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為了不輸給自己

2020-11-22 蘭花教育

考不到第一名,是不是代表自己不夠優秀;

沒贏過別人,是不是說明自己比別人差; 

輸了一次比賽,是不是就會被別人看不起;

很多孩子,內心都會有這些想法,作為父母必須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輸贏觀。



1

努力不是要贏別人

而是不輸給自己


前陣子,兒子垂頭喪氣地跟我說:


「媽媽對不起,這次模擬考試我沒拿到第一名,而是第三名,我又輸給班上那個女孩了!」


我當時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不知道是不是平常給他灌輸了太多贏的思想,讓他每次考試壓力都特別大。


我輕輕拍了拍他的頭,安慰他說:


「兒子,這次沒拿第一也沒關係,拿第三也不錯啊,你上次拿了第五名,現在有進步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有一些「輸不起」的孩子,當輸給別人的時候他們會垂頭喪氣地說:


「我不開心,因為我玩遊戲輸了」

「我這次競賽沒拿到一等獎,我不能原諒自己」

「我不服氣,竟然輸給了一個平常成績沒我好的同學」

……


很多孩子會因為一次的考試成績或者是一次競賽活動的輸贏而感到悲傷,甚至認為自己沒用!


而我想對孩子說,「你真的沒必要為了一次的輸贏耿耿於懷,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不輸給自己。」


你這一次比原來的自己更有進步,比以前更好了,這本身就是贏,所以不要總跟別人比,要多跟自己比。


努力奮鬥真正的意義,不是為了贏別人,也不是為了成為誰,而是為了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父母只有教會孩子正確地對待輸和贏,那他才能輸得起,也能贏得起!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比起贏,他更應該擁有一顆強大的心。



2

比起教孩子要

更應教會他學會接受輸


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一顆好勝心。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


不管做什麼事,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比別人做得都要好,希望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和父母的讚揚。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好勝心是一把雙刃劍。


適當的好勝心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孩子全面進步和發展。


可是,好勝心太強的孩子往往會求勝心切,一旦不能取得勝利的時候,就難以承受失敗帶來的心理壓力。


輸不起的孩子,一旦輸給了別人就會情緒低落、頹廢、難以用客觀的態度看待問題和吸取教訓。


而當他取得勝利了又會容易驕傲自滿、盲目自信,這種人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有句話說得好,「輸贏乃兵家常事」。


放在現實生活中也如此,輸贏乃生活常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贏,也不會一輩子都輸。


人這一生很長,未來要面對的困難與挫折很多,各種挑戰都會接踵而來。


父母必須要教會孩子正確看待輸贏,正確看待名次和成績,否則將會釀成大禍。


前陣子,江蘇一名10歲女孩因成績差,家中服藥輕生,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別視頻和374字的遺書。


女童在遺書中說: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我死不是因為爸媽,也不是因為老師,是因為我自己……」


僅僅因為學習不好,所以這名年僅10歲的孩子選擇自殺,這多麼可悲。


孩子,你不是輸了一時的成績,你這樣做的話輸的是一生!


請務必告訴孩子,你不一定要贏,而應該學會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



3

告訴孩子

有輸有贏,才是人生


「考第一」這個問題貌似是一些孩子想追求的。


《少年說》,一位名叫吳謙益的高二男孩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孩子一登上臺便開口吐槽自己的媽媽,說媽媽不希望自己的成績排名好!


他在臺上向媽媽發出心靈拷問:


「媽媽我不明白,為什麼別的家長都鼓勵自己的孩子你卻總是打壓我的上進心,追求進步究竟有什麼錯?」


男孩的媽媽在臺下認真地對兒子說道:


「謙益啊,從小到大,你都是媽媽心中的乖孩子,你非常的自律,非常的嚴謹,總是高設目標,自我加壓。


很多次都拿過第一的好成績,媽媽確實為你感到驕傲,也為你自豪。


但是當媽媽發現,你把你的課桌前都寫上「第二就是落後」這樣的字眼時候,我忽然間就經常把不一定要考第一掛在嘴上了。」


聽到這兒,主持人陳銘一改開始前的打趣,認真地說了一句:「這就有點極端了。」


這個之前被大家羨慕不已的「別人家的孩子」被媽媽的一番話震驚到了。


大家都不禁為這個一心只想考「第一」的孩子倒吸一口氣!


