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界大腕天同律所開放日論劍 開放與成長

2020-12-12 和訊


天同律所開放日現場



天同律所開放日參會者合影

  許多年後,回望中國律師行業的成長,2013年6月14日,應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一家敢於突破自己、富有創新精神、管理經驗超前的律師事務所在中國的律師行業中舉辦了一次特別「開放日」。

  事實上,這家毗鄰天安門和故宮附近,在一個雅致幽靜的中國傳統文化四合院辦公的小型律師事務所,早在一年前的4月,就開律師行業風氣之先,成為國內律師界第一家向律師同行舉辦「開放日」的律師事務所。

  這家律師事務所是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是國內第一家向同行開放自己的訴訟業務體系和管理體系的律師事務所。

  司法部、北京司法局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律師及金杜、君合、中倫等一批中國律師界大腕兒雲集天同四合院,探討行業成長中開放、成長的話題。

  司法部律公司司長杜春高度評價天同的做法,「天同『開放日』是律師行業的一個創舉」。他談到「開放、分享精神對中國律師行業發展的價值」時指出,天同所向全國律師開放他們的業務體系、管理體系,開同行之先,與律師同行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管理心得。這是一個推動法律行業成長與進步的創舉。希望中國律師秉承天同「開放日」倡導的「讓開放成為一種精神,讓分享促進律師成長」理念,在開放、分享中,提升全行業法律服務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金杜、君合、中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俊峰、肖微、張學兵等律界大腕同樣對天同律師事務所踐行一年的「開放日」活動給予高度讚許和評價。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金杜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俊峰說,「天同是中國律師行業中小型律所成熟和覺醒的代表,天同是一種現象、是一種引領、是一個典範、也是一道風景。天同『開放日』持續和傳承下去,將推動佔全中國律師行業中90%以上的中小所的成熟和崛起,將在中國律師業中,集納我們每一個個體微小的力量,匯聚起來,形成一股正向的力量,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共同推動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進程。」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北京律師協會會長、中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學兵說,中國律師們期待著司法進步、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司法腐敗的消除,但天同所給同行們做出了典範。在我們尚不能根本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律師要把業務做紮實,並與同行互動交流,共同成長。律師同行「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聚在一起交流時,大家溫暖、振奮、有啟發;散開的時候,回到各自崗位,我們就是一粒種子、一個宣傳員,我們把堅持的一種法律信仰傳遞到每個同行身上,這樣,當滿天都是璀璨星星的時候,律師業春天就不遠了。

  君合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肖微、大成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雪峰、金誠同達的創始合伙人龐正中、天達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李大進律師在發言中同樣認同天同的「開放日」是一個創舉。「開放是一個態度,開放是一種品質,開放是一種見識。天同人能夠堅持一年,這是一份堅守,給全行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北京司法局主管律師工作的副局長李公田說,「我建議,律所要對法官開放,對檢察官開放,對客戶開放,對政府開放,對社會開放,我們不喊大道理,從點點滴滴做起,把天同律師事務所這種開放的精神,這種對業務精和專的追求,開放給法官、給檢察官、給客戶,請他們到律師事務所來,跟他們溝通,看律師是怎麼樣研究案子,是怎麼樣對當事人負責任,展現律師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讓他們了解律師行業。共同促進法治社會的建設。」此建議得到與會領導、同行的認同。

  與會中,來自全國的律師同行與業界大腕們進行了思想激辯和交流。

  天同「開放日」的故事

  據天同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蔣勇和他的同事們介紹,他們在10年的成長曆程中,歷經了各種業務和管理上的困惑,在辯論、求教、反思、分享、交流之後,豁然開朗,決意啟動天同「天放日」活動,向全國各地律師同行開放天同的訴訟業務標準化管理體系和律所管理體系。

  迄今為止,每月第二周周五的開放日活動已經堅持了一年。來自全國20餘城市的500多位律師來到天同所,分享天同的經驗;同時,天同人分赴全國各地,為10000多位律師同行分享天同的訴訟業務經驗和管理心得。

  一家律所為什麼搞起了「開放日」?

