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的筆記讀書法,把書讀懂讀透

2020-12-14 小愛和小頓

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 —— 奧野宣之

奧野宣之的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昨日開始一有間隙就看,剛剛讀完。這是本意料之外的好書,作者從如何選書、購書、讀書,到如何記錄(筆記)、活用(轉化應用),系統詳盡地做了敘述。

我從初中開始受老師指引,開始喜歡上閱讀,也逐漸閱讀不同類別的書,許多年來很少有間斷。不過讀完之後的效果卻不大好,幾乎就是讀完一本扔一本,時間一長,最多也只能記住一些模糊的大概內容。實際上這就是讀書不夠精細、不夠深入的表現。多年來,我也深受其困。

奧野宣之

新聞傳媒出身的奧野宣之獨創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全面涵蓋了選書、讀書、記錄等五個層面,倡導積極主動的筆記方式管理讀書生活。他在書裡談及自己的讀書體會和相關的種種,通過讀書筆記改變讀書方法、藉助讀書筆記來深化閱讀的記憶和思考,最終將讀過的書變為自己的精神財富——這其實是一個日益精進的過程。

書中最具特色的兩個部分,一是一元化的思維方法,二是簡單有效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方法。以下做一些闡釋。

什麼是一元化筆記讀書法?

一元化的筆記讀書法,是奧野宣之的獨創,也是本書論述極多的內容,幾乎涵蓋了讀書前後的種種過程。

簡而言之,一元化筆記讀書法就是將讀書的相關信息和資料進行整合,記錄到同一本筆記本上的方法。

抽象的這樣講不大好理解,可以設想一下,就比如我們用電腦處理圖片、文檔等材料,最後都要整理並儲存到一個靈活可移動的U盤上。這個電子化的U盤就類似於奧野宣之的「信息一元化」之後的筆記本。實現筆記一元化之後,只需要簡單的翻閱自己的筆記本,相關信息就能觸發記憶,便能迅速地追索到相關信息。

信息經一元化處理之後,變得容易查找和歸檔

從整體上設定五個框架,將讀書相關信息逐一記錄:

①選書

將日常讀書看報時發現的好書,或者感興趣的書籍信息,隨手記錄到筆記本上。奧野宣之選擇在筆記本的末尾部分列一份讀書清單,簡單列明作者、書名、出版社等信息。

等到需要購書時,因為目的明確,往往就能選購到自己真正想讀、應該讀和心儀良久的書了。從而也避免了被誤導或被誘惑之下的衝動購買,而一時衝動買下的書往往不一定會去讀,反而造成不好的感覺。

採用列購書清單、做隨手筆記這樣的事前準備,我們就可以在書店裡徹徹底底地掌握主動權了。

②購書

在經過一系列的篩選縮減之後,就可以帶著這份清單去購書裡。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好不容易去了一趟,卻什麼好書都沒找到」的情況,在短時間內有一次充實的購書體驗。

需要說明的一點,奧野宣之相對提倡到實體店購書,認為會加深對書本的印象,從而加深對書本內容的記憶。

③讀書

關於讀書與筆記的關係,奧野宣之的觀點很新穎,他採用一種倒逼法,將記讀書筆記作為目標去讀書。這種效果其實同於以思想輸出為目的的讀書方式,親手寫下的詞句、感想或文章,往往更能深刻理解。

④記錄

開始記錄筆記,要記錄哪些內容呢?

