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書單:讀完這些書我成了不一樣的媽媽

2020-12-11 Geniustory靈犀媽媽

最近真的是壓了很多作業要做了。

源於復工需要處理的工作實在是太多,加上犀寶馬上要到來的2周歲,開始進入自然離乳的程序,在斷奶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哈哈!寫完這一篇我在找時間分享。

2周歲的到來我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太大的「更年期」特徵,倒是越發的發現孩子的求知慾望越來越強。同時到來的還有數學敏感、音樂節奏敏感。所以自己也要儲備更多的知識來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拖了很久的書單分享,自孩子出生,真的是讀了很多育兒書和自我成長書,但並不是每一本都適合分享,這裡只給大家分享一些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並且塑造了我的育兒觀,甚至改變了我人生軌跡的書。我常常說非常感謝孩子,在我給了她生命的同時,她也給了我第二次新生,在育兒的過程中我照見自己的脆弱、缺點,照見自己的原生困惑,促進了自己的終身學習和自我成長

本次給大家分享的是我的「育兒書單」,有機會再給大家分享「育己書單」。其中有很多精選已經在讀書會推廣,經過很多媽媽實踐檢驗行之有效,這裡也會特殊標註出來。也歡迎大家在讀書會一起交流和學習。

一、育兒基礎類: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作者:(美)謝爾夫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本書是在孕期就準備的,講述了0-5歲嬰幼兒的基本護理方法;各生長期體格、情感、語言、運動和認知發育的標準;各種常見疾病、意外傷害及其他健康問題的識別和護理;保證孩子在各種環境中人身安全的具體措施;親子間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因為懷孕的很突然,對於孩子完全沒有概念。這本書是孕期以及孩子剛出生時看的最多的書,對於如何照顧孩子吃喝拉撒睡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鑑意義。

《西爾斯親密育兒法》

作者:威廉西爾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這本書主要提倡通過母乳餵養、和寶寶同睡等方式讓父母和幼兒及早建立親密關係。和育兒百科類似,但是這本書有大量的實例,讀起來更加生動和有趣味性,我比較認同這本書所講的關於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裡面也提到了「哭聲免疫」這種錯誤的育兒觀。

這兩本書更像是我的育兒詞典,在最初的階段幫助我度過了如何照料嬰兒起居吃喝拉撒的新手迷茫期,遇到發燒、出診等情況隨時翻閱。隨著後面閱讀的深入再去反過來看這兩本書,其實會發現,書中的很多方法和措施不一定是對你的孩子有效的,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如何照顧嬰兒,作為母親,我們還需要喚醒內在的母性本能,不要照本宣科,隨時感受孩子的需求,觀察孩子,才能更好地與孩子「和諧」相處。

二、綜合類(偏孩子心理、社會情感、綜合素養等):

《蒙臺梭利》【讀書會指定閱讀】

作者:蒙臺梭利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我很慶幸在孩子1歲以前接觸到這套書,包含《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五本,其中對我影響最大,可以說改變了我育兒觀的就是童年的秘密這本書了,也是在社群裡10086次推薦家長閱讀的一本書。很多父母愛孩子的方式蘊藏著對孩子充分發展和成長的阻礙,而成人就是這樣打著愛的名義成為了孩子成長的絆腳石。所有的教育應當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了成人對孩子的很多不理解,以及孩子生長和學習的基本規律。在了解和嘗試去跟隨兒童、創設兒童環境方面的實踐也讓我嘗到了育兒的甜頭,其實很多父母與兒童的衝突都在於成人的獨裁和不理解。

前三本推薦家長仔細閱讀。教育手冊和早期教育法囊括了關於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文字、繪畫早教啟蒙的基本方法,會更加的偏教學,專業性比較強,讀起來晦澀但是也很有指導意義。如何做早教?回歸生命的本源去尋找答案。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會指定閱讀】

