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蘇廣紅:  傳承國粹不辭苦   義教書法廿一年

2020-09-11 漢川網

漢川市沉湖鎮李花小學有一個特殊的班級體,那就是書法義務培訓班。這個班的老師不是別人,他就是漢川市沉湖鎮李花小學的副校長蘇廣紅。這個書法義務培訓班他已經開了21年了,他每年自費近1萬元購買筆墨紙硯(老師、學生書法作品裝裱等費用),義務向學生們教授書法,先後教授了300多名學生,已有200多名學生成名成家。今年教師節前夕,蘇廣紅被漢川市教育局授予優秀園丁光榮稱號。


受父影響 從小酷愛書法藝術

蘇廣紅5歲的時候,看到父親伏案寫毛筆字,就按捺不住心中對書法的渴望,跟著父親學起了書法。父親一邊寫字,一邊教他毛筆該怎麼握,提筆該怎麼提,下筆又該如何下。就是父親的耐心教導,讓他真正愛上了書法。也是從那時起,每天練習書法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不僅從父親那裡學到了書法藝術,也學會了如何做人,因他父親常對他說「字要寫穩,做人也要穩。每個字都有一個主筆,寫好了,整個字就穩了。做人如寫字,也要對自己人生負責任,堂堂正正做人,穩穩噹噹做事,而且做每件事都要一筆不苟,還要不圖名、不圖利 、 做個熱心人。」他把父親的話當成座右銘牢記在心。的確從他5歲接觸書法到現在,他一刻也不曾鬆懈過。在他看來,練習書法這些年來,獲得的不僅僅是筆下功夫的提升,還讓他體會到父親那潔行篤學的精神,並從中獲得了一份淡然超脫的心境。正是由於他有如此崇高的境界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培訓的學生蘇文杰、李紀高參加湖北省第二十一屆中小學、幼兒園美術書法作品展獲優秀獎;他的學生在「方寸天地寫孝義」—孝感市首屆中小學生書法大賽活動中,獲一等獎2人(吳夢、蘇雅)、 二等獎1人(李飛揚)、三等獎3人(蘇格格、蘇暢、李瀟),優秀獎4人,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獎」;他組隊代表沉湖鎮參加漢川市組織的寫字競賽,獲金獎3人(蘇靜、張嘉欣、楊紫珊) 、 銀獎5人(聶瑤、夏維、吳思瑤、曾雨晨、李雅琳) 、 銅獎5人; 他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學生書作也被多家刊物刊載。

傳承國粹 願辦義務書法培訓班

蘇廣紅是1988年頂父親之職 , 走上了三尺講臺,主要教授書法課。為讓學生們在線條墨色的變化中,發現書法的魅力,感受中國文字書寫藝術,提高審美能力,同時也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他總是在不懈努力,為了上好每一堂課,傳承國粹,他在備課上狠下功夫。貼書法作品、草擬講義、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沒有絲毫倦怠和鬆懈。他教學嚴謹細緻,打開他的筆記本,每堂課都有記錄、有講義、有點評、有課後反思。可在他看來,書法這門藝術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好的,一個星期一節書法課遠遠不夠,他想起父親生前對他說的話,也想到父親曾經也是李花小學的一名老師,於是他有了利用每日的休息時間和節假日義務辦書法培訓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回報學校的想法。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妻子及學校領導的支持。

扶貧助學 用情大寫精彩人生

蘇廣紅說幹就幹,他利用學校一間閒房,清理修整了一些殘缺不齊的桌椅,建起了義務書法培訓班。緊接著開始在學校裡尋找愛好書法的學生,把他們組織起來,手把手開始教學。這些學生年齡不等,基礎不一。蘇廣紅就從教授硬筆開始,再教毛筆。他要求每一個學生每天都要書寫一定數量的字。他對學生非常嚴格,從握筆姿勢到下筆的形態以及字的結構,每一筆每一划都力求精益求精。蘇廣紅說,小學階段是練習書法的最佳時期,時間比較充裕,可這個階段的學生也容易三分鐘熱度。學生們剛開始興趣很濃,學習一段時間之後,覺得練習書法是枯燥無味的,他就跟學生講,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慢慢體會,才能感悟到書法的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蘇廣紅想辦法辦競賽、開展覽,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慢慢地,學生們也能靜下心來學習,字也寫得越來越好。他為此而感欣慰。

