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的繆斯和神話,6幅作品帶你回溯大師一生

2020-12-13 澎湃新聞

畢卡索的繆斯和神話,6幅作品帶你回溯大師一生

2019-03-15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2016年的時候,佳士得在北京揭幕新址,並舉辦了特別展覽展出了6幅畢卡索不同時期的經典之作,讓我們一起跟著作品全面回溯了他藝術生涯中的重要主題與靈感繆斯。

展覽「畢卡索的繆斯和神話」現場

1. 雷納德肖像,1899
雷納德肖像,44.5x38cm,1899

展覽中最早的作品便是這幅完成於1899年的作品《雷納德肖像》(Portrait de Renart),當時畢卡索年僅17歲。比畢卡索年長三歲的雷納德是一名雕塑家,也是他的朋友,早期兩人曾一同學習。在作品中,他穿著硬領的襯衫,戴著軟垂蝴蝶領結,被賦予了一種特別的憂鬱氣質。光線以戲劇性的方式將他的左臉著亮,打造了強烈的陰影,凸顯畫中人輪廓分明的顴骨、濃密的眉毛以及深邃的眼窩。

創作這幅作品時,畢卡索已經離開了曾就讀的馬德裡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並拒絕了巴塞隆納萊裡達學院的邀請,轉而加入了加泰隆尼亞現代派的前衛藝術圈。通過這幅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前衛藝術圈所流行的憂鬱氣質。

2. 米諾託之戰,1935
畢卡索 Picasso - 米諾託之戰 The Minotauromachie

凹版蝕刻版畫《米諾託之戰》(La Minotauromachie)不僅是獨立存在的作品,同時還是畢卡索那幅著名的《格爾尼卡》的視覺來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元素。

《米諾託之戰》表現了一個極具煽動力的畫面,畫面中充滿了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雖然十分複雜,但並非完全無法解釋。在這個狹小的、被固定的畫幅空間內,同時發生了諸多行為。

在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手持蠟燭和鮮花的年輕女孩,和一個巨大的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託(Minotaur,又譯:彌諾陶洛斯),在對抗中仿佛瞬間停滯了一般。他們中間,一個受傷的女鬥牛士和一匹正在嘶鳴的馬仍糾纏在一起。畫面上方可以見到兩個女孩和象徵和平的鴿子,左側梯子上則出現了一個滿面鬍鬚的男人。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可以看到一艘小小的帆船。

完成於1937年的巨作《格爾尼卡》

這幅讓人感到糾結的作品其實也是畢卡索階段性個人生活的真實寫照。當時他與奧爾加·柯克洛娃的婚姻麻煩重重,而情人瑪麗-泰蕾茲·沃爾特懷孕的消息又讓他十分矛盾。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我們似乎也可以看到奧爾加和瑪麗-泰蕾茲的影子。在那一階段,牛頭人身的米諾託經常出現在藝術家的創作之中。

此外,這幅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暴力也被看作預示了西班牙內戰的發生。在作品完成的一年後(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

3. 女人半身像,1938
女人半身像,45x40.3cm,1938

在畢卡索的一生中,數位美麗的女性曾為他帶來豐富靈感。1935年,正當畢卡索因個人生活而倍感糾結時,二十九歲的畫家、攝影師朵拉·馬爾在巴黎一間咖啡館與他相識並走進了他的生活。畢卡索曾向朋友這樣描述朵拉:「她的明目,清麗的像春日的天空。」

這位擁有美麗容貌和強烈個性的女性在之後的十年裡,曾多次出現在畢卡索的畫作中。她的出現,激發畢卡索完成了數幅其繪畫生涯中最偉大的肖像畫作。

朵拉·馬爾

《女人半身像》作於1938年5月20日,這幅令人印象深刻和色彩絢麗的肖像畫,創作於兩人在藝術上相互激勵促進的熱戀時期,體現了畢卡索對朵拉的痴迷與仰慕。他以激進大膽的視覺語言,重塑了朵拉的面孔,是該時期為朵拉所作肖像系列中最為出色的傑作之一。這個系列描繪了朵拉戴著各種精美帽子的半身像,開始於1937年的夏天,到1938年末結束。

畢卡索和朵拉·馬爾,1937年

創作這件作品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步步臨近,畫作中紛繁的線條和強烈的色彩令朵拉光芒四射,同時也體現了對生命和愛的肯定與讚頌。

