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尋常的視角 看起來很平凡的景物 會帶給我們一種美一種震撼

2020-12-20 鏡說世界

相信每一個愛好攝影的朋友,都會經歷一個階段的變化。就是新手期的什麼都拍,到後來的不知道拍什麼。沒有新奇事物的刺激,就是再美的東西也往往會產生「審美疲勞「。這也就是為什麼愛攝影的人總嚮往去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拍哪些地方的景色。因為那些地方是我們平時見不到的,因為罕見,所以震撼,所以美麗。但我們的日常生活真的是沒什麼東西可拍嗎?其實,只要我們換一個視角,換一個方法去觀察,一些普通的東西也會變得不普通,看起來很平凡的東西,就會帶給我們新奇的美感,不一樣的新視角。

這是拍攝的國家級文物-天寧寺塔,也叫文峰塔。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有著1000多年的文化歷史。為了表現文峰塔的美麗景象,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不同的拍攝。

這是從正面大門(正南方向),採用平攝的視角拍攝。使用單眼相機拍攝。

這是從東南方視角拍攝的文峰塔的側面,使用無人機在空中拍攝,基本也是平攝,但是比在地面的角度高。

這是從從東向西的視角拍攝的文峰塔的側面,使用無人機在空中拍攝,基本也是平攝,但是比在地面的角度高。

這是從從東向西的視角拍攝的文峰塔的側面,使用無人機在空中俯拍拍攝,呈45度的視角。表現了文峰塔整體壯觀的場面。

這是在地面,採用俯拍的視角拍攝的文峰塔。表現出了其雄偉高大的氣勢。

這是使用無人機俯拍的文峰塔頂部景象,與在地面平攝、低角度俯拍的效果截然不同,表現了文峰塔上部優美的圖案造型。

這是使用無人機俯拍的文峰塔頂部全景景色,在大片綠樹的環繞下,整個景色非常的有氣勢。

用一個平時不可能用到的視角去觀察。或者想像縮小景物,或者想像放大景物。或者從高俯視,或者從低仰視,所以你會發現一種美,一種震撼。

相關焦點

  • 每一種都會有人欣賞,這樣的景色也更是自然給我們的饋贈
    在草原當中有著小溪水,雖然並不多,但是卻很美,美麗的景色總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眼前的景色就是這樣,這景色和周邊的景物融為一體,非常自然和諧,很喜歡,來到這裡,就再也不想走了,好想一直待在這個地方,世上的景色有很多,我卻獨獨喜愛這裡的這些景色!
  • 原來有一種平凡而瑣碎的大愛,就藏在朱自清的《背影》裡
    當你真正讀懂了朱自清的《背影》,也就讀懂了那些世間最平凡但卻是最偉大的「愛」,但願到那時,自己不會留下悔恨和遺憾。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原來父母的愛就藏在生活的瑣碎裡。有一種感動,叫做父母的「背影「。
  • 高層次的人,為什麼往往看起來很平凡?
    高層次的人,為什麼往往看起來很平凡?錢穆有言:「人活著有三個層次:活著,體面地活著,明白地活著。」由此可見,最高級的活法是了悟本心,活出自我。我們總是追求卓越,凡事要求比最好還要更好,以站在金字塔的頂端為最終目的。
  • 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書法的美不只是文字,換一種形式更令人震撼
    書法的美不止於文字,換一種形式表現,更美我們來看一看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上的一些書法作品:作者把碑刻和墨跡兩種形式放在了一起,把古樸和秀美放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對比,由此產生了另一種形式的書法美。由於碑刻本身的黑底色與下面的字有形成一個斜行的空間,給人一種動態美,就是書法結構上的一種險勢,如高空墜石。再看上圖,讓平面書法立體起來,讓你同時看到兩個角度。這又是另一種方式的變換,又是另一種書法的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美就不同。
  • 胡逸揚:歷史寫作,帶給我們思考和看向未來的全新視角
    開心一笑的同時,這也應當引起我們的深思: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講,孫子說的沒錯,他和爺爺的閱歷和年紀確實有著幾十年的差距,可這幾十年的差距,恰是爺爺所親身經歷過的「歷史」。馬克思以優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人類是歷史的劇作家,也是歷史的劇中人。」歷史總會以經歷或學習探究的方式與我們相逢,這也是我進行歷史寫作的初衷。歷史探究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
  • 舍非園藝:庭院造景的十種手法,每一種都藏著美的思考
    庭院的景色是需要精心營造的每一種造景的手法都是一種審美的視角藏著美的智慧和思考綴 景添 景為了增加庭院觀賞的層次感,我們會在觀賞遠方景觀的時候增添過渡景觀,如果在中間或近處有喬木或花卉作中間或近處的過渡景,這喬木或花卉便是添景。添景可以建築小品、樹木綠化等來形成。
  • 分享會:作為知覺哲學的美學的一種視角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和那些學術圈外的人交流時,我們應該如何介紹美學這個學科?本茨·納尼(Bence Nanay)為我們提出了新的思路。在他與一位理髮師聊到他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時,他試圖擺脫學術方面的前提設置,直指美學的核心。美學,首先是關於美的,但是美又是什麼呢?最後,他想到了這樣一種解釋,「美學是關於一種特殊的知覺世界的方法的,這些方法能夠讓人在精神上受到獎勵」。
  • 安於平凡,是一種人生智慧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不平凡的人呢?我覺得,那些被載入歷史的人,舍已為人的英雄,引領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科學家、企業家,以及品格高尚的大明星,都是不平凡的人。如果可以,誰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呢?諸葛亮對外甥說,志當存高遠。小時候,大人也這樣教導我們。現在的我們,也這樣教導孩子。
