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職媽媽,不是因為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2020-11-04 寶媽的逆生長

生下小寶貝以後,我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當全職寶媽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理解我。因為,我辭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份鐵飯碗。然而,我卻清楚明白地知道,我不僅僅是在帶孩子,更多時候,我是在治癒自己。

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當時,我在媽媽的肚子裡才一個多月,很多人都勸媽媽不要生下這個孩子,但是,媽媽很愛爸爸,於是,她忍痛生下了我。

坐完月子後,媽媽就出門打工了。於是,我的整個童年都被交付在疼愛我的外婆身上,外婆,是我最依賴的人,她對我很好。

然而,舅舅娶完媳婦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能對小孩子來說對別人的態度很敏感吧,舅媽總會把家裡好的東西掛得高高的,或是一些東西總會藏起來,不讓我看見。

而這些對我來說,無足輕重。

小學畢業,舅媽生下了兩個表弟。外婆照顧不過來,就讓奶奶的閨蜜傳話,讓奶奶把我接回家讀書。

這對我來說就像晴天霹靂,即便是現在,每當想起那一刻,我依舊淚流滿面。我覺得,那一刻我被全世界拋棄了。

這,也是我現在堅定不移地照顧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覺得,既然我無法改變自己命運,那麼,至少我可以選擇照顧孩子,不讓孩子也承受這些,因為我感受過那種感覺,不想讓孩子也同樣感受到這些。

小學畢業後,我被爺爺奶奶接到身邊,當時家裡有兩個小堂妹,每次煮完菜,嬸嬸總會把菜放在堂妹面前,然後,說上一嘴:「想吃就把手伸長一點」。然而,我伸長手,菜還是很難夾到。於是,我總是賭氣不吃菜,或是跟著爺爺奶奶吃剩下的剩菜。

因為,我知道他們並不在意我吃得好不好。

不論是在外婆的家還是在爺爺奶奶家,我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我不是舅媽親生的,也不是嬸嬸親生的,所以,根本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

生完孩子後,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是對家的渴望,孩子的到來讓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有家了,我很重要,我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而是這個家不可或缺的一個位置。

記得,當我大學畢業領到第1份工資的時候,我興奮地打電話告訴爺爺。結果,爺爺卻告訴我:「爺爺不需要你的錢,你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

或許,爺爺是為了我考慮。然而,我卻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沒有任何的意義,無論,我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都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會為我喝彩。

而小寶貝的到來,讓這樣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我終於明白,我是很重要的,也有人需要依賴我才能活下去,我覺得這種感覺是非常幸福的。

5歲的時候,媽媽再婚了,她生下了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對媽媽來說,我只是她其中的一個孩子,每個暑假,媽媽都會將我接到身邊教導我學習。然而,回到爺爺家後,在媽媽心裡,我也變得可有可無了。

從小沒有在媽媽身邊長大,我,很想知道在媽媽身邊長大,並且從未被媽媽拋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於是,生下孩子後,我毅然決然的當起了全職媽媽,只為彌補童年那個失落的自己。

我想,這是我自己帶孩子的最根本原因。我想補償童年的悲傷, 彌補自己被外婆拋棄的傷痛,也彌補自己從未得到的母愛,於是,我毅然決然的辭掉了工作,陪在了孩子身邊。

我想,這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明智,也最幸福的決定。因為,不是我陪伴了孩子,而是他治癒了我…

