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本周AH溢價率突破140,創四年新高,接近歷史9分位數。10年以來,AH溢價僅在15年A股「水牛」高點,以及16年初達到此水位。
儘管高AH溢價不意味著港股短期內會開始上漲,但AH高溢價中長期內回歸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進一步結合影響港股中短期走勢的核心因素(盈利增長、利率、匯率),目前港股的配置價值正逐漸凸顯。
其一,從盈利端看,下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邊際好轉是大方向。中資股基本面將從「免疫」走向「修復」;歷史上AH盈利上行周期,港股相對A股更容易取得相對收益(港股市場由海外機構投資者佔主導,對基本面的關注權重更高,而A股更偏愛「左側」)。
其二,利率和匯率變化傳導至流動性,是影響港股的另外兩大核心變量。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釋放天量流動性,目前美債利率維持低位、美元指數大幅回落,對港股流通性形成支撐。人民幣與港元匯率方面,目前人民幣穩中有升,市場有望出現外資回流、盈利上修的「正反饋」。今年Libor-Hibor利差的中樞偏低,跨境資金傾向於買入港元、做空美元,港元匯率持續位於「強方保證」附近。因此目前階段無需擔憂弱港元對港股市場形成壓制。
投資策略:影響港股的核心因素開始出現積極變化。「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升」的匯率組合利於資金流入,疊加基本面弱復甦與高AH溢價,港股配置價值凸顯。行業配置關注:
經濟復甦疊加板塊低估值,配置低波動周期(地產、基建產業鏈);
中概股回歸受益的網際網路軟體仍是重點方向;
疫情「低敏感」的板塊必需消費、醫藥仍享有「確定性溢價」,目前估值偏高,建議自下而上精選個股。
影響港股的核心因素開始出現積極變化
本周全球股市多數上漲,港股恒生指數上漲1.23%,恒生國企指數下跌0.29%。板塊方面,恒生一級行業表現分化,資訊科技業領漲,電訊業跌幅最大。
本周港股投資者對AH相對價差的關注度再次提高,截至周五(8月28日),恒生AH股溢價指數突破140,創四年以來新高,並突破歷史均值+1倍標準差高位。從分位數上看,AH溢價率已接近歷史9分位數,2010年以來,AH溢價率僅在2015年A股「水牛」最高點,以及2016年1月達到此水位。
高AH溢價不意味著港股短期內會開始上漲,但AH高溢價中長期內將趨於回歸。
高AH溢價背景下,南下資金開始加速淨流入,本周南下資金淨流入規模達到123億元人民幣,創7月以來新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高AH溢價不意味著港股會立刻開始上漲,我們在《高AH溢價並不是「萬能靈藥」——港股策論9月第4期》中曾分析過,儘管AH高溢價策略更利於港股後續表現,但AH相對估值何時回歸併不確定,有時兩者偏離的時間有時偏長。比如2015年7月份,AH溢價指數接近突破8分位後,港股直至1年後才取得相對A股的顯著超額收益。不過鑑於AH溢價率具有均值回歸特徵,中長期內AH高溢價將趨於回歸仍是大概率事件。
長期看高AH溢價回歸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進一步結合影響港股中短期走勢的核心因素(盈利增長、利率、匯率),目前港股的配置價值正逐漸凸顯。
通過03年以來的港股復盤,盈利增長、利率、匯率是影響市場走勢的核心變量。港股走強時,盈利走強、流動性寬鬆和人民幣升值必佔其一:(1)2003-2004年,低利率、盈利預期好轉推動港股走牛;(2)2006-2007年,港股牛市所處的背景是人民幣大幅升值、國內經濟強勁增長;(3)2009-2010、2013-2015年,中國四萬億計劃刺激經濟,加上美國三輪QE推升市場流動性,港股盈利和估值「雙升」;(4)2016-2017港股牛市受盈利改善、互聯互通開通背景下南下資金流入等因素提振,同時17年人民幣升值對港股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目前這三大核心要素均出現積極變化——盈利預期開始向上修正、無風險收益率維持低位、「美元跌,人民幣漲」的匯率組合有望對港股形成支撐。
從盈利端看,在國內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等數據環比改善的背景下,下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邊際好轉是大方向,中資股基本面將從「免疫」走向「修復」;歷史上AH盈利上行周期,港股相對A股更容易取得相對收益(港股市場由海外機構投資者佔主導,對基本面的關注權重更高,而A股更偏愛「左側」)。
利率和匯率變化傳導至流動性,是影響港股走勢的另外兩大核心變量。目前美債利率維持低位、美元指數大幅回落、人民幣穩中有升,對港股形成有力支撐。
其一,美國國債利率、美元指數受經濟增長、聯儲貨幣政策、通脹預期、風險事件等多因素影響。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釋放天量流動性,7月以來10年期美債利率在0.5%-0.7%之間波動。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從3月最高超100點下行至8月最低92.3。債券收益率維持低位意味著股債性價比的天平更偏向於股票市場,美元指數下行則利好資金流出美股,增配新興市場。從歷史復盤也可以看出,港股恒生指數與美元指數走勢負相關性顯著。
其二,人民幣穩中有升環境下,市場有望出現外資回流、盈利上修的「正反饋」,因投資者除投資收益外,還可額外獲得匯兌收益。7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7.08一路變化至6.91,在目前中美利差仍處在大於200bp的安全區間的背景下,未來人民幣再次大幅貶值的基本面壓力較小。
其三,港元匯率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因素。當港元兌美元匯率過快貶值,甚至不斷觸碰「弱方兌換保證」時,「港幣保衛戰」背景下恆指往往承壓。但今年Libor-Hibor利差的中樞偏低,在此背景下,跨境資金傾向於買入港元、做空美元,港元匯率持續位於「強方保證」附近。因此目前階段無需擔憂弱港元對港股市場形成壓制。
本文作者:歐亞菲,來源:廣發證券,原標題:《影響港股的核心因素開始出現積極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