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讀書,為了當一個普通人

2020-12-16 少年大不同

||| ||

孩子們傾吐的樹洞

每期對話一個孩子

他們是教育的主體

卻是教育議題的缺席者所以「少年發聲」,邀請少年發聲

文/ 陳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 創始人

少年發聲的第6位發聲者,是一位馬上要升入高三、正在為出國留學做準備的男生——糰子。

一位做家庭教育指導的老師推薦我認識糰子,她對糰子的評價是:我所接觸到的少有的沒有被家長壓榨到失去個性、失去愛好、失去理想的孩子。

我跟他約採訪時間,他乾脆利落地把第二天的日程表寫給我,我挑選了下午2:30,他說,好,他會上鬧鐘。

到了約定時間,他準時準點把手機號碼發送給我。

小夥子太靠譜了!這是我的第一印象。他的精準度甚至讓我把自己工作狀態的發條,也跟著上緊了一點。

電話裡他告訴我,他有輕度強迫症,我心裡生出「哦,原來如此」的想法,但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他全然接納有點不同的自己,對病症毫無所謂,甚至從中發展出積極的部分。

他有一種在自己人生的版圖上開疆拓土的能力,早早地確立職業理想, 自個兒探索前行。

網際網路讓這一代孩子得以深度地嵌入社會,垂手可得的學習資源,跨越年齡和地域的社交可能,將想法變成產品的創造機會……他們在不為成人所知的世界,有一片自己作主的天地,充分開掘自己的各種優勢潛能。

我找不到比「精彩」更精彩的詞來形容。

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和成長!那位推薦我們認識的老師說得一點都沒錯:他是少有的沒有被家長壓榨到失去個性、失去愛好、失去理想的孩子。

然而,糰子說,我努力讀書,為了當一個普通人……

少年發聲 No.6

我努力讀書,為了當一個普通人

糰子/高二/上海/男生

1

陳瑜:你9年級之前一直在公辦學校讀書,為什麼後來會轉到國際學校?

糰子:說實話,我當時也挺猶豫,還是希望留在體制內學,但我父母覺得我寫字太慢了,不太適合應試教育。

我有強迫症,小學時寫字速度就很慢,字寫得很重,都能刻到第二頁去。

我讀的是寄宿學校,同學們一般作業做到晚上7點,我要做到9點,有時還來不及做完。初中時經常要寫到十一二點,很晚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很吃力。

小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有強迫症,但我做題目會反覆驗算。舉個例子,1+2=3,我做完這道題,一定會想:3減2是不是等於1?3減1是不是等於2?全部算完以後再做一遍1加2是不是等於3,然後我才會做下一題,這就導致我作業做得特別慢。

跳過這些驗算步驟,我會覺得很難受,沒法專心做下一題。但好處就是,我學過、做過的題,一般都記得很清楚,考試的話,基本上寫多少題得多少分,只要做了,就是對的,要麼就是來不及做了。

所以我周考、月考成績就很差,因為時間緊,我做不完,但是期中、期末考試,有兩個小時,我能把題目做完,成績就很好,還能考100分。

所以,我對老師來說,是一個挺頭疼的存在。

陳瑜:有去醫院鑑定過嗎?

糰子:有。7年級的時候,我媽實在受不了我的做題速度,帶我去醫院。醫生說我是輕度強迫症,不需要吃藥。但我吃中藥調理脾胃,因為人的精神狀態好了,病症也會改善。

9年級轉到國際學校,學習非常輕鬆,內容也很簡單,我現在不用這種病態的寫作業方法了,但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的成績開始往下掉了,哈哈哈。

陳瑜:會被強迫症困擾嗎?

糰子:沒有啊,做題很開心,我挺享受的。

陳瑜:但是你考試有可能考不完吶?

糰子:但是題目很有意思,我無法拒絕啊,我還會主動去找數學老師要題目做。做題很開心,對我來說叫強迫症嗎?所以我沒有理會這種東西。

陳瑜:爸爸媽媽也沒有因此給你壓力嗎?

糰子:他們先前不知道我有這個病的時候,確實比較為我著急,畢竟一個周末,我不是上課,就是寫作業,寫完就上住宿學校校車了。

知道以後很少會在我面前嘆氣了,實際上我聽到他們嘆氣的時候會很揪心,覺得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越差越遠。

我寧可他們罵我,畢竟罵我,我心裡會做對抗,但是他們的嘆氣,會導致我一整個晚上很難受,小時候蒙在被窩裡,難以入睡,因為這是一種情緒,我很難去做語言上的對抗。

陳瑜:他們後來有改變嗎?

