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亡國123年的波蘭,為什麼復國僅20年後再次亡國?得罪周圍國家

2020-12-20 騰訊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從1939年9月1日算起,是因為這一天德國入侵了波蘭,英、法等國陸續宣戰,拉開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戰爭爆發前,圍繞著波蘭各國展開了激烈的外交攻勢,非但沒能遏制德國的野心,反而更有利於德軍的進攻。

換句話說,波蘭就是各大國戰略博弈的焦點,但沒有人真正關心其死活,「同盟」只不過是個好聽的說辭。可憐的波蘭,亡國了也沒有搞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不明白德國為什麼要急於進攻?更不明白,彼此防範的蘇聯和德國為什麼籤訂條約?

這還要從波蘭的歷史說起。

波蘭的歷史就是一部「亡國史」,在短短的100年間亡國了3次。一戰結束後,在協約國的幫扶下波蘭復國,距離上一次亡國已有123年之久,但好景不長,僅過20年再次亡國,人們在感嘆其可憐的同時,為什麼災難總是降臨在波蘭人的頭上?

首先,充當英、法等國的「擋箭牌」。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協約國之所以幫其復國,並割讓大片土地給波蘭,目的就是為了削弱德國,防範蘇聯,甚至為了給其一個出海口,違背「民族自決」的原則,將但澤劃為自由市,生生將德國領土分開。

這引發了德意志人的憤怒,再加上又與蘇聯是宿敵,波蘭夾在兩個大國中間,形勢本就險惡,卻採取了「等距離」 政策,將自身安全完全寄託與法國的同盟,而法國還希望波蘭能夠在東線牽制德國。於是,德國想要攻佔法國,就必須先滅了波蘭。

其次,樹敵太多。作為一個剛剛復國的國家,不是與友鄰修好,反而擺出一副「大國」的風範,欺負「弱小」。德國入侵捷克,波蘭瓜分了該國特申地區,又逼迫立陶宛割讓土地,以致於德軍入侵波蘭時,周邊國家沒有一個反對,這就是犯了眾怒。

更重要的是,按照一戰後民族自決的原則,德國向波蘭提出了領土問題,波蘭不僅斷然拒絕,而且在但澤地區集結重兵,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儘管德國對此發出了嚴厲警告,但波蘭不想辦法斡旋,反而向德國挑釁,加快了德軍入侵的節奏。

按照德國的計劃,波蘭是首先要解決的目標,但其在外交上的短視,一味地採取敵視行動,與友鄰國家也相處不好,加速了波蘭的滅亡,也詮釋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含義。當然,是戰還是和?也不是波蘭能當家的。

取決於英、法、蘇三國的態度。

1938年,如果說德國為民族統一吞併奧地利、蘇臺德,還算「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入侵捷克,讓英、法兩國徹底看清了德國的「真實面目」,也宣告了綏靖政策的徹底失敗。眼看著德國又將波蘭作為下一個目標,英、法兩國不再妥協了。

惱羞成怒的張伯倫對德國提出警告,並宣稱:一旦波蘭遭到入侵,英、法兩國將全力支持抵抗。同時,為了給德國施加壓力,還與其周邊國家,如荷蘭、比利時、丹麥等國也籤訂了互助條約,試圖遏制德國的野心。

英、法兩國180度的態度大轉變,引起了歐洲各國的積極響應。作為英國,其實對歐洲大陸並沒有太多的野心,其更關注於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但為了自身安全,也絕不允許出現一個獨霸歐洲的國家,這就是所謂的「大陸均衡」政策。

一旦出現一個強國,英國一定會與另一個國家結盟去遏制,這就有了在巴黎和會上極力維護德國利益,並採取「扶德抑法」的政策,目的就是防止法國稱霸;如今的德國咄咄逼人,英國又表示願意援助法國,其目的就一個,保持歐洲大陸的均衡。

法國自一戰後,早已沒了稱霸歐洲的實力,如果不緊跟英國,法國必敗。當德國入侵捷克後,兩國都有了結盟的意願,試圖以此對德國形成壓力。可悲的是,為了討好英國,放棄盟友捷克的行為,讓許多國家對其不信任,包括波蘭。

德國東擴的舉動,更是牽動蘇聯的心,一旦波蘭滅亡,蘇聯將失去一塊緩衝地。所以,在防範德國的問題上,蘇聯比英、法兩國更積極,提出三國建立集體安全機制,並十分重視談判,派出了伏羅希洛夫元帥(相當於國防部長)參加會議。