作者: 孫瑞雪出版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這本書也是對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實例詮釋,包含大量的孩子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去講述敏感期的故事。看完這本書就會明白為什麼孩子會毫無緣由的大哭,孩子的想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去感受孩子的感受,關注孩子的關注,了解孩子的情緒。如何遵照孩子的敏感期去為孩子創設合適的外在條件去培養孩子的先天特長。孫瑞雪的另外兩本《愛和自由》、《完整的成長》也推薦家長閱讀,很經典。

《把華德福帶回家》【讀書會指定閱讀】

作者: 黃曉星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這本書講述了華德福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著重於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社區教育的重要性。這本書解決了我當時對於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困惑。

「贏在起跑線」是騙局?中國媽媽還要被偽早教收割多久?今天扒一扒商業早教的那些坑!

商業早教是騙局?中國媽媽如何破局求生科學育娃?答案在社區教育

幼兒園教育應不應像低年級那樣正規學習,這本書告訴我們在生命早期與其灌輸知識,不如注重孩子的健康心靈,給予兒童溫暖和愛,這才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孩子由他所得到的愛以及豐富的生命力創建了自己的身軀之後,它的生命力才能用來執行第二個任務,即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訓練。如果在此之前教他們讀寫算數,就會剝奪他們用以建造身體的生命力,而阻礙他們的生理組織結構的發展。所以底層硬核能力的搭建不是提前學了多少英語、數學、文字,而是發自內心的安定力,求知力、創造力、好奇心、感知幸福的能力。

也是因為這本書的影響才有了精靈故事社區共享教育的模型。

《父母的語言》【讀書會指定閱讀】

作者:[美]達娜·薩斯金德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多和孩子說話以及親子閱讀的重要性。語言豐富的家庭與語言貧乏的家庭,從出生到3周歲孩子所聽到的詞彙差異會有3000萬之多。所以,作為父母,要儘可能多跟孩子說話。而良好的溝通的方法是家長通往高質量陪伴的必經之路,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了解孩子需求、如何拒絕孩子,在這本書都有方法可循。回想這本書很慶幸在孩子語言敏感期前就讀了這本書。通過日常和犀寶大量的對話和親子閱讀,使犀寶語言發育能力非常好,在18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完整的中文句子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還記得犀寶跟我說的第一個句子「媽媽陪我玩積木吧!」,著實讓我意外。在接下來的半年裡犀寶的語言之豐富讓我詫異。

《全腦教養法》

作者:丹尼爾·西格爾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的父母還在為孩子報英語班、奧數班的時候,發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腦教養法》已經風靡美國,改變了萬千父母的教養方式。在大腦、心理治療和兒童教養方面這本書給我們家長一個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從關注學科和成績中抽離出來,完整的看待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底層能力的建設。幫助孩子發展強大而靈活的「我」。

《簡單父母經》

金約翰培恩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本書特別適合這個節奏過快的社會去閱讀,不僅僅是家長。過多的資訊、過多的物質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焦慮、情緒煩躁、情感發燒困擾著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成年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緊張、孩子的專注力不強,感受不到幸福。這是這個社會的病,也是育兒的病。少一點,玩具少一點,物質少一點,留一點空間,多一些陪伴,會有更融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來講最好的東西永遠不是身外之物。如何簡化生活、留下快樂,在這本書裡會找到答案。

《發展心理學》

作者:[美] 羅伯特·費爾德曼

這本書偏專業,講述了著名國際教育專家讓·皮亞傑、哈沃德·加德納、奧利佛·薩克斯、彼德·薩洛維(Peter Salovey)、約翰·梅爾(John A. Mayer)、丹尼爾·高爾曼(Daniel Goleman)的理論觀點。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歷程(life-span)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看著一本書仿佛經歷了人的一生,大量的數據和調研報告會幫助你理解生理及心理意義上的「人」,理解年老的父母為什麼會遺忘。理解才有敬畏。

《陪一顆心長大》

作者: 黃士鈞(哈克) / 黃錦敦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爸爸也可以做的這麼好。有趣,有愛,有心,有方法是我對作者的評價,推薦所有爸爸好好的閱讀這本書。這本書會幫助爸爸更好的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和玩耍。

