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媽媽的忠告:如果你是這一類性格,自卑可能會陪伴孩子一生!

2020-12-20 學霸的秘訣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本應該代表著一切美好的形象,是孩子們學習的對象,也是孩子們最為依賴的人,但是,如果媽媽是下面這類性格的話,培養出的孩子很難不自卑,也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發生我身邊的真實事件。

我的一個朋友,自己獨自在外面上大學,一點也不想回家,我很驚訝,難道對於一個孩子來講,家不是最溫暖的港灣嗎?

我的這位朋友搖搖頭,他說:小的時候,媽媽總是讓我早點起床,如果起來的完了,媽媽就不讓他穿衣服,說這是自己花錢買的,你要是不聽她的話,就沒資格穿她買的衣服。

還有一次,下雨了,小孩子們玩心大,朋友就和小夥伴出去一起淋雨、一起踩水坑,其中有一個深一點的水坑沒過了雨鞋,打溼了裡面,這位朋友剛一回到家,被媽媽發現之後,把他打了一頓,再命令朋友把雨鞋脫下,衣服脫下,光著腳只穿著內衣站在門外,不準他進屋。

理由是:既然你不聽我的話,那我買的衣服、鞋子你都不要穿了。

迫不得已,我的朋友一路上頂著無數個行人奇怪的眼光去了舅舅家。

這樣的事情其是家常便飯,從小到大,不分場合,只要他做錯了一點事情,或者是大人心情不好,媽媽就會輕則指責,重則打罵,讓他活成了別人眼睛裡的「小可憐」,在小的時候,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讀書,這樣就不用天天見到媽媽了。

現在,他達成了願望,家這個名詞,對於他來說不是溫暖的港灣,只是帶著噩夢的回憶罷了。

無獨有偶,同樣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我教過的一個二年級學生身上。

爸媽離婚後,孩子判給了媽媽,媽媽對孩子很嚴厲,非打即罵,嘴裡喊著是為孩子好,讓孩子爭口氣,打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將來成才,但結果卻造成了孩子在外面永遠都是一副怯懦的樣子,很怕自己犯錯。

真的,世上真的會有這樣一類媽媽,把自己的不幸歸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當做自己私有工具,發洩自己的情緒和憤怒。

在一個和這位孩子的聊天當中,他突然冒出一句話:「老師,你知道嗎,我特別希望自己是領養的,不是媽媽的親生孩子」。

我說為什麼呀

學生說:這樣的話,我就不用顧忌我是媽媽的親生孩子,不用活的這麼累了。

聽見學生這樣說,真的感覺很心酸,媽媽本來應該是孩子最依賴、最信任的人,而這類媽媽生生把自己變成了孩子心理不願意去提及的人。

也是因為媽媽的這樣教育方式,讓孩子變成自卑的人,那種骨子裡流露出來的自卑,真的很難改正。

當孩子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相信每一個父母都發過誓,要保護好孩子的一生,要好好呵護他,誓言猶在耳,卻難有父母做到,大人們常常會因為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開心、煩惱而對孩子充滿厭煩的情緒,稍有不順,動輒打罵,把孩子當中自己不幸的發洩口。

當然情緒平復下來之後也會有後悔,有些父母會用幾顆糖、一次遊樂場玩來哄孩子的原諒,卻當孩子放心恐懼開始信任父母的時候,家長們卻又因為情緒上不能控制,把這份難得的信任生生打破,一次又一次,須知,破鏡再難重圓。

一個合格的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對孩子的傷害是無法想像的,願家長共勉,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溫柔對待。

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教育資訊,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

