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800年客家古村:美輪美奐的古屋,「三生三世」的家訓

2020-12-16 環球網

30餘幢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2座跨街牌坊,1條千米古街,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築群,與福建永定土樓、廣東梅州圍龍屋一起,成為客家建築經典之作。

這裡便是閩西山區的一個古老山村——培田。

客家古村

培田,坐落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村民皆為吳姓,客家人,其開基祖吳八四郎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由福建寧化遷入,繁衍至今已歷三十世,時近七百年。

循著環村古驛道走在古民居夾巷中,仿佛進入塵封已久的明清年代,牆影幌幌,古韻留香。這裡一扇花鳥蟲魚的木刻窗雕、一幅雕花石聯壁畫、一堵灰褐色風火牆、一座飛簷翹角門樓,追溯起來都是千百年的如煙往事。

衍慶堂,全村現存最老的屋宇,由培田六世祖吳郭隆修建於明景泰年間。原來為住屋,內掛堂匾「至德衍慶」。至清乾隆年間擴修為郭隆公祠,始取名「衍慶堂」。這裡是全村祭祖、打醮、集會等活動之所,村民仍稱「老屋」。

「繼述堂」又稱「大夫第」,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堂名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它是典型的客家「九廳十八井」建築,在整體建築上,科學地運用梁柱式框架結構。儘管廳多井多房多,卻不失整體的井然有序。廳與廳之間既有通道相連,又有門戶隔阻,各成單元,既可聚族而居,又方便小家庭各享天倫。

雕刻是培田古民居的一個重要特徵,從門前的石獅、石鼓、旌表、門當到門楣、屋簷、門柱、窗欞、柱礎、枋頭、雀替等無不精雕細刻,光是雕刻手法就有透雕、浮雕、淺雕、深雕、鏤空等,把一幢幢古宅雕飾得古樸典雅、文採飛揚。信手推開一扇宅門,觸目之處皆是山水蟲魚的磚雕、飛禽走獸的石雕、工筆寫意的木雕,真可謂無所不有、多姿多彩,體現出客家匠人的聰穎智慧。

培田村中心是一條近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曲折的古街和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

興養立教

除了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培田還有豐富的精神瑰寶——培田吳氏留下的族規家訓:《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條》《公益社章程》等。

吳氏家訓族規體系的形成有一個過程。乾隆年間,吳氏已制定《家訓十六則》,包括「敬祖宗」「和兄弟」「勉讀書」「勤生業」等條目,側重對孝、悌、仁、愛、勤、儉等傳統道德的倡導,鼓勵族人遵守。但後來吳氏「誠恐訓之不從必繼之於法」,於是制定了《家法十條》。家法是帶有懲戒性質的道德約束,保證家訓教化能夠順暢通達。但家法本意不是為了懲戒,而是警惕後嗣,「顧立訓使人遵,立法使人畏」。

家訓、家法之後,培田吳氏又立《族規十則》,以期「風純俗美,可稱仁裡」。族規所規定的內容大部分與宗族公共事務相關,對生態環境保護、家族成員冠婚喪祭等作出規定。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培田吳氏又制定《公益社章程》,更多的關注社會治安、社會習俗以及當地實業發展,其治理範圍,可以說,進一步從家族往外擴展,有著比較強的鄉規民約意味。

貫穿吳氏家訓族規的精髓在於「興養立教」,「興養」指發展生產、促進生產,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立教」則是加強文化教育,以文化人。

培田吳氏初落籍時以販運行商起家,十分勤勉,也勉勵子孫如是: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農工商賈,勉勵乃事。酒食遊戲,終亦自累。

——摘自培田吳氏《家訓十六則》

【譯文】

民生之本在於勤,勤則富有不貧窮……無論是務農、務工還是從商,只要自己勤奮就一定能成就事業。如果每天沉溺於吃喝玩樂,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邇來饑饉荐臻①,半由實業不興,本社擬設一勸農工所,督率子弟務農興工,勤者有賞,墮者有罰,以昭激勵。