《窗邊的小豆豆》

作者:黑徹柳子

讀這本書讓我無數次落淚,這本書講述的是日本二戰時期一個真實的故事。感動於小林小張對孩子們的理解,感動於孩子身上最寶貴的童真。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其實教育有完全另外一個樣子,針對不同個體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富有創造性和想像力的。我們的教育體制改革還有太長的路要走,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並不是學區裡逼著孩子做題的老師,而是發現孩子的差異性,鼓勵孩子內在自我生命呈現的靈魂引路師。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閱讀。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這本書講述的也是一個真實的教育故事,作者是美國洛杉磯市貧民區一個普通公立學校老師的教育故事,雷夫老師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蹟,被《紐約時報》尊稱為「天才與聖徒」。這本書講述了他如何對待這些孩子、給予這些普通的、資源貧乏的孩子以夢想,自律、好學、高責任感和道德感是如何在這個貧民窟街區的學校中孩子身上展現的,他們又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走進美國名校的。這個老師的魔力是什麼?看了這本書有了想要去做一名優秀老師的衝動,也讓我想起來自己的老師。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閱讀。也推薦家長閱讀去思考什麼才是教育的真諦。

《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作者: KBS Homo Academicus 製作團隊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是 KBS Homo Academicus 製作團隊,他們拍攝了關於學習的紀錄片。學習是是任磊永恆的主題,我們為了什麼而學習?不同國家之間存在哪些不同?東西方學習動機有什麼區別?未來的學習方式是怎樣的?這本書結合了不同國家的社會背景,講述了學習這件事。到底是東方的學習方式好還是西方的好?不妨閱讀這本書看看,它會比《他鄉的童年》更具備說服力,也更加的全面和客觀。而交流式的學習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一個,這裡給熱衷於各種線上APP學習的父母一個啟發,不妨看看這本書,了解教育的真諦,不要盲目跟風。

三、溝通與衝突解決類:

《遊戲力》【讀書會指定閱讀】

作者:勞倫斯·科恩

出版社:軍事誼文出版社

我覺得這本書是父母基礎賦能訓練之一,不僅從理論上闡述了遊戲對於兒童的重要性,因為遊戲是孩子交朋友、體驗生活及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還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使大人成為擅長遊戲的父母,通過遊戲的方式與孩子建立聯結,一起玩耍、溝通,共同找到快樂。幫助孩子通過遊戲培養自信、遠離孤獨、學會控制情緒,以及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遊戲力是父母必須修煉的技能。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書會指定閱讀】

(美)金伯莉·布雷恩

威脅、引誘這是父母對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學會尊重與孩子平等對話,無條件接納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緒常常是我們忽略的,通過使情感式引導方法與孩子溝通,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理解無條件的愛以及有限制的自由。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作者:海姆G吉諾特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毫無效果的對話:說教和批評產生距離和怨恨。這本書對於如何與孩子溝通有著非常細緻的案例和情境分析。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作者:[美]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與上一本書有異曲同工之處。

《正面管教》

作者:簡尼爾森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溫柔而堅定,這本書也不過多介紹了。上面這些都是講溝通的書,家長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兩本深入閱讀。其實追根溯源與孩子的溝通需要建立在對孩子充分的尊重、考慮孩子感受的基礎之上。

《超越原生家庭》

【美】羅納德·理查森,牛振宇

中國人是喜歡控制的,喜歡控制的父母更是不在少數。通過這本書解決了我對於原生家庭的困惑和怨,慢慢的學會去如何與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這本書去了解自己的性格中存在哪些缺失,去學習如何不要把上一代的傷害向下去傳遞。

四、英語啟蒙

關於英語啟蒙,此前在社群進行過很多交流,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這篇文章。

英語啟蒙攻略乾貨|23個月娃開口說英語啟蒙經驗分享,對英語不太好的爸媽超實用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作者:安妮鮮花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這本書主張母語式的習得方法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分享了很多國外趣味教學的方法,有一個靈犀媽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猜東西的遊戲,每周孩子會有一個主題從家裡帶一個物品到學校,用英語表達是什麼特徵,其他同學來猜。這樣的趣味教學真的應該引入我們的課堂中,這本書推薦了很多國外教學網張以及原版Paper練習紙的資源,很多精靈故事分享的英語學習素材也是在這本書裡的網站上找到的。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作者:蓋兆侖