糰子:很遺憾地說,到現在依然沒有變化,雖然不直接在我面前說,但我依然會感受到。

陳瑜:你如何調整自己?

糰子:沉浸在音樂、讀書、視頻裡,騎車和寫書法對我也比較有幫助,還有購物、運動、外出看展覽也有作用,能讓我屏蔽之前的情緒。

陳瑜:感覺你挺接納自己的,也懂得尋找調節的方法,即便在應試教育體系下,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則。

糰子:是的,我理解東西比較快,但是我記東西、輸出東西就很慢,背文章、背古詩、背單詞,需要比別人多很多倍的時間。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小學做作業的時候,我媽能陪在我身邊,看到我反覆驗算,能立刻提醒我去做下一道題,讓我形成「做題-下一道」的習慣,而不是「做題-檢查-檢查-檢查-下一道」,這樣可能會讓我的作業速度有所改進。

2

陳瑜:高三最後一年,要申請海外學校了,準備讀什麼專業?

糰子:我對建築很感興趣,尤其是室內設計,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同樣是一個房間,不做大的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合理的排布,就能變成舒適的空間,讓日子過得很舒服。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學科,所以就想以後有機會,我要去學設計。

陳瑜:很多孩子到了18歲,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學什麼、要幹什麼。你的職業理想從什麼時候開始確立的?

糰子:小學四年級,我們家從小公寓搬到了別墅,但是我反倒覺得在小公寓裡過得更舒服。我就想,為什麼?

後來我發現別墅的空間利用得不夠好,一樓客廳,二樓廚房,三樓四樓是臥室。我們家裡有老人,走來走去很不方便。

我有個鄰居是學是園藝設計的,我跟他聊過,他說你覺得空間設計不夠合理,那麼你可以考慮怎麼讓它變得更合理。他的話啟發了我,我就會去想類似的問題,到了初中,逐漸明確以後想幹什麼。

我有一個想考美院的好朋友,她推薦我去一間畫室學畫畫,我的老師設計出身,我跟著他學了很多,他也推薦了我很多書。

陳瑜:有意思,別的小朋友都在幼兒園、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畫畫,到後來學業壓力大就放棄了,你反倒是在初中去學畫畫。

糰子:我小學美術老師跟我說,你畫畫還算有點天賦的,你可以去多了解。但小學在體制內學校學習,時間也不多,所以沒報班。上海的初中讀四年,前兩年學習節奏比較慢,所以我就去學了。

我父母一開始是不太支持的,覺得路程太遠,來回要一個半小時,但是覺得我確實對畫畫感興趣,就送我去了。一周兩節課,周六周日上午各一次。現在馬上高三了,還在堅持,但頻率少些。

陳瑜:你在畫室裡畫畫是什麼感受?

糰子:如魚得水!

陳瑜:「如魚得水」是指你寫作業很慢,但畫畫很快?

糰子:那倒沒有,人家一個小時畫完,我大概要2-3小時,但是我理解起來會比較快,所謂「一點就通」吧,能迅速get到老師的點,老師教起來也比較輕鬆。

老師在課堂上把我的問題指出來後,我回去再思考。因為我入睡也慢,所以睡前我腦子裡就會想,畫畫哪裡還有問題,想我看過的結構圖,我的透視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提升的。

我也蠻感謝我的父母,暑假帶我去了歐洲,讓我對建築更感興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

陳瑜:你應該有不少朋友吧?感覺很多機會是你在跟朋友的互動中發現和創造出來的。

糰子:是的,我是b站的視頻up主,做遊戲教程,在網上也結交了很多朋友,還有很多國外的,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陳瑜:你在b站上叫什麼名字?

糰子:我不想把我b站的帳號和我的私人生活聯繫在一起,如果你在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允許我不把信息透露出去,我很樂意跟你分享。

我在b站上起了個比「糰子」更有博主氣息的名字,糰子更像玩家,但是如果你說你是視頻up主,名字太生活化的話,會讓粉絲覺得你過於接地氣,心想「同樣是玩家,為什麼我要來看你的視頻」。要是名字比較有博主氣息,就會讓人覺得,我可以教給他們東西,也更能夠吸粉。

陳瑜:哈哈,有意思。怎麼就開始玩起視頻來了?

