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求你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你未來可以有選擇

2020-11-27 伊吾聞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孩子教育上說過一句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句話很好的說出了現代父母的焦慮與崩潰,我們終其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們可以為了培養優秀的孩子放棄我們的一切,這就是中國的父母。

我自己的孩子1歲半,我和我的先生只是普通的打工人,我們在大城市打工,卻無法在大城市立足,因為我們的工作只能夠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強行在大城市買房,我們可能活得會比現在艱難上百倍,甚至可能會犧牲孩子的費用,一想到孩子可能會得到更劣質的生活,我們就只會怪自己沒用,而不會怪孩子。

我身邊的人總是會跟我們說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堅守在大城市,是為了讓孩子不要走我們的老路。他們在大城市成長起來,就不需要像我們一樣,從農村走向城市,在陌生的城市裡寂寞的奮鬥著,內心總是有不安,總是有掙扎,而他們,就是在這個城市長大的,他們是屬於這個城市的,這就是我們做父母的拼了命留在大城市的原因。

想想,真的是這樣,明明作為大人的我們,在還未婚或者未孕之前,可以灑脫的離職,可以灑脫的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會考慮到孩子的未來。

我們不再敢有夢想,我們只想踏踏實實的守著現有的幸福,我們不敢再有翅膀,我們要平穩的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讓孩子儘量不要受到風吹雨打。

有了孩子,似乎一切都是圍著孩子轉了,婚姻裡的雙方都需要為了孩子付出很多很多。婚姻裡的分工也變成一個努力工作賺錢,一個安心培養孩子。只有這樣的分工,才能在最大的能力範圍內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被愛澆灌著,被眾星捧月的包圍著長大,但是他們也是不幸了,因為他們從小就背負著壓力成長。

從小就開始早教、開始學習這個世道上的一切,不管是待人接物還是行為邏輯,都要開始學習。

小小年紀就要學習多門外語,其實誰也不知道這些語言未來是否能幫助到她們,只是如果現在不學,你的孩子就被別人落後。

從幼升小開始上補習班,補習班已經成為這個時代孩子腦子裡印象最深的記憶,學校課堂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的知識需求,她們需要更多的補習來讓他們成為佼佼者。

各種不同的興趣班,似乎每個孩子都想成為興趣愛好廣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兒童。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孩子就是一個笨的孩子,他真的什麼都學不好怎麼辦?

我看看現實,我發現,這樣的孩子真的會被他的集體排除在外,沒有人喜歡跟學習不好,還不上補習班,還沒有任何興趣愛好的孩子玩。

所以,為了孩子,我也只能讓她小小年紀就開始各種培訓。

她很可憐,明明那麼小,什麼都不是很懂,剛學會說話而已,卻已經開始學習更多的東西了。

她很幸福,可以去見識很多我這麼大還沒見識過的知識,也能結交很多朋友。

這個時代造就了如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這樣的精英教育型媽媽,做父母的沒有選擇的必須在孩子教育這個事情上付出最大的成本,做孩子的也沒有選擇的必須接受這一切。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家境貧寒而覺得你可以不用努力讀書,更沒有人因為你不努力讀書而同情你,所以,孩子教育,只能一抓再抓,就是希望孩子能在未來可以自由選擇。

正如我文章開頭引用的那段話,讀書,不是為了跟別人攀比,而是為了長大了可以自由的選擇,可以活得有成就感和尊嚴,這樣的生活也許才會快樂。不管作為父母的我們還是作為孩子的他們,都只能接受這一切,我們沒得選。

