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學習好,時間管理很重要!

2020-12-11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進入初中之後一直聽到有家長跟我說,學校作業特別多,都沒時間做錯題本,做課外作業,幹嘛幹嘛。我想許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麼?

  咱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高三孩子比高二忙,高二孩子比高一忙;

  初三孩子比初二忙,初二孩子比初一忙;

  小升初的孩子比低年級的孩子要忙。

  這是大家都默認的事實吧。

  那麼如果孩子初一都忙的連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都沒有了,那孩子初三豈不是不用睡覺了。

  其實我們家長和孩子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忙節奏的死循環當中,認為當下孩子的情況是特別緊張的,不允許其他事情進入打亂,其他事情都得給孩子做作業讓道。不然我孩子學校作業完不成,作業完不成,知識就得不到鞏固,知識得不到鞏固,成績就不會好。但事實情況是,孩子真的有這麼忙麼?

  再舉一個例子:

  在海邊,剛開始學校成績同水平的孩子,有的孩子可以完成學校作業的同時完成每天海邊的作業,還能定期做改錯本,預習明天的課程。但有的孩子連學校作業都夠嗆忙的過來。

  孩子初三高三的時候可以在高緊張的節奏下完成每天的任務,但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卻感覺忙得要死。其實這歸根結底不是孩子學校作業多的問題,是孩子時間管理的問題。

  你可以問下自己幾個問題——

  一天學習幾個小時;

  是不是覺得很累;

  還能多學一個小時麼?

  學習的每一個小時都是在認真學習麼?

  還能不能提高效率?

  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你需要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 事件列表

  2 排優先次序

  3 排時間

  4. 確認完成時間

  5. 每日檢查完成情況

  把今天需要做的練習、改錯等學習任務寫在一張紙上,寫完之後,你對自己所寫的任務進行重要程度的排序,然後給他們安排相應的時間,等你完成之後確認下完成的時間,然後每天檢查自己完成的情況。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也做計劃,但是總是完成的比較差,那我們需要看下孩子訂的任務是不是有些多,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一定要注意: 列任務的時候要貼合實際情況,另外,避免所有無關的通知,孩子學習就是學習,其餘的無關的儘量避免接觸。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高效的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因為在我們看到大家都完成了學校作業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做好了改錯,做好了預習,做好了額外的課外作業。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高效的利用起來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因為比起讓你回家做一套卷子,你更願意在學校做兩套。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我們都知道,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課外輔導課程。在選擇課程的時候,家長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及自身要求等,進行選擇。

