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2020-12-19 愛範兒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MUJI 牽涉的一起商標侵權案,最近突然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開來,惹得滿城風雨。

事情的緣由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到 2017 年 12 月,法院一審判決認為 MUJI 敗訴,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超過 40 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消息傳出後一眾譁然。雖然目前案件仍在二審階段,判決尚未生效,但「山寨無印良品告倒了正版」的意味已經讓半個網際網路震驚。

有媒體甚至將事實誤傳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以後在中國只能改名叫「MUJI」……網友更氣得站不穩了。

案件之外,網友還發現天貓上竟然有兩家無印良品旗艦店,而一些商場裡也被發現有「山寨版無印良品門店」,從產品設計到店內裝潢抄得妥妥帖帖,真假難辨:

11 月 1 日,MUJI 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相繼發布聲明,一場混亂的、長達 17 年的商標權之爭慢慢釐清,浮出水面。

糾纏了 17 年的「無印良品」商標,誰是李鬼?

MUJI 發布聲明稱,這次商標權爭議涉及的是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覆蓋的商品種類包括棉織物、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除此之外,這起商標案跟 MUJI 的品牌、門店名稱和其他類別商品並無關係。

事情說來很簡單,「山寨無印良品」之所以能在商標侵權案一審中勝訴,最主要是他們早於 MUJI 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而我國商標法原則上保護申請在先的商標,這一點,就讓 MUJI 頭疼了足足 17 年。

MUJI 在 2005 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但其實早在 1999 年,MUJI 就已經在中國申請註冊「無印良品」商標,只是到 2000 年 4 月,都還沒對 24 類商品商標申請註冊。

據案件判決書顯示,2000 年 4 月 6 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申請註冊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商標在 2001 年核准註冊,並在 2004 年轉讓給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有效期至 2021 年 4 月 27 日。

而案件中另一位原告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是北京棉田公司的子公司,在 2011 年 6 月 22 日成立,同時獲得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的使用授權。

在 2001 年商標公示的時候,MUJI 對此提出異議,認為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惡意搶註,並在之後展開了長期訴訟,希望能在中國大陸取回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

但相關訴訟在 2012 年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認為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被申請註冊時,MUJI 在國內知名度有限,不足以構成惡意搶註,裁定不撤銷註冊。

▲ 1991 年,MUJI 在倫敦開出第一家海外門店,隨後進入中國香港和歐洲等市場,圖自 @muji_net 

因為沒有商標權,長久以來 MUJI 只能小心翼翼行事,避免在床單被套等 24 類商品標籤上出現「無印良品」這四個字。

至於這次曝光的商標侵權案,MUJI 方面回應稱,是上海分公司在製作 24 類商品吊牌時的失誤,未徹底去除「無印良品」四個字,才讓北京棉田方有了起訴的理由。

對 MUJI 這長達 17 年的行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近日聲明中稱這是「死纏爛打」、「空手道式搶奪」,並稱「嚴重加重了我公司經營負擔」。

北京棉田方面同時解釋稱當年「無印良品」商標註冊,是來源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生產出的「無印染」概念毛巾,結合當時「無印良品」組合的清新自然特質,以及道家的哲學思想所致,跟 MUJI 完全無關。

即使商標異議被駁回,侵權案一審被判敗訴,但 MUJI 仍然沒有放棄,目前相關訴訟仍在繼續。而 MUJI 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也表示:

「無印良品」是我司前身西友公司在 1980 年創造的臆造詞,我司擁有其權利。我方將盡最大努力取回。

但有智慧財產權律師分析認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北京棉田方的商標不撤銷,那 MUJI 最終只能選擇放棄該商標,或者對該商標進行購買。

真假難辨的「中國無印良品」

除了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北京棉田公司跟 MUJI 的長久「糾纏」還在真假難辨的門店上。

大概一個月前,一家「無印良品 Natural Mill」門店在北京望京方恆購物中心開業。

大眾點評用戶 @enenjj 偶然逛街路過,給這家店寫下了第一條五星好評。她說,「店內乾淨,整潔,人不多。無印良品的商品看起來很舒服……以後有需要時會來購買。」看著熟悉的紅底白字配色招牌,她並未察覺出不對勁。

北京青年報後來實地走訪了這家門店。據報導,記者發現除了紅白相配的門頭,貨架上的旅行 U 型頸枕、懶人沙發、乳白色香薰機和彩色文具筆等都讓「母雞」粉感到眼熟。

但跟一般 MUJI 門店相比,這家店鋪面積不大,貨品種類數量較少,大部分商品標籤印有「無印工坊」或「Natural Mill」,價格也比 MUJI 出品更便宜一些。

這種對 MUJI 高仿的門店並不是孤品。微博網友 @Dr_Xiu_ 和 @木子木東木東 都在青島 CBD 萬達廣場發現了同樣掛著「無印良品 Natural Mill」的門店。

這讓人分不清真假的門店,到底是無印良品的子品牌,還是山寨無印良品店?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目睹一位女士向店員提出疑問,店員淡定回答:

