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平凡,是一種人生智慧

2020-12-11 安冬悅

文/安冬悅

林清玄在書中寫道:

平凡者,就是平順、安常、知足,平凡人的一生就是平安知足的一生。一個社會格局的開創固然需要很多不凡人物的創造,但一個社會能否持久安定維持文化的尊嚴與品格,則需要許多平凡人的默默奉獻與犧牲。

所謂平凡者,即普通人,擁有平民大眾一般的特徵,沒有傑出的創造和偉大的成就。

芸芸眾生,滄海一粟,即為平凡者。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不平凡的人呢?

我覺得,那些被載入歷史的人,舍已為人的英雄,引領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科學家、企業家,以及品格高尚的大明星,都是不平凡的人。如果可以,誰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呢?

諸葛亮對外甥說,志當存高遠。小時候,大人也這樣教導我們。現在的我們,也這樣教導孩子。但其實,我們比誰都明白,立大志只是給自己定下人生的方向,實現夢想獲得成功卻沒那麼容易。

絕大多數人,折騰半生,終於意識到,平凡才是常態。安於平凡,則是一種人生智慧。

01平凡,不等於平庸

每個人在青年時代,都自命不凡,都立志要有一番大作為,絕不想淪為一個平凡人,過平庸的生活。

那個時候認為,安於平凡就是不上進,沒追求。生而為人,一定要有夢想,要努力奮鬥,要實現自己的價值,才不算白活。

可是,當我們帶著美好的憧憬一頭扎進生活的洪流,才發現生活處處是暗礁,稍不留意就會碰得頭破血流。

漸漸地開始明白,一個人心再大,也是渺小的。那種想當然的成功,根本不存在。也許是能力有限,也許是時運不濟,總之,除了接受現實,別無選擇。

這時候,很多人開始承認自己的渺小,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再心比天高,只想踏踏實實過最簡單的煙火日子。

安於平凡,不等於混吃等死,而是正視自己的能力,不再好高騖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積極面對每一天。

安於平凡,是更加務實,更加睿智,不自輕,不自棄,不抱怨,心中充滿陽光。

02平凡,不等於沒價值

平凡的人,人生沒有特別大的衝突,起落,就這麼平順著過日子。

平凡的人,每天重複自己的工作,與熟悉的人說差不多的話,偶爾到別的地方看看不一樣的風景,換一換心情,然後回到熟悉的地方,繼續重複自己的工作,繼續與熟悉人的人說差不多的話。一天,一年,一生,一世。

平凡人的一生,不代表很輕鬆,很容易。相反,越平凡的人越懂得人間疾苦,越能體會生活的艱辛。很多人,光是活著就已拼盡全力;很多人,竭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好好活。

平凡人的一生,寂寂無名,沒有卓越的成就,但並不等於沒有價值。

人之於世界的確極為渺小,但再渺小、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價值。如街道的清潔工,一個極平凡的角色,但他們的價值不容忽視。如果沒有他們每天辛勤勞作,世界會怎樣?

任何崗位,都有無數個平凡人在默默奉獻。我們必須要承認:平凡人的價值,同樣很偉大。

03安於平凡,是一種人生智慧

人最大的痛苦就在於,不甘平凡,而又無力改變。安於平凡,則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生活中,常有人對一些想法天真的人說:「你啊,還是太年輕了。」

年輕,因閱歷尚淺,經驗不足,的確會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最天真的想法,就是自命不凡,總覺得自己與眾生不同。

當初現實狠狠打了耳光,會很不服氣,很不甘心,於是拼命折騰,直到身心疲憊。

我認識一個大姐,工作能力很強,也因此心高氣傲。她最不服氣的一件事是,考不到駕照。為了一個駕照,她考了十年,至今也沒考到。有人誇她,有人笑她,有人勸她。

後來,她終於決定放棄,說:「算了,我可能真不是開車的料,以後再也不考了。有些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再怎麼不甘心也沒用。」

執著,未必有用。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弱點,與真實的自己握手言和,才不至於活得那麼累。

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應該安於平凡。

平凡,不等於是平庸;平凡,不等於沒價值。

安於平凡,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達;安於平凡,是一種人生智慧!