糰子:我9歲時,也就是我爸媽結婚10周年時,我爸帶著我一起做了一個10周年紀念視頻。從那時候我了解到,原來視頻是可以一個人完成的。

後來,小學五年級時,我幫我們學校做了畢業典禮視頻,是唯一一個被校長點名表揚、存入檔案的視頻,雖然名義上是我們班主任做的,哈哈哈。

陳瑜:哈哈哈。爸爸無意間把你領上了這條路,然後都靠自學?

糰子:是的。當時不像現在,視頻誰都能做,那時需要專業的剪輯軟體來製作,而且有些軟體的高級功能需要付費。

比如付了費,可以允許你無限圖層,但我沒付費,我必須花時間把每個圖層導出,不停地合二為一、合二為一……最後才能剪輯成一個視頻。

我用繁瑣的方式避免了付費,但也因為這麼反覆研究打磨,使得我能夠很熟練地運用剪輯軟體。不是說我有什麼天賦,只能說我付出的時間比別人多,我感興趣,並且堅持了下去而已。

陳瑜:那你怎麼會當上up主的呢?

糰子:我在學習使用軟體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些視頻,但那會兒的手機容量小,沒法存放很多視頻,我就上傳到b站上,上傳多了就有個想法,我要不要去做視頻up主。

10年級的夏天,我在國外上夏校,課業特別松。當時有個朋友打遊戲遇到了瓶頸,新出來的角色,他不會用,我就去玩了玩,發現一下子理通了這個角色,就開始做教程。

新角色剛上排位的時候,我在b站上發布了我準備了兩個月的視頻,正好趕上熱度。大家都在談論,但沒有很多人理解這個角色,唯一有關這個角色的視頻就是我的。

當時我看700多播放量,很開心,因為以前朋友圈點讚,大概也就幾十個人,現在有幾百個人觀看,很開心。

結果過兩天後,幾千播放量,幾萬播放量,我當時整個人就震驚了。視頻底下也有很多友好的評論,我就覺得我可以繼續做下去,然後就開始正式成為一個up主了。

那條視頻目前有10萬播放量了。

現在這個帳號不只我一個人,我有個搭檔,他是打職業比賽的,頂尖玩家,話很少,負責硬核的東西,我負責製作視頻和管理工作平臺上的社交。

我還有個團隊,5個人,是早期的粉絲志願者,來幫我做錄頻組的工作,把我搭檔的視頻錄製審核,我來做教程,現在我時間少,他們也會做。

陳瑜:現在有多少粉絲?

糰子:14000。

陳瑜:我不太懂,過萬是不是算不錯的成績?

糰子:也不算吧,過萬隻能說是過了瓶頸期,大部分的遊戲up主都卡在三四千和七八千這兩個階段。

三四千,可能是他們某期視頻很火,後面做的,官方為他推流,但其實他做的內容只有那一期是抓人眼球的,所以他的粉絲數就卡在了三四千這個階段。

七八千的話,就是說他做出來的視頻有東西,但是沒有自己的風格,導致粉絲就停在那個階段,上不去。

我也卡過,卡了將近快半年,今年年中才達到了1萬。過萬後,我的粉絲數以每月1500的速度往上漲,所以我也只是一個準備步入小康階段的up主而已。

陳瑜:怎麼跨越瓶頸期的?

糰子:我走了不少彎路,很多up主也會幫助我。我發現自己的視頻沒有準確的定位,只是做我自己要做的視頻,而不是說粉絲真正需要什麼。想通了以後,我開始製作一個新系列,針對高階人群。

我做的這款遊戲,遊戲玩家活躍度大概在100萬人左右,那麼我就抓住裡面的2萬高階人群,去做有深度的教程。現在,在高階人群裡,有1/4的人是看過我的教程的。

所以,我的粉絲不僅是那些普通的入門級玩家,更多是有黏性的深度資深玩家,我的帳號不是其他up主能輕易替代的。

陳瑜:Cool! 你剛才說你現在可以成為一個奔小康的up主,到現在為止大約掙了多少錢?

