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商物流先行 拼多多與中國郵政計劃三年打造150個農產品基地

2020-12-20 騰訊網

9月19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產品進城及扶貧助農相關領域深入合作,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打造150個中國郵政農產品基地,為拼多多平臺從源頭供應優質農產品。

拼多多近年來與中國郵政持續在地方上展開合作,探索出全國農產品上行極速通道的「陝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雙方接下來將在全國範圍繼續務實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助力打造多方共贏的郵政農村電商生態圈。

農村電商新生態

早從2016年起,中國郵政的地方分公司就在剛成立的拼多多平臺上開啟了第一波農產區的電商試點。其中,陝西渭南郵政在拼多多率先開啟扶貧嘗試,一年後,拼多多開通了「陝西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的綠色通道,從渭南一個點帶動各縣一大片,售賣蘋果、甜瓜、酥梨、紅薯等當地農貨特產,在全國開創了郵政系統與新電商平臺有機結合、高效發展的新模式。

廣西貴港郵政則是在地方政府力推百香果產業的形勢下,於2017年進駐拼多多,主售百香果等農產品,並藉助新電商社的交拼單裂變,聯合地方政府及郵政儲蓄銀行,創造出了「電商+物流+金融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

據渭南郵政相關負責人喬宇介紹道,「186個郵政網點遍布渭南鄉鎮,我們總是最先知道當地農民的難處,天然有收貨的信息和組織優勢。農民土地分散,規模也不大,消費者拼單,正好匹配上成熟期和產區不同的農產品。」

拼多多通過大數據賦能上遊,把覆蓋產區情況、物流條件等信息上傳,讓流通標準化,讓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發全國各地消費者。地方郵政則把電商與物流合二為一,秒發、流通可控,建立了農產品上行的快速優勢。

兩大企業均覆蓋了中國最廣泛的城鄉地區,擁有最廣大的受眾群體,物流及電商如毛細血管般深入各地,從2016年起,從北至南,從西到東,電商試點被推廣到多個省市。其中,拼多多更是以農產品起家,迄今創立5年,已經擁有近7億年活躍買家,平臺年交易總額超過1.2萬億元,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通過電商平臺打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渭南郵政的拼多多店鋪做到了「平均發貨時長比同行短17.78小時,籤收時間比同行快15.75小時,到貨時長比同行快29.22小時」。

「郵政直接做電商,得以充分利用郵政的全覆蓋體系,將毛細血管深入偏遠『小產區』,並借力拼多多大數據,發掘近7億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社交裂變迅速推動小眾農產品上行。」拼多多方面表示。

扶貧助農第一線

自2020年以來,拼多多與中國郵政的部分地方分公司進一步展開深度合作,藉助新興的市縣長直播助農模式,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2019年,渭南郵政參加「多多扶貧日」活動期間,每天為拼多多消費者發出1.3萬單陝西特產紅富士蘋果,其中大部分是精準直採自貧困戶。今年8月以來,僅甘肅郵政就有武威、酒泉、天水、臨夏等多家分公司的拼多多店鋪,藉助市縣長直播,取得了從數萬到數十萬單不等的全店農產品銷量。

此前,甘肅武威市古浪縣縣長蘇國波在拼多多武威郵政官方店直播帶貨,吸引了94萬餘人圍觀拼單。甘肅臨夏副州長李明海率領1市7縣領導在臨夏郵政經營的拼多多店鋪直播吸引超過60萬人圍觀拼單。甘肅敦煌市副市長白甲龍通過拼多多酒泉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直播帶貨,吸引102萬人圍觀拼單。據悉,接下來還將有多個地市加入合作。

中國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充分發揮中國郵政品牌、直達源頭、三流合一的優勢,深度嵌入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三個環節,與拼多多等平臺共建農產品源頭供應鏈、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開發性農村電商生態圈的體系。

此外,拼多多還在農業救急時刻挺身而出。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劉家窪鄉貧困村平定村2016年出現柿子滯銷的情況,正是通過拼多多幫助貧困戶在線上銷售。村民不僅賣柿子賺錢,還參與打包、裝箱和搬運,額外賺取工資,10天銷售近5萬斤柿子,為村民帶來直接收益5萬餘元。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木格鎮的白玉蔗因為遭遇連綿冬雨,沒有客商前來採購。木格鎮多年來以線下方式批發銷售白玉蔗,一捆40斤的白玉蔗行情好時能賣到60元,是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白玉蔗面臨滯銷,愁壞了蔗農。