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

愛範兒(ID: ifanr)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網站對「無印工坊」商標進行查詢,共檢索到 30 項結果;而「Natural Mill」商標檢索到 14 項結果。我們發現,這些商標的申請人全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對,就是那家在中國擁有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對 MUJI 提起商標侵權訴訟的公司。

而跟 MUJI 天貓旗艦店相似度頗高的「無印良品旗艦店」,點擊查看工商執照後,能看到企業名稱為「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正是北京棉田公司的子公司。

MUJI 早前也對界面新聞回應,稱他們留意到中國市場內出現近 30 家仿冒門店。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店鋪雖然經營實體不一,但都得到了北京棉田方及其子公司許可,已就此開展法律維權行動。

在 11 月 1 日發布的聲明中,MUJI 再補充提及之前跟這些仿冒店鋪的多次交鋒。

愛範兒(ID: ifanr)一一翻閱了 MUJI 聲明中提及的案件判決書,大部分案件稱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曾在銷售 24 類以外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 HOME」、「無印良品」等標識,甚至大膽使用「MUJIHOME.CN」域名和「Mujihome (Beijing) Investment Co., Ltd」企業名稱誤導消費者,對 MUJI 構成商標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

而 MUJI 在這些案件中都獲得勝訴判決,並獲得約 200 萬元的賠償。

怎麼講呢,如果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要說自己毫無碰瓷之心,恕我真的不敢相信。

MUJI 還能叫做「無印良品」嗎?

對於這個中國消費者關心的問題,MUJI 在 11 月 1 日的聲明中表示,除 24 類商品之外,MUJI 在中國大陸擁有 1-45 類的幾乎所有「無印良品」商標,並不會出現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聲明同時提醒,MUJI 在中國開設的門店通常會同時使用「無印良品」和「MUJI」作為門頭,讓消費者注意甄別。

換句話說,放寬心了,即使 MUJI 最終真的被判敗訴,你也仍然可以在寫著「無印良品 MUJI」的門店裡,買到無印良品香薰機、無印良品即食咖喱、無印良品純棉 T 恤和 MUJI 床單。

看到這裡,熱心的觀眾們終於長舒一口氣,感覺不亞於得知一家百年老字號保住了金漆招牌。

但是想想,在網上啪啪敲著鍵盤為「無印良品」商標爭議抱不平的你,都多久沒去 MUJI 買東西了?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有剪裁)

相關焦點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那麼誇張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最前線|MUJI打輸商標官司,無印良品不完整了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李鬼勝李逵?
  • 北京「無印良品」悄然開業 MUJI:商標訴訟仍未結束
    官司沒打完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而中日間有關「無印良品」商標的糾紛已持續了17年。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資訊|Tophop創始人陷入性醜聞,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
    13無印良品輸掉官司 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判決書稱,北京棉田已於2004年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十分相似,一直被詬病為無印良品的山寨版。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 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新百倫劇情重現:MUJI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著名運動鞋品牌New Balance的中文名「新百倫」被原代理商搶註,以至於它所有的商品只能用英文名,而「新百倫」這三個字則被眾多山寨瓜分。前不久,又一著名品牌陷入了類似的紛爭,日本快時尚品牌MUJI(無印良品)在與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的官司中敗下陣來,MUJI多款產品將只能使用英文名,無法再使用「無印良品」四個中文字。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日本有個品牌叫「無印良品MUJI」,因為其產品的舒適而又樸素的風格而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在一些大型商場裡也常常能見到這家「日系雜貨鋪」的身影,因為它裝修風格樸素淡雅,商品配色舒適,質量穩定,所以很多人就算不買東西也會想要進去逛逛。而國內,也有一家「無印良品」公司,經營的產品類型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
    更讓人氣憤的是,這家山寨賣店還堂而皇之地以無印良品為名招搖過市,並起訴正牌無印「侵害權利」。勝訴後,該店負責人在接受採訪中提出:日本無印良品對中國無印良品進行了抄襲。微博網友對此響應強烈,直呼「丟人」,一些網友甚至指出「國產品牌應該改名叫無良印品」、「這種營商環境還談什麼招商引資」。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商標糾紛17年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來源:北京青年報官司沒打完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日本「無印良品」稱官司還要打下去 北京棉田稱「無印良品」品牌創立與日本無關北京「無印良品」店在望京開業一個月北京青年報實地探訪發現,該店鋪裝修風格、售賣商品確實都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不過還是很容易就能發現中日無印良品的不同之處。而事實上,兩家無印良品店因商標權問題已經明爭暗鬥了17年之久,至今官司仍未完結。
  • 「無印良品」 商標拉鋸戰落下帷幕 輸了商標的MUJI會輸了消費者嗎
    持續了近20年的中日「無印良品」 商標拉鋸戰落下帷幕。12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中看到日本MUJI貼出的聲明,承認在一部分商品類別上錯誤使用了「無印良品」商標。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日前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中,日本MUJI無印良品輸了官司。
  • 無印良品MUJI發布聲明:在中國大陸仍可繼續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本次報導涉及的是24類「無印良品」商標,24類是指織物、布、毛巾、床罩等商品。現在,在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其他我司進入的國家,地區,我司已全部註冊24類「無印良品」商標,可以沒有任何問題地使用「無印良品」。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