糰子:大概2000左右。

粉絲過萬後,會有很多機構和俱樂部來找我廣告合作,但掙到的錢,我大多都分給搭檔和團隊了。給搭檔買了個300多的麥克風,並給了他500元,給團隊1000元,自己只留了100左右,給粉絲髮禮物。

我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樂在其中。而且我以後學設計,設計屬於藝術,藝術課程裡面有一個叫media,就是傳媒。那麼我現在做視頻剪輯,也算是為我的未來做準備。所以,錢對我不是特別重要,積累的經驗和我在b站收穫的朋友,比較重要。

4

陳瑜:我發覺你做事情很會思考,很會找規律,這是你的一個習慣嗎?

糰子:是的,這個也是我做數學題的習慣,就是反覆去找最優解。

比如我知道了1+2=3、2+1=3,然後我可能會去想,還有什麼方式等於3?

1+2=3是最常用、最省力的解,但我會在性價比最高的答案範圍之外,再去找性價比很低、沒什麼用的解,可能會意外發現-3+6=3,這個解好像也不錯哦!就算是自己的一個樂趣吧。

我在打遊戲時也會想,我除了用這種方式過這一關之外,還有什麼方法?我從地圖外面繞一圈過去,會不會比從地圖裡面走快得多?我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有收穫的。

陳瑜:但是你會去嘗試一下?

糰子:對,會去嘗試,個人習慣。

我會在找到一個能用的方法以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去尋找更多的解答,尋找最優解,雖然往往是沒有結果的。

陳瑜:這種思考和做事的方式,是你自己探索形成的,還是有誰教給你的?

糰子: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強迫症,所以發展出來的,呵呵呵。

陳瑜:很多事情都有兩面哦,強迫症不好的一面,讓你作業做得慢,好的一面讓你可能發展出不一樣的路徑。

糰子:對!

5

陳瑜:你小學和初中每天打遊戲的時間多嗎?

糰子:我小學不打遊戲,因為我覺得做數學題很有意思。

9年級,我的手機升級了,用了兩個月之後開始打遊戲,也是因為進了國際高中太寬鬆了,沒啥事做。

我玩遊戲,對遊戲本身沒啥興趣,但遊戲的機制很有意思,會去想怎麼可以打得更好。打著打著我發現,研究競技遊戲的打法更開心,那麼我為什麼不把它分享給更多人呢?

我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打遊戲從漫無目的的狀態,變成有目的的狀態,從有目的的狀態變成了愛好,然後變成了up主。

我現在做up主的原因也不是這個了,更多是為了我的團隊和粉絲,還有就是為我的大學專業做準備。

陳瑜:你做的這些事情,爸媽知道嗎?

糰子:今年我爸學法律時,關注幾個up主,他登錯帳號了,登的是我的,意外發現我有一萬多粉絲,才知道這個事情,以前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

陳瑜:他知道後什麼反應?

糰子:那天正好我在睡覺,我爸進來:「兒子,睡著了嗎?我給你買了你最喜歡吃的雞蛋仔,明天你可以吃。我看到你的b站了,有一萬多粉絲,希望你可以保持下去,加油哦!」然後就關門了。

陳瑜:哈,那他的反應還是很積極的,有出乎你意料嗎?

糰子:主要是那天快睡覺了,他這樣說。事後,我爸說看我做了那麼多視頻,至少花了幾十個小時,希望我把更多時間花在學業上,但如果你真心喜歡的話,也可以合理好安排時間。

陳瑜:你現在每天在b站上花多少時間?

糰子:現在比較少,以前學業沒有那麼繁忙的時候,每周大概4-5個小時吧,去處理下動態、私聊、關注下最新資料。

我之前還運營一個有關英語書法的公眾號。那時因為我2018年去貴州山裡邊做義工,遇見了一個喜歡的姑娘,表白失敗了,但她人很好,說他們學校有很多活動,問我回上海後要不要去看看。

後來,我穿著他們學校的校服就去了,他們正好在社團招生。

我看到有一個書法社團,以為是教中文的,結果發現是教英文書法的,就很好奇。後來聽說他們社團的創始人想找人剪一個商賽的視頻,我就主動幫忙,她就讓我加入社團學習了,即便我沒有他們學校學生證,哈哈哈。

英文書法的圈子太小了,所以我們這些人設立了一個目標,雖然聽上去很幼稚,就是想在全國範圍內普及英文書法。我們開了公眾號,有上百人的微信群,目前群冷了,但公眾號還在做。

我在做公眾號的時候,有個非常強的大佬看到我們的作品,加了我的客服號,給我提了些建議,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他們的小群,我說好啊。

