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在天津本想吸納一相聲人才,而對方的答覆卻讓他哭笑不得

2020-12-17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今天的郭德綱早已是如日中天,自2005年德雲社火了之後,郭德綱每一個階段都會遭遇一場風波,「徐德亮、王文琳退社事件」,「傳統相聲界反三俗事件」,「藏秘排油事件」,「徒弟打人事件」,「李菁、何雲偉退社事件」、「曹雲金、劉雲天退社事件」。

說起來,郭德綱總給自己惹上官司這離不開他的性格缺陷,從底層出身的他,嘗盡了人情冷暖,對待很多事情他無法從一個理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早些年間,很多人對郭德綱有過忠告,很多事情他顯得過於咄咄逼人,這其實不利於自己的公眾形象,並且也不利於事情的發展。而郭德綱卻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他如此評價:「對於那些根本不知道你經歷過什麼,卻又勸你大度的人,一定要離他遠點,否則雷劈到他的時候會連累你」

就連師父侯耀文也這樣評價自己的徒弟郭德綱:「德綱從層次出身,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他勢必嫉惡如仇」

當然,客觀的講,這裡邊有郭德綱自身的問題,但更離不開媒體從中興風作浪,以及相聲界同行的落井下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郭德綱的性格缺陷被媒體和同行利用的淋漓盡致,可謂正中下懷。

從郭德綱的口中,我們得知了很多相聲圈不為人知的一些醜惡現象。正應了王朔寫在《編輯部的故事》當中那段經典的臺詞:「都是明槍,還有暗箭呢!勢利眼,冷臉子,閒言碎語,指桑罵槐,好了遭人嫉妒,差了讓人瞧不起!忠厚了人家說你傻,精明了,人家說你奸!冷淡了大伙兒說你傲,熱情了群眾說你浪!走在前頭挨悶棍,走在後面全沒份!」

在2013年,郭德綱主持了一檔談話節目,他和高峰攢局做東,請來了馬東,一起暢談了相聲界的往事,其中老郭就提到了自己在天津的親身經歷。

那一年郭德綱在天津閒逛,看見茶館裡有說相聲的就進去聽了幾耳朵,臺上的小孩極為聰明,腦子轉的很快,活兒也使的也好。

郭德綱從業多年,一眼就看出來這孩子有天分,稍加點撥,將來興許就能成才。於是他把那孩子叫了過來:「這裡一場給你多少錢?」

孩子答:「三十」

「來德雲社說,我給你一場一萬」

孩子說:「我考慮考慮」

郭德綱一下就懵了,這還考慮什麼呢,本以為手拿把攥的事,你一場三十,還不見得天天有,郭德綱就是從天津出來的,他太了解這裡了,有的時候戲班子不開張,整個後臺一屋子嘴等著吃飯,劈開一個西瓜,大夥一分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真不知道他還需要考慮什麼。

看出郭德綱的疑惑,孩子解釋說:「我得跟後臺的老先生們商量商量」

郭德綱一想,罷了,商量就商量吧,他們一群老奸巨猾的東西,給人家孩子演一場三十塊錢,他們再壞也不至於攔著人家孩子自奔前程呀。

過了幾日,郭德綱又來了,孩子見了他說:「郭老師,我考慮過了,我不能跟您去」

郭德綱說什麼也想不通:「孩子,你能給我個理由嗎?」

孩子說:「老先生們說了,跟郭德綱走可以,但有一天郭德綱不要你了,這天津衛的相聲圈可就容不得你了,好好想想,你再資深能有徐德亮、王文林資深嗎?你天賦再高你能高過何雲偉、曹雲金嗎?看看這些人都什麼下場,等你琢磨明白,再想回來說這三十塊錢一場的相聲可就沒有了」