但與蘇聯的重視相比,英、法兩國顯然沒有談判下去的誠意,只是派了不當家、說了不算的人參加會議。當英、法兩國代表願意出動16個師的兵力時,蘇方表示可以出136個師,足見雙方的誠意度,結果只能是久拖不決,蘇方很失望。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德國閃電戰突襲波蘭,亡國之後的波蘭人生活是怎樣的?
    而波蘭還曾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個鄰近國家瓜分,最終導致滅亡,只要他們其中任何一個強國存在,波蘭都沒有機會復國,但恰恰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三個大國分別垮臺,於是亡國123年的波蘭就復國了。
  • 波蘭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六世紀至十世紀中葉,就在波蘭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些公國、城邦,到1320年一個叫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大公,逐漸統一了這些公國、城邦,結束了波蘭地區近兩個世紀的割據分裂史,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瓦迪斯瓦夫一世統一波蘭後,就帶領著兒子開始不斷擴張,吞併東歐地區的小國。徵戰到十四世紀中期,波蘭已是擁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的大國強國了。
  • 波蘭多次亡國又多次復國
    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 一,波蘭是二戰傷亡率最大的國家。 二戰中軍隊傷亡123萬,平民傷亡568萬,二戰前波蘭有3400萬人口,傷亡率達到20%,五個波蘭人中就有一個在二戰中失去了生命或傷殘。
  • 如何看待波蘭這個國家近300年在國際上的所作所為?
    導讀:歷史上的波蘭曾經在15-17世紀中葉達到歷史的巔峰,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時期的亞蓋洛王朝成就了波蘭鼎盛的200年。蒙古和條頓騎士團猶如磨刀石一般讓波蘭立陶宛王國鋒芒畢露,但是在17世紀晚期國力衰退的波蘭也曾被沙俄、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亡國長達123年。一戰後好容易復國的波蘭曾經在蘇俄革命中報復攻佔白俄等大片領土,但是最終在二戰中被蘇德再次瓜分。
  • 此國在歷史上被稱為歐洲的中國,曾六次被瓜分,亡國123年
    波蘭被稱為歐洲的中國。和中國一樣,波蘭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命運悲催的國家。16到17世紀上半葉,波蘭可謂是是東歐的一個強國,但是到了18世紀它開始走下坡路,曾經6次被瓜分,亡國時間達到123年。1793年,波蘭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在國內進行改革,趁著俄國忙於俄土戰爭和俄瑞戰爭的大好良機,在國內發表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卻惹怒了俄國的女皇凱薩琳大帝,俄國與普魯士結盟,對波蘭再次進行瓜分,而他們的老搭檔奧地利因為忙於對法國大革命的處理,沒有參加這次行動。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建國,被瓜分,再復國,再亡國,再建國,再亡國。這種悲慘的命運,就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東歐國家波蘭身上。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3次滅國又3次復國,在歐洲人人喊打,波蘭為何被周邊國家仇視?
    國家地位有高有低,而且總是根據國際形勢不斷變化,古代中國、近代英國,都曾憑藉強大的國家實力稱霸世界,但是隨著科技和社會發展,也逐漸沒落,地位大不如前。在歐洲就有這麼一個國家,曾經在歐洲稱王稱霸,但現在卻人人喊打,被譽為「歐洲最慘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波蘭。
  • 二戰時波蘭為何亡國: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仇視,使得波蘭最終滅亡
    在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普魯士、奧地利、沙俄瓜分。到了1795年沙俄、奧地利、普魯士相繼籤署協定瓜分波蘭領土和居民,波蘭就此亡國。二戰時期的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也是波蘭的第二次亡國,而波蘭之所以亡國,一方面是國際形勢對波蘭不利,另一方面也是波蘭國家政策的失敗,而波蘭亡國也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
  • 波蘭復國僅20年,為何在二戰最先被滅?看這20年波蘭都做了什麼?
