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忠麟老師在2014年的論文中提到,Bootstrap 法是公認的可以取代 Sobel 法而直接檢驗係數乘積的方法 。因此論文中新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明顯已經沒有Sobel檢驗了,取而代之的是bootstrap法。
但是目前仍有讀者在諮詢Sobel檢驗的做法,咱們先不管這是不是妥當,先就Sobel檢驗給出具體的操作方案。
介紹一下案例,要研究管教方式U在學生違紀行為X與同伴關係Y間的中介作用,先採用傳統回歸分析三部曲,依次檢驗回歸係數c、a、b及c撇的顯著性。結果如下:
顯然我們可以發現a不顯著(t=-0.72,p>0.05),當a或b至少一個不顯著時,下一步是進行Sobel檢驗(溫忠麟.2004)。
所謂的Sobel檢驗,就是我們要利用前面回歸三部曲所得的一些結果,來構造z統計量,z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a和b分別是表1中的回歸係數,sa和sb表示a和b對應的標準誤。
所以本例,a=-0.030,sa=0.041,b=0.187,sb=0.039,你把這四個數字代入計算公式,就可以得到z統計量,然後查表獲得p值。
好麻煩對吧,還要我自己計算,又怎麼去查表呢?搞不明吧。所以放棄吧。小兵給大家推薦一個在線的網站,你輸入四個數字,它直接幫你計算好結果。http://www.quantpsy.org/sobel/sobel.htm看網頁的下圖,你在左側的input框裡依次錄入四個數字,然後點擊右下方的calculate按鈕,所有結果馬上呈上。Slobel test 檢驗結果,z=-0.723,p=0.469>0.05,說明管家方式U中介效應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直接看p值,當p值小於0.05時,可認為是中介效應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反之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