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黨建引領辦學治校 服務區域振興發展

2020-09-03 中國城市報



遼寧大學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推進世界一流學科高校建設的實踐過程中,以「四個服務」為指引,緊密結合黨中央關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大部署,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統領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工作,厚植人才優勢,培育創新動力,打造服務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供給鏈、驅動器和輻射源,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中踐行高校的使命與擔當。


  

打造高素質

人才服務供給鏈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關鍵在於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對此,遼寧大學黨委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抓實學校黨委、二級單位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建設,積極打造引領事業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黨員隊伍,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學校黨委獲評遼寧省先進黨組織,入選遼寧省新時代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學校經濟學院教師黨支部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離退休工作處第十九黨支部獲評「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馬克思主義學院1個黨建項目獲評全國黨刊基層黨建優秀創新案例;世界一流學科團隊入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學校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模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優秀思政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等榮譽稱號。

學校黨委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工程,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同時,學校堅持育人為本,不斷優化教育教學模式,推進通專融合,構建「通識-學科-專業-個性」梯次課程體系;強化優才教育,開辦國學院,加強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探索實踐導向的「雙創」教育思路;深化本科專業結構調整,以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推進45個專業向應用型轉變,新增與遼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相適應的專業,減招、停招或撤銷培養規模過剩、培養質量不高、社會需求不旺、就業質量差的專業,培養大批遼寧振興所需的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建校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30餘萬名畢業生,他們遍布社會各界,並有相當一部分成為各自領域的中堅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學生在國際、國內各類競賽中屢獲獎項,並獲得「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等榮譽。此外,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教育質量百優榜」中排名全國第36位,在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中位列第57位、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第68位、教學質量排名第97位。

  

打造高水平

學科服務驅動器


學校黨委始終堅持黨管辦學方向,在紮根東北、辦好地方大學的進程中,認真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提升政治站位,通過「黨建+學科」的方式,舉全校之力推進世界一流學科——應用經濟學建設,明確以服務東北振興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為學科建設方向。

對此,學校黨委強化頂層設計,提出「143」指標體系,將黨的領導貫穿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全過程;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遼寧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的實施辦法》,整合各類資源,推進世界一流學科服務東北全面振興和東北亞區域合作;完善組織架構,成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辦公室和應用經濟學一流學科建設辦公室,建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嚴格落實學科帶頭人和方向負責人負責制;實行高端人才年薪制、方向負責人津貼制、優秀博士年薪制、資深教授職務制、教學科研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準聘制、卓越人才科研績效獎勵制度和標誌性成果獎勵制度等,對人才引進特別是海外人才引進出臺專項激勵制度;優化資源配置,優先保證並穩步提高世界一流學科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計劃,在評聘博士生導師,爭創國家級、省部級中心、團隊和評優評獎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學科傾斜,促進學校人、財、物等資源向世界一流學科集中。

同時,學校黨委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航作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進行建設;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在學校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等方面優先謀劃、優先保障、優先滿足;按照1:350的師生比配強思政課教師。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省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省內乃至全國高校中發揮了重要的示範輻射作用;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進入2018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10%。

在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牽動下,學校學科的綜合性優勢愈發凸顯,學科建設整體水平顯著提升。目前,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專業碩士授權點25個;經濟學科始終保持全國領先位次,10餘個學科排名全省第一;學科團隊始終堅持「學術頂天」,2019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8項,數量居省內高校和東北三省省屬高校首位,其中,重大項目3項,連續3年穩居遼寧省第1位;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1人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1人榮獲2019 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3人榮獲第三屆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成就獎。

  

打造高質量

社會服務活力源


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學校自身改革發展的迫切要求。對此,學校黨委推進黨建工作與社會服務深度融合,使學校的發展目標與國家戰略相一致、辦學特色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服務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體做法為:

遼寧大學組織舉辦遼寧省高校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校園宣講活動。


以黨建引領理論服務。學校實施黨建服務振興「理論引航工程」,充分利用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人才、理論及宣講優勢,組織各級各類宣講團積極開展宣講活動,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網絡,五年來宣講活動逾400場,受眾逾100萬人;利用設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育部暨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與研修基地、遼寧省青少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等平臺,培訓逾50期,培訓學員逾9000人;設在學校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累計培訓學生骨幹4000餘人。

以黨建引領諮政服務。學校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以服務遼寧振興為重點,構建新型高校智庫,開展政產學研合作;藉助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遼寧省人大代表智庫服務平臺、遼寧省法律服務業聯盟、中國金融研究院、國研經濟研究院東北(遼寧)分院、「東北振興研究中心」等平臺,為經濟社會發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以黨建引領科技服務。在理工科領域,學校教師團隊積極破解遼寧境內動植物方面的諸多疑難問題,在鳥類研究、林蛙養殖、山楂培育等方面極具發言權和貢獻力;開展「太子河流域山區段河流生態修復與功能提升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課題研究,加強遼寧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民生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實施遼寧省碧水工程、打造生態文明遼寧提供技術支持;選派31名扶貧幹部到遼寧西部等偏遠山區擔任駐村幹部,以高校科技、智力資源助力脫貧攻堅。

以黨建引領文化服務。學校精心打造黨建服務振興「藝術惠民工程」,組建以黨員教師和學生為骨幹的藝術團隊,深入社會、企業和農村開展藝術惠民活動,不斷滿足瀋陽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舉辦「愛我遼大」科技文化體育藝術「九大節」,將大學文化輻射社會。在學校師生黨員的帶動下,五年來參與藝術惠民活動的師生人數超過2000人次,年均惠及4—5萬居民。