郭德綱聽完之後,氣樂了,他轉身走了。此時的郭德綱對相聲界這個江湖有了新的認識,他看不看得慣,這都是事實。

有一年,郭德綱和于謙上了曹可凡的訪談節目,此時的郭德綱變得冷靜多了,他如此評價年輕時候的自己:「對於自認為佔理的事,我原本可以有一萬種解決方式,且每一種方式都可以解決的很好,可我偏偏選擇了最差的那一個」

對於已經47歲的郭德綱來說,這大概就是曾經自己年輕時所該付出的代價吧。

相關焦點

  • 郭德綱把相聲說到美國了,他咋就這麼火?
    之前老藝術家馬三立、侯寶林等,相聲界名人馬季、笑林、姜昆等都沒有達到郭德綱這般境界。 人民日報評論——郭德綱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在傳統相聲被商業文化擠兌幾將淪陷之際,他的用功和堅持,確實也為傳統相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管虎也評價過——用一己之力復興中國相聲,非常了不起。
  • 汪洋和郭德綱惺惺相惜 稱相聲不景氣在"沒文化"
    近年來,有關相聲界的負面報導,以及郭德綱等新生代相聲演員的不無遮攔的言論令相聲界不再波瀾不驚。那廂郭德綱和啟蒙老師楊志剛的「恐嚇信」風波未平,日前,已經跟郭德綱取得諒解的相聲演員、節目主持人汪洋在上一檔訪談節目時,與郭德綱惺惺相惜,自爆看德雲社的演出錄像曾感動落淚,同時再揭相聲界「潛規則」,直言相聲界不學習、不團結,還互相拆臺。
  • 為相聲而生,德雲社背後是郭德綱吃過的苦
    郭德綱的半生江湖如今的郭德綱有很多頭銜,德雲社創始人、演員、導演、脫口秀主持人等等,擁有嶽雲鵬、秦霄賢、張雲雷等一眾徒弟,大家都親切稱呼他為「爸爸」。早年的郭德綱相聲之路相當坎坷,如果小編沒有深入了解,只看現在風光的德雲社,無法知道郭德綱對相聲的痴愛,可以這麼說,沒有郭德綱,就沒有德雲社,相聲也會逐漸沒落,毫不誇張的說,郭德綱對相聲的發展功不可沒。郭德綱,73年生人,天津相聲演員,相聲是一門藝術,講究要拜師學藝,否則你沒有師傅領進門,之後的路很難走,也會受到同行的打壓欺負。
  • 郭德綱春晚相聲臺詞曝光 調侃周立波
    正因此,包括郭德綱相聲在內的所有語言類節目內容幾乎完全曝光。從觀眾反響和記者感受看,以蔡明和潘長江小品最有笑點,開心麻花的《今天的幸福2》也比較有看頭。郭德綱相聲反響不如預期。而在零點報時環節,又恢復了植入廣告。
  • 郭德綱「拆臺」郭麒麟的擇偶標準:哪有完全不聽相聲的?
    日前,郭德綱現身天津電視臺,一身休閒裝扮,神情愉悅又輕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此次是專程來推進德雲社相聲春晚的籌備事宜。同時,郭德綱還回應了關於兒子郭麒麟的擇偶問題。對於郭麒麟曾提到的「外貌是初印象,大十歲以內,完全不聽相聲,開朗但不張揚」擇偶標準,郭德綱回應稱:「完全不聽相聲的哪有?他可能不願意找那種愛相聲的吧。這也正常,當初我也說過,家裡再來一個女說相聲的,家裡亂亂鬨鬨的。其實,幹這行的,在臺底下不愛說話,工作是工作。他說這個我也理解。擇偶標準他喜歡就好,有合適的就得了唄。」
  • 德雲社出走相聲演員李菁,對郭德綱的評價從始至終就這兩個詞語
    文/「娛樂圈」原創現如今相聲是越來越好,曾經在相聲圈子裡苦苦掙扎的郭德綱也早已紅遍大江南北,創立的德雲社也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相聲社團,佔據了國內外幾近80%的商演市場,可謂之輝煌到了極點。大家都知道,現如今輝煌的德雲社早前也有衰落的時候,尤其在衰敗時期還有頂梁柱的相聲演員出走,最關鍵的是這幾個人都是郭德綱當時力捧的相聲演員,他們當時的粉絲數量是不容忽視的,相聲演員李菁也是當時退出的之一。在德雲社時李菁和何沄偉是搭檔,兩人的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歡,但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 交大博士李宏燁:創立公式相聲,「叫板郭德綱」,如今被自己打臉