——摘自《培田公益社章程·振興實業》

【注釋】

①荐臻:接連到來。

【譯文】

最近,饑荒接連到來,大半是因為工農商業不發達導致的,公益社打算辦一個「勸農工所」,督導率領族中子弟從事農業勞動、振興工業,對於勤勞者進行獎賞,對那些懶惰者進行懲罰,激勵族中子弟奮發有為。

培田過去是福建清流、寧化等縣通往汀州府的通衢,清鼎盛時期,文人、官宦、商賈雲集於此,一度繁華似錦。「勤者有賞,惰者有罰,以昭激勵」,在家訓族規的滋養下,吳氏家族士農工商並舉,艱苦創業,積累財富,建造幢幢高堂華屋:德衍慶、繼述堂、官廳、務本堂、雙灼堂、都閫府……不一而足。

崇文尚學

吳氏有行商的「底蘊」,但「言商仍向儒」,尊師重教,十分尚學。在培田吳氏家訓族規中,把讀書看得非常重要:

士為民首,讀書最高。希賢希聖,作國俊髦①。揚名顯親,恩寵恩褒。各宜努力,毋憚②勤勞。

——摘自培田吳氏《家訓十六則》

【注釋】

①俊髦:才智傑出之士。

②憚:害怕。

【譯文】

讀書之人為民眾之首要,讀書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用。要努力讀書,爭取成為聖賢之人,成為國家的才智傑出之士。從而名揚天下,為家族爭光,得到恩寵與褒獎。各位應該努力讀書,不要害怕辛勤與苦勞。

培田歷史上有過十八個書院、私塾和學堂,最為著名的是南山書院。明清以來,舉人吳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執教於此,有「距汀城郭雖百裡,入孔門牆第一家」之美譽。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時任福建學政的紀曉嵐曾到汀州(今長汀縣)巡察主考。而培田村,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紀曉嵐聽聞培田村重教化、尊文墨,人物不俗,便到村中詳察細訪。從早到晚,培田民居內都會傳出琅琅書聲,還有那縷縷墨香。一番考察後,紀曉嵐深為培田的耕讀風俗所折服,鋪紙蘸墨,寫下「渤水蜚英」的贊語。「渤水」,代指吳姓。吳姓郡望分渤海、延陵等,培田吳氏屬渤海;「蜚英」,即讚譽此村重學興文,代有英才。

培田村中還有不少「特殊」學堂。在培田古街中段,有一座不甚起眼的數椽瓦屋,大門上書一聯,橫批:「鋤經別墅」,聯曰:「半畝硯田餘菽粟,數椽瓦屋課桑麻。」

「別墅」並非豪宅之義,此處實際是培田先民建造的一所「職業教育學院」,是學習耕作、種植技藝的教育場所。

村中還有女子學校「容膝居」,取名源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這裡是本族女子學習文化、女紅、禮儀的場所。

培田客家人對教育的重視不止於此。為了給前往省城參加鄉試的學子提供較好的食宿條件,培田吳氏族人還舉一村之力,在省城興建起了一座「宣和試館」,凡是培田籍的學子到福州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食宿一律免費。當時,培田的鄉紳還倡議,凡是汀州八縣的吳姓子弟到福州考試,入住宣和試館,也一樣食宿全免。這在客家社會是不多見的。

此外,培田還建立了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培田客家人先後設立了義田、經蒙田和秀才田,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完善的助學、獎學制度。培田吳氏族譜裡寫道:

文武鄉試每貼闈費銀三兩五錢正,

文武會試每貼闈費銀五十元正,

……

文武舉人每貼花幣銀一百元正,

文武進士每貼花幣銀一百五十元正,

欽點翰林主事、中書、侍衛每貼花幣銀一百五十元正,

狀元、榜眼、探花每貼花幣銀二百元正。

科舉制廢除後,培田吳姓賢達應時而變,迅即舉一村之力,興辦新學,並開列了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留學的各項獎學金:

