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亡國近50年!錫金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復國

2020-12-18 騰訊網

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地帶,曾經存在著一個古老的國家,他三面環山,境內有高峰有河流,邊境與不丹、尼泊爾、印度以及中國西藏均有接壤,在古老的中國,我們稱它為錫金王國。

然而在錫金王國成立僅僅58年的時候,它的鄰國尼泊爾就向他發起了侵略並且攻佔了國都。當時的錫金國王被迫逃亡到了西藏,此時班禪喇嘛收容了國王但誰知不久尼泊爾軍隊攻佔了班禪喇嘛的寺廟,無奈之下班禪喇嘛緊急請求清朝政府發兵支援西藏。

清朝當時正是乾隆皇帝在位,兵強馬壯,兩次派兵後捷報連連,順利將尼泊爾軍隊全部趕出西藏甚至乘勝追擊到尼泊爾軍隊迫使尼泊爾求降,尼泊爾也從此成為清朝藩屬。

按道理說錫金國王可以安然無恙回家過安穩日子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鄰國不丹竟然趁虛而入,舉兵侵犯了錫金國並且佔據了東側大片領土。

清朝衰落,淪為英國"保護國"

1821年至1835年期間,中國正處在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在全球多個國家展開侵略和殖民地佔據活動。

在1835年-1861年期間,英國對錫金王國所在的區域展開大範圍侵略並且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錫金王國的特殊地理位置,對西藏的戰事起到了預警作用,就在英國佔領錫金王國

不久之後,不出所料地對西藏展開了行動。此時的清朝剛剛開啟了自救的洋務運動,失敗的封建統治者忙著自救無暇顧及邊境,鴉片戰爭也讓政府重點關注水師而忽略了邊疆內陸的戰事。

此時左宗棠忙著收復新疆,慈禧忙著發動政變,實際上清政府已經逐步走向衰敗,無暇外交,因此所謂談判也只是清政府一味地忍讓求和。

最終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在這份條約內,明確了錫金王國的歸屬權為英國,將錫金王國與中國徹底劃清了界限,從這份條約開始,錫金王國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自1861年起錫金王國一直被英國政府管轄,直至1918年英國才將錫金王國的主權歸還給錫金王國第11任國王,當時的塔希·納姆伽爾國王。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國王意氣風發開始重振旗鼓、修復之前被英國擾亂的人民環境和政治制度的期間,鄰國印度宣布獨立,同時已經開始對這個剛剛平靜下來的小小鄰國虎視眈眈了。

印度崛起,步步緊逼

1947年印度獨立,作為錫金王國的鄰國,早已對這個經歷風雨摧殘的小國有吞併意圖。印度逐漸開始向錫金王國派駐軍隊,隨後印度和錫金王國籤訂了《維持現狀協定》,一步一步在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削弱錫金王權。

錫金國內部逐漸形成了兩足鼎立的局面,一方是印度政權支持的國民大會黨,一方是錫金國王和王族們,錫金人民也參與到這次政治鬥爭中來,紛紛掀起民眾運動。

印度利用了錫金王國內部鬥爭的混亂時機,進一步派駐軍隊和高層幹涉內部政權,直至1950年,印度和錫金王國又籤訂了一份條約《印度錫金和平條約》.

這份合約刺激了錫金王國的廣大愛國民眾,人們掀起了更激烈的反對印度幹政的示威遊行,印度順水推舟以維護錫金王國穩定為理由強行讓印度軍隊對錫金進行全面的軍事管制。

剝奪王權,名存實亡

到1975年,印度宣布廢除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國王,解散國王的護衛隊同時宣布錫金王國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帕爾登國王自1963年接管錫金王國的王位,在他在位期間籤署了諸多不平等條約,迫於無奈他統治下的錫金王國一直岌岌可危,這讓他的國王生涯也充滿了無奈和壓抑。

他何曾不想反印復錫,只是力量有限國力衰弱不足以和勁敵抗衡,無奈下他甚至與美國人結婚,想要以此與美國產生牽連關係企圖藉助自己的婚姻拯救國家。

就在同一年,自己的軍隊被解散,就連帕爾登本人也遭到軟禁。

曾經的一國之王,沒有政治權利,失去軍權,失去國民,甚至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無法得到,這些屈辱已經是常人無法忍受,最讓他無法承受的是自己還背負著"亡國之君"的千古罵名。

不甘淪為亡國之君,企圖恢復祖國

在印度徹底統治錫金王國之後,帕爾登國王開始了滿航的流亡生涯,因為妻子是美國人所以他首選的避難場所便是美國。

在美國流亡期間,帕爾登一直努力地在任何國際發言機會中控訴印度的不合理侵佔,企圖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來復興錫金王國,但卻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國際援助。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錫金王國的國家,但是隨著政治形勢的改變,也在2003年6月23日正式承認錫金王國為印度的一個邦。

