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德國聯合附庸國捷克斯洛伐克的軍隊入侵了波蘭,德國也迅速投入6個裝甲師和4個摩託化師,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撕破了成波蘭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眾所周知,波蘭雖然復國才20年,但是實力極強,加上英法在後面扶持,想要侵吞波蘭並不容易,在開戰之前,希特勒就想到了兩線作戰,但是以德軍實力,根本無法同時抗衡波蘭和英法聯軍,但是希特勒還是挑波蘭下手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波蘭起源與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裡西亞等部落的聯盟,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統一波蘭,但是波蘭又遭到條頓騎士團的入侵,波蘭王國就跟立陶宛大公國實行了王朝聯合,好不容易擊退了騎士團,莫斯科又在擴張領土。
17世紀以後,波蘭就飽受戰亂,1954年沙俄兼併了烏克蘭,1655年跟瑞典一戰又丟失了部分領土,又被迫參與第一次北方戰爭,1772年,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三國再次瓜分波蘭。
在之後三次瓜分下,波蘭從歐洲的地圖上消失123年之久,拿破崙執政時期,波蘭又成了法蘭西的一個衛星國,雖然數次起義,但都失敗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戰敗,奧匈帝國解體,波蘭開始打響了復國之戰。
德國在籤訂《凡爾賽條約》之後,放棄了東部原屬于波蘭的大量領土,俄羅斯帝國也崩潰,雖然成立的蘇聯,但是在華沙戰役當中,波蘭取得了優勢,蘇聯最終承認了波蘭獨立,波蘭取得了38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成為了東歐最大的國家之一。
雖然獨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國和蘇聯畢竟是兩大強國,波蘭就想要投靠英法兩國,但英法兩國對它的態度不一,英國為了保持歐洲的地位,不願意削弱德國讓法國強大,就拒絕了協助的請求。
英國外相奧斯丁·張伯倫爵士也表示:英國政府不會永遠不會為保護波蘭走廊而犧牲一名英國擲彈兵的性命。至於法國跟波蘭是盟友,但並非對等,法國會以自己的利益為準,甚至法國還會主動賣到波蘭的領土。
兩國協助無望,就轉向其餘小國,沒有得到支持後,波蘭跟捷克斯洛伐克又起了很大的摩擦,戰亂不斷,周邊國家都不願意支持他,德國雖然不滿凡爾賽條件,但對波蘭的厭惡程度超過了英法,德國損失了13%的領土,基本上都被波蘭佔據了。
生活在那些地區的德國人備受歧視,德國人也非常痛恨波蘭,英法看似是波蘭的盟友,但在戰爭時期,只是派出了援軍裝一裝樣子,並沒有主動攻打德軍,所以希特勒並不存在兩線作戰。
至于波蘭跟蘇聯關係同樣不好,波蘭先是違背了《裡加條約》,又刺殺了蘇聯大使,蘇聯和德國就達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助關係,希特勒也是急需一場戰爭,而波蘭的武器裝備還停留在一戰時期,自然而然就拿它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