歸國的崔如琢也發現了這一點,但他絲毫沒有被外在的名利所影響,常年在外的他早已見慣了名利浮華——在美國的國際展覽中,自己早已名譽滿身,多次獲得過藝術成就獎項。
美國前總統裡根、前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世界著名華人華僑領袖陳香梅、中國近代傑出政治外交家宋美齡等人都對崔如琢的畫作情有獨鍾,不惜花大價錢購買收藏。
他回到祖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學以致用,將自己的能力付諸於實踐,起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責任,而不是去當一個輕易為金錢利益所動搖的生意人。
遨遊太空的《和平頌》
2004年12月11日,中國著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特別為崔如琢舉辦了個人作品的拍賣專場。在這場秋季拍賣會上,很多因崔如琢之名慕名前來參與競拍的收藏者更是數不勝數。
最令人驚訝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所有的作品一件不落的全部成交,最高價格被賣到了1.4億元人民幣。崔如琢也藉此成為了中國國內同年齡段擁有拍賣專場的第一人。
一年之後,在中貿聖佳拍賣公司的十周年慶典中,崔如琢的第二次拍賣專場,三十四幅作品再次全部成交,交易額總計達到了千萬餘元。崔如琢也被推選成為了"全國十大藝術英才之一"。
其中有崔如琢佔了一個獨一無二——2005年10月,令我們驕傲的神舟六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與其一同遨遊天際的還有崔如琢先生的名畫《和平頌》。它也作為搭載紀念品一同和費俊龍、聶海勝、景海鵬、翟志剛等人一同遨遊了一次太空。
有人曾說看崔如琢的山水畫就如同是在仰視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但並非是處在羅布泊的沙漠之中毫無感情的觀賞,而是站在拉薩高原之上,心曠神怡的觀賞。
有野心,求上進,敢想敢實現
雖然崔如琢的畫和大師畢卡索的作品一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甚至不可一世,但我們卻會感覺到平易近人的感覺,看多了更有一種身在其中之感。
"山巒起伏林木蕭,芙蓉競秀尤妖嬈。崔魁運腕千鈞力,揮灑華章逼二高"這是資深學者辛冠潔對崔如琢至高無上的評價。而崔如琢不僅在中國美術史上樹立了一座新的裡程碑,更是撞響了振興水墨的洪鐘。
2016年2月25日,由故宮博物院在人民大會堂主辦了"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而崔如琢則通過現金轉帳的形式為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捐贈了一億元,這也是目前為止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收到的最大的一筆個人現金捐贈。
崔如琢做的這麼多其實並不是為了名譽,也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天下沒人不需要錢,但是崔如琢卻有著更高的思想境界——為中國畫揚名。
崔如琢並不是滿足於只成為中國著名畫家,他更想成為的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藝術家"。他曾放言自己在八十歲之前一定要超過畢卡索,做到提起畫家人們就可以想到崔如琢,想到中國畫,甚至第一反應就是中國。
他去過外國,所以他也很了解外國的抽象派藝術,但無論如何,他還是覺得中國畫更有深意,更能成為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繪畫藝術。現在看來,崔如琢的能力完全有資本說出這句話,但知名度和畢卡索相比還是稍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