進去後發現,全中國最牛X的大佬都在這個群裡面,我受寵若驚。

學英文書法的人,基本都是進入大學、20歲以上的,我們初中生很少,所以當時為了推廣書法,我就用同樣的方式潛入其他學校內部,打通關係找到幾個學生會宣傳部長,聯合他們一起舉辦書法活動,當時一起參與的有七八個學校。

後來我主要精力放在了b站,社團創始人也出國留學了,所以公眾號停更了很久。怎麼說,我們的目標失敗了,但也算很好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吧。

6

陳瑜:我發覺你學個東西都能搞出很多名堂啊!學個視頻,當上up主;學個書法,開個公眾號,還加入大佬群……好神奇!

你覺得是因為你比較特別,會在課外琢磨這些事,還是說現在蠻多的孩子也都是這樣的?

糰子:我覺得我和別人還是不太一樣吧,這個「不一樣」沒有褒貶的含義。

其實這些都是我捨棄掉了很多東西換來的,比如我去貴州當義工,捨棄了新東方的學習,導致我現在英語學習壓力這麼大,但是我認識了我喜歡的女生,我認為這很值得。

再隨後,我學書法創建公眾號,我當時時間都投入在這上面,犧牲掉了和同學社交的時間,所以我在學校裡沒有多少朋友,但我也收穫了很多真正靠譜的朋友,而不是狐朋狗友,這也是值得的。

陳瑜:萬事都有兩面哈。

7

陳瑜:你自己挺會折騰的,不像很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是爸爸媽媽安排的。你爸媽和你是什麼樣關係?

糰子:說實話,我內心對我爸媽還是會有牴觸的。

舉個例子,小時候我明明知道現在的我應該立刻去把書桌收拾乾淨,然後睡覺,但因為沒立刻做,被老爸老媽罵了,所以我就會賴在床上,我的想法是:因為你罵我,所以我就應該在床上多賴一會兒,以此表現出我的不滿。

即使是現在,我知道我的最優解應該是立刻去做某事,但是還是會跟老爸老媽做一些不必要的對抗。

但是我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很理解我爸媽的,他們也一直很關心我的。他們想理解我、想幫我,但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幫,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用他們掌握到的信息口頭上督促我。

我覺得老爸有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可以不比人家優秀,但是要比昨天的自己優秀,哪怕只有一點點。」媽媽則是一直鼓勵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也會告訴我底線是什麼。

陳瑜:你爸媽總體給你蠻多自主空間的。你覺得如果一個孩子有比較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他是不是就會自己去發展、自己去生長?

糰子:我覺得並不是。

我朋友圈裡面,有很多人凌晨4點還在發抖音的搞笑小視頻。

我感覺家長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用威逼利誘或者等價交換的方式讓他們讀書,但孩子大了以後,他可以毫無限制地放逐,以前刷抖音幾十分鐘,現在可以刷一整個晚上。

光有時間不行,關鍵要有目標,而且這個目標要孩子自己建立起來的,否則完成了高考的目標後,就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精力就好比一個裝滿水的瓶子,扎了很多洞,水到處竄,他也不知道自己目的是什麼,但他的時間就是在浪費。

陳瑜:你說得很對!不過我接觸下來,會覺得現在很多學生其實沒有自己的目標,可能一直以來被家長控制和替代,就放棄了自己的思考和選擇。

糰子:即使你沒有目標,你有愛好,也會促使你自律。

我現在有個新的愛好,學編程,它會讓我在空閒的時間想去做它。

愛好還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讓你找到同伴,就像我加入的書法社團,就像我的b站團隊,都是同樣愛好的人,向同一個目標去發展。在自己懈怠的時候,朋友就是督促你進步的動力,就變成了良性循環,這是很贊的事情。

陳瑜:你為什麼就能進入這種良性循環?

糰子:及時行樂的誘惑是大於愛好的,你玩了一把遊戲,很可能還想繼續玩。手機對我的誘惑力也很大,但是我找到了比手機誘惑力更大的愛好,我寫書法、我畫畫,這時候連玩手機的想法都沒有。

適當切段自己與外界的聯繫,有時會更有助於自己愛好的發展。

我幹自己想幹的事情時,會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如果還是忍不住想看下手機,我就會把手機放得遠遠的,讓自己懶得再起來去拿。這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裡,可以做一天,有時連午飯、晚飯都忘了吃。

所以首先要找到愛好,還有很重要的是要進入狀態,用遊戲語言,就是要進入「讀條狀態」。

這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進入狀態,可以詢問孩子:「你畫畫,要我陪你呆一會兒嗎?我辦一會兒公,過會兒再走,可以嗎?」

陳瑜:你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爸爸。

糰子:哈哈哈哈哈。

陳瑜:我們約採訪時,你發給我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你說:我努力學習,為了當一個普通人。怎麼解釋這句話?

