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案」出現反轉:欺騙網民,消費公眾感情

2020-08-28 小觀世界啊

​​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持續發酵,幾天前站出來的苟晶聲稱自己兩次被頂替上大學,她原本會考成績在全區排到第4名,高考成績下來,卻慘遭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第二年復讀,又被班主任暗箱操作,結果讓自己只能上一所「野雞大學」。經過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6月24日,山東省紀委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對苟晶案進行了調查核實。1997年,苟晶以農村應屆生的身份參加高考,成績為551分,滿分900分。當年山東高考本科錄取分數線為607分,專科錄取分數線為583分,中專錄取統招分數線為575分,中專委培分數線為549分,苟晶的成績相當於剛剛夠中專委培分數線,這個成績和原先她所稱的全區第四名成績相差甚遠。

苟晶當年未填報高考志願,而是選擇了在原就讀高中復讀。她的高中班主任名叫邱印林,1997年9月,邱印林女兒邱曉慧以苟晶的名字被一所兩年制的中專學校錄取,每年委培費需要4400元。這是一家學費昂貴的委培中專,不是苟晶口中的「北京重點大學」,更不是網傳的中國礦業大學。

苟晶留校復讀後,班主任邱印林給她偽造了應屆生身份,1998年苟晶第二次參加高考,成績為569分,滿分900分。當年山東中專錄取統招分數線為570分,後調整為555分。苟晶的分數因此過了中專統招分數線,最後被錄取到湖北黃岡水利電力學校。

調查資料顯示,苟晶稱自己會考成績在全區排第4名也是假的,她那一次會考除了語文是A,其它都是B和C,還有一門補考。她算不上優秀,成績也是很一般。

因為苟晶第一年高考成績的確被冒用了,所以當年15個相關涉事人被問責處理,77歲的邱印林被取消退休待遇。雖然涉事人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是苟晶的網絡人設也徹底崩塌,無數的網友因為她的謊言開始對她口誅筆伐。

苟晶第二次高考同樣隱瞞了身份,冒用應屆生的身份參加高考。網絡藝人仝卓因為這樣的違規已經被取消了學籍,而苟晶現在仍然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如果她是一名公職人員,又會遭到怎樣的處理呢?

END

你認為苟晶該不該同樣受到應有的懲罰,歡迎在留言區發表你的觀點。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不讓你失望。