相關焦點

  • 孩子:我讓你用功讀書,不是為了比成績,而是讓你有選擇的權利
    店主的兒子今年考上了清華大學,為了回家籌客,店主在玻璃門上貼了小提示,關門歇業一周。店主是安徽北方人,來合肥做早點生意已經有兩年時間,平時孩子在老家上學,寒暑假會來店裡幫忙。店主兒子考上清華讓小區很多的居民讚嘆不已。沒想到一個普通賣早點的家庭也可以培養出最頂尖的人才,大家都在猜想夫妻倆教育孩子是不是有什麼訣竅。
  • 瑞思學科英語|龍應臺:「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選擇」
    土耳其有句諺語:「上帝為每隻笨鳥都準備了一根矮樹枝。」但在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滿足於棲息在一根矮樹枝上呢?據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100個家庭裡有90個家庭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沒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樣發展,置身於人群中依然顯得有些「平庸」。那麼,面對孩子的「平庸」,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給的「任務」,而是為了這三點
    三個要點,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以後可以「放鬆」生活龍應臺老師曾經給安德烈寫過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話是「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讓孩子多上興趣班,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
    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家庭培養一名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甚至會超過百萬。因為這其中的教育投入還包括了為孩子報興趣培養班,報興趣班的好處有很多,並不是為了攀比。,於是我就問他:&34;孩子跟我說:&34;我說:&34;孩子說:&34;聽孩子的這些話之後我覺得很難過,原先我一直以為報興趣班是為了攀比。
  • 讀書不是為了成績有多高,而是能有更多選擇,家長孩子都該知道
    你什麼都沒有,為什麼要甘於平凡作為一個沒有家庭背景中的孩子來說,讀書是你改變自己的唯一出路。有多少寒門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在千萬個日夜苦讀中,每天沉浸在一頁又一頁的試題當中,最終在高考這場大戰中,一舉成名,考上211,985重點大學,實現了人生價值的變現。
  • 讀書無用不如打工?交友只是功利攀比?NO!只是讓你有更多選擇
    讀書無用不如打工?交友只是功利攀比?NO!只是讓你有更多選擇龍應臺曾對兒子安德烈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孩子,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為了不輸給自己
    ,拿第三也不錯啊,你上次拿了第五名,現在有進步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而我想對孩子說,「你真的沒必要為了一次的輸贏耿耿於懷,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不輸給自己。」努力奮鬥真正的意義,不是為了贏別人,也不是為了成為誰,而是為了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 《孩子,為你自己讀書》:孩子,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孩子正在漸漸長大,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為了引導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在這些方面給孩子挑選幾本好書,讓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成長。為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最近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主題閱讀。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家長必讀!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 為了孩子的未來,寒門學子一定要讀書
    最近在看一部中國留守兒童題材的紀錄片《村小的孩子》,蔣能傑指導的。看了之後很感慨:為了孩子的未來,寒門學子一定要多讀書。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厭學,父母們認為這不是自己的責任。請問有多少人是持這種態度的?父母認為,我為了賺錢給孩子交學費,在外面吃苦受累、節衣縮食,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這是孩子對不起父母。請問,這是不是把順序搞反了?是你沒有好好陪著孩子成長,而後引發了孩子後面一些列的問題,至少,孩子出現的很多問題的原因中,父母的責任不到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享受生活,而不是卑微地活著
    但是有時候父母,在很多時候,可能也說不定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都只會說一些比較空洞的話,孩子聽多了,不僅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反而會覺得厭煩,更加不願意學習了。那麼父母為什麼要逼孩子努力學習呢?孩子為什麼又要努力讀書呢?如今最接地氣的答案來了,相信你也會為之嘆服,孩子聽了會更有感觸的。
  • 努力讀書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努力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許多人會認為是可以掙更多的錢,確實物質財富是努力讀書獲得的最基本生命需求。但是既然是寫一篇宣傳正能量的文章就要把努力讀書說的高大上,並且蘊含一定的哲理。這也是許多讀者所追求的東西,畢竟美好的事物誰都想要獲得,我認為努力讀書才能在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跟別人比成就,是希望你有更多選擇
    生活中,很多父母一味地告誡孩子要用功讀書,為的是以後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個「好的生活」。但又因為沒有表達清楚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誤解以為是「為了賺錢而工作」,所以在孩子們的思維中,往往變成了「讀書就是為了賺錢」。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這是最好的答案
    現在有一些家長認為,只要有錢,即使不讀書也可以。甚至一名初中生也說過「我學習不好照樣可以,因為我家有錢」,孩子能有這樣的想法,都是家長在誤導,把讀書與賺錢掛鈎,「讀書無用論」才是教育最大的失敗!【part1】孩子,你為什麼要讀書?
  • 孩子,媽媽為什麼要讓你努力讀書?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
  • 勵志語句:努力是為了選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等著被生活選擇
    勵志語句:努力是為了選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等著被生活選擇The effort is to choose a better life, not to be chosen by life那些不斷變強的人之所以一直成長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讀書?讀書,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他說:「我這兩天只考慮吃東西,我完全沒什麼盼望,我什麼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頓好的,怎會計劃下星期、明年、將來會怎樣?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關於孩子為什麼要多讀書,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的經典: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讀書,不是因為我要和你比成績,而是因為我要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可以遇見更好的世界
    早上浩浩做暑假作業時碰到了一道難題,想不出來就跟我我抱怨:「媽媽,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是第一次問我,而讓他懂得上學讀書的意義,卻是我不可不講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可是孩子連為什麼讀書都沒有弄清楚,你覺得他會全力以赴的對待學習嗎?巧了,最近剛好看到這樣一組漫畫,我想可以很好的用來引導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後看到的世界千差萬別:要想孩子長大後體面,受人尊重,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就要捨得小時候逼孩子不要偷懶,變得優秀。
  • 你現在的努力,是為了你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你現在有多努力,多用心,將來就有多成功。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需要堅持。我們看到別人輝煌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羨慕和妒忌。
  • 你既然可以拿孩子的成績攀比,孩子為啥不能拿你的錢攀比?
    最簡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家長們在時時刻刻進行著攀比,誰家孩子考得好,誰家孩子不如自己家的孩子,這些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家長接孩子放學,路上跟別的家長攀比了一番孩子的成績和特殊技能,回家之後孩子要買一雙某大牌的運動鞋,家長卻義正言辭地跟孩子說:不可以攀比。這句話對孩子來說,太蒼白了,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是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