糰子:我想做的職業是一名設計師,做視頻也只是活在當下,目標也就僅此而已。

我是一個普通人,踏踏實實做自己,不要為錢發愁,有穩定的生活,就很好,健健康康,多陪陪家人,就這麼簡單。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感受和想法

亦或,想對糰子說的話

相關焦點

  •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為什麼要努力?
    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怎麼舒服怎麼過。」今天的努力就是為了將來的不難,讓自己有底氣抵禦生活的風雨,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十分懊悔自己當初的選擇,本可以通過讀書獲得一個更高的起點,卻因為年少衝動,白白放棄了。人生註定要吃苦,今天不苦,老了更要苦。年少時不努力,少了知識的滋養和技能的支撐,明天就只能忍受空虛和窘迫。努力,也是為了自己不後悔。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享受生活,而不是卑微地活著
    可能如今很多人,如果能夠重新回答小時候,相信一定會想著要好好學習努力讀書的,因此,為了讓孩子不再走自己的老路,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與學習,都是非常上心地,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誡孩子好好努力讀書。但是有時候父母,在很多時候,可能也說不定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都只會說一些比較空洞的話,孩子聽多了,不僅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反而會覺得厭煩,更加不願意學習了。那麼父母為什麼要逼孩子努力學習呢?孩子為什麼又要努力讀書呢?如今最接地氣的答案來了,相信你也會為之嘆服,孩子聽了會更有感觸的。
  • 教師爸爸給自閉症兒子尋找學校:讀書的真正理由是當個普通人
    男子為了保住工作,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 但是為了當個普通人,明天早上,他還是要抬起頭來,繼續喝酒奔波。如同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生活艱辛不易,但是生活還是要我努力打拼。為了活下去,做個普通人,我必須堅強。而讀書學習,是成為普通人的最好方式。02 當個普通人就努力讀書你所有想要做成的事,都能通過讀書來實現它。想要當個普通人,便要好好讀書,擁有自己讀書的權利。
  • 讀書|有一種NB是做一個普通人
    我有過夢想…我們大部分人從小就懷有遠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負,我們自以為不平凡,儘管我們做著平凡的工作,但都希望證明自己的價值。當我們逐漸長大,生活中的種種跡象、不如意和壓力都似乎在傳遞一個訊息,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 努力讀書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努力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許多人會認為是可以掙更多的錢,確實物質財富是努力讀書獲得的最基本生命需求。但是既然是寫一篇宣傳正能量的文章就要把努力讀書說的高大上,並且蘊含一定的哲理。這也是許多讀者所追求的東西,畢竟美好的事物誰都想要獲得,我認為努力讀書才能在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道路從未被堵死,也不只有讀書一條路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道路被堵死了嗎?新年假期,看到了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轉發某留美學生的一篇文章,《不要把普通人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這條路徹底堵死》。陳總編轉發的這篇文章,其中心思想是,以丁真突然爆火為例,指出當今的社會,應該讓通過自身努力的人獲取成功,比通過運氣等不可控因素的人成功,更合理,也更公平。
  • 孩子,我要求你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你未來可以有選擇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孩子教育上說過一句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此言一出,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人最強烈直觀的感受就是:劉瑜教授,您已經是清華教授了,您女兒都可以上名校附小附中, 都贏在了起跑線了,還說什麼要勢不可擋成為普通人?  真是「何不食肉糜」啊!  這只能越發激起了家長們的焦慮和不公平感:我們這是要多努力,付出多少艱辛,才能達到人家心中的普通人水平啊。
  • 平凡才是生活的真相——我們這麼努力,不過是為了成為一名普通人
    生在一個安穩的家庭,上學時沒遇到過校園暴力,考了一個差不多的大學,找工作時遇到一個蠻不錯的老闆,跟一個普通人組建了一個溫馨的家,兒女雙全,平平安安,沒有飛來橫禍,柴米油鹽過完這一生。說來容易,可做到太難,生活給了我們太多這樣的觀點: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 「讀書是普通人,最廉價的成長方式」:保有讀書習慣的四個益處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被讀書無用的理論所困,總是覺得讀書沒有好處,甚至引用企業家的話,在他們成功後,他們根本不讀書。但我認為,人雖然不讀書,但他仍在學習,思考仍在進步。人們可以經常與各行各業的大師進行深入交談。