願我們,都能領悟。

-END-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看《安家》徐姑姑的佛系人生,品《道德經》中的人生智慧
    特別喜歡電視劇《安家》中,徐姑姑的處世態度和行事風格。他為人善良,待人和善,對下屬關心,對客戶用心。關鍵時刻殺伐決斷,為人處世和光同塵。他的人生哲學講求一個「道」字,他堅信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也有人解釋說:「道」其實是做動詞,給不知道方向的人指明道路,不走錯路是我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德」則是境界因善行而升華。「道」是自然,「德」則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法則,是核心,也是方法論。是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和理解,踐行和傳播。
  • 要做到安於平凡,然後厚積薄發成就事業,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不甘平庸,先得安於平凡有志向的的人往往把一般甚至在許多人看來是低下的工作,看作是博取幸福的必經之路;而平庸的人則往往把目前不滿意的工作看作是命。前者,有可能成為偉大的人;後者則可能把偉大的工作變的卑下。
  • 漢語詞語中蘊含的人生智慧
    靜下心來有時仔細琢磨,你就會感到現代漢語中的有些詞彙組合真還有某種智慧和道理,如心田、心靈、家鄉、平安、幸福等。  先說「心田」一詞吧。大家都知道,田地需要農人辛勤的播種耕耘,才能有豐碩的收穫;而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對自己人心靈的田地更需要不斷的播種和耕耘。
  • 不妨把平凡當作人生的一種答案
    在人生的某些特定階段,迷茫的原因會有相似性。比如學生畢業季,求職十分不易,如果再加上導師不好相與,畢業都有難度,尤其是今年疫情背景下,挫敗感和焦慮感就會加深。  極端情況就可能出現像大連理工大學的那位研三男生那樣,在實驗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 李婉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 第3課 從平凡之辨中獲取人生之智
    「我用盡了畢生的力氣,只是抵達了生活的平凡」。平凡,是每個人都想著要去突破的。但平凡的真味、深味,又恰恰是在人生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之後。人光有超越的一面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從平凡中汲取智慧的能力,也要有一種自知平凡的謙卑。請以「平凡的智慧」為題寫一篇文章。
  • 看破不說破,是一種人生智慧
    無論是在自己的生活上還是說工作上,這樣的人往往都會懂得一種人生智慧,就叫做:看破不說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好像開始慢慢地青睞,那些說話少,但做事情認真的人了。而對於那些,光說不做,假把式的人開始避之不及了。是的,或許是在最開始的時候,那種特別會說話的人,會更加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 沉默是金,人生的一種智慧
    人的一生,走過的路很長,遇到的人很多,一路上形形色色的相遇,能遇到知己懂你,也會遇到不同自己三觀的,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沉默以對,這是一種保護方式,對自己不費一分精力,對他人也不會造成尷尬的氣氛。沉默是金,這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一個詞語,也有很多偉人用真理名言加以闡釋,這什麼沉默確實是人生的一種寶貴品質,是人生的一種特質。海明威說過:「我們花兩年學會了說話,卻要花六十年學會閉嘴」。很多時候把話說的過了,把事情攤開了,對他人可能是一種傷害,說話保持適當沉默,一些事情看破不說破也是一種智慧。
  • 看懂了《平凡的世界》,你就懂得了人生三味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用生命寫出的力作,敘述了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為核心的平凡人的故事,他用百萬字的巨著告訴我們,只要懂得了人生三味,任何艱難困苦也打不倒,任何惡劣環境也能生存,任何災難挫折也壓不垮。爬起來後,少安不計前仇,讓窮困的鄉親再來他這裡幹活,好讓他們賺幾個買化肥的錢。孫少平在高中讀書,在課上偷偷看《紅巖》,被同學侯玉英檢舉,可當她面對被洪水捲走的危險時,他奮不顧身去救她。初戀郝紅梅無故拋棄她,但是當她偷東西被發現之後,他還是選擇維護她的名聲。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原標題: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1988年,思索中的路遙 鄭文華攝路遙(左一)在銅川煤礦採訪 何志銘攝2015年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我決定要寫一部規模很大的書」對於視創作為一種勞動,堅信唯有持續不斷的勞動才能為人類創造出新的精神成果的路遙而言,永遠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乃是義無反顧的選擇。正是在充實的勞動中,個人的生命得以圓滿。一切如歌德所言,對於一個從不斷的追求中體驗到歡樂的人,創造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這是有追求的作家的責任、使命和價值所在。
