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鞠峰】周五(13日),日本某知名快消服裝品牌的一個聯名系列於全球同步發售新衣,日本名古屋某家門店被「擠爆」:店內水洩不通,沒有人遵循社交距離,滿地碎玻璃,連模特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個精光」。
以前大肆報導中國人搶購該品牌衣服的日本主流媒體,卻在這個時候選擇「噤聲」。
圖自社交媒體 下同
雖然主流媒體不報導,但現場的圖片、視頻依然在社交媒體流傳開。沒想到,日本網民突然「聽不到」現場視頻裡的日語廣播,開始扯上中國。「以為這是中國,結果是日本。」「肯定有國外的黃牛吧。」網民高贊評論寫道。
截自社交媒體視頻,廣播裡播報著日語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期新冠疫情出現反彈,日新增確診數連創新高。
上述品牌新衣發售後,名古屋的門店出現了搶購潮。據日本「nifty」新聞網11月15日報導,「13日,各大媒體報導第三波疫情來臨的時候,各地的店鋪排起長隊,社交媒體上陸續有『人氣太高,賣場連站的地方都沒有』、『爭奪戰讓人不耐煩』等聲音出現。」
一名日本推特用戶寫道,「試衣間太亂了,大家在賣場裡直接試起了褲子,哈哈。地板上散落著玻璃碎片,掛在牆上的牌子也掉了,崩潰的孩子在大哭,這裡是地獄。」
推特網民評論
現場一片混亂,滿地玻璃渣
日本最大的律師信息網「bengo4」報導稱,看到現場的人評論道「簡直是地獄圖景」、「像萬聖節一樣的人群」。
13日上午10點的社交網絡圖片顯示,相關門店裡模特身上的衣服都被扒了個精光。
截自 推特日區
據「nifty」新聞網報導,不僅是商品本身,賣場裡到處散落著衣架、海報。有顧客在社交媒體上稱「治安實在是太差了」「根本沒辦法挑選、購買商品」。
報導指出,在發售首日,日本的二手交易平臺就已經出現了轉賣信息。此次價值15900日元的某人氣單品,在某二手物品APP上已經以23000日元的價格成交了好幾件,「其中還出現了高達80000日元成交的訂單」。
日本5大全國性報社沒有報導此事,連名古屋地區大報《中日新聞》也查不到相關報導——按說在疫情期間發生這麼嚴重的密切接觸,當地報紙應當予以報導、警示。
但名古屋當地的電視臺「東海TV」在節目中播放了顧客哄搶的片段。受訪人士對電視臺記者表示,「說密切(接觸)的話,確實是密切(接觸)了。」
截自東海TV
雅虎新聞網上相關新聞的評論區,點讚最高的評論是「以為是中國,結果是日本。」
截自雅虎新聞網評論區
推特日本區的相關推文下方,也有不少日本網民說,以為這是中國。
但是,相同的產品也於周五(13日)在中國同步發售。社交媒體上的圖片顯示,在杭州門店,市民們佩戴口罩,整齊地排著隊依次進店——
日本某快消品牌杭州門店 圖源見水印
有網友將上面的圖片轉載至推特寫道,「這是今天中國杭州的發售情況,所有人整齊地排著隊,杭州沒有感染者,但大家都負責地戴著口罩。中國的門店沒有擁擠,大家像日常一般地買那些衣服,希望你們不要把日本門店的混亂嫁禍給中國。」
不僅杭州,坐標北京的網友也在微博上表示,大家有條不紊地購買著,和日本遭到哄搶完全不同。
對於日本顧客「搶購」一事,「nifty」新聞網批判道,如果為了一己私利,如此粗暴對待世界頂級設計師傾注心血的產品,為了個人慾望購買它們,那麼他們不了解這些產品的真正價值,這是很可悲的。
據日本共同社數據,日本11月14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39例,累計感染近12萬例;名古屋當日新增79例。10月中下旬起,日本新增確診病例數連創新高,日前每天新增近2000例。專家指出今後疫情預計進一步擴大,或許需要更加警惕。
日本新增確診連續數日創下新高 (截自 雅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