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洲水庫以「河長制」推動「河長治」,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2021-01-09 身邊24小時

方洲水庫是太湖縣唯一一座國家防洪重點中型水庫,在防洪、灌溉、旅遊、發電、養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在河湖長制的不斷推進中,方洲水庫水環境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先後獲得國家級水管單位、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單位、省級水利風景區、市級廉政文化示範點、縣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管」上規範。依法劃定河湖管理範圍和保護範圍,明確河湖管理邊界,設立管理範圍公示牌1處及界樁600餘根。建立健全各種規章管理制度,先後制定和完善職工考勤制度、崗位職責制度、防汛值班制度等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結合河湖長制相關要求,通過巡河APP,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積極推進智慧河湖建設,推動形成「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網上管」立體化監管。加強制度管理的同時狠抓工程管理,按照水庫大壩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及時進行大壩安全鑑定,扎紮實實抓好日常巡查守護和工程維修養護工作,安全生產工作也常抓不懈,著力打造省級示範河湖。

在「治」上發力。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加強整治工作,針對水庫管理範圍的「四亂」問題實施「清湖行動」,共清理水面漂浮物0.3km,清理垃圾200餘噸。同時常態化實施河湖「清四亂」,堅持邊管邊治、管治結合,使水庫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全面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全面取締方洲水庫網箱養殖及投料養殖,改過去的人工養殖方式為人放天養的模式。2020年,方洲所順利完成庫區水面養殖權交接工作,國有水面養殖使用權移交給城西鄉人民政府。全面遏制農業面源汙染,投入資金80萬元建立農村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等措施,有效改善方洲水庫水質環境。

在「常」上用心。堅持水中與岸上一起抓,在做好控源截汙的同時,不斷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加快推進沿湖景觀提升和立面改造,在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上做文章,圍繞九井溪省級森林公園,切實增強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加強河道保潔和管護隊伍建設,加強水庫周邊環境整治,定期對示範點河道水域岸線衛生進行保潔清理,對公示牌、安全警示等標識牌、岸邊綠植、公共設備等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一個目標、一個標準、堅持到底」。結合水庫養護維修,累計投入資金300多萬元,持續開展方洲水庫管理範圍環境提升工程建設,全力實施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同時依託大壩右岸山體、管理辦公區建設了一批景觀,打造了一批旅遊景點和親水設施。