蘇廣紅在家訪時獲悉有些學生想來參加培訓,但家庭經濟困難,買不起筆墨紙硯。一向助人為樂的他當即表示,只要學生們願意去培訓班學書法,筆墨紙硯他來提供。就這樣,一向講誠信的他說到哪做到哪。他每天利用早晨、中午和下午休息時間幫孩子們開小灶,他輔導的孩子,全部的筆墨紙硯都是他自掏腰包,一年算下來(包括教師、學生作品裝裱等費用)差不多要花一萬多元。他每次上課都會布置作業,每次作業都要仔細審閱,便於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現狀和問題,每期培訓班從握筆開始講起,到學生們交出一幅幅工工整整的「作業」,他感到累並快樂著。寒來暑往、光陰似箭,書法培訓班一辦就是二十年,他始終堅守著諾言「義務培訓,分文不取」。他希望傳統的毛筆書法能在人們生活中得到普及。他目前最大的願望便是將這一傳統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中華書法的深厚魅力在世界的舞臺上熠熠生輝。他願用自己手中的毛筆,傳承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大寫」自己的精彩人生。(讓東清劉衛星)

相關焦點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國粹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國粹魅力 ——北城初中「迎元旦 比書法」硬筆書法比賽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硬筆書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文化素養,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根據初中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素質的要求和我校開展國學課堂的目標精神,我校在教導處統一籌劃,班主任的積極配合下,於2020年12月舉行「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國粹魅力」為主題的硬筆教師和學生書法大賽
  • 等駕坡街道「翰墨飄香·傳承國粹」書法課堂開課啦!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書法藝術,提高居民人文素養,等駕坡街道「翰墨飄香·傳承國粹」書法課堂於2019年8月16日下午正式開課啦!這次書法課堂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陝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陝西開明書畫院院長、陝西中和書畫研究院院長高繼承老師授課。簡短的開班典禮後,書法課堂的第一節課正式開講。高老師詳細生動地講解了中國漢字的演變歷史,隸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地位,極大的豐富了學員們的書法理論知識。
  • 藝堂課|創新傳承的漢川善書
    201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全面啟動,資料收集與影像記錄並舉,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非遺實踐、傳承教學的全方位記錄,對已有文獻進行收集,建立傳承人專題資源庫,並將記錄成果製作成紀錄片。
  • 書法課如何教?這位專家建議做到「三要三莫」
    書法藝術是國粹。珠海正在傳承和弘揚這一國粹。南方+記者從12月6日在香洲區香山學校舉行的珠海市中小學「書法進校園」推進會暨「探書教之道」研討會上獲悉,本月起至2019年2月底,珠海將舉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師生書法大賽。
  • 泰前街道廣生泉社區開展「揚國粹 慶元旦」古典書法臨貼作品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王曉云為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增進轄區居民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傳承書法之美,展示社區弘毅書院一年以來的學習成果,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12月30日,泰安市泰前街道廣生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社區三樓弘毅書院舉辦「揚國粹、慶元旦
  • 漢川畫家畫漢川 | (第三期)——漢川公園
    擇一隅清幽,洗萬世浮華。
  • 河南開封賈志剛書法研習班:水彩飛舞書墨飄香幽默趣味傳承國粹
    6月30日,該酒店諾大的會議廳內,賓客滿座、掌聲陣陣,水彩飛舞、書墨飄香,由開封市工商聯書畫院舉辦的「賈志剛幽默趣味書法研習班」,正在這裡喜慶進行。開班儀式上,開封市人大常委、市工商聯名譽主席、被教育部認證為高級書法教師的賈志剛先生,就我國國粹書法的發展史學、語文與書法的聯繫與區別、筆畫的寫法等開講了第一課。同時就這次書法班的培訓宗旨、培訓內容、應注重的問題等進行了精心安排部署,並對學員們今後如何刻苦練習書法,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等提出了殷切希望。
  • 「京劇潤童心,國粹我傳承」
    天山第一小學以濃濃的國粹味道開啟2020開學第一課,以「京劇潤童心,國粹我傳承」為主題,讓國粹藝術走進學校,走進孩子。我們邀請到上海京劇院老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京劇「梅蘭芳」金獎得主李軍老師為孩子們講一講京劇歷史、唱一唱京劇歌曲、談一談中華文化、議一議國粹的傳承
  • 貴陽為明小小少年傳承國粹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經典國粹,增強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學養深厚,不論是趣味的圍棋象棋,雅致的書法,惟妙惟肖的京劇臉譜,還是別具一格的水墨畫,都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智慧。10月25日,貴陽為明國際學校與貴州省雕塑院、貴陽棋院、貴州京劇院攜手,在保利公園校區共同舉辦「國粹棋畫耀為明」傳統文化活動。
