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產蛋4~8枚。人工養殖時(目前所謂的人工養殖是將大雁與家鵝或朗德鵝雜交),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時間為8~9個月,年產蛋量初產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可達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為31天。
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為食,其中多以雜草為主。人工養殖時,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麥,主要活動在稻茬地、河壩灘涂、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餵各種雜草粉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大雁又稱野鵝,是鴨科雁屬中的鴻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總稱,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性溫馴,易於飼養;採食量小,草食性強,生長速度快,料肉比為2.5:1,一般飼養60天左右體重可達4~5千克,重者可達8~10千克。
大雁集肉、蛋、絨、藥用於一身,其胸腿部肌肉發達,肉纖維雖比野鴨粗,但肉味鮮美,烹調後味香肉嫩。蛋白質高達20.98%,脂肪為10.62%,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筆,羽絨可防寒保暖。2012年,雁養殖剛剛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國一些野味市場都是供不應求,1隻青年種雁600~800元,雛雁100~150元,養殖大雁前景良好。
種蛋消毒
種蛋消毒種蛋產出後往往被墊草和糞便汙染,表面有少量細菌;30分鐘後細菌便可通過殼孔進入種蛋內部。因此應及時對種蛋進行消毒。先將種蛋放入消毒櫃內,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馬林溶液和14克高錳酸鉀備好藥品,將福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內(由於反應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所用容器的容積要較所用福馬林的體積大5~7倍),然後倒入高錳酸鉀,關閉門窗,數分鐘後,甲醛蒸汽溢出,12~24小時後打開門窗,放出殘餘氣體,將種蛋移入貯藏室。
預熱
預熱孵化前對種蛋進行預熱,可使胚胎對外界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防止種蛋出汗。先用高錳酸鉀或菌毒殺、百毒殺等藥物按說明配成所需濃度,將種蛋在藥液中浸泡3~5分鐘,撈出晾乾,放置在孵化室內預熱6~8小時。
孵化溫溼度控制:
整批入孵的種蛋,以變溫孵化為主,溫度變化範圍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溫;分批入孵的種蛋則採用38~38.5℃的恆溫孵化。溼度的控制原則為兩頭高,中間低。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證正常溫、溼度情況下,儘量通風順暢。②翻蛋、照蛋與涼蛋。自動翻蛋的孵化機每2小時翻蛋一次,手動或採用土法孵化時每3~4小時翻一次,翻蛋角度為45~90度。大雁種蛋在整個孵化期內需進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後第5天進行,揀出無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進行,揀出死胚蛋,並及時查明原因,調整孵化條件。第三次在第26天進行,主要觀察胚胎發育情況,決定落盤時間。機器孵化每天定時打開機門兩次,孵後16天還要將種蛋從蛋盤架上抽出2/3左右進行涼蛋,涼蛋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土法孵化可通過減少覆蓋物,增加通風量等方法涼蛋。
破殼助產大雁種蛋蛋殼較厚,雛雁的破殼齒不是很鋒利,有些幼雛不能正常出殼,因此在出雛期間應適時助產。將尿囊血管已經枯萎,內殼膜發黃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鈍部輕輕打開,撥開蛋殼1/3左右,並用手將雛雁的頭輕輕拉出,放入出雛器內令其自行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