相關焦點

  • 努力掙錢和陪伴孩子哪個更重要?你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親子關係日益淡薄是必然的後果,許多家長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和你不親近。感覺比起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更像是同居的陌生人。而日後再想要彌補這點,只能付出多倍的精力,結果卻也不總是盡如人意的。如果孩子在0-7歲時處於沒有父母陪伴的狀態,則會因為「親子中斷」的原因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的特質,而這樣的性格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這四種家庭養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性格自卑,希望你的不會
    大學同學阿明,從大一入學就表現得很內向和自卑,不喜歡交朋友。後來,經過多次接觸,大家猜知道他的原生家庭充滿暴力。父親做生意失敗,所以他經常在回家時打罵母親。因此,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阿明,性格很自卑。後來,阿明的事業也受到影響,畢業後一直沒有起色,讓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很惋惜。實際上,在我們周圍,長大後自卑的孩子通常來自以下這四個家庭。
  • 母親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這三種媽媽最「可怕」!看看有你嗎?
    我們常說,媽媽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可以說媽媽的存在讓整個家庭得以幸福運轉。然而對於性格正處於塑造期的孩子而言,由於媽媽陪伴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最多,因而對於他們的性格、行為和價值觀培養都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性格符合這3點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否則會影響孩子一生。
  • 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留守兒童可能會變得這樣,多陪伴孩子
    我走過去,問其緣由,她緩了好久才停止了哭泣,哽咽著告訴我:「姐姐,爸爸媽媽都去打工了,我怕他們擔心不敢當著他們的面哭,可是實在忍不住了。」說完小花又輕聲啜泣起來。她告訴我,父母不放心她一個人待在家裡,所以讓她去跟嬸嬸家一起住。聽完小花的話,我心裡不由得一陣難過,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是那樣過來的,父母外出打工,有時候住在堂姐家有時候住在嬸嬸家。
  • 這三種性格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大多懦弱又自卑
    孩子和家長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種緣分,從孩子出生到長大,他們的性格、氣質和習慣都無不藏著父母的影子。一個家庭中,由於陪伴時間的多少,導致媽媽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影響多餘父親,這並不是代表媽媽更懂的如何教育孩子。有的媽媽脾氣暴躁對孩子經常性吼罵;有的媽媽冷漠無情,對孩子不管不顧;也有的媽媽經常包攬孩子各類大小事,孩子沒有任何主權,這三種性格的媽媽帶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內向,在將來出入社會步履維艱。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一生,這三種媽媽最「可怕」
    母親給予孩子生命,陪伴孩子成長,教他們知識和道理,指導孩子最終找到人生的方向。可以這麼說,一個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上、能否養成好的性格習慣,將來是否有出息,母親的性格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強勢的媽媽總是說一不二,一旦做了決定,就很難被其他人改變。 而嚴厲的媽媽總是慣於強制、簡單粗暴的作風式教育,不容置喙說到做到。這
  • 孩子如果經常說這3句話,暗示性格軟弱,內心自卑,很準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如果自家孩子的性格陽光,堅強,自信,那是再好不過了。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有些孩子會變得很自卑,軟弱,更不幸的是,他們的父母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內心是否自卑,性格堅強還是軟弱,父母如何得知呢?古人云:口乃心之門戶,由此可見,孩子平時所說的話,就能反映出他的性格特點。
  • 孩子如果經常說這3句話,暗示性格軟弱,內心自卑,很準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如果自家孩子的性格陽光,堅強,自信,那是再好不過了。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有些孩子會變得很自卑,軟弱,更不幸的是,他們的父母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 環境會影響孩子性格,如果媽媽經常做這4件事,以後真得改改了
    如果一個人擁有好性格和健康的心理,他踏入社會之後會更受歡迎,也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生活狀態也會更加積極向上,由此可見,性格對於人們的影響真的很大,它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每個人擁有怎樣的性格不是完全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後天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
  • 孩子「自卑」是性格內向使然?別自欺欺人了,這樣教育孩子更優秀