  蔣勇告訴記者,「天同開放的不僅僅是業務,更是一種心態,我們希望藉助律所開放來打造一種行業的正能量。在同行面臨著發展瓶頸期,有著不少對管理和業務上的困惑的時候,作為法律生態圈的一份子,我們希望天同在管理和知識經驗上的分享,盡微薄之力,推進同行間開放風氣的形成。

  開放源起:在困惑中理順思路

  如今的天同,專注商事訴訟案件已經有9年,在代理重大、複雜、疑難的商事案件方面,初步建立了行業內的口碑。

  然而,天同也面臨著一個發展的困惑,就像蔣勇所說的「我們到底應該繼續堅持我們的一以貫之的精品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還是應該去做一個規模更大的全法律門類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我們在猶豫,一度找不到答案。」

  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思考和嘗試之後,天同意識到全國的律師事務所可能都有同樣的困惑和經驗,於是想到了用一種開放的精神與同行分享和交流。

  「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實際上跟人分享帶來的這種快樂,比自己一個人悶在心裡琢磨來琢磨去快樂得多。」這是蔣勇律師對於開放最初的心態。

  然而,精益求精的天同人還是對「開放」提出了質疑,「對外開放我們的業務體系、管理體系是否會削弱天同的競爭優勢?」,「是否會引來同行的質疑?」,「 會不會有人認為我們在作秀?」,天同有真東西分享麼?」,「別人會不會懷疑我們有個體私益?」,「準備開放日,大量工作,是否會影響到主要工作?」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拋向了蔣勇。

  面對這一個個困惑,蔣勇意識到,對於開放,天同需要更為理性的思考。

  「我們最後作出決策的過程,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我們走到了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在前方道路的選擇上,我們需要做出一個順應大趨勢的決定。另一方面,從時代背景上來看,我們身處一個變革的時代,對律師而言,主要是衝擊了師徒之間傳統的『傳』、『幫』、『帶』的培養方法,讓學習和交流的途徑更加多樣化。信息化時代,其實是為我們期望達成的開放和分享,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和環境。因此,開放日是天同在個體發展道路上的選擇,也是對時代背景的呼應。」

  對於競爭優勢的問題,天同的認識很深刻, 「通過開放與分享,我們從同行當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比我們分享給別人的更多;同行對我們的關注比其他任何東西都寶貴。因為關注是最好的動力,我們要構建一個學習型組織,開放日是一個動力,可以讓我們自我監督,追求創新和進步,在這個領域保持競爭力。」

  不僅如此,在對「開放」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天同越來越意識到律師行業是一個整體的生態圈,「如果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每個律師事務所都能夠把自己的管理做得更加精細,做得更加標準,把這個法律服務的過程能夠讓我們的客戶體驗更好,那麼實際上,它帶來了整個全社會對律師行業的評價越高,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業務『蛋糕』也就大了,每個律師個體能夠從中間分得的『蛋糕』也就更多了。」

  就像冥冥中的一個指示,天同由此豁然開朗。

  當被問及為什麼是天同首倡的時候,蔣勇律師告訴記者,「我們思考和決定做這個開放日,底氣是我們這些年以來業務的精和專。實際上,有很多同行前輩都在把自己開放出來,都在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與同行去分享。開放與分享,我們不是律師業的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

  開放的內容:天同三大商事訴訟法寶無私分享

  「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那麼我們倆交換,我們就各自擁有了兩種思想。」這就是開放的增值效應。那麼,天同會在哪些領域向同行開放,去實現「兩種思想」的增值呢?

  眾所周知,在中國20多萬律師隊伍組成的數以萬計的律師事務所中,天同只是一家中小型律師事務所,但其卻以處理重大、複雜、疑難案件而著稱。天同能否將其背後的真正精髓向同行開放呢?

  胸懷的大小決定的事業的大小,天同做到了,他把自己十年來積累的三大訴訟法寶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同行,並不遺餘力地向同行提供各種各樣的培訓,甚至包括同行間自發組織的懇談「夜聊」會和無所保留的「裸聊」,共同探討行業性的困惑和前景。

  「天同的三大訴訟法寶,第一個法寶是訴訟案件的可視化表達;第二是知識管理及案例大數據的運用;第三是模擬法庭。」蔣勇告訴記者。

  對於可視化表達,天同律師事務所鄭瑋表示,「訴訟的本質,應該是一種信息上的傳遞。我們在實踐中,是通過將訴訟與可視化方法相結合。也就是,把我們訴訟中想要傳達的信息通過圖表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樣的方法,實現有效的信息傳遞。」

