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管理的本質,與普通商業世界並無二致。
管理就是洞察團隊與客戶的需求,而需求就隱藏在關係衝突中。
發現衝突,就是發現隱藏的欲望或恐懼,滿足欲望,克服恐懼,就能創造平臺的價值,實現服務跨越式發展。
甚至,通過創造性解決衝突,還能改變商業的賽道,重構行業格局。
縱觀最近幾年迅速崛起的律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解決了客戶服務的一些衝突,或者解決了行業發展的衝突。
在需求端與供給端之間,總有一條天然的鴻溝,稱為衝突,那就是偉大的整合力,需要企業家精神。律師行業也是一樣,律所管理能把律師的服務能力,有效地對接好外部市場,就彌補了一部分鴻溝。
客戶選擇律師的最大衝突不是價格,不是體驗度,不是傳統4P理論的痛點,而是不能選錯人!選錯委託代理人的後果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律所存在的價值就是要部分解決客戶選擇服務團隊的內心衝突,讓客戶不要選錯。
於是,律所針對客戶需求,就有了不同選擇。有的律所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與網絡化,比如大成、盈科。在中國,做大不一定強,但做強必須做大,讓客戶在選擇時有一個平臺的背書。
有的律所在運營模式上,走一體化、一站式發展之路。如青海的樹人律師事務所,在徹底實行團隊、薪資、服務的一體化,以保障客戶服務的高體驗高附加值。
有的律所在行業+專業領域,清晰定位,具備一根針捅破天的能力。比如天同在高端民商事訟訴領域,比如陽光時代在能源行業的深度探索。
除了客戶層面,律所在吸引優秀人才加盟方面,也集中解決了一些衝突點。比如律師最常見的衝突點,是業務冷熱不均,專業化缺少足夠案源,案源多了缺少有力的團隊支持,等等。
我借鑑了《非對稱性風險》(中信出版社)一書的書名,來命名這種衝突,即「非對稱性」,誰能幫助律師,特別是年輕律師解決這類衝突,誰就可能在人才吸引方面,獲得突破性發展。
我們能為律所解決什麼衝突呢?律師為什麼會來到你的律所工作呢?
是案源問題?是品牌問題?是協同問題?還是以內部資源整合外部資源的機會?等等。
千人千面,不同發展階段每位律師的需求也都不一樣。最大程度地滿足需求、解決律師成長中的衝突,不但要把人才招入團隊,形成良將如潮的局面,還要使人才留得住,過得好,這需要律所運營團隊開動腦筋。
理想的情境,就是在生命、生活、生意三個層面,給予律師以全方位、獨特的關懷。
於是,我們列了以下73點,以期行政運營團隊儘量做到。
服務好律師團隊的要點:
1、為律師加入行業的各類專業委員會提供條件,拓展行業影響力。
2、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有性價比的分配製度。
3、建立大中臺,為律師提供產品化、定製化的服務支持。
4、內部裂變式人才推薦獎勵。
5、建立公共案源池,設立有利於律師發展的公共案源分配機制。
6、晉升制度的透明化、儀式感。
7、授予永久、唯一編號徽章,建立終生歸屬感,不會因離職或退休影響編號。
8、律師入職、培訓、晉升的全流程化。
9、樹立良好的使命願景,並通過交流使之深入人心。
10、打造運營團隊高端形象。
11、為律師配備先進的數位化法律服務工具,工具賦能,科技驅動。
12、各類公費進修機會的提供。
13、人文關懷:定期家訪、老幼關懷、孩子接送、家政服務、生日會、專屬紀念日、解決異地律師家屬就業等、婚喪嫁娶派專人協辦/全程出席,律所內部提供合理必要經濟支持;
14、提供異地家屬就業機會。交叉推給客戶等渠道,使其無後顧之憂。
15、為律師購買職業責任補充責任險,減少執業風險。
16、與社會團體、政府機關、商協會合作,為律師增加行業頭銜,提升品牌影響力。
