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無印良品」之爭,是「山寨」贏了「正品」嗎

2020-12-23 人民日報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國產無印良品最終贏下了官司。

提到「無印良品」,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那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發表聲明,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萬餘元。

在網上,日本無印良品已經開始履行判決,發布了聲明,表示「無印良品」商標在部分商品類別上「被其他公司搶註」,導致自己的錯誤使用,現在已經進行了整改。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網友的討論,北京的無印良品是搶註嗎?法院支持了搶註?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案件的判決書已經公布出來,從中不難找出答案:

問題1:北京無印良品的「搶註」為什麼受到保護?

商標,是商品、服務獨特的標識,讓人們在消費中不會把它和其他同類商品服務搞混淆。同時,商標也是在用企業的信譽為商品的質量提供保證,甚至本身就能成為一個廣告。

那些搶註商標的人,不是為了蹭熱度,就是為了魚目混珠,甚至還有人是為了以後能「獅子大開口」,獲取巨額的轉讓費。無論出於哪種目的,利益受損的不僅是合法經營的商家,更是廣大的普通消費者。

正因如此,搶註商標的行為才特別讓人反感。對此,我國的商標法也有明確的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國產無印良品門店

可國產無印良品是為了「蹭熱度」「魚目混珠」「獅子大開口」嗎?

判決書認定的事實沒有顯示出任何此類跡象。國產「無印良品」商標的註冊時間在2001年,而那個時候,日本無印良品根本沒有進入大陸市場,也沒有在大陸進行過任何廣告宣傳,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還有一個「無印良品」。直到4年後的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才在上海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面。

很多人拿國產「喬丹」商標侵權案來類比這個案件,其實兩個案件完全是兩碼事。大陸對籃球明星喬丹的宣傳報導從1984年就已經開始出現,飛人的名號家喻戶曉,更別提姓名權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作為一個成立於90年代的企業,拿當時紅得發紫的名人名字當商標,當然損害他人的「在先權利」。

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其實大家想一想自己是在什麼時候第一次聽說「無印良品」這個牌子,就不難明白日本企業敗訴的法律邏輯。通俗地理解,中國企業當時註冊無印良品商標,實在沒法侵犯日本商家的權益,因為18年前的中國市場上,日本無印良品商品尚未在國內流通,商標既沒有影響力,也沒有什麼「在先權利」可供中國商家侵犯。

此時依法依規註冊的國產「無印良品」,理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問題2:國產無印良品是不是「山寨」?

國產無印良品,用著合法的商標,卻被不少人冠以「山寨」的名。「山寨」這個詞不僅代表著對其他商標蠻橫的侵犯,同時也常常帶著對人們對產品質量的鄙視。

在判決書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國產無印良品註冊了商標後,日本商家就在不斷維權,歷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兩次裁定、法院一審、二審,2012年,官司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最終結果都是認定核准註冊國產無印良品合法合規。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本案二審判決書

不僅如此,判決書上認定的事實,也在說明,國產無印良品並非名不見經傳——

國產無印良品品牌曾獲中家紡最具原創設計獎;毛巾產品曾獲中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巾帕類金獎;企業獲得過一系列榮譽,中國家紡最具時尚創意獎、中國家紡最具科技創新獎、全國質量誠信承諾優秀企業等等……

而反觀日本無印良品,今年的品牌發展之路,走得有些磕磕絆絆——

1月,一款餅乾在香港被檢測出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2月,因為潛在致癌物超標,召回此前7個月生產的「天然水」;7月,北京通報家具質量抽檢結果,11件不合格產品中無印良品佔6件;9月,因為微博中描述活動地點時採用「法租界」的不當說法,無印良品在熱搜上被懸掛了整整兩天……

種種是非不斷,以致於有人調侃,就算想「山寨」,也不會「山寨」這樣的品牌。

商標中凝聚出的巨大價值,不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商家在商品生產銷售中積累的口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語固然與時代的發展脫節,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永遠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日語裡,「無印良品」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也許好產品,才是專治各種水土不服的良藥。

問題3: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只能使用「MUJI」嗎?

早在案件一審時,不少自媒體就驚呼: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不能用「無印良品」這四個字了!