媽媽不希望兒子考第一併不是不希望他追求進步,而是她不希望兒子把第一看得那麼重要,希望他能得到全面發展。


媽媽太擔心兒子把名次看得太重要了,害怕他把超過別人當成學習的最大動力,而忽略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才是學習的意義。


很理解這位媽媽的擔憂,也很認可她對兒子的教育方式,有時候不是考第一才代表自己優秀,才代表自己成功。


俗人回檔》裡寫道:有時候別人前進,我更進,是成功;有時候別人後退,我不退,是成功;有時候別人爭了,我不爭,是成功......


很認同教育家杜威寫的一句名言:


「失敗是一種教育,知道什麼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


父母請告訴孩子,不必一直要求自己贏別人,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成功的偶然和必然!


要記住,有輸有贏,才是真正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努力奮鬥不是為了取悅誰,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
    我的閨蜜跟我講,她要努力學習,認真看書,多去和更優秀的人去交往,學會為人處世,學會和領導處理好關係,她不斷的學習馬雲、劉強東等大咖的書籍,為的就是跟他有共同話題,因為她喜歡的那個男生很喜歡這個領域,然後見機向他表白。
  • 孩子,我要求你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你未來可以有選擇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孩子教育上說過一句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
    我們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與天鬥,與人鬥,每個人都想要出人頭地但是經歷了多少次的失敗,我們才真正的明白,那個最終使我們受傷的強大敵人,竟然深深地隱藏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所以,人要想有所成就,想出人頭地,先要戰勝自己的弱點。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給的「任務」,而是為了這三點
    但是,有一天,山山的爸爸和他講了一下上學的重要性,並且說明了上學並不是為了父母上,而是為了他自己,經過爸爸的耐心教育,山山也懂得了學習的道理,開始發奮用功的去學習。三個要點,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以後可以「放鬆」生活龍應臺老師曾經給安德烈寫過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話是「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努力為的不是超越別人,而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她說她還記得,她的老師和她談話時最後說的一句話,「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是啊,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努力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碾壓對手,只是簡簡單單地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疑,當你的名次因為別人某種原因造成的退步而相對提升時,抱著這種想法與心態,你會獲得短暫的快感 ,但也毫無疑問,你會持續地退步。努力是為了自己的進步成長,是為了塑造未來更優秀更光彩的自己。01.奮鬥是一個人的私事,與他人無關。
  • 瑞思學科英語|龍應臺:「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選擇」
    據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100個家庭裡有90個家庭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沒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樣發展,置身於人群中依然顯得有些「平庸」。那麼,面對孩子的「平庸」,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 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 致拼搏路上的自己
    今天小編帶來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用這些句子作為你的座右銘吧!  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 致拼搏路上的自己  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機會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2、沒用,不美,或不喜悅的東西都丟掉.  3、一眨眼的功夫什麼都會變.但是別擔心:上帝從來不眨眼.
  • 成為全職媽媽,不是因為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生下小寶貝以後,我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當全職寶媽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理解我。因為,我辭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份鐵飯碗。然而,我卻清楚明白地知道,我不僅僅是在帶孩子,更多時候,我是在治癒自己。
  • 讓孩子多上興趣班,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
    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家庭培養一名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甚至會超過百萬。因為這其中的教育投入還包括了為孩子報興趣培養班,報興趣班的好處有很多,並不是為了攀比。,於是我就問他:&34;孩子跟我說:&34;我說:&34;孩子說:&34;聽孩子的這些話之後我覺得很難過,原先我一直以為報興趣班是為了攀比。