出版社:外研社

這是一本寫給家長的一本英語教育科普書,其中對於發音不好要不要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觀點靈犀媽媽非常認同也在上面分享給了大家。裡面介紹了我國傳統應試教學以及實用教學的方法區別,推薦家長們閱讀了解。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

作者:廖彩杏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很經典,廖老師系統的介紹了孩子英語啟蒙的方法,細緻到每周書單的安排,強調通過不斷重複、圖文結合、有聲書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從培養聽力到辨識單詞到獨立閱讀的進階啟蒙方式。我很認同廖老師提到的:不必先學單詞、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的教學方式。

但是對於推薦的書單,我不建議家長們完全參照,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階段也不同,且廖書單每個階段裡的書難度不一致,我做過很多測試給犀寶,有些書並不適齡孩子也不感興趣。建議不要盲目的按照書單順序來啟蒙,需要自己根據孩子挑選適合孩子書。

這裡也要提一點關於英語磨耳朵,廖老師講的磨耳朵也並不是把童謠當成背景音樂在孩子玩或吃飯或者幹別的時候一直放著,很多人對這一點存在誤解。這樣的磨耳朵不僅無效英語啟蒙,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做一件事專心做一件事即使聽兒歌也是一樣,但更好的方法是跟孩子一起唱,而不僅僅是放給孩子讓孩子聽。

五、如何閱讀繪本

《騎鯨之旅》

作者: 粲然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這本書深得我心,講述了如何進行親子閱讀,以及如何選繪本。我總覺得育兒是心靈通往成熟的法門之一。因為渴望愛和被愛,有意識的趨近善和美。和寶寶在一起成長,我知道只有放下功利心,真誠的面對自己和寶貝,才能讓「父母之路」更加平坦。喜歡和寶寶一直以來堅持的親子共讀時光,放棄教學app、動畫片並不容易,當你看到別人家娃被拉出來背兒歌、念唐詩,也會有功利心驅使,但常提醒自己要在充滿誘惑的選擇中埋頭走自己的路。繪本力絕對不僅僅是讓寶寶學會念幾首詩,而更像一扇扇門,打開它,走進去,再出來,再進去,直到幫助寶寶選好自己的那一扇價值觀之門。

《幸福的種子》

作者:松居直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念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我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孩子們長大以後,我才真正了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裡。

《繪本之力》

作者:(日)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該書介紹了日本三大名人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對談繪本的力量。喜歡日系繪本的家長一定不要錯過,內含大量推薦書單以及創造和閱讀tips。

《朗讀手冊》

作者: [美] 吉姆·崔利斯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為什麼一定要為孩子朗讀?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朗讀?怎樣做才能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電視看多了到底會怎樣?看多長時間電視對孩子無害?這本書裡有答案。

六、父母修行

《愛彌兒》

作者: [法] 盧梭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從《愛彌兒》中,可以看出,盧梭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成為自然人,即他所謂的「依照自然的順序」「信任自然」「以自然為唯一的聖經」「遵從良心者即是遵從自然」。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是科學育兒的祖師爺,在蒙臺梭利中也提到過受盧梭教育理念的影響。盧梭強調要兒童從客觀的事物中去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直觀教育」目的就是依據具體事實教導兒童,使外部的知識和兒童內在的認識能力完全一致。

這就是為什麼靈犀媽媽不認可線上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的學習是通過感官去感知的,填鴨式的直升機式的APP教學可以瞬時看到效果,但不會引起孩子深入的思考即深度學習力。盧梭還認為應該按照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予以適當的教育方式,以免超出兒童的接受能力。他說:「教育兒童並不是要讀文學名著,而是要認識自然,感受自然。」即通過閱讀自然書籍了解外界知識,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語言去獲得知識。