  • 組圖|傳承非遺文化 手繪國粹臉譜
    組圖|傳承非遺文化 手繪國粹臉譜大眾日報記者 劉春德 蔣興坤 郭茂英2020-08-04 17:30:4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8月4日,在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匯泉社區組織的「傳承非遺文化 手繪國粹臉譜
  • 書法教育與文化傳承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對於文化傳承具有深遠意義。青少年是繼承和發展書法藝術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門對書法教育的關注程度,關係著書法文化的傳承。  當前,書法教育存在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地區的教育部門能夠有效組織書法比賽、書法知識問答等活動,積極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另一部分地區雖然將開設書法課情況納入教育督導,但並未對其進行及時考查。
  • 華夏萬卷書香滿溢 傳承傳統書法藝術
    來源:時刻頭條四川華夏萬卷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萬卷)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書法類藝術傳承、傳播工作的傳媒公司。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義,以弘揚書法國粹,傳承中華文明為己任。
  • 從雲岡杯書法比賽獲特等獎作品看中國書法這項國粹該「何去何從」
    ,結果也讓東晚君大跌眼鏡,不得不嘆息中國書法這項國粹將何去何從。最後成為我國文化的象徵、成我國的國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點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東晚君看來,書法一定是以文字的格式,必須用特定的書法工具毛筆,在融入不同的方法,如:幹、溼、濃、飛白,粗、細調和,運用肘關節、肘關節的力度,結合字形,字的結構,字的大小,字的對比,且要有一定的美感,來抒發心中對文化的崇敬,對心情的宣洩的結果,這才叫真正的書法。
  • 古典行書傳承的高深書法,筆意豐富字體雋秀,鄧真友真書法品鑑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書法是我們華夏子孫積累上千年的民族瑰寶,習書法具有怡情,養性,健心之功效;而論及到書法,毫無疑問,諸多書法愛好者冒出的第一想法就是書法如何自學或書法能不能自學。
  • 「禮敬中國文字 傳承中華文明」市民尊享書法公益筆會濟南舉辦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2日訊(記者 馬文文) 11月12日上午,「禮敬中國文字 傳承中華文明」市民尊享書法公益筆會在山東美術館一樓大廳舉辦。包括山東省書協部分主席團成員在內的書法名家將現場揮毫潑墨,向前來參觀的觀眾贈送「福」「壽」等書法作品。
  • 奈曼旗第二小學開設書法課啦!老師竟然是這些「書法大家」~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老年書畫協會關於開展「大手拉小手,書法進課堂」的工作安排,旗老年體協書畫工委到旗第二小學開展書法教學工作。讓書法這門國粹藝術在青少年中紮根、發芽、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主義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力量。「現在國家對傳承傳統文化更加重視,大多數中小學都開設了書法課,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奈曼旗老年書法協會幾位退休老同志說,「現在能站上講臺,發揮餘熱,培養下一代,傳承書法傳統文化,特別有意義。」
  • 中國第一小楷書法,都該看看,網友:不愧是國粹
    中國第一小楷書法,都該看看,網友:不愧是國粹。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文化奇人,在這數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唐詩宋詞元曲都是為人稱道的,而最讓人服氣的,還得是晉朝的字。尤其是王羲之和王獻之這兩位大師的作品。在世界的文化中,唯一能將字作為藝術流傳下來的,僅僅是中國的漢字。
  • 中草藥進入校園,傳承國粹精神
    老師和學生們一起看著這些真實的「國粹」,不斷學習,不斷繼承著。學生們循序漸進地中草藥的辨認、種植、採摘,加工等,傳承著中醫藥文化。
  • 千年國粹、智慧傳承——亮點兒童圍棋暑期親子公益課程完美收官
    為響應「文化自信」的號召,豐富廣大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及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由駐馬店市驛城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聯合主辦,駐馬店市驛城區棋牌協會、亮點兒童圍棋教室承辦的「千年國粹、智慧傳承」暑期圍棋親子公益培訓活動,近日在驛城區民生社區青年之家完美收官。
  • 傳承國粹《弟子規》文化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檢察風雲》雜誌社社會工作站河南站訊【記者 魏健 河南上街報導】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系列指導精神,進一步傳承國粹《弟子規》的內涵,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街區中心路街道辦事處聶寨社區黨總支、聶寨股份經濟合作社,在祖國70華誕到來之際,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