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 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來源:張肇婷/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11月23日消息,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市民們享受著「剁手」帶來的愉悅。然而,成都市民於女士卻開心不起來,她在抖音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因此,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11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市場上售賣的打著「無印良品」商標的貨物並非一家。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

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於女士抖音平臺購買的「無印良品」

並非日本的無印良品?消費者買到「無印良品」,但卻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區別

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市民於女士刷抖音時看到有售賣「無印良品」床上用品的直播,順手點擊進去看了看。「寫的是『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粉絲有十幾萬,頭像商標也和實體店類似。」接著,於女士打開了其中一件被套套裝的產品介紹詳細查看,介紹中宣稱「官方正品,假一賠三」。而原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在直播秒殺價格才兩百多元,這讓於女士有些心動,下了單。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同時, 於女士還發現,最近在成都多家商場附近也有「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打折促銷,售賣一些家居用品,從商標、包裝等外觀上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看起來很相似,「連商標都做得差不多太難辨認,我覺得很容易就沒看出來。」於女士有些疑惑,市場上這麼多「無印良品」該如何辨別呢?隨後,紅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於女士抖音平臺購買的「無印良品」網店

於女士抖音平臺購買的「無印良品」

日本的「無印良品」

多家「無印良品」! 市場、網絡上有各種「無印良品」在售賣,查到292件「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

當記者打開抖音平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搜索出多個認證帳號,例如:無印良品muji官方帳號、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等,粉絲多達十幾萬。

抖音上多家無印良品在售賣

記者找到於女士所購買的商家,該商家名稱叫無印良品家居,抖音平臺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在其商品櫥窗中均醒目的標明「無印良品」的品牌名,主要售賣床上用品、毛巾等產品。其中,有的商品詳情中標明著一則「公示」,內容為: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非日本「muji」,在中國24類商標,有且只有一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宣傳中並承諾:凡在本店購買的任意產品都是「無印良品」官方正品,假一賠三。有的商品則沒有公示。記者注意到,這些商品價格從一兩百到一千多,但直播時有活動價,則要便宜很多,一款售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僅需兩百多元。當詢問是否為日本的正版無印良品,客服人員回應稱是中國版,那是中國版品牌所有商北京棉田生產的嗎?對方表示不是北京棉田生產,但有正規授權。隨後,在記者的要求下客服人員出示了「授權書」,授權公司確為北京棉田,但被授權方是一家杭州的公司,並非該商家。對此,客服人員進一步解釋稱與被授權方有合作關係。

無印良品家居旗艦店客服人員的回答

此外,記者在成都多家商場走訪發現,有不少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售賣。在位於盛和一路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樓,除了一些實體商鋪,還有許多展銷攤位。其中一個攤位寫著「無印良品 natural mill,全場3-5折」,售賣床單、被套等商品,銷售人員熱情的介紹該商品為正品的無印良品,現在促銷價一套售價899的被套套裝只需400多元。記者注意到,該攤位的店招宣傳設計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紅底白字,細微區別在該攤位無印良品下方有natural mill,字號偏小,不易看到,而日本的則是在無印良品上方有muji字母。另外,商品標籤上只有無印良品的字眼,生產商為江蘇黛恆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並設有防偽碼。

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促銷

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

成都盛和一路的「無印良品」商標

接著,記者又來到優品道廣場,在廣場上有一家大型的展銷店鋪,遠遠便能看到「無印良品」商標的字眼,店招同樣是以紅底白字,與日本的相似,但該店只有無印良品幾個字,與超市那家又有些不同。該店售賣著床上用品,毛巾、拖鞋、睡衣等家紡產品,床上用品的商標與日本的相似,由黃底、黑字以及紅色線條組成,但標籤上註明「民族品牌 無印良品」,品牌所有商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授權經銷商為成都無印良品商貿有限公司。但是,睡衣的商標卻完全不同,生產商也是另一家公司。當記者詢問店員是否為日本正版無印良品時,店員回答「我們是中國版的。」

優品道售賣的「無印良品」

通過走訪後,記者發現雖然這些店鋪聲稱為中國版無印良品,共同特點是以售賣床上用品等家紡商品,包裝、商標等相似,但是生產商、宣傳廣告等卻略有不同。而日本品牌的實體店則包含了衣服、餐具、家居、家具等各類生活品,且商標上標明的是無印良品muji,而拖鞋、床上用品等商標上僅有muji字樣。那麼消費者到底是購買的哪一種「無印良品」呢?