《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龍應臺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女性在個人事業和母親角色的衝突,而這本書也給無數讀者帶來感動和啟迪。

《我們仨》

作者:楊絳

這本書簡潔而沉重,半夢半醒中仿佛跟著作者一家三口過了一生。通過這本書引發了我關於家庭、關於身為父母這一生要帶給孩子什麼、關於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關於人生意義為何的思考?生之短暫,應予以珍惜,孩子或是愛人我們相伴一生又互為過客,我們也不過宇宙過客。生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寫在後面

盡信書不如無書,常有父母讓我推薦書單,其實我比較謹慎。因為覺得讀書是很個性化的事情,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文字中讀自己,同一本書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理解。因此我也擔心我的理解誤導了你。

我覺得真正決定我們如何教養孩子的,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愛的能力。這包括我們的原生家庭、經歷以及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而不僅僅是幾本育兒書決定的。

生活就是最好的學堂,孩子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有覺知的心,有獨立思考的意識,有實踐的勇氣,如果沒有那麼讀書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

育兒就是育己。父母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要多讀書除了教養孩子方面的,也要去充實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例如歷史、文學、哲學、科學、藝術等等。這會讓我們更有視野和格局以及科學精神。你的愛閱讀習慣也會在無形之中傳遞給孩子。對於今天的很多父母來講,不是育兒書學的太少,而是學的越多越迷茫,照本宣科,缺乏靈活性。人是富有情感的、是活生生的,不是機器按照手冊操作,所以父母在追求科學性的同時更要保有獨立思考,給孩子多一份情感上的滋養。你的人生智慧也會影響孩子。

至於育兒書籍,選幾本經典的,反覆讀透,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長和心理髮育規律即可。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所有育兒理論的前提。

靈犀媽媽——一個有趣又努力的媽媽

精選閱讀

手工陪娃

彩虹積木玩法合集

經典50童謠配手工

100+迷宮素材| BBC兒童紀錄片

SSS童謠| 鵝媽媽童謠

廖彩杏清單音視頻| 美國家庭親子英語

Scholarstic 英文全版30套教材

250+繪本書單| 10款安靜書

新年手工童謠| 元宵節專題繪本

聖誕節趣味手工| 感恩節趣味手工

Farm安靜書|Zoo安靜書|佩奇安靜書

多彩形狀匹配早教|毛毛蟲繪本DIY

鵝媽媽童謠| 樹葉玩法 | 泡泡膜玩法

Baby all| 毛毛蟲點讀筆 | 繪本閱讀

育兒知識

教育部書單| 帶娃做家務原來也有早教學問?

英語啟蒙|要不要上早教?