目前,方洲水庫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逐步實現了「安全之湖」,「生態之湖」,「幸福之湖」華麗轉身,真正做到了以「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來源:市水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冷水灘黃陽司鎮:以「河長制」實現「河長治」
    黃陽司鎮轄區內共有河流4條,長44.4公裡,其中湘江幹流14.8公裡,湘江一級支流黃陽司河10.5公裡,湘江二級支流何家院河9.4公裡、燕子巖河9.7公裡。境內有建設、紅壩兩座小一型水庫,井塘排、雙井塘、鳥裡衝、柿花塘、老黃衝、巖塘、楓木衝小二型水庫7座。
  • 黨建引領「河長制」 繪就生態新畫卷
    街道全體班子、大辦主任、社區支部書記、河長制辦公室全體人員共25人在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總河長崔振世帶領下,巡查了西溧河五裡堡段。崔振世在巡河中強調,白河、西溧河兩條河流猶如街道兩顆璀璨的明珠,在工作中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它們!一是要加強黨建引領。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解讀如何推動「河長治」?(圖)
    這年8月,無錫市印發《無錫市河(湖、庫、蕩、氿)斷面水質控制目標及考核辦法(試行)》,將河流斷面水質檢測結果納入各市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政績考核內容,各市縣區不按期報告或拒報、謊報水質檢測結果的,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2008年6月,江蘇在太湖流域推廣「河長制」:每條河由省市兩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是河流管護第一責任人。效果立竿見影。
  • 媒體聚焦株洲河長制工作 為株洲「河長治」點讚
    今年是株洲「全域二類水、建設幸福河湖」河長制工作創新年,我市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採訪團一行先後來到茶陵縣省級美麗河湖東陽湖、醴陵市東富鎮湘贛邊區淥水樣板建設段、蘆淞區省級美麗河湖大景水庫等地採訪拍攝。
  • 推進河長制,守護郴州碧水清波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河湖編織一道保護網,使河湖水清景美,郴州市的河長們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護好「盆中的水」兩大目標,認真履職,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郴州的河流在他們的悉心呵護,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保護下,正休養生息,煥發新的青春,奔湧著時代的活力,綻放出美麗光彩。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
  • 以水為墨抒繪美麗與幸福——河長制助推新湘西建設
    近年來,湘西州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守護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以河長制為抓手,在水資源保護、河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四步走」戰略縱深推進「河長制」——鶴城區繪就河暢水清岸綠景...
    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近年來,鶴城區堅持將河長制工作與「三城同創」、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等工作統籌推進,突出水岸同治、點面結合,全域治理、全域保護、全域建設,努力治出全民共享的「生態紅利」。
  • 霑益:「三色」齊繪珠源美麗河湖
    近年來,霑益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強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傾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珠江源頭美麗河湖。相繼實施南盤江、西河、洞上河、白浪河、花山河、肖金河、毛洞河等30餘條河道防洪綜合治理,完成毛家油房、紅瓦房、漁洞、三裡橋、新奮橋等150餘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7平方公裡,規劃實施九龍水庫至西河連通工程、南盤江渾水塘至水泥廠段治理工程、西河水庫至西河溼地公園段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著力補齊防洪排澇短板,提升防洪安全係數。
  • 河暢水清白鷺翔 繪出福清新畫卷
    這是福清深入推進全域綜合治水,切實保護水生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繪出的一幅水城交融、人水和諧的生態宜居新畫卷。龍江是福清的母親河,也是福州市3條主要河流之一、福建省12條主要水系之一,流經福清境內全長35.5公裡,流域面積474平方公裡,包括龍江幹流和太城溪、虎溪、大北溪、關溪等4條支流,涉及10個鎮街,流域內總人口約48.6萬人。
  • 儋州石灘河和松濤水庫入選海南「最美家鄉河」
    據《今日儋州》消息歷經2個多月的社會徵集和推廣,經過專家評審綜合打分,7月18日,海南「最美家鄉河」專家評審會在海口召開,最終,儋州市石灘河和松濤水庫等10條河流被評為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 據介紹,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是海南省「綠水行動」中的活動之一。從5月30日至6月15日,省河長制辦公室向社會發出「最美家鄉河」徵集令,徵集各市縣有關家鄉河的詩歌、散文、圖片、視頻等作品。經初步篩選,確定31條河流符合評選標準,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 「河長制」助長「河小苗」,建設生態永興幸福河
    近日,南通市崇川區永興街道與永興小學聯合開展了「河長制進校園」活動,將「河長制」延伸至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中,助力街道水環境治理。活動中,永興街道表彰了2020年度「最美河長」及「最美河道守衛者」。由永興街道節制閘社區與永興小學共同打造的「河小苗」少先隊中隊為在場觀眾進行了隊課展示,以紅領巾名義倡議河道及環境保護,以合唱、詩朗誦等豐富的節目宣傳環保知識。
  • 落實「河長制」更需「河長治」
    「河長制」的落實,並不是一段時間裡的突擊整頓,它更在於長期的管理和長效的堅持。這正是本期《電視問政》關注的主題,「河長制」還需「河長治」。平二支溝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平二支溝是西夏區平吉堡農場的主要排水溝道,同時它還容納了幾條流經農場的支溝溝水,最終匯入了艾依河。
  • 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實現河湖長治久清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走在鐵東區葉赫轉山湖岸邊,一幅山清水秀、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鐵東區所有河流全面實行河長制,流域面積2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以獨立河流為單位分級分段實行河長制,實行區、鄉(鎮、街)、村(社區)三級河長制,其他流域面積較小的河流根據保護和管理需要,按照全覆蓋的原則實行鄉(鎮)、村兩級河長制體系, 設立雙總河長,區委、區政府負責人擔任總河長,涉水的4個鄉(鎮)、4個街道、52個村(社區)全面實行河長制,負責全區14條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做到全覆蓋。
  • 建設幸福河庫 惠澤道縣大地——道縣2020年開展河長制工作紀實
    這裡有65條河流、100座中小型水庫、85座小水電站、成千上萬的山塘溝渠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2020年,在道縣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位推動下,在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讓每條(個)河(庫)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庫」的工作目標,道縣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總體要求,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在河庫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成效顯著,取得了國考斷面和省級水功能區水質100%達標的良好成效。
  • 半城子水庫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近日出爐,經過積極申報、層層審核,以及公眾認可度調查,南護城河、青年湖公園、筒子河、潭西勝境等16條(段)河湖從13個區30處申報河湖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 雲南曲靖霑益區4條河湖進入省級美麗河湖名單
    近年來,曲靖霑益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強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傾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珠江源頭美麗河湖。相繼實施南盤江、西河、洞上河、白浪河、花山河、肖金河、毛洞河等30餘條河道防洪綜合治理,完成毛家油房、紅瓦房、漁洞、三裡橋、新奮橋等150餘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7平方公裡,規劃實施九龍水庫至西河連通工程、南盤江渾水塘至水泥廠段治理工程、西河水庫至西河溼地公園段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著力補齊防洪排澇短板,提升防洪安全係數。
  • 小橋、流水、人家……走進閩東桃花源,遇見「幸福河」
    柘榮縣推行河長制以來,全力推進河長制各項工作,確保河湖長制從有「名」到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就奔著建設「幸福河」這個目標。河道長治美生態碧水環繞溪口村石山溪河畔,溪口村村莊整潔,溪水潺潺。看得見的青山綠水下是看不見的的管網系統,寄託著柘榮治水人「綠水青山」的幸福夢想。近年來,柘榮縣政府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工程、中小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區綜合治理工程,通過生態自然修復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優化了石山溪流域水生態環境,提升了人居環境質量。
  • 閩侯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洋裡溪整治變身生態河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閩侯136條河道有了河長,身邊的河流悄然發生變化。如今,閩侯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變為現實。  日前,記者走進閩侯洋裡鄉洋裡溪安全生態水系,感受河長與河之間的「親密關係」。  在洋裡溪洋裡村段,閩侯縣洋裡鄉副鄉長餘廣敬經常出現,他高大的身影已經印在村民的腦海裡,大家親切地喊他「河長」。
  • 陝西白河:夯實「河長制」打造水清景美「秦楚邊城」
    近年來,白河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清、水暢、岸淨、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白河縣水利局副局長王定明介紹,白河縣有大小河流765條,是丹江口水庫尾水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漢江流經39.2公裡由陝入鄂,為陝西漢江水質最後一道關口,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地位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