    ,非常靦腆,在人面前也經常不苟言笑,上課也不敢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的時候站起來也總是低頭回答,聲音很小,在下課的時間,除了上廁所之外,總是靜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呆,老師讓他去和同學玩,他也會勉強的笑一下不為所動,回到家中也總是把自己關在房裡,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來家裡的客人都說孩子的性格太內向了,媽媽看到孩子這樣也非常著急,覺得孩子性格太內向,但是不管怎樣去引導孩子,孩子都不為所動。
  • 這3種性格的媽媽,養出的孩子內心自卑,長大後難有出息
    媽媽的性格能在無意中影響到孩子,擁有這三種性格的媽媽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孩子心理自卑與媽媽的這三種性格有關1、媽媽的脾氣過於暴躁:媽媽總是過於急躁,脾氣過於暴躁,容易讓原本焦慮的孩子陷入恐慌的情緒狀態,不利於培養出冷靜思考,更加理性的孩子。
  • 媽媽若是這兩種性格,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佔一種娃也會受益一生
    這時候,媽媽拿起試卷,隨口就諷刺他說「我沒見過你這麼笨的人」!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卻深深刺痛了兒子的心。從那之後,他整個人變得很自卑,遇到難處就歸結於自己笨,一直到了最終,他都認為自己做不好事情,完全是應該的,戀愛和工作一塌糊塗,也都是命中注定。
  • 「媽媽,我不行」當孩子這麼說,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擁有一個好的性格,對於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有幫助的。擁有堅韌不拔性格的人,在踏入社會之後更容易取得成功,而懦弱喜歡退縮的人則容易失敗。多數人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所以在孩童期間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性格至關重要。做家長的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出類拔萃,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 內心自卑的孩子,「2個性格特徵」很明顯,願你家孩子一條都沒有
    這會導致孩子性格自卑,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是「沒爹教沒娘養」的小孩,沒有人疼愛自己,更沒有人關心自己。如果孩子長期處於被欺負霸凌的環境中,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會陷入到自我懷疑當中:自己真的像同學口中說的那麼不堪嗎?
  • 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除了難管教,還容易形成這3種性格缺陷
    不少傳統家庭中都出現了爸爸外出打拼,媽媽在家帶孩子的現象。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除了叛逆,極難管教之外,這三種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也經常出現。容易缺少安全感在孩子6歲之前,爸爸媽媽都需要付出大把時間來陪伴和進行幼兒教育的。如果在這段時間,父母能夠給孩子充分的陪伴和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他們就能在將來擁有獨當一面的實力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 男孩性格膽小自卑,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三類家庭養出自卑孩子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四類家庭容易養自卑的孩子「凱凱,你來表演個節目吧。」歌手葉一茜邀請7歲的男孩凱凱。「不要。」凱凱拒絕了並轉過頭,背對著葉一茜。旁邊的小朋友衝凱凱喊,「上吧,兄弟。」可這個男孩依然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衣角。
  • 有3句話會傷害孩子一生,如果你曾經說過,一定要抓緊改正
    我們人人都唾棄家庭暴力,發誓要好好呵護和陪伴孩子的成長。但有時候卻忘記了,語言暴力和身體暴力一樣會給孩子留下泯滅不掉的傷痛。它們就像孩子身體裡拔不掉的一根刺,生生地長進肉裡,「疼痛」伴隨一生。有3句話會傷害孩子一生,如果你曾經說過,一定要抓緊改正!
  • 自卑的孩子,都受到什麼樣的摧殘?
    一個人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或許有天性,但更多的是受身邊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它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和人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教育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變得脾氣差、沒主見、甚至形成自卑的性格。
  • 毀掉孩子一生的10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5句忠告!
    告訴孩子:你不笨。是誰給孩子貼上了「笨蛋」的標籤?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成為「笨蛋」,請在平常之中賞識你的孩子翹起你的大拇指。2、↓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別人家孩子。5、↓你如果考一百分,我再給你買… 你如果……我們就……,以孩子的表現為條件作為目標與計劃,決定權在家長,而不是孩子。 用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總結就是:不優秀,不配活!
  • 媽媽四種行為要避免,易成禍根扭曲孩子的性格,如果有趕緊改
    美國科學家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如果母親的生活壓力越大,那麼孩子患上齲齒的可能性越大。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調查發現:職業女性培養出來的孩子通常收入更高,而且更容易獲得成功與名譽。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對於母親的疼愛與陪伴是其他任何人無法所替代的,其次,母親與孩子的之間的獨特關係是將來兩性愛情關係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