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殺了李逵!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2020-12-25 電商報

萬萬沒想到,曾經勢不可擋的無印良品竟然會在商標上認栽。

山寨是把殺豬刀,賠了錢財,丟了商標

在全球零售業中,有兩個獨特的自有零售品牌,一個是來自瑞典的宜家,另一個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它們的所有產品都自成一派,從不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

其中,無印良品可謂生活百貨中的王牌。它憑藉卓越的品質、獨特的產品風格和優秀的經營策略,創下260億元營收,成為個性化消費的代表,並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然而,一路高歌猛進的無印良品,最近卻陷入了一場商標危機!

原來,無印良品一直因商標被人「山寨」而困擾,於是索性把持有同名品牌的「北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他們的態度很堅決: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無印良品」。

但意想不到的是,12月1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良品計畫),也就是日本無印良品的品牌方敗訴。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公開發布聲明,並賠償中國無印良品經濟損失50萬元。

也就是說,原本是「正版」的無印良品輸給了「山寨」貨,在某些品類上反而不能再用無印良品這個商標了。這簡直就是李鬼殺了李逵,顛倒黑白啊!

雖說是不服氣,但良品計畫到底是遵紀守法的公司,敗訴後立即發布了聲明,放棄了部分產品的「無印良品」商標使用權。

這個北京無印良品,究竟是什麼來頭,竟然能「以假亂真」,從「正版」無印良品中搶走商標!難道就因為是日本企業,就無法在中國維權嗎?

曠日持久的商標戰爭

其實,中國的法院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山寨」的勝訴完全合乎法理,良品計畫的敗訴,也有其自己的責任。

早在2004年,日本「無印良品」這個品牌進入中國之前,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就已經註冊了無印良品這一商標。而良品計畫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根據先來後到的規則,良品計畫確實才是侵權的一方。

雖然這種「搶註」行為很無恥,但這也暴露了良品計畫版權意識的缺失。

此外,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所擁有的也僅僅是第24類商品(主要是棉紡織品)的使用權,就像「長城」汽車和「長城」紅酒互不幹涉一樣,良品計畫的其他商品依舊可以使用「無印良品」字樣,所以無印良品的忠實用戶不必過度擔心。

儘管良品計畫在本次商標侵權糾紛案中敗訴了,此前這兩家公司已經交鋒多輪,而獲勝的均是良品計畫,前後獲得的賠償金都有200萬元。

原來,這個「山寨」的無印良品不止在商標上動手腳,從門店設計到產品風格,處處都有刻意模仿良品計畫的痕跡,甚至還光明正大地印有英文「MUJI」字樣,表現出滿滿的碰瓷嫌疑。

另外,「真假無印良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不止於實體店。在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不留心的消費者真的很容易弄錯。

而這家「山寨」的無印良品,產品質量實在不敢恭維,與正牌差得遠了。但有時候沒搞清他們之間關係的客戶便會把氣撒在正版的頭上,受此不白之冤,也難怪良品計畫要一再訴諸法律了。

值得慶幸的是,山寨的伎倆也就只有這些而已,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次敗訴並不會給良品計畫帶來太大的損失,反倒能藉此機會讓大眾了解真相,也算是因禍得福。

搶註商標,也是一門「好生意」?

被各種山寨品牌搶註商標的,不止無印良品一家。幾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或多或少因為商標打過官司,甚至搶註商標本身,也成了一門生意。

比如,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為了一個商標,就付出了數億元的代價。

2010年,蘋果起訴甚深圳「唯冠」公司不履行「iPad」商標轉讓義務,經過兩年的訟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蘋果公司敗訴,需要花6000萬美元才能贖回商標。此外,iPhone的商標也是蘋果花了800萬美元買回來的。

又比如,美國運動品牌New Balance在2003年重返中國時,發現最接近品牌的譯名「新百倫」已經被廣東的一家民企搶註了,這家公司還向New Balance發起侵權訴訟,最終以New Balance賠償500萬元告終。

除了這些巨頭之外,一些本土網紅的名字也被搶註過。2017年最火網紅「PAPI醬」的各個類別商標均被搶註一空,以至於她的經紀公司不得不花十萬元將其買回,而註冊的成本僅8000元,堪稱一本萬利!

但是,靠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賺錢,終究不是一門好生意。官方的不支持自然不必多說,很多商標即使搶註成功了,也不一定會有公司來買。至於那些成功「訛」到錢的,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所以,賺錢還是要走正道,搶註商標與買彩票無異,你只看到中獎者光鮮亮麗、不勞而獲的一面,卻沒看到底下無數失敗者血本無歸的樣子。

作者:劉峰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而就在此前,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MUJI告上了法院,索賠金額高達六十餘萬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李鬼勝李逵?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記者 | 樓婍沁編輯 | 周卓然1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商標丟了——至少,之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來源:北京青年報「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2019-12-12 10:00: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張鑫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無印良品」,周所周知的日本百貨品牌,因「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敗訴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日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發布聲明,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緣何敗訴?
  • MUJI商標案敗訴,在中國不能再做「無印良品」?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雖然目前案件仍在二審階段,判決尚未生效,但「山寨無印良品告倒了正版」的意味已經讓半個網際網路震驚。有媒體甚至將事實誤傳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以後在中國只能改名叫「MUJI」……網友更氣得站不穩了。案件之外,網友還發現天貓上竟然有兩家無印良品旗艦店,而一些商場裡也被發現有「山寨版無印良品門店」,從產品設計到店內裝潢抄得妥妥帖帖,真假難辨:
  • 最前線|MUJI打輸商標官司,無印良品不完整了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被判商標侵權!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無印良品」的商標丟了——至少,以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RideIP玩轉智慧財產權」(ID:RideIP0606)同為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日本品牌,優衣庫時不時霸佔熱搜,無印良品則各種安靜低調,難得上一次熱搜,竟然是因為商標侵權敗訴……質樸到有點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在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害了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小米、無印良品頻遭山寨與碰瓷,今天遭的心是過去商標布局欠的債
    02商標的「李逵」和「李鬼」,無印良品在華丟了中國商標事實上,因為商標問題而被訴諸法律的企業不在少數,就連蘋果、無印良品這樣的一線國際品牌也因為一開始不重視商標註冊,在中國市場折了腰。2019年12月,持續了十八年之久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終審宣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