記者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查詢,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申請人主要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少數個人和個體企業,但是個人和個體企業的相關申請基本被駁回。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24類商標「無印良品」註冊商標,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第5類、8類、17類等多種類別註冊了無印良品以及無印良品muji的商標。

經查詢,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6月3日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布聲明,稱本公司為「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相關商標的在24類類別商品上的合法持有者,未授權任何企業或個人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直播和銷售相關「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產品,如在相關產品直播中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及商戶投訴、侵權等問題,均與本公司無關,本公司將依法保留追究相關組織者和主播侵權責任的權利。

中國「無印良品」聲明

另外,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中,(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曾於2018年6月發布一則關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加盟信息的嚴正聲明,聲明稱:我集團公司作為日本「無印良品」、「MUJI」 品牌在中國的真正權利人和所有人,在中國大陸地區,從未許可任何企業或個人開設加盟店,我集團公司也從未自行或授權他人發布任何招商加盟信息。網際網路和微信等所有平臺發布的一切有關「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招商加盟信息,均與我集團公司無關,請各位注意甄別。

中國無印良品:與杭州公司有合作,但一些賣家是否有授權暫無法確認

11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所有商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了解相關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籌備相關網絡平臺的銷售,但是截至11月13日並沒有在抖音平臺進行對外銷售,官方的線上銷售渠道僅有天貓旗艦店,在此購買的商品肯定是官方正品。而關於成都街頭出現了一些自稱中國版的無印良品銷售店,是否也是正品呢?該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官方在成都是沒有線下實體店。這些情況將反映給公司法務部門,進一步核實,不排除有可能是授權店,但官方肯定是沒有的。「肯定不是從我們北京的無印良品來購買的,但是是否是有官方來授權的還不能確定。」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最近網絡平臺上有一批冒充他們的帳號已經被關停了,還在進一步整理中。

11月23日,該公司法務部再次向記者回應稱:我司已在抖音平臺開通帳號,但未對外展開相關銷售行為;在四川成都地區我司未進行任何的直接授權行為;對於假冒我司註冊商標的違法行為,我司已委託律師事務所展開相關維權。與杭州公司確實有合作,但是否有授權,授權範圍、期限等暫時無法確認。

另外,日本「無印良品」的工作人員同樣表示,目前沒有在抖音有銷售平臺,線上渠道只有天貓、京東和自己官網,沒有其他任何銷售渠道的。「目前無印良品在中國有兩個公司,我們是無印良品muji,是一個日本品牌;另一個叫無印良品,沒有標明muji,是北京的一個家紡品牌,他們也是經過相關註冊,註冊過無印良品這個商標,我們註冊的是無印良品muji。」關於出現在成都商場周邊的促銷店,該工作人員解釋:不是他們在搞活動,日本品牌是直營模式,只有相關商場的實體店,且售賣各類生活雜貨,不僅僅床上用品等家紡。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北京「無印良品」曾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日本的「無印良品」

根據判決文書,本案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2011年6月,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在中國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

本案被告之一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是註冊於日本的一家企業,2005年5月其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此外,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且為其首創,主觀上沒有侵權故意,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控侵權商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與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涉案商標「無印良品」相比,僅存在「無」和「無」的差異以及有無「MUJI」的差異,故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此外,二者同時使用在浴巾、面巾等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

另查明,良品計畫在第20、21、27類商品上擁有「無印良品」註冊商標,但上述商標指定使用商品均不涉及被控侵權商品,不能成為合理抗辯事由。

因此,二被告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犯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綜上,判決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 )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對於此次判決,良品計畫和上海無印良品不服,並提起上訴。最終,北京高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據了解,終審判決後,日本無印良品曾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針對這些商品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但於2014年及2015年錯誤使用了該商標。

「為消除上述行為給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等造成的影響,我司已對上述商品的商標標註情況進行了整改。」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目前,部分商品已經在名稱中去掉了「無印良品」字樣,包括箱包、拖鞋、家居用品中的沙發、床上用品、織物的筆袋和桌墊等紡織品。