當地郵政聯合拼多多等平臺,合力解決木格鎮白玉蔗滯銷的難題。貴港郵政在木格鎮6個行政村設了14個加工打包點,每天組織五百多村民加工打包封箱,以收購價放到網上,不到10天,200萬斤滯銷白玉蔗一賣而空,大部分通過拼多多、郵樂購等電商平臺走出貴港。

「農產品電商網上體驗做得最好的就是拼多多。」在9月19日的中國郵政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議上,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洪濤教授表示,拼多多一直引領農產品電商社交化發展,農產品直播滲透率、農產品電商交易額不斷攀高。

數據顯示,拼多多2019年農產品交易額達到1364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2500億元。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有超過360名全國各地市縣區負責人參與拼多多平臺的助農直播。

農產區從點到面,農產品從單品走向多品類成規模運營,有陝西渭南郵政、廣西貴港郵政、甘肅郵政等的電商成功示範,此次拼多多與中國郵政達成戰略合作,也從扶貧走向更寬泛的農產品上行通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與中國郵政戰略合作,全面打通農產品上行物流通道
    中國郵政將充分發揮資金流、物流、商流「三流合一」的優勢,為拼多多農產品產銷對接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中國郵政還將發揮郵政企業直達源頭的優勢,利用三年時間打造150個中國郵政農產品基地,為拼多多平臺從源頭供應優質農產品。
  • 貴港郵政攜手拼多多:打造農產品上行「多方共贏」廣西模式
    廣西貴港郵政做農產品上行,曾遇到「一千個怎麼辦」。特色農產品豐產卻滯銷,出路在哪裡?在拼多多平臺賣往全國,又擔心銷量暴增後續產品供應跟不上?打造產業物流園區,聚合十幾家電商企業一起運營,但怎麼保障品質?
  • 中國郵政與拼多多強強聯合,一個補流量缺失一個補快遞短板
    9月19日,中國郵政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農產品物流及扶貧助農相關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全面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合作。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雙贏的牽手。拼多多借力中國郵政「國家隊」優勢,平臺供應鏈直達田間地頭;中國郵政深入全國農村的基層網點,同樣迫切需要電商平臺的業務輸血。
  • 郵政拼多多再攜手,開店寶寶:助農更進一步
    9月19日,第四屆中國郵政「919電商節」與首屆全國郵政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在北京順利啟動,本次活動以「郵政助脫貧,惠農進萬家」為主題,著力打造中國郵政農村電商生態圈。
  • 郵政除了送件,原來還幹這事?最近,郵政和拼多多上了頭條!
    這話說的著實沒錯,"可靠"似乎就是中國郵政的代名詞,"情系萬家、信達天下"則是中國郵政的真實寫照,郵政一直堅持為人民著想。事實上,郵政也並不慢,快件運送速度堪比順豐。並且,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中國郵政更是積極地探索、實踐農村電商扶貧助農的新模式。
  • 物流浪潮裡,圓通快遞裡有三成是屬於拼多多的
    對於快遞業務來說,最大的客戶就以電商件為主。而拼多多這幾年發展的趨勢很快,因此雙方合作越來越多,快遞量裡有3成是屬於拼多多的。 疫情以來,拼多多也充分發揮了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的優勢,竭盡全力助力農產品上行。電商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催生了物流行業的崛起。
  • 螞蟻消費金融已啟動籌建;中國郵政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字節跳動...
    明星公司中國郵政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三年內將打造150個中國郵政農產品基地9月19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與拼多多在京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產品進城及扶貧助農相關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全面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合作。
  • 以拼多多為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農業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電商的全國訂單在銷售端破解資源分散難題中國農業的生產資源比較分散,糧食作物、水果時蔬、豬羊養殖等都是經過幾十年的嘗試,分散在合適的省市縣進行生產(包括農特產品);這些生產關係都是經過時間驗證過的,但是也導致中國農產品很多需要橫跨大半個中國進行調運,使得生產資源和物流資源同樣分散。
  • 讓農產品的市場更大些!拼多多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
    今年前3個月,在拼多多平臺上,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今年2月以來,平臺新增興農直播間3.5萬家,其中近百位主播為市長、縣長等各地方政府領導。過去1個月內,拼多多已經聯合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各地政府,聯合打造了近50場「愛心助農」直播。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阿里數字農業產地倉落戶淄博 與...
