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小寶貝以後,我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當全職寶媽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理解我。因為,我辭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份鐵飯碗。然而,我卻清楚明白地知道,我不僅僅是在帶孩子,更多時候,我是在治癒自己。
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當時,我在媽媽的肚子裡才一個多月,很多人都勸媽媽不要生下這個孩子,但是,媽媽很愛爸爸,於是,她忍痛生下了我。
坐完月子後,媽媽就出門打工了。於是,我的整個童年都被交付在疼愛我的外婆身上,外婆,是我最依賴的人,她對我很好。
然而,舅舅娶完媳婦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能對小孩子來說對別人的態度很敏感吧,舅媽總會把家裡好的東西掛得高高的,或是一些東西總會藏起來,不讓我看見。
而這些對我來說,無足輕重。
小學畢業,舅媽生下了兩個表弟。外婆照顧不過來,就讓奶奶的閨蜜傳話,讓奶奶把我接回家讀書。
這對我來說就像晴天霹靂,即便是現在,每當想起那一刻,我依舊淚流滿面。我覺得,那一刻我被全世界拋棄了。
這,也是我現在堅定不移地照顧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覺得,既然我無法改變自己命運,那麼,至少我可以選擇照顧孩子,不讓孩子也承受這些,因為我感受過那種感覺,不想讓孩子也同樣感受到這些。
小學畢業後,我被爺爺奶奶接到身邊,當時家裡有兩個小堂妹,每次煮完菜,嬸嬸總會把菜放在堂妹面前,然後,說上一嘴:「想吃就把手伸長一點」。然而,我伸長手,菜還是很難夾到。於是,我總是賭氣不吃菜,或是跟著爺爺奶奶吃剩下的剩菜。
因為,我知道他們並不在意我吃得好不好。
不論是在外婆的家還是在爺爺奶奶家,我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我不是舅媽親生的,也不是嬸嬸親生的,所以,根本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
生完孩子後,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是對家的渴望,孩子的到來讓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有家了,我很重要,我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而是這個家不可或缺的一個位置。
記得,當我大學畢業領到第1份工資的時候,我興奮地打電話告訴爺爺。結果,爺爺卻告訴我:「爺爺不需要你的錢,你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
或許,爺爺是為了我考慮。然而,我卻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沒有任何的意義,無論,我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都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會為我喝彩。
而小寶貝的到來,讓這樣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我終於明白,我是很重要的,也有人需要依賴我才能活下去,我覺得這種感覺是非常幸福的。
5歲的時候,媽媽再婚了,她生下了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對媽媽來說,我只是她其中的一個孩子,每個暑假,媽媽都會將我接到身邊教導我學習。然而,回到爺爺家後,在媽媽心裡,我也變得可有可無了。
從小沒有在媽媽身邊長大,我,很想知道在媽媽身邊長大,並且從未被媽媽拋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於是,生下孩子後,我毅然決然的當起了全職媽媽,只為彌補童年那個失落的自己。
我想,這是我自己帶孩子的最根本原因。我想補償童年的悲傷, 彌補自己被外婆拋棄的傷痛,也彌補自己從未得到的母愛,於是,我毅然決然的辭掉了工作,陪在了孩子身邊。
我想,這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明智,也最幸福的決定。因為,不是我陪伴了孩子,而是他治癒了我…
我是,歡迎關注我,持續分享育兒經驗與婚姻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