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中之後一直聽到有家長跟我說,學校作業特別多,都沒時間做錯題本,做課外作業,幹嘛幹嘛。我想許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麼?
咱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高三孩子比高二忙,高二孩子比高一忙;
初三孩子比初二忙,初二孩子比初一忙;
小升初的孩子比低年級的孩子要忙。
這是大家都默認的事實吧。
那麼如果孩子初一都忙的連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都沒有了,那孩子初三豈不是不用睡覺了。
其實我們家長和孩子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忙節奏的死循環當中,認為當下孩子的情況是特別緊張的,不允許其他事情進入打亂,其他事情都得給孩子做作業讓道。不然我孩子學校作業完不成,作業完不成,知識就得不到鞏固,知識得不到鞏固,成績就不會好。但事實情況是,孩子真的有這麼忙麼?
再舉一個例子:
在海邊,剛開始學校成績同水平的孩子,有的孩子可以完成學校作業的同時完成每天海邊的作業,還能定期做改錯本,預習明天的課程。但有的孩子連學校作業都夠嗆忙的過來。
孩子初三高三的時候可以在高緊張的節奏下完成每天的任務,但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卻感覺忙得要死。其實這歸根結底不是孩子學校作業多的問題,是孩子時間管理的問題。
你可以問下自己幾個問題——
一天學習幾個小時;
是不是覺得很累;
還能多學一個小時麼?
學習的每一個小時都是在認真學習麼?
還能不能提高效率?
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你需要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 事件列表
2 排優先次序
3 排時間
4. 確認完成時間
5. 每日檢查完成情況
把今天需要做的練習、改錯等學習任務寫在一張紙上,寫完之後,你對自己所寫的任務進行重要程度的排序,然後給他們安排相應的時間,等你完成之後確認下完成的時間,然後每天檢查自己完成的情況。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也做計劃,但是總是完成的比較差,那我們需要看下孩子訂的任務是不是有些多,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一定要注意: 列任務的時候要貼合實際情況,另外,避免所有無關的通知,孩子學習就是學習,其餘的無關的儘量避免接觸。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高效的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因為在我們看到大家都完成了學校作業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做好了改錯,做好了預習,做好了額外的課外作業。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高效的利用起來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因為比起讓你回家做一套卷子,你更願意在學校做兩套。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我們都知道,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課外輔導課程。在選擇課程的時候,家長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及自身要求等,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