    《通知》要求,入選2020年度建設名單的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既要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改造,促進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創新,不斷提高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和效率;又要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結合實際先行先試,為以後年度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探索經驗,同時重點從能力提升、資源整合、互聯互通、規範發展、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好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
  • 人大中國扶貧研究院:拼多多推動深度貧困區變電商「富礦區」
    中新網4月30日電 「在拼多多等新興平臺帶動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取得重大進展,正成為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富礦區』」,4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發布《中國深度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報告》(下稱「《報告》」)稱,深度貧困地區正逐步形成農產品上行的電商「超短鏈」、「直播帶貨」等新模式。
  • 農業農村部將攜手電商打造100個示範縣 解決農產品「賣難」有了新...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農業農村部下發《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計劃在2年內建成100個示範縣,實現農產品出村進城便捷、順暢、高效。這意味著,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和銷售等環節加速網際網路化的序幕正式拉開。
  • 拼多多如何做扶貧電商?
    「還在堅持踏實做扶貧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令人尊敬的中國好企業!」前不久我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動態,有的人說有拼多多,有的說快手也在做,有的還補充了本來生活,字節跳動上線「值點」時也以「三農」為突破口;當然還有農村淘寶和京東,如大家所見,對於農民創業貢獻更多體現在物流配送末端上。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優化農業供應鏈,帶來實惠水果和農貨
    (穆功 攝)拼多多「原產地直發」將致力於破解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問題。「在傳統流通鏈體中,農產品要經過小商販、產地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在抬高產品的銷售成本。」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我們將紮實推進『原產地直發』的銷售模式,打造農產品超短供應鏈,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 深度解析:拼多多社交電商模式能幫農產品賣的更好嗎?
    「農村電商」巨頭拼多多,它的爆紅模式能幫助農產品賣得更好嗎?在流量紅利結束很多年後,堪稱社交電商極致模式的拼多多一夜爆紅。7月26日,社交電商拼多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按開盤價計算,拼多多市值達到293.56億美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說過:用「拼」的模式賣農貨更有渠道優勢。
  • 阿里拼多多們真能改變農業麼?
    而相比較下遊銷售,農業中上遊的問題更為突出,例如生產破碎化、食品安全問題、批發販運環節過多、標準化缺失、品牌化缺失……拼多多想要對生產端進行改造:平臺從種植到銷售全產業鏈參與,在種植上提供技術打造示範基地,在銷售提供流量扶持。嗯,願望很美好,但實操的難度很大。
  • 拼多多的農業方法論:AI與電商雙重推動
    本報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導拼多多最近的一則新聞來自於「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這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共同發起,聯合國糧農組織參與技術指導的人機大賽,4支獲得過世界金獎等獎項的農人隊伍,對陣來自荷蘭、江蘇、雲南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4支人工智慧隊伍,開展為期120天的「頂尖農人VS人工智慧」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 拼多多「輕」物流
    來源:驛站前段時間跟朋友復盤今年雙11,期間有聊到拼多多,朋友狠狠「吐槽」了這樣一件事:雙11大促期間,有一些事情需要跟拼多多溝通,但是原先一直對接的物流總監卻找不到了。這可急壞了老鬼這位朋友。拼多多這麼大的一個電商平臺,怎麼可以沒有物流總監呢?幾番追問之下,終於知道了真相:物流總監還在,但被老闆拉去賣菜了。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 「百億補貼」打造全網最低價水果和...
    據了解,拼多多「原產地直發」是平臺踐行「重投農業」的其中一步。此前,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平臺對農產品全價值鏈和基礎設施的合作以及投資機會保持高度關注,將幫助農民賺得更多、消費者節省更多,推動農業價值鏈變得更加高效,最終實現「普惠」的目標。
  • 拼多多戰略籤約「菜博會」:壽光聯手拼多多打造「國人線上菜籃子」
    菜博會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壽光市委副書記李永光,拼多多聯合創始人範潔真出席啟動儀式。這場由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部委和山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國際性蔬菜科技專業展會,自開展20年來,從舉辦地壽光市,首次登陸電商平臺。「菜博會」組委會與拼多多就打造線上菜博會、推動區域優質蔬菜產業帶上行、共建現代化數字農業基地和體系等領域達成共識,雙方將攜手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博覽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