4. 女人頭像 Tete de Femme
畢卡索 Picasso - 女人頭像 Tete de femme

一同展出的另一幅與朵拉有關的作品《女人頭像》則蘊含著不同的情感。它是畢卡索為朵拉作的最後一批肖像畫之一。在這幅作品裡,畢卡索以全新甚至近乎溫柔的感性描繪了他的情人。該畫創作於1943年10月,正處於巴黎淪陷時期,畫作中的朵拉睜大雙眼,流露著焦慮和不安。而這種憂鬱不安的感覺,也是當時畢卡索和朵拉之間關係緊張。

畢卡索與吉洛

在創作這幅畫時,畢卡索已經遇見了女畫家法朗索瓦斯·吉洛,日後,她成為了畢卡索的情人以及他兩個孩子的母親。

5. 坎城的加州畫室,1955
坎城的加州畫室,189.8x79.7cm,1955

在與情人朗索瓦斯·吉洛分手後,畢卡索和雅克琳·洛克一同生活在法國坎城的「加州莊園」。「加州莊園」是畢卡索1955年夏天在坎城購買的大型別墅。別墅二樓一個空間開闊的房間被畢卡索布置為畫室。無比高大的窗戶、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從陽臺可以看到的園中的高大棕櫚樹,都成為畢卡索「畫室」系列作品中的關鍵元素。

這幅創作於1955年10月23日至31日期間的《畫室》,尺幅極大,比畢卡索本人整整高出一英尺,是畢卡索「畫室」系列的11幅作品中的第3幅。

在「加州莊園」畫室裡的畢卡索

1954年11月3日,畢卡索的老朋友及老對手亨利·馬蒂斯在尼斯逝世,為了悼念馬蒂斯,畢卡索在1955年10月開始創作「畫室」系列。這一系列的靈感來自馬蒂斯於1946至1948年在法國旺斯創作的畫室內景系列作品,令人回想畢卡索與馬蒂斯兩人在藝術生涯中數次激烈的較量。

6. 抽菸鬥的男人,1969
畢卡索 Picasso - 抽菸鬥的男人 Homme a la pipe

1969年,畢卡索以有力的筆觸描繪了這幅《抽菸鬥的男人》。此時他正沉迷於創作其藝術生涯後期的代表作——充滿活力的「火槍手」巨幅系列。畢卡索對火槍手情有獨鍾,在這個奇想詭誕的系列中,畢卡索將自身形象融入畫中人,他既是仗劍直行的戰士,是藝術家,是風度翩翩的騎士,也是充滿男子氣概的英雄人物。《抽菸鬥的男人》表現出畢卡索在他藝術生涯最後時期,採用了更大尺寸的畫布作畫,以此顯示他依然是位想像力超凡、活力十足和精神抖擻的藝術家。

跟隨上面6幅作品,我們一起回溯了畢卡索極富創造力的一生。其實,畢卡索始終對東方文化及繪畫傳統也抱有好奇,曾特別學習齊白石的風格,與張大千也有交往,而林風眠的「戲曲人物」系列則深受畢卡索立體派的影響。展覽也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可以來探討畢卡索與中國現代藝術大師的聯繫和相互影響。