  • 瑞思學科英語|龍應臺:「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選擇」
    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沒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樣發展,置身於人群中依然顯得有些「平庸」。那麼,面對孩子的「平庸」,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了這樣一番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你快樂。」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家長必讀!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 普通人考清北需要多努力
    還是先把個人層面寫在前面吧,想考清北考名校,個人努力因素肯定是要有的,但好好思考,努力是什麼,為什麼同樣的努力產生了不同結果,這裡我覺得叫努力不夠科學細緻,我把它叫做付出。 首先付出精力來上課了解知識點,其次付出時間去理解知識,這兩點統稱為付出吧,或者還是習慣叫努力那就叫努力吧。
  • 【我是教師】一個畢業班班主任的震撼講話: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也許有同學會覺得老師你太大驚小怪了。好吧,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我們到學校來,究竟為什麼?究竟要學些什麼?也許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我們到學校來,絕不僅僅是為了分數,更不僅僅是為了中考高考,我們到學校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生存之道,準確地說,就是要學習職場生存之道,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
  • 我只想做一個普通人
    記得有一天,我去託管班接你回來的路上,你跟我說:「媽媽,我覺得學習壓力好大,我只想做一個普通的人。」我拉了拉肩上沉重的書包,轉身給了你一個緊緊的擁抱,說:「嗯,我的寶貝好累,學習太辛苦了!但是,我們能不能繼續堅持呢?」你抱著我的臉左親右親,開開心心地跟我一路嘰嘰喳喳的說開了。我的心很疼,滿腔疲憊與無奈。
  • 父親,我努力讀書,只是為了和你保持火星的距離
    他很擔心地說:「我是問過人的,應該不會錯。就是出了校門,往西走200米。」我聽了就很不高興,拿了飯票就讓他走。到了吃飯時間,我沿路找去,終於在一個偏僻的拐角找到了那家新開的食堂。有錢就是好事,板凳賣了就是錢,不賣就是柴火,我閨女做得對。賣完了我還可以再做······」父親的話讓我很溫暖,也很感動。那年,我們一家去外公家做客。外公抽著旱菸,悠悠地對我父親說:「別讓丫頭念書了,女孩子讀書再多也沒有用,到時候都是要嫁人的。」父親眼睛瞪得像個銅鈴,生氣地說:「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讀書的。
  • 把孩子養成「普通人」沒活路,養成「努力的普通人」才有出路
    )是個普通孩子的現實,也不介意他成長為世俗意義上的普通人,但我絕不接受以「普通人」為盾牌而不作努力。所以,我能像清華教授那樣,接受臭蛋(我家那位18歲騷年)是個普通孩子的現實,也不介意他成長為世俗意義上的普通人,但我不接受這種貌似佛系的育兒觀,更不會接受這位教授所說的「懶漢對社會也是有貢獻」的觀點。因為,我不接受一個不努力的孩子。我能接受「普通孩子」的觀點是因為,普通孩子對應的是天才兒童,而我,並不願意我的臭蛋是天才兒童。首先,天才少之又少的。
  • 我努力考清北,是為了下一代不考清北
    文章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養蠱大學」這個比喻。古代傳說,把許多毒蟲放在一個罐子裡讓它們互相吞食,最後剩下的那個就叫蠱,是最毒最厲害的一個。不知道用「養蠱」來形容內卷是不是恰當,但確實非常形象,有助於理解。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嗎?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嗎?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答案,但今天我想要說的是,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因為人生的起跑線不同,當你處於一條落後於他人的起跑線上時,你就必須通過努力讀書,才能有機會去超越領先你的人。說一個我朋友做過的班級實驗活動吧:有一次,我朋友他們學校,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班級賽跑活動。
  • 讀書為了什麼?給孩子看看這幾張圖片,就可以明白很多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讀書不努力咋辦?讀書雖然不是唯一出路,但卻是大多數普通人想要獲取成功的捷徑。一個人的學歷越高,他獲取金錢和地位的方法和機會也會越多,只有他們才更容易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