帕爾登終生都在為復國而戰鬥,長久的憤懣和鬱郁不得志讓他的精神飽受折磨。1982年,錫金王國第12任國王帕爾登因患癌症不治在美國紐約逝世。

他臨終前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旺楚克·滕辛,新任王儲便繼位成為錫金王國第13位國王。旺楚克·滕辛完全繼承了父親帕爾登國王的遺願,他拒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王國的統治,仍然不斷向國際社會發出獨立和復國的聲音,繼續為錫金王國的復國而奮鬥。

事實上,在錫金被印度統治之後,已亡國近50年!雖然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恢復祖國,但印度早已通過大量移民尼泊爾人到錫金的方式來稀釋了錫金國本國的民族。

當地很多國民已經成為了少數民族,如今是尼泊爾人佔了大多數,尼泊爾人本質上是支持印度的統治的。因此,即便是錫金王室能夠回到錫金,國內的大部分尼泊爾人也不會支持任何推翻政權的運動。

縱觀世界歷史的大河,無數如恆星璀璨的文明古國閃亮至今,也有無數如流星轉瞬即逝的燦爛文明。發展壯大也好,滅亡也罷,無非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曲折蜿蜒罷了。

相關焦點

  • 錫金被吞併了40多年了,還有復國的希望嗎?看這三個條件就知道了
    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在被吞併或者滅亡以後又重新獨立復國了,最典型的就是猶太人,滅亡了2000多年,在二戰後成功復國,更近的一個例子是東帝汶,在上世紀70年代被印度尼西亞吞併了,在2002年也實現了復國,可以說暫時的滅亡是有可能會重新獨立的,那麼已經被吞併了40多年的錫金還有重新復國的希望的嗎?從那些成功復國的國家來看,基本上要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復國。
  • 被印度吞併的錫金:本地土著成稀有族群,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異國
    而在被印度蠶食吞併後,錫金陷入了更為艱難的境地,不僅一夕之間湧入數十萬印度人,連曾經身份顯赫的錫金國王也流亡美國,最終王妃改嫁,國王也客死異鄉。英國的野心遠不止於商業利益,1828年,英國人又開始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大肆佔領錫金的領土,雖然名義上是用作避暑勝地,但其意圖已昭然若揭,是要為英國發展一個在喜馬拉雅山區的據點。短短數十年,錫金的領土被不斷侵佔,徹底淪為了英國的附屬國。
  • 被日本吞併的琉球和被印度吞併的錫金, 哪個復國的可能性大?
    錫金在歷史上也是中國的藩屬國,但近代以來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可二戰後錫金並沒有走上獨立自主,卻被剛剛獨立的印度給佔領,隨後通過所謂的公投,成功吞併了錫金。從世界範圍看,也有很多被吞併多年,最後獨立的案例。遠的不說,東南亞的東帝汶就在被印尼吞併幾十年後,成功實現了獨立。
  • 這三個小國曾在我們周邊獨立存在,如今還有沒有復國的希望
    直到1945年5月14日下午,滿懷激情熱淚盈眶的以色列總理本古理安宣布:基於民族及歷史上的權利以及聯合國的決議,特此宣布猶太人的國家在巴勒斯坦正式成立,國名為以色列。當時居住在以色列地區的65萬人興奮不已,畢竟飽經滄桑,亡國超過2500年的以色列又奇蹟般地在自己的國土上復國了。是不是聽著像開掛的民族一樣?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波蘭在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一躍成為歐洲名列前茅的強國,國力可謂強橫一時,然而自17世紀後卻開始迅速衰落,並最終於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一戰之後,波蘭才得以重新復國,然而這次復國僅僅20年,便再度被瓜分亡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印度的脖子」錫金王國:若不歸於印度,印度必定會被一分為二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錫金周邊還有很多國家,大家都比錫金領土要大,而看著它混的風生水起,自然就會有人心生歹意。 在1788年尼泊爾派出廓爾喀軍隊,錫金國王倉皇迎戰。要知道,尼泊爾國家雖小但廓爾喀人的戰鬥力是舉世聞名的。
  • 已亡國123年的波蘭,為什麼復國僅20年後再次亡國?得罪周圍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從1939年9月1日算起,是因為這一天德國入侵了波蘭,英、法等國陸續宣戰,拉開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戰爭爆發前,圍繞著波蘭各國展開了激烈的外交攻勢,非但沒能遏制德國的野心,反而更有利於德軍的進攻。
  • 世界歷史生命力最強的朝代,六次亡國仍浴火重生,至今統治西班牙
    第一次亡國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的公元1792年,末代國王路易十六於次年被送上斷頭臺,法國先後變成共和國和帝國。公元1814年,拿破崙一世統治下的法國被反法同盟打敗,由路易十八擔任國王的波旁王朝第一次復國。
  • 復國運動與琉球民族的消亡
    琉球亡國之日 一八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這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球球立國四個半世紀以來,又一次迎來不速之客。琉球國王已經深知這次國家命運難以扭轉。這一天終究是到來了。
  • 為何歷史上三次遭受亡國的劫難?