赴汀城高等小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邊,花邊,即銀元)4元,

中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10元

……

赴省城高等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20元,分兩學期給領,

武備、政法兩學堂一律津貼,

赴京師大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40元,分兩學期給領

……

「養成正氣參天地,磨練文章著春秋。」數百年來,培田吳氏正是以「興養立教」為己任,傳承家訓、嚴守祖規,尊師尚學、興家立業,才打造出吳氏家族的精神血脈,薰陶出風淳俗美的客家古村。

老宅、大屋、古巷,延伸的是一段又一段遠去的歷史;家訓、家法、族規潤澤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漫步村莊,望著那些鐫刻著歲月滄桑的合院建築、曲曲直直的古街古巷、悠然自得的淳樸村民,內心寧靜而祥和。這一刻,自身也融化在這古樸的村落裡,分不清哪是我,哪是它……(紀小蘭整理|資料提供:福建省龍巖市紀委、連城縣紀委)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相關焦點

  • 這8個著名客家古村,每個都美輪美奐,去過5個算你牛!
    客家圍屋可是非常出名,我們不僅在《大魚海棠》裡面可以看到唯美的客家圍屋,在全世界客家圍屋都是享有盛譽,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8個全國著名的客家古村落,讓你感受歲月靜好的美妙,這8個每個都美輪美奐,去過5個就算你牛,全部去過,請收下羽墨的膝蓋。
  • 佛山三水有座長壽古村,依山傍水,歷經800年風雨滄桑
    長岐村,也被稱之為長壽古村。因為在1200多名村民 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歲以上的有62名,故而被冠名。古村始建於明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清朝初年。村莊依山傍水,村前兩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後背靠文筆山。
  • 培田古村:民間故宮 客家莊園
    培田古村:民間故宮 客家莊園 2020-10-22 20: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廣東東莞:樟木頭古坑古村,保留怎樣的風景?
    廣東保留著許多歷史古村。下面和大家走進:東莞樟木頭鎮古坑古村。古村形成於:十九世紀初,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客家風格的鎖頭屋,排屋等。一起去尋味這一道原始風景。(尋跡東莞古村落)古坑客家建築群,樟木頭鎮文物保護單位。(東莞古村)村口處一口大井。
  •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原標題:「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培田村有「客家莊園」「民間故宮」之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約7萬平方米的客家古建築群輕訴著培田古民居800餘年的歷史。 張斌 攝 「接待的旅遊、研學團隊越來越多了。」
  • 福建客家第一村-培田村,不同圍樓的建築,了解「九廳十八井」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在電影中女主角所生活的地方在現實中還是有原型的,這裡是客家的圍樓,其實在少數民族的建築中,像「客家圍樓」這樣的還是有很多的,很多人沒想到福建的山區中還隱藏著一個「民間故宮」,30棟豪宅在此矗立,古樸的民房鱗次櫛比,鵝卵石鋪在千米的古街上,被人們稱為
  • 福建永定土樓:深山裡藏著的「客家家訓館」
    央廣網龍巖7月2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實習記者萬存靈 福建臺林露 龍巖臺肖燕)「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慶成樓,這裡也是客家家訓館,它在2014年建成開放,去年開始進行優化升級改造,今年一月份已重新對外開放。」
  • 客家家訓家國情懷 祖訓家規內涵豐富(組圖)
    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優良家風,承載著客家傳統美德。  去年6月,永定在世遺土樓「振成樓」邊的「慶成樓」建立了客家家訓館,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提升客家土樓的文化內涵。祖籍永定下洋鎮思賢村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聞訊後甚為高興,欣然揮毫為客家家訓館題寫了館名。
  • 中紀委網站刊播福建龍巖客家家訓第二集: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
    原標題:福建龍巖客家家訓(二):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           福建龍巖客家家訓館簡介   「客家家訓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慶成樓內,創立於2014年6月,為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