  • 我們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贏在起跑線上」
    如何讓孩子學好英語是這幾年的熱門話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很多英語專家也說孩子要越早學英語越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要錯過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首先我們要明白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成功的孩子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是,用腦科學的原理告訴親愛的家長: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好;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的三個好方法……01.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作為大人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以下這張圖上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
  • 情商高的人說話,不是為了自己爽,而是讓別人舒服
    2、不做太絕對的承諾。特別是重大的事情,不要輕易給人承諾。比如,保證沒問題、放心好了、等我好消息吧等等。你給人太大的期待,萬一沒辦成,就是砸了自己口碑,也耽誤了別人的正事。3、感謝別人,要雨露均沾。一群人當中,你想感謝某人,但也別忘了其他人的情緒。比如,面對領導,你可以這樣說,感謝王總的栽培,也謝謝給位同事的幫助。有個技巧,就是把重要的人,放在前面說就行了。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網友:是為自己活,不是為了跟別人比較
    生活是過日子,過日子最重要的,並不是物質第一,錢可以儲存,而時間不能。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你怎麼過一生。工作之餘能陪父母聊聊天,和愛人做做飯,陪孩子玩遊戲,享受簡單,帶來的快樂。物質簡樸了,生活才能夠簡單,才不會感到疲憊才能夠感受這個世界最純粹的幸福。
  • 家長別故意輸給孩子,否則孩子將來可能會輸不起,做好這點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會陪孩子玩遊戲,但是有的爸爸媽媽會為了讓孩子開心,會故意在玩遊戲的時候輸給孩子,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一直這樣做,會讓孩子的好勝心變強,長大之後跟別人進行競爭時可能會出現完全輸不起的心態,因此家長的這個行為是對孩子的性格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
  • 寒窗十年,輸給別人幾代人的努力?做題家,也會輸給努力的網紅?
    憑什麼我家幾代人的努力,輸給你只有十年的寒窗苦讀?這句話在各個網絡上不斷看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從大的方向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一般說這句話的人基本上是各種二代。從公平角度來說,僅有的十年寒窗,確實沒有可以贏別人幾代人努力的理由。不過凡事有例外,當一個人的才華遠超常人的時候,就會有另外一種局面。漢高祖劉邦原來就是個亭長,明高祖朱元璋原來是個放牛娃;京東的劉強東,最開始也只在中關村賣光碟。
  • 有些人賭博、氪金不是為了贏,是為了迷失與忘卻
    看起來很荒謬,這難道不是建築設計布局規劃問題嗎?很不幸,這個布局規劃不是 bug(錯誤),而是 feature(特點),它才是賭場的精華。哪怕要讓工作人員負責搶救、甚至冒著顧客死在裡面的風險,也無論如何不能更改。「迷宮一樣的賭場」——這並不是誇張的描述,而是真實的設計。這種「迷宮」正在拉斯維加斯這座城市,甚至全世界所有的賭場大規模地量產。
  • 深度解析:開拓者輸給的不是勇士,而是時間
    說這是一場不屬於西決的比賽,有些過於誇張了,畢竟這就是西決的舞臺,而開拓者是憑藉自己的實力,硬是從雷霆和掘金手裡贏得的這一個名額。但是第一場比賽實力懸殊實在過於巨大了,全場開拓者一直沒有讓球迷看到任何贏球的希望,就連他們把比分從17分追到9分之後,我內心都毫無波瀾,如果不是為了更好的給大家寫文章。我早就關掉這一場比賽了。
  • 努力,靠自己!(經典)
    人生需要不斷努力,生活要懂得靠自己。努力,才有更好的人生,靠自己,才有更好的生活。做人要明白,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去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我們靠自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牛逼,有多厲害,只是希望,當困難來臨的時候,自己有勇氣,有能力,獨自去面對。
  • 孩子:我讓你用功讀書,不是為了比成績,而是讓你有選擇的權利
    大家半信半疑,在城裡,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多的學習時間,連家務都不讓做,更不要說暑假打工了。而一個高中生卻每年寒暑假來父母的店裡面幫忙幹活,這真的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難道這對夫妻不知道孩子學習時間的寶貴嗎?
  • 射手座: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2其實在生活中每一個困難,都是對男孩子的磨礪,如果你能堅持下去,那麼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如果有人問,為什麼我堅持到底,依然沒有得到那個人?其實並不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好,只是因為緣分不到,而經過了自己的努力,追求的過程早已經印在自己的心裡,是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