  • 作文中如何進行景物描寫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這些美景描寫下來呢?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描寫景物,要想把景物描寫好,首先要學會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觀察所寫的景物。這樣理清了順序,所描寫的景物材不會混亂不清。二,可以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描寫。感官包括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在描寫景物時,可以調動各種感官來體現景物的特徵。
  • 大自然的景色太美了,給人一種溫和的感覺,非常亮眼
    雖然還未在這個景色中待多長時間,怎麼能夠讓人不喜歡呢,在看到眼前的這個景色後,必看的一個景色,顯得整個景色都更加的真是了,眼前的這個景色可以說是非常的美了,或許這樣的景色,走進了這裡的景色,在蒼茫的世界裡,但是有一些景點是免費的會讓我們的心靈有一個非常大的震撼
  • 走平凡之路,過尋常日子,才是最大的福分
    總會有說不清的緣分,理不清的情絲。許多刻骨銘心的往事,歷久彌新;許多很久未見的故人,依然親切。時間如大浪淘沙,一浪接著一浪,衝刷掉的是泥沙,能夠沉澱下來的,才是真正的、閃閃發光的金子。至於緣分,不但無從解釋,而且無法避開。若是喜緣,無須費盡心力地去追尋;若是孽緣,也不必想方設法地去躲避。
  • 如此美的景色,看起來是很愜意的,總是給人一種溫和的感覺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樹參差不齊的長在有雪的坡上,天空非常的藍。這裡的景色,更是把人們的崇敬和讚嘆都寫在了其中,在蒼茫的世界裡,我們高傲地站在這裡,我們在旅行過後,回家用來懷念的就是途中的照片了,如此美的景色,從來有驚醒過。
  • 視角| 當攝影作為一種思索的方式:邁慢的《溼地公園》
    視角 | 當攝影作為一種思索的方式:邁慢的《溼地公園》 2021-01-13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淺談《安妮日記》帶給我的震撼
    今天正好是周末,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接著看完最近一直在看的《安妮日記》,它帶給了我很多震撼。現在我想和大家聊聊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沒想到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她的文字和年齡完全不相仿,我無法想像一個孩子的筆觸和思想竟會如此「成熟」而特別。她的文字和表達,讓你似乎很難相信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孩子筆下,很感謝她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我們了解了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實施的「殘暴行徑」,她是那個時代的親歷者、受害者,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她小小的身軀裡有著巨大的能量,她帶來人們的感動和震撼是沉重的,也是長遠的。
  • 海水與白色的浪花相互交融,看起來非常好看,平添一種別樣的美
    海水與白色的浪花相互交融,拍打著巖石看樣子很美。我來到這個景色這裡,就能夠感受到這裡與別處還是有所不同的,旅途中的景色可以說是很美了,你去旅行過嗎?有時結伴而行,在美好的景色前的心情也會好,屏幕前的你,應該心動了吧,趕緊來看看看吧。
  • 換一種視角,鳥「瞰」湖濱!
    遇見詩情畫意~ 換一種視角, 鳥「瞰」湖濱, 邂逅怦然心動! 挑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約上好友,一起攀登三臺山起嘍峰,賞山林美景,聞鳥鳴啾啾,不失為一種愜意的運動方式。秋風乍起,山林換顏,三臺山的樹木褪去了青蔥的外衣,呈現五彩斑斕的景象。那或黃或紅的樹葉,捎來秋的訊息,惹人駐足。登頂起嘍峰,極目遠眺,只覺視野開闊,心胸舒暢!
  • 不妨把平凡當作人生的一種答案
    從他留下的遺書中,我們並沒有看到讓人絕望的某個重大挫折,而都是一些瑣碎的不開心,但也許就是一樁樁不順利疊加起來,壓垮了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  可能會發不出論文,可能會畢不了業,可能會找不到工作,可能會考不上公務員……為什麼這些事情顯得那麼重大,甚至「人命關天」?
  • 詩歌的美麗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平凡的生活裡需要花火綻放!
    楊慶祥:馮娜的《贗品博物館》有一種奇異的觀察法,她不觀察真,她觀察假,她不觀察不朽,她觀察腐朽。優秀詩人的拿手戲,就是在平凡中見神奇。這與其說是一種詩的觀念,毋寧說是一種詩的方法。新詩歷史上,卞之琳就很擅長在平凡中見神奇。就觀念而言,強調詩和平凡之間的勾連,是一種現代的做派。平凡,意味著詩必須依靠日常經驗來保證一種詩的真實性。《滾鐵環》的取材,可謂平凡到再熟悉不過。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場景裡,對男孩子來說,滾鐵環幾乎是一種普遍的童年經歷。這麼熟悉的題材,怎麼引出陌生的角度呢?
  • 美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常常會在各大媒體上看到歐美妝教程,像當年紅透美容圈的日韓系妝容一樣,歐美妝早已經不新奇了,你經常會看見女孩們畫著上挑的野生眉和搶眼的高光出街。 不同於老一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白遮百醜「思想,同屬於歐美圈的風潮——美黑,也逐漸成為一種美容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