  這種可視化表達,不僅體現在與法官的交流中,也體現在與當事人的交流中,前者讓律師與法官的交流更加順暢,避免誤會和偏見,可以極大地避免法官與律師之間的矛盾,減少律師與法官之間往往因為信息溝通不暢引發的抱怨和指責。而後者,則讓律師與當事人之間保持良性地溝通循環,當事人了解案件的難度,知道問題的矛盾節點,可以最大可能地信任律師,而從長遠來看,也有助於建立整個社會對於律師行業的信任基礎。

  當然,對於一個律所的長遠發展來說,僅僅有這些還不夠,因為「律師腦中的智慧是看不見的。那麼這些隱性知識,我們怎麼樣把它們挖掘出來、保存下來、傳承下去。知識管理是一個律所文化傳承傳播的載體,它能夠有效提升一個律所的專業能力,最終幫助其樹立專業形象。由此,知識管理也成為了開放的重要內容。

  加上律所的品牌戰略與客戶戰略,天同已決意將自身多年來積累的所有的精華都對外開放,同時也冀望得到同行真誠的回饋。

  數據顯示,天同舉辦「開放日」一年中,全國20多個省500多位律師同行到天同參加「開放日」聽課、交流。「天同人同時走出去」,到全國各地培訓、交流、分享,蔣勇律師先後為全國各地10000餘位律師培訓,分享10年來天同積澱的業務經驗和管理心得。同時在各地舉辦天同商事訴訟集訓營,天同人在中國25個大中小城市,為1700餘位律師做律師的法律思維和商業思維、商事訴訟律師業務技能、訴訟的可視化表達、律所訴訟業務的標準化管理等培訓。

  中國的律所經過30餘年的發展,管理者面臨著諸多來自發展和管理上的困惑。天同人積極參與和主辦律所主任管理論壇,與800餘位律所主任探討管理話題。據統計,由業務交流和管理思想碰撞引發的律師微博互動討論和閱讀次數達幾萬次。而同行間開放式的交流成為律師成長、律所創新的思想源泉。

  開放的意義:推動中國法治進程

  天同的開放很自然地吸引到同行的關注,而在不斷地交流與碰撞中,有些同行會徹夜不眠,更多時候,人們看清了方向。

  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海波告訴記者,「天同這樣的分享獲得的是合作夥伴,不是競爭對手。在中國的律師行業,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同類,形成正能量,才能變成主流。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任何一個進步的行業都應當是開放的。讓『裸聊』成為行業時尚,讓開放成為我們行業的精神。」

  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主任周長鵬表示,「細緻、純粹的訴訟,在中國現有法治環境下,是不敢想像的,天同打開了一扇窗戶,讓同行看到了可能性。我覺得,這種開放實際上並不是開放的場地,也並不是開放的知識,而是開放自己的胸懷。如果我們能把天同的做法不斷推廣,就能系統地改變中國法制的整個大環境。」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譚芳律師則認為天同在分享的同時,它也在吸收別人的意見,它敢於吸收別人的想法來提升自己,這個是源於它自己內心的強大。而法律人要堅持下去,不僅要自己做得好,關鍵是整個律師同行能夠把律師品牌做好,堅持正確的法治理念。因為只有整個法律行業被認可了,律師個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看。

  譚芳律師還提到,天同的開放日傳遞著天同的精神和力量,這種力量激勵著也聚攏著同行。而只有同行的同行,法律圈才能更好地發展。

  福州拓維律師事務所主任許永東律師對當下律所管理體制則有切膚之感,「一個律師事務所之間有若干個壁壘存在,無法整合全所的資源。體制之痛,就是一群聰明人在一起,但是,被一個落後的、甚至說愚蠢的制度所困。」

  「我認為,律師這個行業從來就是應該有責任感的一個行業,不單單僅僅為稻糧謀。它不是純粹的一個經濟上的一個行業,或者是以贏利為目的一個行業。」在許永東律師看來,開放就是要脫去律師行業「包產到戶」的桎梏,以一種現代的公司化管理體制來推動行業的積極健康發展。」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不管蔣勇在推動「開放日」的過程中是否想到過,「開放」客觀上正在推動中國的法治進程。

  

(責任編輯:高山 )