    2018年8月,以弘揚相聲這一傳統曲藝門類為目的,一檔名叫《相聲有新人》的相聲類選秀綜藝橫空出世,無數來自天南地北的相聲演員來到這個舞臺,想要證明自己。近兩年被觀眾們熟知的孟鶴堂就是在這檔節目中靠一句「盤他」紅遍了大江南北。
  • ...反覆聽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說長頸鹿放在琥珀裡是什麼意思?
    郭德綱的徒弟們,無論是昔日的二徒何偉、曹金,還是如今大紅大紫的嶽雲鵬、張雲雷,包括自己的兒子郭麒麟等人,都是當今響噹噹的相聲新秀,雖然郭德綱相聲風格廣受主流相聲界及一群不看日本小電影,只來真的的高雅人士的質疑,可郭德綱的出現挽救了頹廢的相聲行業卻是不爭的事實。
  • 麻省理工演講後,郭德綱再被公式相聲李宏燁叫板,疑替姜昆鳴不平
    李宏燁說現在市面上的相聲,只不過是打著幽默的旗號說這些低俗的笑話,或者裝瘋賣傻博眼球,吸引了數量不少的大眾小眾,雖然沒有提起郭德綱,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相聲團體基本上就是德雲社一家獨大,所以他是話裡話外的,說不是指老郭還真沒人信。
  • 起底交大博士相聲夫妻:姜昆讓相聲走向全國,郭德綱卻自娛自樂
    而他經過自己的創作,不僅將相聲段子的數量增加了,更讓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起死回生,這便是郭德綱的功績,誰也抹煞不了。即使是郭德綱的對手,也往往只是在人品上對他有微詞,並無多少人在藝術造詣上攻擊他。如果連你的敵人都不敢在專業上質疑你,那你一定是這麼藝術的權威。
  • 「非主流相聲演員」一詞是郭德綱創造出來的嗎?
    「非主流」相聲一詞的出處不可考,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從郭德綱那裡聽說這個詞的,這個是事實。郭德綱有一段相聲叫《一戶侯》,是為了紀念其師父侯耀文而創作的,郭德綱在其中比較明確且具體的闡述了主流相聲和非主流相聲的定義、區別及分類;沒有聽過的可以搜一下聽聽,非常值得一聽。郭德綱認為主流就是體制內端著鐵飯碗的相聲演員,而非主流就是像他這樣靠自己本事吃飯,在社會中打拼的相聲演員。
  • 他曾在相聲大賽「碾壓」郭德綱!誰料想如今卻一心要拜郭德綱為師
    在這裡,不僅匯聚了相聲大師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郭全寶等老一輩藝術家,還培養出馬季、姜昆、馮鞏等眾多相聲名家,為相聲事業的發展和曲藝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時至今日,中廣仍是相聲演員夢寐以求的舞臺。有這麼一個人,早在2003年就進入了中廣藝術團。當年甚至還在相聲大賽中讓郭德綱成了手下敗將。這個人就是相聲演員王彤,提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觀眾會感到有些陌生。
  • 說他大度郭德綱又睚眥必報,這樣的相聲演員如何被大家喜歡的呢?
    沒錯,以郭德綱為班主的德雲社現在是中國最火的相聲團體,而郭德綱是最知名的相聲演員。現在的郭德綱身價上億,不僅僅在相聲的圈子裡馳名,他在主持人、電視和電影,乃至京劇的圈子裡都是盛名在外,看起來是十分的輝煌。可想想郭德綱現在的榮耀也是來之不易,畢竟沒有哪一個成功人士沒有一把辛酸血淚史的,不是嗎?