相關焦點

  • 學霸是這樣煉成的:高效學習,時間管理很重要
    可漸漸地,他們也會發現,即使壓縮了所有能壓縮的時間,他們的成績卻還是難以提高。對於他們的問題,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時間管理,重要的不是時間本身,而在於管理。清晨,是我們一天中,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在這樣一個時間段,安排好自己的學習任務,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排好清晨的1.5個小時來讀書,你的一天,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深度好文)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老師推薦家長閱讀!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但是,上學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會布置好多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來的時間去「補課」?
  • 時間管理你真的懂了嗎?理清時間管理新思路,幫孩子考出好成績
    可是結果還是學習成績不好,那這是什麼問題。我們不能否認這樣的孩子有做時間管理,可是他做的真的是正確的時間管理嗎?他對時間管理有誤區。時間管理的誤區1.時間管理是一項長期執行的計劃,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明顯的效果的,只有經過長期的實踐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果。走出對時間管理的誤區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對孩子的引導,幫孩子設定合理的時間管理方案,提高時間管理的效率。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1.
  • 想要孩子成績好,定好語數外各科的學習目標很重要
    階段性的目標實現能夠給孩子心靈很大的鼓勵,這個方法一定要學著用起來。學習的道路漫長,如果缺乏科學的方法,孩子和父母都很容易感到疲倦、厭煩,持久戰必須要有技巧。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給孩子制定遠大的目標,沒有任何作用。很多父母沒有給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這使得學習變成了一場看不到希望的馬拉松賽跑,雙方極易身心疲憊。凡事想要成功,不能光靠美好的憧憬。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都說「十個孩子九磨蹭」,有時家長們聚在一起,說著說著就會說到自家孩子的磨蹭。尤其每天早晨起床、晚上寫作業、睡覺這幾個時間段,有時磨的真是讓人著急又上火。可是著急也沒用,得想辦法幫著孩子解決問題,畢竟誰也不能在孩子後面催一輩子,他自己的時間還是得自己把握。一本名為《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的書中說「與人一滴水,必有一桶水」,要想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家長得先學習。
  • 《精力管理》:比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管理好你的精力
    其實,除了時間因素,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比時間還重要,卻常常被忽略了。  那個因素,就是精力。  吉姆洛爾在《精力管理》一書中提出: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不停地忙著和時間賽跑。卻忘記了我們其實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復和再生。
  • 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5個時間管理秘訣!讓孩子輕鬆高效學習
    同樣都是孩子,有些學習差,有些學習好。難道真的是學習差的智商不如學習好的嗎?恐怕未必,其實,學習拼的不是智商,而是學習能力!時間管理作為學習能力的一部分,經常被人提及。人們往往認為時間管理就是要學會怎麼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這時你肯定會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是會有的。」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智商嗎?NO,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老師推薦家長閱讀!
  • 三分法則+時間計劃鍾,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高效學習
    我們都知道自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孩子能管自己,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在管他!這就像是個惡性循環,你看到孩子做事磨蹭,就忍不住去催,去給孩子制定計劃,可你越是幫孩子完成這些,孩子的依賴性越強,自我規劃管理能力越差...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4個方法,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讓孩子不再拖拉磨蹭、高效做事、專注學習!
  • 重新上網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時間管理,而不是管理時間
    疫情當前,許多孩子紛紛再次開啟「在家上學」模式,然而如何讓孩子宅在家也能把握每一天的時間,便成了棘手的問題。常常聽家長埋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合理安排時間,那怎樣才算有時間觀念呢?就我的觀察,有一部分人的時間管理的確很到位,但也有許多人的時間觀念是模糊。按照三分法來分,「時間觀念」可分為自然時間、人文時間和心理時間。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饅頭老師推薦家長閱讀!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怎樣帶領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對於孩子的時間,我們的原則就是,課外班少而精,多鍛鍊身體,多接觸大自然多接觸藝術,同時注重孩子自理能力和學習效率的培養。因為我們認為,養育孩子要有長遠的方向和眼光,學習成績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只看當下,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力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長。家長注重孩子的素質以及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就是給孩子以後的發展留下了潛力和空間,就是培養有「後勁」的孩子。
  • 《學習的格局》:孩子拖拉影響學習,這4招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朋友說:「現在還在幼兒園,拖拉也就是影響洗澡、睡覺這些生活小事;等到上了小學,拖拉這個習慣帶到學習中,別想著什麼學習好了,能不能準時完成作業都是問號了。」看來真的是時候糾正孩子的拖延症了。在《學習的格局》裡說道,我們常以為的拖延症,是要靠提高自控力,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去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果我們能教會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就能把「愛拖延」這隻頑皮的小猴子關進籠子裡。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深度好文)
    可以用一句話解釋:「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學習好的同學,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還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學習不夠好的同學,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提高自己,只能越來越痛苦。於是,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擠時間是沒用的。
  • 3歲孩子不聽話可能不是叛逆,學會自主管理時間很重要
    倘若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起床、吃飯、學習、遊戲、休息,父母根本不用操一點心,光是想想就很美好了吧。真正的原因是,從孩子的成長來看,孩子自己管理時間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守時的品質以及可以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
  •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做時間的小主人
    可以分三大段早上,下午,晚上,再從每個時間段入手,7點,8點,9點,看看這一個時間段在做什麼事情,列出這一天的清單,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會整點報時的鬧鐘,將模糊的時間變成準確的時間。作為父母,任務可不輕鬆,父母要實現從榜樣到教練的轉變,在時間管理方面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比如早起,父母就要以身作則,早睡早起,早起才是開啟一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怎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畢竟,「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2歲+教孩子區分「必需的」和「想要的」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區分事情的重要性,就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2歲多的孩子認知正在發展,爸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必需」、「想要」、「重要」、「緊急」等概念,如,「媽媽餓了,需要吃飯。
  • 適合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讓孩子告別磨蹭
    時間管理的能力有多重要,不用我來重複,大家一定都能很清楚地知道。先說說適合孩子的兩個時間管理小工具。時間管理工具一:「必做清單」和「想做清單」和孩子一起列「必做清單」和「想做清單」。這兩個清單一定是孩子和父母一起討論決定的,而不是父母硬塞給孩子的。列清單時,可以孩子說,父母記錄。在孩子有遺漏的時候可以啟發孩子。父母如需補充,需要得到孩子的認可。
  • 那是時間不夠,教會孩子時間管理,主動愛上學習
    資深班主任提醒:中考一共要考10科,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拼的學生如何分配和管理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孩子的時間管理好,成績也自然會優秀。從初中開始,未來六年初高中時期,學生的時間每分每秒都是很寶貴。學霸成績為什麼這麼好,就是因為他們有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 比學習成績重要一百倍的,是讓孩子明白他想要的是什麼
    只要選個好專業不就行了嗎?問題就在於此。什麼是好專業?每年填報志願之前都會收到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諮詢電話,「劉老師,您覺得給孩子報個什麼專業好呢?」這真是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大難題。報什麼專業好呢?這要因人而異,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們天賦不同,性情不同,興趣不同,他所擅長的專業也必然不同。所以專業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喜歡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