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各類開學禮包紛紛推出。由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張賽琴傾心打造、成都悅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小學生體系作文不日上線。
小學生體系作文系列課程的推出,旨在解決更多家長的難題,幫助孩子們直面小學生作文難的痛點。
課程主導專家、主講人張賽琴老師是首批語文學科帶頭人、名教師、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第三批專家庫授課專家、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真語文」系列活動評委、作文示範課授課嘉賓,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她將語文考試的側重歸於「閱讀」和「寫作」,提出讀寫教學,建立了完整的小學體系作文教育教學課程。該教學體系從閱讀出發,激發學生觀察、思考、感悟的能力。
該系列課程將於9月1號正式推出,分低(1-2年級)、中(3-4年級)、高(5-6年級)三段,每段24節課,適應不同年級的學習需求,上悅乎微課即可購買,課程可不斷重複收聽。同時建有各個年級段的微信交流群,便於家長、學生、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互動。
語文一直以來都是孩子們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而作文佔據了語文總成績的「半壁河山」,也是綜合能力考評的重要參考指標。
學好語文,寫好作文,從小學生抓起。
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小學生作文的重要性,並通過自己對於寫作水平的了解來試圖幫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比如讓孩子讀一些好詞好句好段或者優秀作文選,然而這種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不能系統、科學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不少家長輔導孩子作文時,因為不了解課程大綱的要求,一般都是按自己的思維和認知給孩子輔導,粗暴、直接,不僅收效甚微,還影響了孩子的寫作熱情和情緒。
作為多年以來奮鬥在教育一線的小學語文特級老師,張賽琴老師擁有非常豐富的寫作教學經驗。在多年的教學研究中,特別是關於如何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張老師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她會實打實地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量身制定相應的寫作培養計劃,更多地從興趣角度去開發孩子的頭腦,從基礎開始,不斷地向上提升。
在張老師的小學生體系作文教育方法引導和帶動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重拾寫作熱情。家長輔導小學生作文、老師教導小學生作文,也慢慢找到思路和參考方法。
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又將如何科學指導小學生作文?首先,要培養學生記日記的習慣。日記內容隨孩子任性發揮,不管是記流水帳,摘抄,還是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行。時間長了,孩子的腦子裡就積累了習作的素材。接著,老師和家長應該做好指導,精心批閱講評每一次作文,以此鼓勵學生多寫、敢寫。最後,要鼓勵引導學生多讀書,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以此積累寫作素材。畢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寫好小學生作文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廣讀、勤練、深思。對於家長和語文老師來說,熟悉小學生作文的規律和教學方法,輔導小學生作文,也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在張老師看來,小學生作文對於各個年級來說,寫作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小學生作文練習在每個年級段也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掌握寫句子,三四年級要學會寫段落,五六年級要學會寫篇章,句有句法,段有段式,章有章法,必須經過理解、熟悉、練習、鞏固,步步深入,層層遞進才能達到效果。所以,小學生作文教學也應該從說到寫、從述到作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寫作文是學有方法,但又學無定法。她提出的「打造源頭活水」、「寫出真情表達」、「塑造完美人格」對小學生作文習作和教學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
生活+積澱=打造源頭活水
對生活的觀察、深刻的見解是寫出好文章的根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景,都可以成為生發妙文的導引,從而把生活作為真情文字的源頭活水。
感受+體驗=寫出真情表達
及時記錄瞬間的感受,為真情的抒發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孩子們養成了寫隨筆、作札記的習慣時,就會發現小學生作文寫作是十分輕鬆的事情。
尊重+反思=塑造完美人格
深刻的見解離不開深刻的思考,優秀的文章離不開完美的人格。那麼完美的人格包括哪些方面呢?實事求是,思維的活躍,正確的審美觀。譁眾取寵的文章,表面看來文學味十足,可是文章背後反映的卻是考生虛無的思想。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