  • 侯震在郭德綱的德雲社說相聲,是否可以間接證明侯耀華的是與非
    大家都知道,儘管郭德綱收了那麼多的弟子,但是在德雲社裡面說相聲的演員中,也並不都是郭德綱的徒弟,因為還有很多與郭德綱同輩的相聲藝人,在德雲社裡為觀眾表演,而侯震就是其中的一位。德雲社裡面有那麼多的相聲演員,比如說孫越等人,我們為什麼非要提一下侯震呢?
  • 郭德綱曾住平房吃大蔥、掛麵糊,三進北京終成功,愛相聲敬觀眾
    一進北京:年少懵懂郭德綱的父親是警察,母親是老師。他成長在曲藝之鄉天津,曾經很多曲藝人只有來了天津火了,得到認可,才算是真的成了角兒。天津人好聽曲藝,耳朵也尖,要求也高,學藝不精的,在天津火不了。但是天津人也熱情,但凡認可了你,一定能捧起來,讓你成角兒。
  • 郭德綱于謙相聲裡的幾個北京方言俚語 很有趣
    常聽郭德綱于謙相聲的都會發現,他們倆的相聲不像趙本山趙家班的小品有濃厚的地方語言特色。一點也沒有也不現實,相聲本來就是出自京津,郭德綱于謙相聲裡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北京天津的個別方言詞彙。郭德綱曾經在一段相聲裡說過相聲普通話和北京話之間的關係,既不是完全的普通話又不是北京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語言。方言俚語會讓特定的人群感覺親切,當這些方言俚語被藝術大師們包裝和傳播以後,就不僅僅是對一種方言的傳播了,同時傳播的也是一個區域的文化。
  • 郭德綱重拾天津德雲社,赴京學藝回鄉難,新社開張鎮場隊長誰來當
    標題:郭德綱重拾天津德雲社,赴京學藝回鄉難,新社開張鎮場隊長誰來當 12月21日晚,德雲社線上招生正式開播,這場堪比「封箱典禮」的直播秀簡直讓觀眾粉絲過足了眼癮。
  • 相聲說盡世間百態,碩果遍布各個城市,郭德綱對相聲的領悟
    但是最近幾年來相聲的發展又開始重回大眾視野,並且大家對相聲的關注也開始多了起來,很多的家庭也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這門傳統藝術。這個復興和郭德綱的關係很大,雖然我們看到,沒目前為止整個德雲社的爭議,好像從未停止過,郭德綱本人對這些爭議也還是略回應,但是在相聲的問題上,還是堅持自己一貫的態度,面對爭議的時候,郭德綱都說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 侯震相聲並不出彩,為啥郭德綱總是強調他是侯寶林的長子長孫?
    說起郭德綱,那可是相聲界的一位大腕級人物了。他創辦的德雲社。更是成為相聲界的藝術殿堂,但是說起郭德綱出名之路,那也是非常心酸的。幾乎每次說起德雲社,郭德綱都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郭德綱仿佛有他自己的風格,一直被排擠在相聲圈。雖然說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卻一直有同行的人不給他認可。所以郭德綱十分重視師承關係的重要性,比如郭德綱就經常這麼說,自己師承侯耀文,是侯門相聲的後人。
  • 好聽,郭德綱早期長篇單口相聲,堪比濟公傳
    先收聽雍正劍俠圖七接下來的精彩故事,聯繫小編:yuandianzhibao王玥波,愛稱王三皮、1978年生於北京,自幼學習評書、相聲等多門曲藝藝術,曾拜馬增錕學習評書,拜趙小林學習相聲,拜章學楷學習聯珠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