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郭德綱早已是如日中天,自2005年德雲社火了之後,郭德綱每一個階段都會遭遇一場風波,「徐德亮、王文琳退社事件」,「傳統相聲界反三俗事件」,「藏秘排油事件」,「徒弟打人事件」,「李菁、何雲偉退社事件」、「曹雲金、劉雲天退社事件」。
說起來,郭德綱總給自己惹上官司這離不開他的性格缺陷,從底層出身的他,嘗盡了人情冷暖,對待很多事情他無法從一個理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早些年間,很多人對郭德綱有過忠告,很多事情他顯得過於咄咄逼人,這其實不利於自己的公眾形象,並且也不利於事情的發展。而郭德綱卻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他如此評價:「對於那些根本不知道你經歷過什麼,卻又勸你大度的人,一定要離他遠點,否則雷劈到他的時候會連累你」。
就連師父侯耀文也這樣評價自己的徒弟郭德綱:「德綱從層次出身,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他勢必嫉惡如仇」。
當然,客觀的講,這裡邊有郭德綱自身的問題,但更離不開媒體從中興風作浪,以及相聲界同行的落井下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郭德綱的性格缺陷被媒體和同行利用的淋漓盡致,可謂正中下懷。
從郭德綱的口中,我們得知了很多相聲圈不為人知的一些醜惡現象。正應了王朔寫在《編輯部的故事》當中那段經典的臺詞:「都是明槍,還有暗箭呢!勢利眼,冷臉子,閒言碎語,指桑罵槐,好了遭人嫉妒,差了讓人瞧不起!忠厚了人家說你傻,精明了,人家說你奸!冷淡了大伙兒說你傲,熱情了群眾說你浪!走在前頭挨悶棍,走在後面全沒份!」
在2013年,郭德綱主持了一檔談話節目,他和高峰攢局做東,請來了馬東,一起暢談了相聲界的往事,其中老郭就提到了自己在天津的親身經歷。
那一年郭德綱在天津閒逛,看見茶館裡有說相聲的就進去聽了幾耳朵,臺上的小孩極為聰明,腦子轉的很快,活兒也使的也好。
郭德綱從業多年,一眼就看出來這孩子有天分,稍加點撥,將來興許就能成才。於是他把那孩子叫了過來:「這裡一場給你多少錢?」
孩子答:「三十」。
「來德雲社說,我給你一場一萬」。
孩子說:「我考慮考慮」。
郭德綱一下就懵了,這還考慮什麼呢,本以為手拿把攥的事,你一場三十,還不見得天天有,郭德綱就是從天津出來的,他太了解這裡了,有的時候戲班子不開張,整個後臺一屋子嘴等著吃飯,劈開一個西瓜,大夥一分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真不知道他還需要考慮什麼。
看出郭德綱的疑惑,孩子解釋說:「我得跟後臺的老先生們商量商量」。
郭德綱一想,罷了,商量就商量吧,他們一群老奸巨猾的東西,給人家孩子演一場三十塊錢,他們再壞也不至於攔著人家孩子自奔前程呀。
過了幾日,郭德綱又來了,孩子見了他說:「郭老師,我考慮過了,我不能跟您去」。
郭德綱說什麼也想不通:「孩子,你能給我個理由嗎?」。
孩子說:「老先生們說了,跟郭德綱走可以,但有一天郭德綱不要你了,這天津衛的相聲圈可就容不得你了,好好想想,你再資深能有徐德亮、王文林資深嗎?你天賦再高你能高過何雲偉、曹雲金嗎?看看這些人都什麼下場,等你琢磨明白,再想回來說這三十塊錢一場的相聲可就沒有了」。
郭德綱聽完之後,氣樂了,他轉身走了。此時的郭德綱對相聲界這個江湖有了新的認識,他看不看得慣,這都是事實。
有一年,郭德綱和于謙上了曹可凡的訪談節目,此時的郭德綱變得冷靜多了,他如此評價年輕時候的自己:「對於自認為佔理的事,我原本可以有一萬種解決方式,且每一種方式都可以解決的很好,可我偏偏選擇了最差的那一個」。
對於已經47歲的郭德綱來說,這大概就是曾經自己年輕時所該付出的代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