我是,歡迎關注我,持續分享育兒經驗與婚姻乾貨。

相關焦點

  • 為了孩子辛苦掙錢,兒子卻把保姆當親媽,後悔沒有當全職媽媽
    近日,張桂梅校長反對女人當全職媽媽一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她認為女人應當靠自己,而不是靠男人。所以父母倖幸苦苦培養出來的女兒長大後就不應該成為全職太太?保姆一帶就是六年,一天因為保姆家裡有特殊情況需要辭職,所以要離開他們家不能再帶孩子,但六歲的兒子哭著喊著不讓保姆回家,還說保姆才是自己的媽媽。孩子媽媽聽到後既生氣又後悔,生氣自己辛辛苦苦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兒子卻不和自己親,後悔自己沒有當全職媽媽給兒子更多的陪伴。
  • 全職媽媽,你不是「保姆」:除了愛孩子,你更要愛自己
    因此,許多女性懷孕之後便會辭掉工作,直到孩子出生,之後成為照顧子女、經營家庭的全職媽媽。孩子在三歲之前需要有人隨時照顧,因此,子女在這個年齡段的母親很多都成了全職媽媽,就算孩子的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能幫忙照顧,很多女性還是主動或是不得已地成為「全職媽媽」。
  •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去直視全職媽媽真實的血與淚
    所以,一些陷入產後抑鬱的全職媽媽,不要心生愧疚,更不要因為周圍人對產後抑鬱的汙名化,而自我否定,在此過程中,如果丈夫不理解或是周圍人不理解,那麼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完全可以自行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向有類似困擾的全職媽媽們尋求情感支持。
  • 單親家庭,為了孩子做全職媽媽不是不可以,但要考慮三點。
    文·幽蘭笑一笑單親家庭,如果條件可以,辭職做全職媽媽當然可以。在當媽媽這件事上,你認為正確的就去做好了!因為只有你知道,什麼是對孩子和自己最好的選擇!回家照顧孩子,一天三頓飯,要營養搭配。要收拾衛生,要家裡整潔乾淨。可能還要接送孩子。這些其實做得完美的話,也是很累的!《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她還有老公呢,但也是很累的呢!而且電視節目中都是把全職媽媽美化了,現實中的全職媽媽很難總是衣著光鮮,靚麗得體!如果你享受這種累,那就不是累!因為千金難買我樂意!
  • 為啥越來越多的媽媽加入全職行列?不是娃沒人帶,而是現實所迫
    自己生的娃,一定要自己養,要不然當初生他幹嘛?網友@李馨:可以請保姆,也可以讓媽媽或者婆婆來幫忙,但請保姆太不放心,媽媽和婆婆畢竟是老年人,很多育兒理念都跟不上時代了,再說我們沒有權利剝奪老人的晚年生活。
  • 孩子,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為了不輸給自己
    而我想對孩子說,「你真的沒必要為了一次的輸贏耿耿於懷,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贏別人,而是不輸給自己。」努力奮鬥真正的意義,不是為了贏別人,也不是為了成為誰,而是為了離我們的目標更近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女童在遺書中說: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我死不是因為爸媽,也不是因為老師,是因為我自己……」
  • 全職媽媽如何賺錢丨做孩子的榜樣,而不是保姆!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姚晨 《找到你》
  • 全職媽媽不上班還說不開心:那不是矯情而是失去了自己還無人知曉
    整理好被胡亂擺放的牙膏,扯掉撕得不夠整齊的捲紙;為孩子和老公準備好精緻的早餐,吃掉他們吃剩下來的邊邊角角;洗好衣服在陽臺上晾曬……這是她今天做的,也是昨天和前天做的,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不出意外的話,明天也會是這樣做的。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評價不一,有褒有貶。
  • 為啥全職媽媽會越來越多?並不是娃沒人帶,而是這些原因,很現實
    導讀:為啥全職媽媽會越來越多?並不是娃沒人帶,而是這些原因,很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全職媽媽會越來越多?並不是娃沒人帶,而是這些原因,很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全職媽媽: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
    其實當家庭主婦最大的問題是自律,在家沒人管,很多人就放棄了自律,把自己變得糟糕,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信就會情緒變差,讓男人和孩子都感到窒息,結果家不溫暖孩子也帶不好,這種家庭主婦肯定得不到丈夫的尊重,人家覺得你錢不會賺,家也打理不好,一無是處。做全職媽媽,和運營一個家庭,和你運營一個公司是一樣的。
  • 「女兒,我花27年、300萬培養你,不是為了讓你淪為全職媽媽的」
    可是,女兒死活不同意,像著了魔一樣,每天轉發那些關於孩子的童年決定一生等等這樣的文章,堅定不移地認為自己必須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至少3年,甚至5年、7年,她都願意。02她甚至告訴女兒,「女兒,我花27年、300萬培養你,不是為了讓你淪為全職媽媽的!就算再有錢也不能做全職媽媽!
  • 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已經開始成為全職媽媽?