張大千與畢卡索

佳士得北京新址外觀

關鍵詞 >> 藝術,藝術家,畢卡索,油畫,創作,繆斯,情人,愛情,婚姻,格爾尼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藝術大師畢卡索、米羅、達利、塔比艾斯作品展
    讓我市觀眾不出國門就可以欣賞到國外藝術大師的作品,為濟南市的藝術愛好者和藝術院校的學生提供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和觀摩機會。 展覽還將同時展出中國著名畫家方召麐、崔如琢等人的精品力作。畢卡索等大師們都在不同時期深受中國藝術的啟發,也影響著中國現當代藝術。通過本次展覽將實現東西方文化藝術家們的對話,為我市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搭建一個更高藝術水準的平臺。。
  • 根據畢卡索作品真跡創作「無釐頭」風格作品,可得出國遊機會
    繪畫本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但是很多家長卻帶著很強的功利性送孩子去學習繪畫,那些機械式的、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或許可以提高孩子的繪畫技巧,但卻在一定程度上磨滅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個性。如何讓孩子「快樂繪畫」?激發創作潛能?來跟著大師學繪畫吧!
  • 大師與傑作 | 5幅大師直面自我之作
    他一生所作記錄在案的自畫像近100幅,從年輕到年老,一生的跌宕起伏都在畫中言說,成為他光影流轉的自傳。 倫勃朗於在世的最後一年創作了這幅畫作。畫面中的倫勃朗身穿深紅色毛皮大衣,頭戴貝雷帽,雙手緊握,面容蒼老。倫勃朗對光暗的處理手法是特殊的,他將舞臺戲劇的打光效果運用在對人物的表現中,即在黑褐色及淺橄欖棕色的背景上,將光源概括為一個探照燈,集中在最想要凸顯的臉部。
  • 為什麼說畢卡索,是營銷心理學大師?
    今天提起畢卡索的大名,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他25歲就能夠通過賣畫賺錢,28歲就財富自由了。在當今國際上拍賣的藝術作品裡,最貴的前十名,畢卡索的作品就佔了四個。,哪片烏雲也遮擋不住你耀眼的光芒,哪個人也阻擋不了你追求詩和遠方的步伐。
  • 畢卡索等藝術大師罕見生活舊照曝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6日報導,位於英國倫敦北部漢普斯特德的美術館「斑馬一號美術廊」(Zebra One Gallery)近日展銷藝術大師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 現代主義繪畫家畢卡索:20世紀最具爭議的藝術大師
    」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這是畢卡索對自己繪畫作品的描述。在現代主義興起的20世紀中,畢卡索算得上是雖具有爭議,同時也是對繪畫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大師。其實,畢卡索是一個繪畫天賦極高的藝術家。畢卡索的父親是藝術老師,所以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薰陶,對繪畫特別感興趣。20世紀是屬於畢卡索的世紀,因為現代主義興起,只有這樣的一片」大池塘「才能夠容納畢卡索這條」七彩的魚「,他的作品《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等作品在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大鵬教育|你和畢卡索,究竟差在哪?
    9歲的畢卡索就創作了以騎馬鬥牛士為主角的《鬥牛士》。他12歲畫的素描:15歲的畢卡索畫了《第一次聖餐》,這幅畫參加了1896的第三屆美術與藝術行業展覽,雖然沒得獎,但作品也被登在報紙上,收到不少好評。16歲的畢卡索完成了少年時期最好的作品《科學與仁慈》,這幅畫在1897年春天馬德裡舉行的全國美術展覽中獲得榮譽提名獎,並在隨後的馬拉加省級美展中獲得金獎。這幅畫,畫了一個給女人看病的場景。整副畫看不出來女人的病有多重,但是唯獨這隻手。直直地垂著,好像一點兒力氣也沒有。
  • 中國畫家和畢卡索之間差了多少張英語四級證書?
    一是因為最新一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剛剛落幕,二是近期在月星環球港觀摩了「動感101-傳奇·畢卡索藝術大展」,因此不由得聯想:中國何時能出一個畢卡索那樣銳不可當破除陳規,開宗立派,為世人提供視覺欣賞全新維度的大師?小時候的畢卡索對上學有嚴重的牴觸情緒(原來我和大師的童年也是有共同點的……)。老師對他的評價是:「對數字的理解能力特別差。」
  • 從畢卡索到霍克尼,臘腸犬緣何成為藝術家的繆斯
    藝術家筆下的臘腸犬也顯示出萬般模樣,臘腸狗愛好者大衛·卡普拉(David Capra)講述了藝術家和臘腸狗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畢卡索與他的臘腸犬蘭普雪梨表演藝術家大衛·卡普拉的繆斯是一隻7歲的名叫Teena的巧克力色臘腸犬,當它還是一隻小狗的時候卡普拉就被它如同小象一樣的大耳朵和踩人鞋帶的活潑模樣迷住
  • 錢多多美育課堂:「奇怪的臉」——帶孩子一起感受畢卡索的魅力!
    首先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幅名畫《格爾尼卡》,作品可能大家並沒有聽過,但既然是名畫,它的創作者的名氣可非同一般了,他就是繪畫天才——畢卡索。小編很好奇為什麼畢卡索的這幅油畫與其他的油畫作品不一樣呢?它不但沒有色彩,就連畫中所有的造型都是與眾不同甚至殘缺到難以識別的。