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因為讀書的重點在於自己認識到哪些內容重要,要將其徹底消化掉的。這部分才是主要的,而其他的無關緊要的內容,乾脆捨棄。

記錄的同時,可以記下自己的感想,展開更多的思考,讀書筆記就變得充實起來,而這時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或許是靈感迸發,或許是建立了知識之間的連接。

⑤活用

靈活的記錄方式,可以貼上書評簡報,可以摘抄,也可以記錄重點或節點。簡單來說,筆記不僅僅是閱讀的複製摘抄,更是深度地加工。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蔥鮪(念偉)火鍋式的讀書筆記,其特徵為:既做摘抄,也寫評論。

一般做筆記,都是簡單摘抄些金句,或者抄錄下文筆精妙的段落及詞句,很少會直接將自己的感悟和點評加入進去。

仔細思考其中的奧妙之處,才會意識到及時地將自己的思想記錄在相關內容下,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也加深了自己在閱讀時的經驗體會。

蔥鮪火鍋式的具體形式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名 對自己很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具體應用時,還得使用不同的符號:摘抄部分用「○」表示,而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感想和補充說明則標上「☆」,以此作為區分,交替標在每個段落前

需要注意的是:

「○」後面是摘抄,注意不要省略,要保持原汁原味。「☆」後面則是自己的評論,寫一些對摘抄內容的感想、思考或補充說明。

這樣記錄筆記的方法,便於識別哪些是書本內容、哪些是自己的感悟,也便於之後的重讀和查閱。這種細緻的讀書方式,因為經過了精心深入的挖掘,往往印象深刻。

摘抄是很費時間的,但在讀書中摘抄的環節必不可少,因為摘抄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書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

不過,我們要學會「活用」。這樣的筆記方式無疑增加了更多的時間。所以,一般而言只針對那些特別重要的書籍,或者說你自己對書籍的重視程度來定。其他一些書,可做適當的簡化,並不需要生搬硬套。

如今電子化的筆記軟體設計出色,相應的工具也完備。很多人都習慣並喜歡上這種記錄方式。實際上,們不需要拘泥於一點,相反的,可以借鑑相應的方式方法,相互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讀書和記錄方式,靈活運用就好。

孔子曾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要讀深讀透,同樣需要相應的工具和方法。奧野宣之的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經過他的實際體驗和不斷地提煉,確實有其可稱道之處。對於好的東西,我們不妨採用拿來主義,只要能促使自我提升的、完善自我認知的,都可以學為己用。這不正是讀書的好處之一嗎?