相關焦點

  • 2020年四川省律所開放日9月24日開啟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周靖9月23日,記者從省律協獲悉,省律協將於9月24日、25日開展2020年律所開放日活動,邀請廣大群眾和各界代表走進律師事務所,近距離了解、感受法律氛圍。據了解,本次律所開放日活動旨在向公眾展示四川省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形象風採,傳遞崇法、明德、敬業、人性等四川律師行業文化,進而增強公眾法治觀念,提高法律意識,讓廣大群眾更加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藉此機會讓我省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聽取群眾的建議,建設人民更滿意的四川律師隊伍。
  • 眾裡尋TA,卻在回眸處——與天同不得不說的故事
    尤其是在北京皇城根下四合院裡的天同開放日上,當蔣勇律師將其律所管理的心得與灼見娓娓道來,並凝練為「每周蔣講」的著述時,感覺這是一個超出常識認知的律所。TA重技術,儼然已是國內高端民商事爭議解決的頭號品牌;TA也重管理,對於律師行業、律所管理、律師成長的思考和制度設計,頗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眼光與實踐。
  • 首屆「芙蓉律所開放日」圓滿結束!帶你了解不一樣的芙蓉
    8月17日,芙蓉律師事務所舉辦了首次開放日活動。芙蓉所環境圖芙蓉律所堅持品牌化、國際化、連鎖化、專業化和團隊化運行,以新理念引領律所隊伍建設,以高標準為客戶提供服務本次開放日活動邀請了芙蓉所主任陳平凡律師以及芙蓉所刑事辯護中心主任孫喜峰律師為參與人員介紹律所情況並解惑答疑。
  • 天同實習手記 | 做自己喜歡並且能做的事,這很帥氣
    每年,都有數名優秀的法科學生來到天同,以實習生的身份邁出他們在漫漫律途上的第一步。在這裡,他們不再被視為大學生,而是像一個真正的律界新人一樣參與到具體的案件代理和業務培訓中去。因為,「這裡平等而開放」。
  • 芙蓉律師事務所舉辦第八期交流開放日活動
    10月12日,芙蓉律師事務所第八期交流開放日如約而至,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陳平凡主任、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芙蓉導師蔣偉龍律師以及十位特邀參觀交流的律師同仁們參加活動。通過詳細介紹,增加參會律師同仁們對於芙蓉律所的了解,拉近距離,跨出從認知到認同的第一步。
  • 【第20145期】初探三尺律 見微以知著——海門法院開放日邀請社區...
    【第20145期】初探三尺律 見微以知著——海門法院開放日邀請社區小朋友進院學法 2020-08-1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律谷科技:方法+工具,重構律所精益管理丨新興法律服務業訪談錄(2)
    自2020年12月1日至12月29日,律新社聯合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新興法律服務產業研究中心發起了對中國新興法律服務業創業企業和創業者訪談調研,來記錄歷史創造者的足跡。 在參與調研的新興法律服務企業裡,有32%的企業主要客戶群為B端,32%為L端,27%面向C端,9%針對G端。
  • 外資律所2018開年不利,遭遇這雙重打擊
    一方面,2017年以來,中央先後出臺了多個加強監管境外投資的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於8月4日轉發的《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將房地產、酒店 、影城、娛樂業及體育俱樂部等行業的併購列為限制性境外投資,這些無疑會給外資律所接收業務造成一定的影響。
  • 官宣:天同尋找「Best Friends」最佳夥伴!
    還記得蔣勇律師五年前在「每周蔣講」專欄第一篇文章,題目就是《無界律所的無限可能》。在這篇文章中,蔣律師闡釋了在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構建「無邊界律所」的宏大設想。而這個宏大設想首先需要建立不同律所/團隊之間的強連結,為更大範圍的客戶提供更高滿意度的高質量、標準化法律服務。 五年光陰,初心不改。
  • 荊門東寶:走訪轄區律所,深化檢律溝通
    「律師與檢察官同為法律人,目標一致,都是為了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構建健康、和諧、良性互動的檢律關係對維護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我們律師要秉持法律和公道,嚴格依法執業,與檢察官保持正常關係;另一方面檢察機關也要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積極聽取律師意見、建議,與律師共同捍衛法律的尊嚴。」參會律師丁凌波說道。
  • ...評級機構的律師三萬元;2020ALB十佳成長律所、客戶首選律師名單...
    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本周關注○ 2020年ALB China十佳成長律所、客戶首選律師名單公布○ 廣州律協宣布對入選國際權威法律機構評級的律所給予3萬元/家/項、律師1萬元/人/項的獎勵○ 大成上海、浩天信和、天達共和迎新合伙人、顧問加盟○ 上海法院首創「待立案」滿五個工作日
