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印良品告倒日本原裝 山寨店被網民抱怨

2020-12-17 百家號
MUJI Singapore日本無印良品新加坡分店

據港媒報導,中國無印良品控告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勝訴,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中國山東與黑龍江最近出現無印良品山寨店裝潢安排都似日本原裝店,惟有商品質量差勁引發顧客抱怨。

據蘋果日報報導,牡丹江市和青島市萬達廣場,日前開了無印良品商店,從裝潢、產品、價錢,都酷似日本無印良品MUJI。不過產品吊牌從「無印良品」變成「無印工坊」,將MUJI改為Natural Mill。進去逛的一些網友批評山寨店「產品漏洞百出,垃圾的產品質量」、「明目張胆造假」「吃相真的難看啊,沒人管的嗎?」還有網民表示,「剛去完買了一百四十多,發現不對勁」、「剛剛出來,覺得怪」。

據香港AM730報導,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劃自2001年起,對中國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的同名商標提出異議,但數次被駁回。

2012年中國最高法院裁定中國無印良品勝訴,判日方被告停止侵權,在網店及門市發布聲明消除侵權影響,並在去年12月判處日方向中國原告賠償人民幣102萬元。日方無印良品遂決定在中國市場僅用西文商標MUJI。

相關焦點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可這次無印良品打的是持有其同名品牌「北京無印良品」。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
  • 無印良品or無印良品,到底誰才是真的?別買到山寨都不自知哦
    最近有新聞報導中國的無印良品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打官司,結局是日本敗訴了。很多消費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這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對抗嗎?然而並不是,日本的無印良品是日本的雜貨品牌,以沒有品牌的好產品享譽全世界,是很多消費者信賴的公司。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是「山寨」贏了「正品」嗎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國產無印良品最終贏下了官司。提到「無印良品」,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那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 從被山寨到被忘記 無印良品的問題只是賣得太貴嗎?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對手也許是亞馬遜,而在中國,原本與大雜燴的淘寶等走差異化路線的無印良品,卻遇到了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一系列對手。從中國網際網路品牌的「抄襲」到「逆襲」,無印良品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戰局呢?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在日本其實是雜貨鋪 在中國成了精品店
    無印良品(下稱無印)的粉絲們有福了,那些想向無印學習的公司也注意了——無印新的海外規劃是:「在海外建的店鋪將比日本多3倍。」今年3月底,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畫(MUJI)第三任社長松井忠三(現任會長)在2015中國服裝論壇上說。目前,無印在日本國內的店鋪數量超過了400家,在海外市場的店鋪約為300家。
  • 日本廉價商品在中國成輕奢品 無印良品打折消費者不買帳
    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耿女士是鐵桿姆雞粉,趁午休之際前來逛店,無印良品大降價的情況讓她感到有點意外,「之前怎麼沒聽朋友說呢?」據耿女士講:「前兩年如果是無印良品打折了,朋友很快就把喜訊傳給她,大家一起到店裡掃貨,那時候店裡搶購東西的人真多啊,收銀臺都排大長隊。」  據了解,從2014年至今,無印良品已經分五次對不同品類的商品實施了降價,降幅為10%-20%左右。
  • 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
    原標題: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講真君友情提示:「太長不看」可直接拉到底看總結)今天,一條視頻在微博上火了。日本媒體ANN通過實地採訪,發現開遍世界的日本「國民品牌」無印良品,在中國多了一家山寨店。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曾經專門有過一篇文章《世界成功中國失敗的無印良品,為什麼只在中國賣高價?》討論無印良品的發展模式在中國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裡面重點論述過無印良品的起家歷程,以及無印良品在中國和日本完全相反的兩種定價方式,當時我們對無印良品的定價問題曾今專門論述過,時間過去半年多,無印良品也是降價多次,但是為啥無印良品降價也不管用呢?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無印良品在華遭遇「山寨加盟」
    在中國加速開店的無印良品遇到「加盟」風波。4月12日,無印良品發布聲明表示,在中國內地從未許可任何企業或個人開設加盟店,或者發布任何招商加盟信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不少商家打著「無印良品加盟」的旗號在網絡發布召集信息。
  •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是山寨貨嗎
    在黃錚看來,山寨並不是假貨;從某種情況來說,山寨只是不知名而佔了品牌的名氣,但是和假貨是兩回事,質量不一定不好。他用小米舉例稱,雷軍用自己的生態鏈企業,去賦能那些可能淪為山寨的廠商,引導和改造他們,生產出質量好的自有品牌產品。類似的方式還有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都是引導賦能優秀工廠生產自由品牌的典範。
  • 「無印良品」的中日之爭,判了!結果卻嚇壞網友……
    無印良品MUJI ,大家都很熟悉吧。日本的牌子,極簡的風格,在中國也開了不少的店鋪。 北京棉田表示,日本公司不僅死纏爛打,惡意糾纏侵奪中國的智慧財產權,還加重了公司的經營負擔。並堅持稱自己公司之所以起名為「無印良品」,是融合了公司的環保理念和「大道至簡」的道家思想,與日本的「無印良品」毫無關係。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這並非是無印良品第一次開創「賣菜」模式。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開設了生鮮市場,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無印良品生鮮市場設計仍舊是和品牌相同的簡約風,無印良品生鮮市場除了售賣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食材加工和用餐服務。特別的是消費者不僅僅能在生鮮市場購買食材,還可以參與製作食物。 無印良品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自開創以來就主打簡約的生活理念,在全世界掀起一陣「無印」的潮流。
  • 無印良品在中國失去的市場份額,這個日本品牌能搶到嗎?
    先有宜家中國的首個城市店在上海靜安寺開張,後有日本知名生活雜貨連鎖品牌LOFT中國首店落戶上海徐匯美羅城。據了解,這是LOFT在海外,也是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店。在日本,LOFT和MUJI(無印良品)、niko and...被視為「雜貨三巨頭」。每年,不少去日本旅行的遊客,都會去這幾個品牌的店鋪逛一逛,以體驗日本當地的雜貨文化。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的「中國式」退潮
    作為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創始於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其名字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而沒有品牌的無印良品本身就是品牌,自20世紀80年代成立至今30多年間,從日本到全球,負載日本小眾文化的無印良品實現了全球化擴張:開出了700家門店,上架了7000多種產品,成為了全球零售業界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