    相信每個媽媽們在剛開始被迫成為全職媽媽的時候非常難過。失去了工作,失去了自由,往後的日子裡全都是柴米油鹽醬醋,連茶也變成了白開水。於是很多媽媽就開始變得脾氣暴躁,愛鑽牛角尖,以至於最後得了嚴重的焦慮症,抑鬱症。
  • 《坡道上的家》:「壓垮」媽媽的稻草不是孩子,而是「身邊人」
    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女性都辭職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但是喪偶式育兒,卻成為全職媽媽心裡的痛。裡沙子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這位媽媽不想為自己辯解,而是自己深深地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在周圍人不斷的斥責和貶低之下,感覺自己就像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明明最初的目的,是想成為一個盡善盡美的好媽媽,最後卻在不斷的小事堆積中,成為心中最差勁的媽媽。
  • 全職媽媽最終真的會成為悲劇嗎?要學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高級出路
    有幾個媽媽,從此就銷聲匿跡了,從來沒有交過表格,而其他人,指出錯誤要求去改的時候,一次兩次,也就沒了幹勁。後來,朋友錄取過一個需要從零開始教的媽媽,做了還沒有一個月,就辭職了。因為要不停地看手機,耽誤了煮飯,看孩子作業,洗衣服做家務,為了賺那點兒錢,得不償失。
  • 「成為全職媽媽後,我竟活成了標籤」
    不要除了老公就是孩子,當有一天你傾盡所有還被嫌棄的時候,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位網友的故事讓很多全職媽媽感到共鳴,因為自己是全職媽媽,所以照顧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孩子感冒了或者哪裡磕了碰了,都是自己的過錯,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表現不好也都是自己的責任。
  • 兩個全職媽媽的對話(作為全職媽媽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你曾經那麼努力讀書是為了啥?我是農村的,我媽媽每天都告訴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出人頭地。農村人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大學。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認為媽媽說的都是對的。現在,我發現,媽媽說的並不都是對的,讀書不應該僅僅為了考試成績,還應該為了自己學習到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素養。身體裡的知識與素養,是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的。
  • 麻省理工畢業的全職媽媽蔣佩蓉,因為活得通透,才是人生的大贏家
    最近閨蜜心情特別不好,讓她心情不好的「罪魁禍首」的就是網絡上熱搜熱議的張桂梅校長反對當全職太太。閨蜜生完寶寶後,因為沒有老人幫忙看孩子,又不放心讓保姆照看孩子,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動當了全職媽媽。但在一場直播中,這位堅強的女強人哭了,原因不是工作,而是孩子。薇婭坦言自己是一個不太會表達感情的人,很少會哭。但說起女兒不由自主的就落淚,因為她想起女兒就覺得很內疚,沒有時間陪伴女兒成長,幾乎一個月休息一天陪伴女兒,也從來沒有參加過女兒的家長會。
  • 90後「全職媽媽」越來越多,不是被迫也不是自願,而是這些原因
    照顧孩子是一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這些全職媽媽一心全都撲在孩子的身上,沒有時間去社交、了解最新鮮的事物,所以慢慢的也就會和社會脫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些全職媽媽中大部分都是90後,她們心中其實也想重新擁有自己的事業,但當試圖重新踏入職場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很難再像從前一樣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自己雖然不用再像之前一樣全天候守著寶寶,但心中卻總有一份對寶寶的牽掛讓她無法專心工作。
  • 「全職媽媽」,正成為出軌率最高的職業
    離婚的數量持續上升,出軌成為最主要的離婚原因而在出軌率最高的職業調查中,「IT」男和「全職媽媽」成為概率最高的職業。早在去年,新京報根據民政部、杜蕾斯全球調查等數據發布的《五成婚姻敗給出軌,全職媽媽易變「晝顏妻」》中就顯示:1. 因為第三者插足導致離婚佔比50.16%2. 全職媽媽出軌率達18.9%3. 出軌女性中的67%,「為尋求激情,不打算和丈夫離婚」。
  • 越多95後選擇當全職媽媽,不是因為沒人帶孩子,理由現實又扎心
    ,特別是95後全職媽媽更是達到了82%的佔比,也就是說現在有很多95後已經結完婚,當上了媽媽。95後為孩子放棄工作全職在家莉莉是一名95後的寶媽,她本來有一份自己的工作,但是在生下小孩以後,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允許請阿姨,雖然家裡的老人還能幫忙帶,但是莉莉不想讓老人太過操勞,於是莉莉就選擇辭職回家當孩子,以便於能夠更好地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