(原題為《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消費者某短視頻平臺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 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並非日本的無印良品?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
  • 無印良品MUJI發布聲明:在中國大陸仍可繼續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另外,部分報導中提及的「我集團公司已支付損害賠償」相關表述並非事實。如上所述,目前我司在中國大陸已註冊了國際分類的1類~45類中的幾乎所有類別的「無印良品」商標。即使上述民事判決生效,除床罩、毛巾等一部分商品以外,我集團公司仍可以繼續在中國大陸正當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但其實早在 1999 年,MUJI 就已經在中國申請註冊「無印良品」商標,只是到 2000 年 4 月,都還沒對 24 類商品商標申請註冊。      但相關訴訟在 2012 年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認為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被申請註冊時,MUJI 在國內知名度有限,不足以構成惡意搶註,裁定不撤銷註冊。   在庭審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和無印良品上海公司進行了口頭辯稱,認為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無權提起本案訴訟,並非本案中的適格原告。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因此,法院判令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停止相關侵權行為,發表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良品計畫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等共計高達近200萬元。雖然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對判決結果提起上訴,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年12月作出的二審判決仍維持原判。此判決確定之後,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向良品計畫支付了賠償金。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01/ 來龍去脈從1999年11月17日開始,「良品計劃」向商標局申請註冊「無印良品」商標,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卻未申請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相關)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商標糾紛17年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顧客洪女士是「母雞」粉,昨天特意開車來買東西,可是在店裡逛了一圈總是感覺哪裡不對勁兒。她翻出格紋睡衣吊牌一看,上面的商標是「無印工坊」,於是她又跑到店外再次確認店鋪名稱,發現原來這家店叫「無印良品Natural Mills」,這不是自己一直粉的那個無印良品。隨後她向店鋪導購詢問:「你們是無印良品子品牌?還是山寨無印良品店啊?」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申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域名爭議解決中心進行仲裁解決,該組織經審理作出CND-2014000024號裁決書。裁決結果均為將上述相關域名轉移至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認為上述裁決書能夠證明「MUJI」商標顯著性強,具有一定知名度,而涉案商品上均載有「MUJI」,故相關公眾可辨識其來源。
  • 「無印良品」 商標拉鋸戰落下帷幕 輸了商標的MUJI會輸了消費者嗎
    持續了近20年的中日「無印良品」 商標拉鋸戰落下帷幕。12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中看到日本MUJI貼出的聲明,承認在一部分商品類別上錯誤使用了「無印良品」商標。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日前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中,日本MUJI無印良品輸了官司。
  • 北京「無印良品」悄然開業 MUJI:商標訴訟仍未結束
    據悉,「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的日本,主推服裝鞋帽、辦公用品、生活雜貨、化妝品、食品飲料等各類商品。1991年該品牌進入英國倫敦及中國香港,於2005年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實體店鋪。  據良品計畫稱,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申請24類「無印良品」商標之前,其他公司已經在中國大陸申請了24類中的大部分商品(床罩、毛巾等)「無印良品」的商標。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除此之外,這起商標案跟 MUJI 的品牌、門店名稱和其他類別商品並無關係。事情說來很簡單,「山寨無印良品」之所以能在商標侵權案一審中勝訴,最主要是他們早於 MUJI 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 24 類「無印良品」商標。而我國商標法原則上保護申請在先的商標,這一點,就讓 MUJI 頭疼了足足 17 年。
  • 無印良品到手成「無良品」,某音直播賣假貨屢犯不改,消費者心寒
    雙十一買買買之後,很多人錢包變瘦了,收到的貨卻不滿意。成都市民於女士也陷入這種煩惱。 據紅星新聞報導於女士雙十一時,在某音短視頻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到底自己買的商品是不是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於女士真得有些懵了。
  • 被判商標侵權!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其中,無印良品可謂生活百貨中的王牌。它憑藉卓越的品質、獨特的產品風格和優秀的經營策略,創下260億元營收,成為個性化消費的代表,並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然而,一路高歌猛進的無印良品,最近卻陷入了一場商標危機!
  • 最前線|MUJI打輸商標官司,無印良品不完整了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