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top
StartStop
在福清城區,澄澈明淨的龍江穿城而過,江面波光粼粼,水面寬闊,不時有白鷺掠過,亮出曼妙舞姿;沿江兩岸,公園綠地串珠成鏈、綠道串綠成線,市民或沿河散步,或河邊垂釣……
沿江而居的市民張凌星感慨無比:「以前龍江環境欠帳比較多,百姓有意見,政府花大力氣整治後,變得乾淨漂亮,走出家門就是公園,沿江小區的房價都漲了。如今又見白鷺成群回歸,龍江的水環境徹底變好了。」
(圖/黃崇稀)
目前,龍江中上遊和中心城區基本實現無畜禽養殖汙染。
沿江兩岸龍江生態文化公園、龍江公園、濱江公園等10多座沿江公園像一顆顆珍珠,經龍江串聯,成為點綴融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這是福清深入推進全域綜合治水,切實保護水生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繪出的一幅水城交融、人水和諧的生態宜居新畫卷。
龍江是福清的母親河,也是福州市3條主要河流之一、福建省12條主要水系之一,流經福清境內全長35.5公裡,流域面積474平方公裡,包括龍江幹流和太城溪、虎溪、大北溪、關溪等4條支流,涉及10個鎮街,流域內總人口約48.6萬人。
在支撐福清城市發展過程中,龍江透支了環境資源承載力,導致「紅燈」頻頻亮起,曾被列為全省12條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侵佔河道、圍墾河灘、河床變形、沿線各類汙染源未有效清理,以及防洪排澇設施不夠系統完善等成為當時最主要問題。
整治水系還清發展「欠帳」成了福清人以及歷任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心頭大事。
多年來,福清持續對龍江流域實施修復性「大整容」,關閉或限期整頓28家重汙染企業,拆除近1600家禽畜養殖場,投資3.7億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立環境監測指揮系統中心,實時記錄重點企業排汙數據……從源頭截汙,防止入江。此外,開展湖庫水系連通建設、「一村一池塘」建設、「百村萬人」清渠行動、「汙水零排河」攻堅行動等一系列治水行動,全域綜合治水全面鋪開,龍江流域水質得到逐步改善。
今年4月,福清把龍江流域綜合治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進行部署,拉開了一次更為系統、全面、徹底的水系治理,策劃生成了河道治理、水質提升、沿岸道路、公園建設等271項、總投資67.6億元的項目包。包括對龍江幹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關溪等支流綜合整治,提出了水質提升目標和水利設施建設防洪標準,從汙染源治理、水質改善、生態修復、防洪排澇、生態補水、智慧管理等方面著手,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從根源上徹底解決龍江水質問題。目前,雨汙水管網清疏排查、村(居)雨汙分流、企業雨汙分流、箱涵整治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經過治理,宏路街道橋下自然村的下洋恢復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昔日景象。宏路街道河長辦負責人李鴻朱說,福清啟動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工作以來,宏路街道積極開展排汙口定位、管網鋪設、管網清淤等截汙清淤工作,讓雨水、汙水各行其道,確保汙水不進龍江。
目前,福清7個街道及鏡洋、海口等龍江流域鎮街都已積極行動起來,查汙口、管道清淤、鋪設管網……做好查、引、修、截、處等治汙要點,對排入水系的各類汙水做到「零容忍」。
為全面推進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工作,福清共梳理生成了江濱公園、生態駁岸、生態溼地和濱河休閒步道等16個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動,實現龍江兩岸生態治理與人文、水文、自然景觀建設有機結合,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出一座城水相依、共享共贏的宜居和諧城市。
在福清各條渠道河道、各個山塘水庫旁邊,一大批「紅馬甲」忙碌奔波,撿垃圾、疏堵塞、找汙染、發圖片……爭相守護「綠水青山」已經成為老百姓的自覺行為。
「水流清澈見底,誰還忍心把汙水排進河裡,把垃圾往河裡丟呢?」生活在龍江兩岸的村民如是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體現。潺潺流淌的母親河似一條碧帶環繞,為美麗玉融注入蓬勃生機。
(文/滕端欽 圖/福清市影像中心)
來源: 福清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