  • 錦天城:從上海走向全球,飛速發展的律界「航母」
    然而,即使是2.0版本的律所,也沒辦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一個項目中涉及不同法律領域的問題必須分別找不同的專業律所,於客戶而言著實不方便;加之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法律服務市場的開放問題,每個律所平均10人左右的規模如何抗衡同時期擁有超百人的國際律所?對於3.0版本律所的需求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錦天城在上海這座城市應運而生。
  • 廣州律協獎勵入選國際評級機構的律師三萬元;2020ALB十佳成長律所...
    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 本周關注 ○ 2020年ALB China十佳成長律所、客戶首選律師名單公布 ○ 廣州律協宣布對入選國際權威法律機構評級的律所給予3萬元/家/項、律師1萬元/人/項的獎勵
  • 天同北京本部四合院西院正式進駐啟用 | 天同要聞
    天同北京本部全員參加進駐剪彩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西院位於擁有將近500年歷史的皇史宬之側,琉璃瓦、紅牆和古代法律文獻,成為天同律師事務所日常辦公的風景線。他表示,西院承載了天同律師對於天下大同的夢想,也承載了天同全國布局的重要歷史使命,同時,希望這個四合院能成為中國法律界的嚮往之地。
  • 「平臺技術+管理思想」打造網際網路律所丨律新社觀察
    最近,不論是各種辦公軟體積極向律師、律所免費開放公益版本,還是網際網路律所的湧現,都在昭示著新數據化時代的到來。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淘寶等電商,2020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過後,又將迎來一個什麼樣的線上世界?律新社採訪了瀛和律師機構主任孫在辰、浙江泰杭律師事務所主任汪政、上海必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一同談談律所線上辦公系統這片蘊藏著無限機遇的發展新藍海。
  • 人工智慧全面進擊法律界 律界前沿
    從今天無訟閱讀「律界前沿」欄目推薦的文章裡,你可以看到,已經有不少的律所開始在人工智慧方面展開探索,甚至著手應用了。雖然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總被認為是個性化極強,但如果仔細拆解,你會發現,其實有許多細分任務是並不需要創造力,同理心和判斷力就可以完成的。將這些工作交由機器完成,律師的生產力將大大得到解放。從這個意義上說,將人工智慧的影響比作即將到來的律師行業的工業革命或許也並不為過。
  • 律師為什麼來你的律所工作?如何吸引律師?
    有的律所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與網絡化,比如大成、盈科。在中國,做大不一定強,但做強必須做大,讓客戶在選擇時有一個平臺的背書。有的律所在運營模式上,走一體化、一站式發展之路。如青海的樹人律師事務所,在徹底實行團隊、薪資、服務的一體化,以保障客戶服務的高體驗高附加值。
  • 馬靖云:海派律所的三個維度與時代向度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律界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2020年世界經濟格局、國際關係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技術迅猛發展導致法律服務市場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實時推出,這些都將影響律師行業戰略目標的部署以及應對。
  • 芙蓉律師事務所舉辦第六期交流開放日活動
    important}9月21日,芙蓉律師事務所舉辦第六期交流開放日活動,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陳平凡主任,前中興通訊全球銷售管理部組織發展和國際化戰略總監郭軼東女士和15位參會的律師同仁們到現場進行參觀交流。
  • 張玲說法|律界新人如何成長為業內精英?《律師密碼》給出答案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9日訊(記者 張玲 實習生 李玉春 龍豔霞 趙勝男)當年的律界新人究竟是如何成長為業內精英的?來自廣東省律師協會的數據顯示,廣東省律師人數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截至2020年8月底,人數已經達5254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年律師,都不同程度面臨著成長的壓力。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為這本書作序時寫到,「如何成為一名優秀律師?一定有某種規律或路徑在那裡,找到的人將不再迷茫、疲憊。廣東律師業的光榮與夢想,有賴於專家型、領軍型律師持之以恆的精進和堅守,更離不開青年法律人的成長和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