  • 龍川首個客家家訓廉潔文化主題公園建成,位置在…
    這裡有黨史村史這裡有雕塑,有壁畫……這裡的牆、廊、徑、亭、山文化味、清廉味和「家」的味道氣息濃鬱這就是龍川縣客家家訓廉潔文化主題公園等您來約到此觀光值得您品味,細細地品味~↓↓↓為增強廉潔文化和家訓文化在龍川的吸引力、社會影響力,龍川在佗城鎮楓深村打造首個集廉潔文化
  • 探村廣東惠州|旭日古村,濃鬱客家特色,羅浮第一古村
    廣東惠州,旭日古村。位於博羅縣龍華鎮北面,前臨東江,右依太平山,北靠羅浮山,諸山環抱,風景秀麗,有著典型的客家宗族聚居特色村落。這個寧靜美好的古村落,也被譽為「羅浮第一古村」。旭日古村是嶺南地區現存規模較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較完好的古村落,匯集了明、清、民國時期建築群於一村的稀缺古建築群,是廣府文化與客家文化交融之地。
  • 廣東東莞逕聯村,橋頭鬧市中的桃花源,殘破的古屋是年代久遠見證
    體現在橋頭人千百年來與荷花之間建立起來的熾熱而特殊的偏愛之情中,當然,也體現在以逕聯古村落歷史遺存的舊時光印記之中。三者融匯於橋頭一境,相映成趣,渾然天成。到橋頭鎮,首選當屬賞花,眼下的蓮湖荷花還在湖中綻放,朵朵荷花惹人愛,很多遊客開車來蓮湖賞花,拍花,感受荷花帶給人們的美好夏天。逕聯古村落離蓮湖僅一公裡左右的距離,開車前往探秘。
  • 揭牌|龍川首個客家家訓廉潔文化主題公園 值得您細細品味~
    揭牌|龍川首個客家家訓廉潔文化主題公園 值得您細細品味~ 2020-09-1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驚現三百年客家古村,村後還有罕見的百年風水林!
    三百年客家古村 | 客家建築 南洞村作為一個客家古村落,沿襲了客家一貫聚集而居的典型印記——客家排樓。
  • 廣東梅州,客家之都山水間秀美8大古村,每一處都風景絕倫
    1 橋溪村橋溪村藏身於陰那山裡的一個山谷,山民們順著山勢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可以試試那裡客家民居特色的民宿。橋溪村是一個保存得很好的客家小山村,極少有外人打擾過的痕跡,直到13年10月才開始對外開放。
  • 深圳很罕見的古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規模大,不要門票
    深圳很罕見的古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規模大,不要門票,我國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上,現在的順序是什麼銷售負責人古村來說,它們的保護來說,也有許多人非常,也在我國的保護有價值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任何一處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發展,自己的價值,是我國的一個吸引力較強的銷售負責人古村
  • 東莞南社明清古村:傳承良好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孝德文化
    東莞南社明清古村:傳承良好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孝德文化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20-10-16 近年來,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依託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南社明清古村落
  • 深圳寧靜的客家古村,世界上最大的版畫博物館,是個散心的好地方
    深圳寧靜的客家古村,世界上最大的版畫博物館,是個散心的好地方你知道深圳觀瀾版畫村嗎?這裡是一個寧靜的客家古村,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態風情,人文藝術氛圍濃厚。這是深圳唯一的淨土。住在這裡的人不多,只有一些印刷工作室和小商店。
  • 贛州興國縣東韶古村,大山裡的客家鄉村春色美歷史古韻濃,看咋樣
    古村與老去的人一樣似乎總是容易被人忘記被人冷落,當人們離開故鄉離開故土熟悉的老屋熟悉的鄉村景色成為難忘的記憶,故鄉的景色在被人想起的時候大多是有了思想情緒的時刻。古村現在越來越少的鄉村風景,這樣的風光現在可以說是稀有的了,東韶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境內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
  • 探訪:廣東東莞南社古村,形如帆船出海,乘風破浪
    這也是東莞一座要收取30元門票的古村景點。南社古村的榮譽太多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最美麗鄉村;中國景觀村落;廣東旅遊特色村等等。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探訪。(東莞古村)在古村中間設有池塘。池塘神似「帆船」:中間幾株古榕為帆。池塘兩邊宗祠為護欄。象徵著帆船出海,帶領著謝氏族人。駛過八百年歷史風雨,乘風破浪,繼往開來。這是南社古村風水奧秘。(航拍-南社古村)謝氏大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