教育部0-6發育自查| 0-3發育智能檔案

國際發育測評工具|自然教育|如何選玩具

如何選繪本| 分離焦慮 | 給孩子刷牙

一招搞定吃飯| 嚎啕大哭怎麼破

相關焦點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小學六年讀完這些書,將來受益匪淺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總結了1-6年級小學生該讀的書,對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非常有幫助,建議各位家長幫孩子存下來,小學六年讀完這些書,將來受益匪淺。竇桂梅校長總結了一份書單,涵蓋小學1-6年級應該讀的好書,並且標註出哪些是「必讀」,哪些是「選讀」,各位家長可以參照這份書單,幫孩子準備書籍,並和孩子一起在小學六年堅持讀完這些書,將來一定會受益匪淺。
  • 共讀4年半 讀完1000本書的媽媽:0-6歲繪本應該這麼選(附書單)
    但是因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與心理發展不一樣,如果撇開年齡來選繪本,很可能南轅北轍。那孩子對繪本的接受度,以及對閱讀興趣的培養可能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父母在親子閱讀的時候面部表情豐富,聲音多樣化,也可使用相應的道具,如手指偶或者玩具,孩子會更投入。
  • 別把「廖彩杏書單」放著吃灰了,我們花了半年讀完全套、收穫好多!
    讓他家兩娃英語上道的,就是著名的「廖彩杏書單」(以下簡稱「廖單」)。現在,讀「廖單」成了@雯~吻心 和老二每天的日常,不到半年,她就帶弟弟讀完了全部廖單繪本,弟弟已經能輸出完整句子了。每次點讀完以後,再逐頁點讀,然後我跟讀,依然是每天上午30分鐘。就這樣我們讀完了書單的100本書,大約用了小半年時間,沒有複習。
  • 不讀完這些名校書單開學保證你懵逼
    拿到offer的暑假嗨上天在國內讀大學可以去美國讀大學就不能那麼放縱了美國大學都愛給新生們推薦一些閱讀書籍要求大一新生們利用暑假時間去閱讀更重要的是多數大學期望新生到校之後可以一起討論分析這本書先一起來看看14所頂尖名校的推薦書單如果下面這14所頂尖級名校有你的女神學校,如果你沒有讀過這些書
  • 父母必讀的早教書單(下):你不能不知道的親子閱讀指導書
    上次羽佳給大家分享了一篇給父母的「家庭早教書單」,還沒來得及看的同學可查看我們前天的文章。今天,羽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份父母必讀的「親子閱讀書單」。親子閱讀怎麼做?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一本繪本該怎麼讀?如何給孩子選書?每天閱讀多長時間?親子閱讀應該堅持到幾歲?
  • 託福一次通過的學霸,只因父母重視閱讀?他的書單值得收藏
    若嵩的父母也很愛讀書,家裡的書並不是買回來只給孩子看的,而是全家人都在看。 童年時,若嵩的媽媽會陪著孩子一起讀書,跟他討論書裡的問題,引導他去思考。若嵩說,他原本對這些書沒什麼興趣,更看不懂,但媽媽帶著他一起,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後,他愛上了文學。 現在他很喜歡思考,也喜歡翻譯。
  • 純乾貨:父母必讀的早教書單(上)
    這兩年羽佳一直在給孩子們推薦繪本、寫書單,但今天這份書單,是專門給父母的。作為父母,我們太需要學習,甚至是訓練。特別是當我們在育兒中遇到困惑,搞不定的時候,「有用」的指導就顯得特別特別重要。合上書以後,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的育兒難題。比如有一位媽媽分享如何讓孩子面對打針,說誠實地告訴孩子會有點疼,孩子有了心理準備,就不那麼哭鬧了。
  • 媽媽跟寶寶的育兒書單,優質的書單伴我們共同成長!
    一、媽媽必備書單:1、養育男孩:家有男寶必備書單不同的性別造就了不同的性格,雖然寶寶都是一張白紙,但是男孩跟女孩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特性,這本書直接告訴了你怎麼樣才能培養出有責任心跟正確三觀的男孩,書中分了三個男孩的成長階段,幫助父母更好的了解男孩的特性,非常棒,強烈建議這本必入
  • 父母必讀書單,一起成為更棒的父母
    因此,Pony 專門整理了這份「父母必讀書單」是存心與父母作對嗎?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門門功課第一,但是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擁有收入不錯的工作卻並不快樂。這樣的教育算成功嗎?
  • 百萬媽媽喜愛的廖彩杏書單及全部音頻