  • 朵拉·瑪爾個展:攝影、迷幻與創造力,遠超與畢卡索的關係
    朵拉·瑪爾1907年生於克羅埃西亞,在她漫長的一生中,曾創作紀實攝影、蒙太奇照片、繪畫等等,並且為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然而,她不滅的藝術創造力卻始終被其作為畢卡索「繆斯」的頭銜所籠罩。展覽試圖還原這位現代女性豐富的藝術生涯。在這場精心策劃的展覽中,朵拉·瑪爾的創造力遠遠超過了她與畢卡索的關係。
  • 為什麼畢卡索是個壞人,而莫奈是個好人?
    「浪漫」和「才華橫溢」一直是完美的搭配。而一旦你進入藝術的海洋,你將成為一個過客。當我們談論藝術時,藝術家作為各個領域的大師,是我們極力推薦的。但當好奇心引導我們關注他們的私生活時,一些不光彩的缺陷就會暴露出來。如果普通人做了這些事,他們就會成為街頭老鼠。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11幅情色作品
    春宮圖,包括Katsushika Hokusai(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等諸多浮世繪大師的上百幅作品。當時,春宮不僅是新婚夫婦房事教科書,也有護佑平安、表達宇宙和諧的目的,它更因其美麗和趣味被社會各類人士所欣賞和喜愛,並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萬象。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克格雷格曾說:「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能像日本人那樣畫出性愛的愉悅」。
  • 跟隨大師學畫畫,讓孩子從藝術大家的名作中吸取靈感!
    我想說的是,以上這些作品都是藝術大師的作品,你相信嗎? 你沒有看錯,這些都不是兒童畫,從上到下分別是畢卡索、夏加爾、米羅、杜布菲、克利幾位藝術大師的繪畫作品。 畢卡索:我用盡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 畢卡索「鋼筆水墨」作品藏著對中國水墨的探索
    畢卡索畫作《吹笛女與裸躺著的人》3月28日在佳士得巴黎拍出了28.6萬歐元(約215萬元人民幣)。這幅畫作於1932年10月,那是畢卡索私人生活充實、藝術作品高產的一年。這張畫是畢卡索一系列「鋼筆水墨」作品中的一幅,反映出他對瑪麗·泰蕾茲·瓦爾特的愛意。
  • 這個「六一」,帶孩子欣賞世界名畫,和藝術大師一起過節!
    四十多年前,藝術家莫爾在學生時代從同學的明信片上看到這幅畫,就被深深打動;如今,他親手手繪複製出這幅影響他一生的世界名畫,並將和他其他不少手繪複製的世界經典名畫一同來到成都,與愛好藝術的孩子們見面。▲展出作品 雷諾瓦《夏龐蒂埃太太及子女像》6月2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一場「和藝術大師世界名畫一起過節」的特別活動將在成都梁家巷收藏品市場舉行。這是一場專為孩子準備的「世界名畫」公益巡展。活動現場,藝術家將親自講解世界名畫,還將和現場觀眾一起進行油畫創作。
  • 畫裡畫外說「美人」:藝術家繆斯的戲劇人生,女神貴婦的命運困局
    然而,正如道連·格雷的畫像一樣,藝術大師所呈現的「美」並不局限於給人以愉悅的感官享受。在「美」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更為豐富的信息,等待觀賞者一一去探索與發現。日本藝術史暢銷作家中野京子在新作《美人之謎:中野京子帶你看名畫》,精心選取西方藝術史上20餘幅以「美人」為主角的名畫,穿過時空的長廊,解讀在動人心魄的美貌背後,畫中主角的戲劇人生,藝術家與繆斯女神間的情感糾葛,以及畫裡畫外的微妙呼應等等。透過這些纏綿情事、八卦逸聞,我們不僅在觀畫時有了更豐富的視角,同時也會對愛情與人性、生活與命運、美貌與醜陋等問題,產生新的思考。
  • 大師自畫像:畢卡索的最恐怖,她的顏值最爆表,梵谷的最貴賣5億
    陳洪標|文這個世界最好玩的人,完全可以是你自己。如果不願意,你也可以成為最不好玩的自己,就像梵谷。而最好玩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玩自己,把自己玩得很嫵媚,玩到顏值爆表。比如法國著名女性畫家路易絲。也可以把自己玩成很恐怖,比如畢卡索。
  • 朵拉·瑪爾: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也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朵拉·瑪爾,《海灘上的怪物》 1936, 合成照片, 30.7 x 22.2 cm,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海灘上的怪物》這幅作品象徵了當時政治的惡化和戰爭的威脅。 平靜海面上的怪物是超現實主義的常見題材。這個不祥的怪物凝視著大海,等待著即將來臨的未知。
  • 國畫大師崔如琢:一幅畫價值1.4億,曾放言80歲前超過畢卡索
    見畫如見人,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蒼勁厚重,雖然看上去是大氣磅礴,但卻有著鮮明的個性,收放靈活——此句是很多業內外人士對崔如琢的評價。而崔如琢身為國畫大師一幅畫的出售價值達到了1.4億元人民幣,他本人也曾放言自己在八十歲之前一定要超過"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