相關焦點

  • 走心入腦的神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解析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一書介紹的筆記讀書法,可以稱之為讀書」走心入腦的神器「。所謂走心入腦,是將書中內容內化於心,更強調書中內容在思想上的轉化。所謂神器,絕不是什麼捷徑,而是要有效利用讀書筆記這個工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以前的書都白讀了
    至今為止,讀過那麼多書,基本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影響,大多數都忘記了,以前讀過的書對於現在的自己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筆記大神分享簡單高效的讀書筆記妙法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觀點,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就能派上用場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封面《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畢業於新聞學專業,曾就職於出版社和報社,在利用新聞出版經驗進行網絡與雜誌專欄撰稿外,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3個方法,讓你從購書到應用不再愁
    原因很簡單,據統計,每個月就會有幾百本新書問世,那麼,每本書讀百遍,顯而易見是相當不現實的一件事情。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一書中已經給出了答案:買自己需要的書;讀自己需要的內容;應用書中的內容,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幫助。
  • 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首先去學習怎樣更有效率的閱讀,很多人都會覺得只要識字就會閱讀,其實真的存在不會閱讀的人,這是一件需要總結經驗,不斷學習的事情。一旦閱讀的方式不對,我們讀書很難從讀書裡感受到快樂。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用眼睛看過,卻不是用大腦思考過。最近我在看一本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寫的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一本告訴我們用記筆記的方式提升閱讀效果的書。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這本書教你如何有效記筆記
    正如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一書中提到的那樣:「讀書的基本目標是每讀完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至於一個月能讀很多書、讀一本書只用幾十分鐘這樣的能力,在這個目標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會讀書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所以朋友向我推薦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時候,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直到近幾個月真正開始寫長書評,寫到無比艱難的時候,打開了這本放置了已久的書,深為之前的淺薄感到羞赧。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說,這本書介紹的讀書方法並不是多麼與眾不同的讀書技巧,而是誰可以馬上實際應用起來的方法。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而讀書並不是簡單的讀書,或者把書打開翻翻,否者讀完以後,什麼也記不住。如果在讀書時懂得做筆記,把書中對自己有的用的知識點、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然後活用,這樣讀書就有了價值。今天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讀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 筆記讀書法——真正有效的讀書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日本奧野宣之寫的一本書,他在書裡介紹了自己多年學習的經驗,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卻實實在在有些變化,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並且小編想給喜歡讀書的朋友推薦一下這本書!由於書裡的內容比較多,我只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堅持做到的一點,就是讀書時如何做標記的一點!其實小編是個惰性很大的人,什麼事情都無法長期堅持,唯一一個能長期堅持做的就是讀書,而且我讀書有癮,一旦開始讀就想一口氣讀完,只是之前讀不得法,很多書讀過就忘了!這次小編在讀的時候按照《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方法做記號,然後做讀書筆記,覺得有些收穫!
  • 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一直記憶深刻,工作幾年後卻忘了該如何讀書,特別是在看到讀完同一本書的人有條理、清晰的梳理整本書的內容,而自己卻想不起來具體看了些什麼,連簡略的概括本書內容,推薦給其他小夥伴都做不到!
  • 奧野宣之:我用這樣的高效讀書法積累素材,後來出版了多本書
    奧野宣之日本筆記本作家,出版過《如何寫遊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鍊法》《"處方箋"讀書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書籍等。其中《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與《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極為受到市場歡迎和眾多愛讀書人士的推崇。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附思維導圖)
    昨天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後大呼過癮,一些原始筆錄的方法,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下面我從自身的需求方面整理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共享:《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提出,讀書活動要結構化,即: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看似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有很多技巧在其中。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為什麼有人讀了很多書,氣還是不華?
    我們是不是該思考:怎樣的讀書才是有效的?日本閱讀筆記專家奧野宣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正好解答了這個難題。這本書相當於是奧野宣之的筆記本記錄方法大公開,書中介紹的方法是他自己多年以來的經驗總結。
  • 「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另外,推薦一款電子設備上的閱讀軟體marginote3,非常棒的一款移動端的電子書籍閱讀工具,因為這款軟體就支持摘抄及對摘抄評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體驗下。讀書筆記命名規則:[筆記本編號]/書名/作者,例如:[0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日)奧野宣之記得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上。
  • 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5本書
    我建議大家在閱讀前先學習閱讀方法的原因很簡單,磨刀不誤砍柴工,你每個月讀1本書,吸收20%,別人每個月讀2本書,吸收40%,一年下來這個量就可觀了,時間久了這個差距越來越大。很多事情,你做了沒什麼成本,你不做,拉長時間周期,以後補上來,成本就高了。今天我們就先來分享一批能夠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的書,我會按照書的難易程度、閱讀必要性、以我建議的閱讀順序排列。
  • 如何走出讀書無用的怪圈,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分享給你
    結果,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以前確實讀過這本書,但現在卻想不起來了。有些同學能說出一些書中的內容,但是要完整回答這四個問題,能做到者少之又少。明明讀過了卻什麼也沒記住,這不就跟沒讀過一樣嗎?正如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中所寫,「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一個青年作者說她平均一天一本書,而且看過的書她基本都記得。剛看到時特別疑惑,一天一本書已經很難了,而且還都能記得住是怎麼做到的呢?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利用筆記本輕鬆寫出書評
    一、簡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副標題是: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開門見山地指出了本書的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利用筆記本幫助閱讀書籍的,也可以說是如何用筆記本把讀過的書變成自己的精神糧食和為自己所用。作者奧野宣之有著「筆記本作家」的稱號,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讀書也是如此,已經把使用筆記本記錄成為自己的日常習慣了。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想要提高讀書效率,試試做筆記
    書能帶給你心靈的寧靜、人生的智慧、精神的愉悅。讀書有好處,長期堅持讀書更有好處。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會遭遇以下情況,比如讀完一本書發現這本書很好,但是具體怎麼好說不出來。很多書明明讀過,但能記住內容的卻沒幾本,覺得自己白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