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2020-12-17 百家號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

判決書稱,「無印良品」商標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並在2004年7月21日轉讓給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而北京無印於2011年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權北京無印在中國獨家使用有關商標,涉案商標經過長期宣傳和使用已具備極高的知名度。

在華打輸一場重要的官司後,家喻戶曉的日本無印良品不僅丟掉了自己的牌子「無印良品MUJI」,此外還需賠償62萬元。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無印良品MUJI」以後或將徹底「消失」?浙江澤鼎律師事務所的夏瑾言律師對每日商報稱:「根據判決書的內容,無印良品公司只是以後不能在其擁有的商標分類第24類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字樣,在無印良品公司享有商標權的其他商品上還是可以使用原有商標的。」

據了解,第24類商品包括:織物、印花絲織品、印花棉布、家用亞麻布、絲綢(布料)、紡織品餐巾、紡織品手帕、床罩、床墊遮蓋物、鴨絨被、褥墊套、蚊帳、床上用覆蓋物、睡袋(被子替代物)、床上用毯、被絮、褥子、棉毯、毛毯、絲毯、定做的馬桶蓋罩(纖維)。

事實上,不僅商標案敗訴,近來,日本無印良品在華一直過得不是很順心。

北京商報指出,中國商店除了英文招牌是是「Natrual Mill」,與日本無印良品的「MUJI」不同外,商店內部裝潢、產品、價格都幾乎完全相同,相似程度被指高達99%。在消費者眼中,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一直被視為日本無印良品的替代品。

事實上,在消費者眼中被看做「李鬼」的不僅僅是中國無印良品。如今,「小米有品」「網易嚴選」等跨界製造業的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分羹「無品牌」市場。對此,有業界人士指出,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市場之所以會被層出不窮的山寨品牌侵蝕,歸根結底還是擴張太慢了。

此外,日本無印良品在中日的高昂價差問題也成為品牌在中國的絆腳石,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日市場這一價格差距最高可達2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無印良品許多產品均為中國製造,消費者很大程度上是在為品牌在繁華地段的租金買帳。

在意識到這點後,愈發精明的消費者選擇流向其它性價比更高的品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山寨品牌的擴張。

在此背景下,據電商報整理發現,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步伐從2017年起就開始放緩了。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Q2至2018年Q2,其在中國市場每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2.6%、21.2%、18.3%、14.8%和10.4%。值得注意的是,無印良品曾採取了多達九次的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0%,都沒能緩解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放緩趨勢。

除了「被山寨」「定價高」等問題,質量問題則成了日本無印良品在華的最新汙點。據悉,前期在北京市工商局組織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日常監測中,發現無印良品銷售的木製家具存在問題。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的執法人員在對無印良品(萬柳華聯店)依法開展商品質量抽檢工作,卻遇到了店長的阻撓和拒絕。海澱工商分局執法人員表示,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已構成拒絕接受依法進行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違法行為。

9月26日,海澱工商分局對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行政約談,要求企業遵守法律,加強對員工的法律知識教育培訓,積極配合工商部門的監督檢查。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配合此次抽檢工作。

(綜合自:北京商報、每日商報、紅商網、電商報、北京晨報、每日時尚要聞)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MUJI 牽涉的一起商標侵權案,最近突然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開來,惹得滿城風雨。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那麼誇張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 無印良品 (Muji) 設計師介紹: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 (Muji) 藝術總監。設計領域泛於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在銀座松屋百貨更新設計中,橫跨空間到平面實踐整體設計的方向。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無印良品已在其天貓官網發布了「道歉」聲明   在muji的公告發布的第二天,北京無印良品也發布了一個聲明,針鋒相對。      在庭審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和無印良品上海公司進行了口頭辯稱,認為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無權提起本案訴訟,並非本案中的適格原告。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同時,其指出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只能認定為近似標識。
  • 資訊|Tophop創始人陷入性醜聞,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
    13無印良品輸掉官司 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判決書稱,北京棉田已於2004年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十分相似,一直被詬病為無印良品的山寨版。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
    原標題: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講真君友情提示:「太長不看」可直接拉到底看總結)今天,一條視頻在微博上火了。日本媒體ANN通過實地採訪,發現開遍世界的日本「國民品牌」無印良品,在中國多了一家山寨店。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消費者某短視頻平臺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 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並非日本的無印良品?
  • 某音神通廣大,為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找到了許多國產兄弟姐妹
    11月23日,紅星新聞曝光了市民於女士刷某短視頻平臺時看到售賣「無印良品」床上用品的直播,難以控制心動,以兩百多的價格秒殺到了原價七八百的床品四件套。帳號有認證,粉絲十幾萬,頭像商標也和實體店相似。收到貨之後,於女士各種比對,發現此「無印良品」絕非她理想中的日本品牌。萬萬沒想到,日本品牌在中國還有那麼多兄弟姐妹!認證又如何?粉絲十幾萬又如何?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 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MUJI日本官網海淘手把手教你
    無印良品作為日本大眾的牌子之一,物美價廉,品種齊全。尤其是衣服款式設計的簡單大方,非常喜歡。無奈國內網站常常常常缺貨斷貨,價格也高出不少。因此日本官網就成了MUJI愛好者必去的購物點啦。分享下註冊日本官網的過程。
  • 無印良品MUJI:急進、危機與重生
    開發團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思考「消費者喜歡什麼」和「追逐考究的商品」,這些甚至仍是指導今天無印良品商品開發的價值觀無印良品商品開發和生產原則:1、選擇優質原材料,品質不低於商場中銷售的民族品牌(national brand);2、不斷改良生產工藝;3、商品採取簡約包裝;4、價格必須低於民族品牌30%;時代背景:1、日本經歷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當時日本消費者開始追求「
  • 日本「MUJI無印良品」對上中國「無印良品」,事件落幕,誰是贏家?
    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民事判決,認定日本無印良品的經營主體"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侵犯了棉田公司的"無印良品"商標權。法院認為,日本無印良品在面巾、被套、等產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標誌,與棉田公司的第24類"無印良品"商標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