相關焦點

  • 王雨磊案和苟晶案從未「反轉」:追求普遍的結果正義
    這種感情,我相信很多老鐵一定能理解。之前我在文章中就說過,當年羅彩霞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我寫了三四十篇文章;今年苟晶案,我光在人格志就寫了十篇左右。其中,7月3日寫的文章標題就叫《苟晶案沒有反轉,觀眾給出的所有掌聲都值得!
  • 苟晶案反轉:為苟晶抱薪者,凍斃於風雪...
    其微博評論的畫風,也呈反轉趨勢。一些網友說:「為了電商引流,謀取財富,拿自己放棄的入學機會訴苦喊冤,無恥!」路人緣一向不太好胡錫進也說: 「苟晶撒謊,消費公眾的同情心,她精心編造的網絡人設瞬間崩塌,無數網友對她的行為表達蔑視,這是她欺騙公眾應當得到的道義懲罰。」
  • 鮑毓明案驚天反轉,看似荒誕的結局背後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地方
    誰也沒想到,2020年最大反轉會來自鮑毓明案。就在幾個月前,網友們還不斷發起話題,不讓這位「犯罪嫌疑人」掉出熱搜...偽裝成受侵害的無辜少女來騙取公眾同情,一次又一次地引導輿論方向,消費大眾的感情。然而事實上,韓某某跟鮑某某發生性行為時不僅已經成年,而且完全可能出於自願。
  • 「苟晶案」:冒名頂替必嚴懲 但追求公平正義更需守誠信
    苟晶案被爆出後觸及大家最敏感的神經,大家一邊倒的把同情心放在弱者苟晶身上,都在期待著調查結果的公布,終於等到苟晶事件處罰結果的公布,算是遲到的正義如期盼來,15人被問責,迅速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回應了公眾對於維護高考公平,絕不容許任何人踐踏的呼聲,這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
  • 苟晶案:我們該以什麼樣的途徑抵達正義?
    昨天,山東苟晶案調查結果出來了。現在,我們來看看苟晶案。別人都說了的東西我儘量少講,下面我探探自己的幾點真實想法。談之前,說說苟晶最新的動態吧。在通報出來以後,苟晶在昨晚的個人直播中說說了這麼些話:「那些反擊我的,說我誇大其詞的,說我賣慘的、消費人們的感情的,我沒有請你來。
  • 鮑毓明案反轉!她不是真正的「李星星」
    如此巨大的反轉,有人抖機靈調侃,說這就是人間真實全員惡人嗎?因為不滿老師對孩子的處罰,在不滿意學校答覆的情況下,憑空捏造了孩子大口吐血、老師凌晨出現在她的家門口威脅她的狗血故事,霸佔了大半天的熱搜。狼來了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這樣的「反轉」,就是在一次次消耗公眾的同情心和信任,就是在慢慢堵死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求助之門。是的,我們學聰明了,我們變警惕了。我們質疑每一個上網求助的人,質疑他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
  • 輿論反轉研究的文獻綜述
    網絡受眾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習慣和媒體從業者片面報導新聞事件等因素,導致在新聞事件發展的不同階段,輿論出現倒戈,這種輿論反轉的背後反映的是社會集體情緒的爆發,無論是「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還是「手術臺自拍事件」等輿論反轉的新聞都將如何避免謠言傳播的問題擺在大眾面前。
  • 羅冠軍事件上演「狼來了」最終「熱心網民的真心」還是錯付了
    之前造成如此大的輿論影響,皆因為兩人沒有處理好分手問題,為此向公眾和男方道歉。該長文貼一出,便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被不明真相的網民瘋狂轉發,短時間內便達到了幾十萬的轉發量。尤其是那些女拳們,打著「討伐渣男」的旗號,在媒體平臺上為她搖旗吶喊!甚至開始對男方的家人進行了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輿論開始反轉了!被她指控的前男友羅冠軍,針對女方的言論連續幾天發帖澄清,對「強暴」、「裸照」、「嫖娼」的說法逐一駁斥。
  • A股:今日反轉信號出現!市場即將出現變革?
    今天早上一開盤,市場出現了高開的格局,但是很快就開始下殺,但是,下跌的情況沒有持續很久,市場又出現了拉升的行情,可以說今天的市場操作難度依然很大。很快主板市場開啟了震蕩上行的格局,這一波行情在我們看來應該也只是此前下跌過程中的反抽行情。
  • 反轉新聞的再定義:倫理學的視角
    研究問題的提出:反轉新聞的倫理探討意義自2013年新華網推出《見證真相2013,我們一起圍觀過的反轉劇》以來,「反轉新聞」逐漸進入學界研究和行業關切的視野。筆者以「反轉新聞」或「輿情反轉」作為關鍵詞在知網檢索,發現首篇學術文章出現在2014年,截至2018年6月,共有相關文獻310篇。
  • 這個世界怎麼了鮑某某涉嫌性侵女童案真的反轉了
    沒過多久故事開始反轉,可能是先入為主的想法。我一直覺得鮑 有權 有錢 網上的反轉風向是他買的水軍。。後來鮑在網上放出錄音等證據。。又有大v扒出星星的真實年紀等一系列證據時,我感覺我的感情被浪費了。。哈哈,想起了那句話,你以為的你以為就是你以為麼?是的我被騙了,故事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星星可以騙過99%網民?這個故事寫的好 身份懸殊 又是戀童癖 強暴 等字眼 很容易引發共情網友的共情。。還有一些網友紛紛匿名留下自己童年的遭遇。很佩服星星可以站出來把故事講出來。
  • 蘭州交大通報「教師被指欺騙感情」:感情糾葛連帶經濟糾紛
    蘭州交大通報「教師被指欺騙感情」:感情糾葛連帶經濟糾紛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林珏瑤 記者 呂新文 2020-09-10 00:03
  • 流行語背後的網民心態
    網際網路網民使用數量不斷攀升,截止到2014年7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第3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已達6.32億,手機規模網民更是達到了5.27億。   伴隨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社情民意的網絡投射逐漸明顯,尤其近年來新媒體技術對輿論生態的格式化,網絡作為媒介平臺漸成主流。
  • 下周青島天氣「大反轉」!你的公眾號文章排版也該「反轉」了!
    青島的天氣出現大反轉,那你的微信公眾號排版也該反轉啦!剛好馬上要大雪,整理了一些大雪節氣的排版樣式!趕快更新一下公眾號排版吧!
  • 華南理工大學解聘教師剛剛反轉,另一領導又被學生舉報性侵
    10月10 日下午,王雨磊在個人公眾號上發布了他對此事的敘述,聲稱自己被誣告了,性侵情節並不存在。目前王雨磊已經報警,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調查。畢竟,網民的憤怒情緒已經被利用得不止一次了。之前苟晶的事件引發了很多的輿論關注,許多普通人在網上為她發聲。受害者固然是受害者,但中間也被杜撰誇大了太多,說白了,是欺騙。後來,那些為其奔走發聲的網友希望得到道歉,換來的只是對方的輕蔑一句,「你們又損失了什麼呢?」
  • 陳根:輿論裹挾下的網暴反轉,那些走向背離的真相
    輿論反轉下社會信任的動搖輿情反轉頻髮帶來的消極影響顯而易見:其進一步加劇了網絡輿情的失控情況,公眾對於全媒體平臺公信力的質疑和對媒介權威性的重度消解由此加劇,這也讓身處輿論場的每一個受眾都深覺疲憊。當社會信任基石由於反轉事件而逐漸動搖時,社會就容易陷入信任危機。公眾對報導的事件選擇猜疑,對弱勢群體不再信任,許多矛盾都將顯現出來,這也將會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最後,即使真相在歷經反轉後水落石出,但對於重建社會信任來說為時已晚。因為受眾對遭受的欺騙心有餘悸,重建社會信任將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