    來看看這份成績單:兩個從小沒有上國際幼兒園、小學,也沒有上英文補習班的孩子,憑藉讀繪本聽音頻,磨耳朵3年,能說出一口字正腔圓的地道口語,輕鬆讀完英文原版《納尼亞傳奇》;磨耳朵6年,小學六年級後,參加TOEIC考試(世界上頂級的職業英語能力測評),
  •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大英文啟蒙書單丨乾貨分享8
    雖然每天照表操課就像在當兵一樣,小孩壓力不大媽媽我都先有壓力了,但是她的毅力真的令人不得不佩服啊!對於小一點的寶寶,一句話都還不會說,這時候無論跟他講什麼語言,英語、中文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所以建議直接唸英文,不需要任何的翻譯。
  • 暑期英語不滑坡?小意思!快拿走這份英語分級閱讀書單
    這些分級閱讀將帶給你最純正的閱讀體驗內化孩子的語言能力!前段時間,網上有個段子:問: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答: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澱肯定是不夠。不信?這些書單連結我們通通整理好啦!
  • 父母書單:這些兒童教育圖書讓我受益匪淺
    當然,就如《孩子:挑戰》的責任編輯三聯生活書店李娟所說:沒有一本書可以窮盡所有的理論和教育問題,但總可以在別人的問題中得到自身的觀照。大家當然也不能窮盡所有的書,但願可以為大家在茫茫書海中指出一個可供選擇的方向,這也是童書媽媽整理這份書單的目的。
  • 英語啟蒙:廖彩杏書單168本介紹和版本選擇
    截止目前廖彩杏書單一共168本,按照售賣的方式分成了廖一到廖七,共7個階段。廖彩杏曾是一名英文老師,當雙胞胎孩子出生以後,像絕大多媽媽一樣,她選擇了全職在家陪伴孩子成長。而對孩子的英語啟蒙也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早,到雙胞胎五歲時才開始做他們做英語啟蒙。
  • 吳軍書單|高中生進入大學前,我建議最好能讀完這些書
    棕櫚說:寒假將至,如何利用寶貴的假期時光「彎道超車」,為自己充滿電
  • 吳敏蘭書單: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注重孩子英語啟蒙的爸爸媽媽們一定都知道「三大英語啟蒙體系」——廖彩杏、吳敏蘭和汪培珽。之前寶媽也和大家分享過廖彩杏書單的繪本資料,今天寶媽和大家分享的是吳敏蘭書單推薦繪本資料。吳敏蘭書單詳細列了0-6歲的階段分類吳敏蘭的分類較為客觀,有對書籍詳細介紹和推薦理由。從0歲就可以開始讀,一共120多本書。她的書的特點是趣味性強,異型書多。寶媽建議,應當先讀完廖彩杏,學會方法,打好基礎,再讀吳敏蘭推薦的書單。
  • 小人書升級為雙語繪本 「媽媽書單」折射閱讀新潮流
    原標題:小人書升級為雙語繪本 「媽媽書單」折射閱讀新潮流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元宵節剛過,這個年就算過完了。新的一年,我們追夢前進,也不忘回頭看看。看看身邊人,看看身邊事,看看過往的來路,看看明日的去處。
  • 英語啟蒙為什麼要選擇廖彩杏書單?一份英文書單解決孩子英語啟蒙中所有難題
    很多父母,包括廖彩杏自己,對自己的英文發音都不自信。雖然有心要給孩子做英文啟蒙,但一想到自己的蹩腳英文,就不敢嘗試。有聲繪本,就直接解決的這個問題!父母只需要把音頻打開,把書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就可以了。小朋友也不用刻意學單詞、語法,只需要翻翻繪本,堅持每天聽繪本音頻就可以了。聽廖彩杏書單有什麼效果呢?
  • 核桃娃0-5歲經典書單
    在接下來介紹的書單中,每一本書都是我為孩子購買不同年齡階段的讀物時讀過的,本本我都念得滾瓜爛熟,而且沒有一本孩子不愛。本來我想要為每本書打個分數,好供父母們參考,但是卻發現很難取捨,而且每一本書分數都差不多,於是評分的意義也就變得不大了。邊整理書時,我跟爸爸邊說"這些書都是精品,還得仔細的再為核桃娃讀一遍,每一個年齡段聽到的效果肯定不一樣。
  • 從這些方面入手,你也可以給孩子定製專屬書單
    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永恆的書單,也不存在普適性的書單。每一個孩子的閱讀書單都是隨著成長不斷更新變化的。而每年的新書層出不窮,很多有著時代意義的書籍可能還做不到那麼地膾炙人口,很難入選所謂的經典書單,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如果就此錯過,真的是非常遺憾。父母要學會慧眼識珠,為孩子從浩瀚的新書海裡找到這些寶貴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