■作者:遼寧大學黨委書記 周浩波

相關焦點

  • 高校黨建|黨建引領辦學治校 服務區域振興發展
    遼寧大學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推進世界一流學科高校建設的實踐過程中,以「四個服務」為指引,緊密結合黨中央關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大部署,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統領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工作,厚植人才優勢,培育創新動力,打造服務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供給鏈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為此,玉林店鎮設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將周邊埠後村、茶棚村、小宅村、十六裡頭村4個村、2000餘人口、101名黨員全部納入區域化管理服務,並投資120餘萬在埠後村設立總面積700餘平方米的融合發展區黨群服務中心。
  • 高校黨建|勇擔美育使命 黨建助推發展
    、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始終牢記共產黨人、國美人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站在推進黨和國家教育事業和文藝事業的戰略高度,深謀力促「雙一流」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學校黨委創新理論學習制度和載體,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文藝方向,有力有效地引領黨員幹部和廣大師生把「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熔鑄到黨性修養、能力建設和事業發展中,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和「兩個維護」落實到辦學育人事業及各項具體工作中
  • 金羊網評: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要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以產業發展為要、文化傳承為本、人才回歸為重、生態保護為基,提升「顏值」、厚植「內涵」、樹立「底氣」,為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出堅實步伐。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打造新型產業。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抓實「黨建+產業」,促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強化黨組織示範引領效能。三是建好用好「羅梭江黨建+」平臺。依託勐侖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及「羅梭江黨建+」平臺,整合雙方資源優勢,發揮黨建在園地協同發展中的引導、促進、示範作用,以黨建促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與產業振興同頻共振,順利實施「傣蘭之鄉」、「陸稻種植推廣」、「蜜蜂養殖培訓」、「村寨民宿發展」、「曼賽水果採摘園」、「 觀鳥塘」等合作項目。
  • 全域社治 黨建引領區域共建的「怡心實踐」
    怡心街道著眼於重組新建的特點和區域單位融合共生的需要,直面街道轉型發展的時代之問、社區現代治理的變革之問、市民美好生活的民生之問,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區域黨建、全域社治為路徑,以區域發展、區域治理、區域服務為重點,於今年6月啟動實施「區域黨建繪好同心圓·全域社治建強共同體」行動計劃,開啟了黨建引領駐街道單位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深度探索。
  • 高校黨建|完善黨建體制機制 優化高校發展生態
    、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引領和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一系列新突破,為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大學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學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明顯增強,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6個基層黨組織入選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標杆院系、樣板支部行列,7個基層黨組織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雙帶頭人」工作室,黨員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自治區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10餘項。
  • 用高水平黨建 引領高校高質量發展
    8月22日至23日,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舉辦全省高校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培訓班暨第24期暑期讀書班。暑期讀書班自1997年舉辦以來累計5000多人次參加,已成為全國知名的高校領導班子建設「金字招牌」。「用高水平黨建引領高校高質量發展。」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餘東鎮富民村: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0 字體:[ 大 中
  • 以黨建強基為辦學治校賦能助力
    北京大學黨委召開黨委全會,專題討論中國特色現代大學的治理之道,制定《北京大學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從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個層面研討辦學治校的「四梁八柱」。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鞏固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如何把這一根本制度落到實處?
  • 區域黨建聯合體促鄉村振興的「仁裡實踐」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仁裡集鎮按照齊河抓好鄉村振興「1+ 10+1」工作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產業帶動,實施了「總支+支部+黨員」和「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實現了「小支部,大智慧」,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 貴州民族大學:以黨建為引領 辦特色教育
    人民網-貴州頻道「今後五年,貴州民族大學將繼續堅持和完善黨建工作思路,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切實擔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保駕護航。」
  • 共建共治共享|大安大熟:黨建引領 凝心聚力促振興
    提高鄉村治理效能凝心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日前,大安鄉在大熟村舉辦「學先進、找差距、抓落實」現場觀摩會,該鄉16個村的30多位村主幹及鄉黨委政府幹部齊聚一堂,交流項目建設、黨建及群眾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據了解,2017年以來,大熟村以省委組織部下派幹部駐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為契機,進一步配強配優村兩委班子及「六大員」, 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構築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極大推進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西固區柳泉鎮以黨建引領助推全鎮鄉村振興
    ,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方式,多措並舉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以黨建引領助推全鎮鄉村振興。政治引領強主體,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完善村級黨組織各類制度,著力破解基層黨組織管理有盲區、服務功能不夠健全等問題。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案例警示教育等內容,定期開展培訓,全面提高新時代新形勢下村級黨組織書記、村主任的履職能力,築牢基層堡壘。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達川鎮:黨建引領強振興 四個提升促實效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中,達川鎮緊扣黨建引領,抓牢「田園綜合體打造、生態鄉村建設、社會鄉風治理」三大載體,統籌推進「四個提升」,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達川畫卷。夯實治理根基,提升組織引領作用。
  • 保障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大力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強調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陣地。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教育、管理、監督、服務師生黨員的基本單位,擔負著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高校基層的重要職責。
  • 福建:讓黨建成為民辦高校發展的「紅色引擎」
    「開心課堂」是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外語系黨總支創辦的多個黨建品牌之一。原文轉載如下:       我省探索加強民辦高校黨建的有效途徑,切實把黨對民辦高校的全面領導貫穿於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讓黨建成為民辦高校發展的「紅色引擎」。
  • 馬院院長談黨建|魯東大學邢亮:高質量實施黨建工程引領事業高水平發展
    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引領事業高水平發展的重要保證。高校肩負立德樹人、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新和服務社會等基本職能,在新時代高質量地實施黨建工程,不僅是引領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需要,對引領地方黨建工作創新亦具有輻射作用。實施「鑄魂工程」,抓好理論武裝提升黨員幹部的信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