    六世紀至十世紀中葉,就在波蘭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些公國、城邦,到1320年一個叫瓦迪斯瓦夫一世的大公,逐漸統一了這些公國、城邦,結束了波蘭地區近兩個世紀的割據分裂史,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瓦迪斯瓦夫一世統一波蘭後,就帶領著兒子開始不斷擴張,吞併東歐地區的小國。徵戰到十四世紀中期,波蘭已是擁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的大國強國了。
  • 錫金曾149次致電我國,請求加入中國,最後卻被印度強行吞併!
    1814年英國東印度夠公司開始入侵錫金,1861年英國囚禁錫金國王,控制了整個錫金的內外政和軍事,錫金國王再一次逃亡西藏,並宣稱錫金只臣服於西藏地方政府和清廷。然而,當時的清廷自顧不暇,1890年3月,清朝政府駐藏辦大臣在加爾各答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籤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此後錫金完全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了。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建國,被瓜分,再復國,再亡國,再建國,再亡國。這種悲慘的命運,就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東歐國家波蘭身上。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揭秘:錫金王國消亡記
    錫金在公元九世紀時成為獨立的部落,但仍然信奉藏傳佛教,並受到藏王的管轄。由於錫金是遊牧民族,所存的史料大多是神話故事,因而關於錫金的早期歷史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明確的是錫金王朝的開創者是西藏貴族古魯·塔希的後代,在公元1642年,錫金正式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國家。
  • 以色列復國--世界局勢的分水嶺與世代的終結的兆頭
    從此猶太正式亡國,漂流到世界各地長達近二千年的時間。至一八八八年,巴勒斯坦(原猶太人祖居住地)基本已被阿拉伯人佔住。該地總人口約60萬,其中阿拉伯人佔58萬,以色列人只有2萬左右。當時全地約有以色列人一千幾百萬,其中五分之三散在歐洲各國,五分之二流離失所在世界各個角落。他們成了沒有國家,沒有政府,沒有軍隊的民族。(應驗了何西阿三章4節)。而且祖居地又被外邦人全部佔領長達二千年的時間。
  • 此地曾是中國藩屬國,後成為鄰國一個邦,「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錫金國王首先是跑到了西藏請求幫助,達賴答應保護錫金王族,還給了錫金國王一塊地。 清朝政府這時候還沒有太在意,但後來廓爾喀軍隊得寸進尺,來勢洶洶地打進了西藏,將西藏攪了個天翻地覆。此時達賴和班禪向清朝請求援軍,清朝這下可坐不住了。 這時已經到了乾隆年間,「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可忍不了,他兩次用兵,直接將廓爾喀人逐出了西藏。
  • 當時錫金向我們求救,我們為何拒絕他的依附,現在錫金怎麼樣了?
    在1973年,印度軍隊大大方方地開進錫金,同年5月,錫金與印度籤訂了一則協議,印度接管錫金的一切權力,包括外交以及內政,還有經濟。而錫金作為我國的鄰國,在被印度吞併之前,曾經多次向我國發出求救,要求依附於我國,可是我國當時都拒絕了,我國當時為何拒絕錫金的依附請求?現在被印度吞併40餘年的錫金過的怎麼樣了?
  • 她放棄美國國籍,一心嫁到錫金當王后,最終童話破滅只能狼狽回國
    破除萬難成為了帕爾登的妻子,成為了錫金的王妃,故以為婚後生活是極其幸福的。殊不知,背叛,亡國等等事件一次次打破了她對童話的幻想。最後只得狼狽回國!風雨飄搖的國家在介紹錫金王國末代王后的傳奇人生之前,先跟大家聊聊錫金這個國家。
  • 琉球亡國後,末代國王移居東京改說日語,衝繩處處有中國痕跡
    1429年,實力最強的中山國,滅了山南和山北兩國,統一了琉球,定都首裡城。明宣宗朱瞻基冊封中山國國王為琉球國王,並賜"尚"姓,從此琉球正式開啟了"尚氏王朝"。
  • 至今統治西班牙的朝代——波旁王朝歷代國王,亡國兩次仍浴火重生
    斐迪南六世(1713年—1759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三代國王,開國國王腓力五世與第一位王后所生的四子兼幼子,第二代國王路易一世同母弟,1746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在位期間實行很多有利於增強西班牙國力的措施,1758年深愛的芭芭拉王后因病去世,他於第二年即1759年因悲痛過度而病死,終年46歲,在位13年。
  • 英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英國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復國成功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復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懺悔者愛德華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英國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被丹麥侵佔,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趕走丹麥人,英國復國成功,對英國有偉大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