這實在是很大的誤解。

實際上,國產無印良品註冊商標所核定的商品類別,僅包含棉織品、毛巾、床單、床罩、被褥、枕套、被套等家紡用品,日本無印良品之所以侵權,是由於在毛毯、床罩等商品上標註了「無印良品」的字樣。這些商品銷售於2014年到2015年間,在最高法作出終審判決之後,日本無印良品「明知故犯」,被法院認定為具有惡意。

停止侵權,是在這些商品的範圍內不再使用「無印良品」,並非從門頭到各種線上線下宣傳裡都不能用。案件對日本無印良品的實質影響,比那些吸引眼球的新聞要小得太多。

走進琳琅滿目的「日本雜貨鋪」,裡面除了「床上四件套」的每件商品,都受到中國法律一視同仁的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領域,商品的國別從來不是法律考慮的範圍,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各種商品,既不會高人一等,也不會矮人一頭。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

在智慧財產權領域,中國籤署了國際上大部分多邊協議、條約、公約,不難發現,無論是商標註冊、著作權保護,還是工業產權、專利保護,中國相關法律規範,行使的是國際通行的標準。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與國際接軌、完備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既能讓「引進來」的國外投資者和技術轉移者吃下定心丸,也會讓「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為我國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不竭的動力。

在這個視野下,判決除了保護兩家「無印良品」的權益,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看到中國成熟穩定的法治,讓規則變得無比透明,讓發展變得可以預期,讓中國巨輪的前行,在法治的護航下,行穩致遠。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 「無印良品」的中日之爭,判了!結果卻嚇壞網友……
    無印良品MUJI ,大家都很熟悉吧。日本的牌子,極簡的風格,在中國也開了不少的店鋪。 並堅持稱自己公司之所以起名為「無印良品」,是融合了公司的環保理念和「大道至簡」的道家思想,與日本的「無印良品」毫無關係。 而針對此次案件,日本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無印良品MUJI」上海分公司在製作吊牌時誤用了「無印良品」,才導致被北京棉田起訴。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一般來說,品牌商打假打的都是「高仿貨」,一打一個準,一打一個贏。可這次無印良品打的是持有其同名品牌「北京無印良品」。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是山寨貨嗎
    在黃錚看來,山寨並不是假貨;從某種情況來說,山寨只是不知名而佔了品牌的名氣,但是和假貨是兩回事,質量不一定不好。他用小米舉例稱,雷軍用自己的生態鏈企業,去賦能那些可能淪為山寨的廠商,引導和改造他們,生產出質量好的自有品牌產品。類似的方式還有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都是引導賦能優秀工廠生產自由品牌的典範。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2019-12-12 10:00: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張鑫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無印良品or無印良品,到底誰才是真的?別買到山寨都不自知哦
    最近有新聞報導中國的無印良品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打官司,結局是日本敗訴了。很多消費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這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對抗嗎?然而並不是,日本的無印良品是日本的雜貨品牌,以沒有品牌的好產品享譽全世界,是很多消費者信賴的公司。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來源:北京青年報「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 中國無印良品告倒日本原裝 山寨店被網民抱怨
    MUJI Singapore日本無印良品新加坡分店據港媒報導,中國無印良品控告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勝訴,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中國山東與黑龍江最近出現無印良品山寨店裝潢安排都似日本原裝店,惟有商品質量差勁引發顧客抱怨。據蘋果日報報導,牡丹江市和青島市萬達廣場,日前開了無印良品商店,從裝潢、產品、價錢,都酷似日本無印良品MUJI。不過產品吊牌從「無印良品」變成「無印工坊」,將MUJI改為Natural Mill。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判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事情的緣由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2017 年 12 月,法院審判要求MUJI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超過 40 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從被山寨到被忘記 無印良品的問題只是賣得太貴嗎?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對手也許是亞馬遜,而在中國,原本與大雜燴的淘寶等走差異化路線的無印良品,卻遇到了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一系列對手。從中國網際網路品牌的「抄襲」到「逆襲」,無印良品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戰局呢?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消費者買到「無印良品」,但卻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區別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市民於女士刷抖音時看到有售賣「無印良品」床上用品的直播,順手點擊進去看了看。「寫的是『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粉絲有十幾萬,頭像商標也和實體店類似。」接著,於女士打開了其中一件被套套裝的產品介紹詳細查看,介紹中宣稱「官方正品,假一賠三」。
  • 小米、無印良品頻遭山寨與碰瓷,今天遭的心是過去商標布局欠的債
    2019年12月,持續了十八年之久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終審宣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而國內,也有一家「無印良品」公司,經營的產品類型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北京的這家國產「無印良品」裝修風格和日本「無印良品」相似度較高,不僅同色系店內排列商品的方式也一樣。連商標Logo也有相似之處,消費者有時候也常常迷糊自己買的是日本無印良品還是國產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的品牌是設計師田中一光在1980年創作的。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 「名創優品」靠山寨起家直逼無印良品 升級版的「十元店」 年營收...
    這個印象中一直與「山寨」、「低配」、「質量差」等關鍵詞相伴而行的品牌,如今卻在線上線下都玩得風生水起。它究竟做對了什麼?「山寨出身」「愛蹭熱度」但贏在日用品的性價比高說到名創優品,就不得不提無印良品。兩個品牌名字相似,而且售賣的都是生活用品,前者常常被形容為無印良品的降級山寨版。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無印良品」,周所周知的日本百貨品牌,因「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敗訴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日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發布聲明,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緣何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