    然而在蘇聯和德國的夾擊下,波蘭僅僅只支撐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倉促倒下,這也讓世界感到震動。要知道,此時的波蘭,復國只有20年的時間。既然波蘭算得上是一塊硬骨頭,為何卻在二戰當中首個被滅呢?讓我們來看看這20年期間波蘭都做了些什麼。
  • 已亡國近50年!錫金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復國
    清朝當時正是乾隆皇帝在位,兵強馬壯,兩次派兵後捷報連連,順利將尼泊爾軍隊全部趕出西藏甚至乘勝追擊到尼泊爾軍隊迫使尼泊爾求降,尼泊爾也從此成為清朝藩屬。 按道理說錫金國王可以安然無恙回家過安穩日子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鄰國不丹竟然趁虛而入,舉兵侵犯了錫金國並且佔據了東側大片領土。
  • 波蘭歷史沿革:崛起于波茲南、翼騎兵所向披靡、近代數次亡國
    公元10世紀,是歐洲近現代國家噴湧誕生的時代,這其中就包括了位於中東歐平原的重要國家——波蘭。波蘭人是西斯拉夫族群的一支,其先祖曾在匈人帝國崩潰以後西遷至易北河-奧得河-維斯瓦河一帶,後建立波蘭王國,並且一度發展成為影響範圍涵蓋整個中東歐地區的霸主。進入近代以後,波蘭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的行動中王國。
  • 二戰時,復國20年的波蘭為何孤立無援第一個被滅?看它曾經多可恨
    " ——墨子 國家興亡有很多的原因,其中鋪張浪費,無結交友邦,人民離心都是主要的原因。二戰時,復國僅20年的波蘭為何孤立無援、第一個被滅? 當時它擁有著百萬雄兵,卻被德國僅僅用20天的時間就滅了國,這其中就存在著墨子的道理,看看它曾經到底有多可恨呢?
  • 二戰時,德國為何偏偏挑波蘭下手,你看波蘭復國後20年都做了啥
    眾所周知,波蘭雖然復國才20年,但是實力極強,加上英法在後面扶持,想要侵吞波蘭並不容易,在開戰之前,希特勒就想到了兩線作戰,但是以德軍實力,根本無法同時抗衡波蘭和英法聯軍,但是希特勒還是挑波蘭下手了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原本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國家,波蘭為何不惜得罪俄羅斯,選擇親近和投靠美國,還仰仗美國的保護呢?一、東斯拉夫和西斯拉夫的淵源。從1772年到1795年,俄國聯合奧地利和普魯士,對波蘭進行了三次瓜分,並對亡國後的波蘭愛國貴族、藝術家和平民進行殘酷的迫害和鎮壓,波蘭人對俄國人恨之入骨。
  • 世界歷史生命力最強的朝代,六次亡國仍浴火重生,至今統治西班牙
    不過歷史上有些朝代的生命力是真的頑強,當這些朝代滅亡後,總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復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像鳳凰涅槃那樣浴火重生,但是縱觀世界歷史,能夠浴火重生的朝代不多,拿我們中國歷史來說,只有漢王朝、唐王朝等寥寥幾個朝曾經亡國後又成功復國,可惜這些都早已成為歷史。
  • 同為斯拉夫人,波蘭和俄羅斯為什麼卻成了世仇?
    究竟是為什麼,自詡為「斯拉夫盟主」的俄羅斯卻從未把波蘭當作自己人?三、冤讎易結不易解在任何一個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在本質上都是利益關係。只要有共同利益,便是如同英法一般,經歷過中世紀的數百年戰爭後,又經過殖民時代的數百年爭霸,積怨已深的兩國卻能在日漸崛起的德國面前放下成見,組成聯盟,可見,在國家之間只有利益是至上的。
  • 為什麼二戰後的戰勝國波蘭,領土比二戰前反倒少了7萬平方公裡?
    波蘭是個最苦命的國家,像中國的清末時期一樣,天生就是挨打的命。 歷史上波蘭曾被多次瓜分,還一度從歐洲地圖消失。 1772年,波蘭被列強第一次瓜分,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三國強盜分贓,波蘭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
  • 亡國之臣建立中亞帝國 擊敗穆斯林聯軍 復國夢想最終破滅
    公元12世紀初,在新疆和中亞地區出現了一個契丹人建立的大帝國,這個國家被稱為西遼,是遼國的大臣耶律大石所建。耶律大石在遼國滅亡前夕,脫離了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集結一支人馬向西,在中亞地區建立西遼。此後,耶律大石一直懷著復國的夢想,可惜最終未能如願。很少中國人知道西遼的存在,但西遼曾在中亞擊敗過穆斯林聯軍,逆轉了當地的伊斯蘭化進程,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影響。
  • 同為斯拉夫的波蘭和俄羅斯結仇的來龍去脈
    這三支中,南斯拉夫人由於受巴爾幹民族情況複雜和拜佔庭帝國強大的影響,他們一直沒有得空建立自己的國家,所以沒有成氣候。東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輔羅斯,雖被來自北歐的諾曼人留裡克家族統治,但他們已被斯拉夫人同化,所以基輔羅斯實際還是東斯拉夫人的國家。西斯拉夫人的波蘭部落統一了周邊其他的斯拉夫部落而後建起了波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