  • 毛不易《平凡的一天》:人生苦短,我願用一切交換
    不論是《消愁》裡他低沉的聲音唱的那句 " 雖然從不相信所謂山高水長,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 ,還是《像我這樣的人》裡面特別戳心的那句 " 像我這樣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幾分,怎麼曾經也會為了誰,想過奮不顧身。 " 我們或多或少都在他的歌聲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影子。
  • 人生感悟:我接受平凡的人生,但我仍不甘心!
    天上有無數顆星星,每顆星星都是一樣的閃亮,沒有誰比誰更閃亮,可看似一樣,每一顆都有他的名字,每一顆都象徵著一種意義,每一顆都缺一不可,每一顆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使命,每一顆都不一樣。如同人一樣,看似平凡,可依舊偉大,你可以不甘平凡,但你有一天也會接受自己的命運使然。
  • 五一勞動節,智慧熊用閱讀致敬平凡中的偉大
    價值閱讀,致敬平凡英雄當病毒的陰霾逐漸散去,我們的生活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智慧熊和京東物流向所有抗疫勞動者致敬!「讀書給生命以答案」,用閱讀經典書籍,跨越山海,撫慰心靈。一直倡導價值閱讀的智慧熊,在青少年閱讀領域裡耕耘20年,對此知之甚深,並且首創「名著閱讀課程化」這一概念,把「通過有價值的內容,讓青少年愛上閱讀,以閱讀塑造其優秀品格」當作使命。這次選擇的《西遊記》《魯濱遜漂流記》《朝花夕拾》《七色花》等書籍家喻戶曉,希望從閱讀經典開始,讓孩子找到人生的意義。更希望用閱讀的力量把希望和勇氣傳遞給更多的人。
  • 《平凡的世界》:愛是不平凡的
    我的語文老師看過這篇書評後,還特別誇獎了我,也順便提醒我:你對人生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已然不記得自己當年寫的是什麼,估摸著和中學生讀後感差不多,一堆感性的詞語與排比句堆砌,談什麼對人生的認識!後來又讀過路遙先生的創作手記《早晨從中午開始》,這讓我一直有個錯覺:我是讀過《平凡的世界》的。其實沒有。
  • 別騙自己了,平凡是福是人生最大的騙局!
    「平凡」用在人的身上,有兩種解釋:在失敗者、低收入者口中,平凡是一種藉口,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成功者、高收入者口中,平凡是自謙,是一種格局。想起三毛的一句話:「平凡簡單,安於平凡,真不簡單。」如果有機會,誰不想過上更高層次的生活呢?
  • 真正的成熟,是接受人生的平凡
    周國平曾說過:「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真正的成熟,是接受人生的平凡,並去享受它。01 生而平凡,是生命的本色不久前,偶爾翻到了初中時的一本舊書,發現扉頁上自己寫著:「20年後,你終將不凡!」
  • 《平凡的世界》:哪有什麼「寒門逆襲」,只有更加廣闊的人生
    因為千千萬萬個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這個平凡世界裡的凡人,我們只能通過長期持續的奮鬥在這個社會中更上一層樓,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少數人能夠衝破環境的裹挾,走出人生的局限。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是路遙主要塑造的兩個人物形象,全書著墨最多。
  • 好書推薦:《平凡的世界》中,那些不平凡的人生
    它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我國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這部巨著在的影響力不需多言,堪稱中國文壇的瑰寶,作品分為三部,全景式地展現出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作品以我國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大約十年的時間為背景,通過繁複的情感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主角,刻畫出了當時社會各階級眾多普通人物的形象。
  • 有一種人生智慧,是「向下兼容」
    當你發現有一個人,你說什麼他都能夠理解,溝通很順暢,你也很享受那個過程,好像找到了人生伴侶和soulmate。但你可能只有1%的可能性找到了soulmate,99%的可能性遇到了一個情商和智商都比你高的人,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對你使用向下兼容。當年易中天品三國風靡大眾,一開場就是:「三國就是劉備曹操孫權帶著三撥人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