17、園丁計劃:藉助平臺內部課程和對外活動為律師提供講課機會,擴大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18、品牌部通過輿論關注熱點,打造時政熱點律師。
19、律所設立模擬法庭,為律師執業提供情景支持。
20、擬定律所未來退休安置制度,持續保障退休老律師的歸屬感。
21、律所建家工程,工作年限以上對於購房等事項,提供無息資金支持。
22、入所引導要到位。
23、提供跨瀛和體系內律所的交流合作機會。
24、建立與律師家屬的聯繫,解決能力範圍內其家屬各類需求。
25、增加活動粘性,文化認同與歸屬,以所為家。
26、模擬法庭,案例探討,提升專業能力。
27、品牌化運作,藉助瀛和品牌以及平臺,擴大服務半徑和品牌影響,借力平臺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
28、為律師參加電視、電臺節目諸如辯論類、求職類、普法類等提供條件。
29、為需要塑造IP的律師提供全方位的媒體宣傳、品牌宣傳,特別需要將專訪做成一篇經典。
30、邀請外部專家對執業律師進行心理輔導。
31、極致服務體驗,強化運營團隊的服務主體觀念。
32、團建活動周期化、多樣化、特色化。
33、根據律師興趣愛好,組建不同的興趣圈子。
34、團建聚會粘性,工作生活一體化。
35、專業類活動。
36、人是社會性動物,激發人的潛能,多搞文體活動。
37、黨建促所建,黨建滲透。黨員亮身份,體現更多帶動作用。
38、提供與行業大咖面對面的學習機會與資源。
39、公共資源優先支持專業化人才。
40、定期外聘職業共同體的權威如專業法官對律師業務進行指導和把關。
41、整合資源,持續案源支持、案源共享。
42、法學院教授兼職律師,吸引法學生人才。
43、為青年律師提供基本薪資保障。
44、設立青年律師成長發展基金。
45、利益共同體,開發律師服務業之外的項目投資機會。
46、優秀人才特殊津貼。
47、幫助律師做薪酬避稅規劃。
48、為所內律師家庭緊急情況提供無息貸款。
49、人才引進推薦基金。
50、對律師開放全員持股。
51、優先獲得其他商業投資機會。
52、為律師個人發展,做好五年內的職業定位與傳播。
53、建立師徒制的一對一老帶新的制度。
54、有條件情況下建立獨立特色食堂,解決律師就餐問題。
55、建立區位優勢,選址優質商圈、交通樞紐。
56、辦公環境優化(增加大型綠植數量,有自然環境辦公的輕鬆感;裝修商務、簡潔;有條件下建立育兒室、健身區、咖啡區、餐飲區等設施)。
57、提供通行之便利,如接駁車等,重要客戶的優待。
58、每臨生日,給予獨一無二的定製禮品。
59、運營團隊,協助每位律師與律所創始人保持良性、常規性的互動。
60、建好律所的文化品牌委員會、專業推進委員會、執業紀律委員會、工青團婦等組織,給律師廣闊的參與律所管理的空間與機會。
61、定時為律師個人的朋友圈點讚,分享他的開心與痛楚。
62、請律師參加國內外的布局與開業,增長其見識與視野。
63、為律師定製符合其個人特徵的色調、著裝與髮型。
64、幫助律師定製EDM直郵的信息,供其發送給客戶。
65、在錢伯斯、ALB、司法局、律協類的評獎上極力爭取排行。
66、幫助律師成為所在地高校的實務課程導師。
67、為律師完成優秀助理的選聘工作。
68、做好離職後的律師管理,以終為始,走一個帶來兩個,總有一天遇見你。
69、引導律師進行學術化營銷,通過寫作樹立自己的IP。
70、為律師的案例成績歡呼,及時通過私下或公開的方式祝賀。
71、請律師成為行政運營管理的評分師、360度考核的主要評測官。
72、高度重視所內意見領袖的引領作用,五個優秀合伙人可以帶動全所氛圍。
73、律師多舟車勞頓,差旅上有痛點。行政後臺儘可能分解訂票訂房之憂,有機會拿到折扣價格,集團化購買。
「e律師」律師辦案、律所管理系統免費使用,詳情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