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因一位「媽媽」在訓練孩子「獨立入睡」,導致三個月大的嬰兒趴睡窒息身亡。
當我看到這則新聞,心理面特別難過。
當孩子從母親溫暖的子宮,來到了冰冷的人間時,她多麼希望遇到溫暖的愛和關注,但是一股「獨立入睡」的「訓練風」,讓她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該媽媽使用的「獨立入睡」的訓練方法是,讓嬰兒在房內自己趴著入睡,房外的媽媽看著監控,任由孩子哭鬧,也不給予溫暖的懷抱,不給予溫情的哄睡。
也許這位媽媽,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絕情的訓練,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早日學會獨立自主的入睡。但是,如果嬰兒學會了「獨立入睡」,同時也學會了冷漠待人。
01 成年人都需要關愛,更何況孩子呢?
想一想,當一個成年人睡不著的時候,可能會尋找某種慰藉,也許是起身閱讀一本書籍,也許觀看一部電影,也許是和閨蜜暢聊心事,等找到了溫暖的精神支柱,就可以安心的入睡。
那麼,嬰兒入睡,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溫暖的懷抱,或者溫情的哄睡陪伴,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給予的精神食糧,才能睡得香甜,才能睡得安穩。
我們知道,一天當中,嬰兒的睡眠佔據大部分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孩子那驚恐的內心,疲憊的睡容,時常的夢醒時分,仍然沒有等到父母溫情的回應,仍然沒有等到父母溫暖的懷抱。
這樣絕望對待,孩子只會認為,原來,人間就是充滿冷冷的氣息,我又能等到什麼溫暖的氣息呢?
孩子的內心缺乏愛和溫情,怎麼會對他人抱有愛和溫情呢?
成年人都渴望溫暖的愛,為什麼殘忍的給孩子參加「獨立入睡」訓練呢?
希望這位媽媽能明白,「獨立入睡」真的不是好的方法。
02 什麼才是有效的獨立呢?
當你給予孩子合適的愛,合適的建議,孩子才能學會了獨立,同時也學會了愛。
當我們自己傷心難過、害怕、恐懼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周身很冷,是不是最需要一個真誠的人給予關心和溫暖的懷抱。
「孩子,媽媽很難過,你可以抱抱我嗎?」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問2歲多的孩子尋一個抱抱。
我的孩子,會像我照顧她一樣,緊緊抱著我,用她胖胖的小手,輕輕地有節奏地拍著我的背部,此刻,我感受到了來自孩子的關愛。
我的心情釋懷,因欣慰孩子的懂事,而心情頓感好多了。
平時,我這孩子,一旦受到委屈,就會馬上衝過來,哭著抱緊我,嚷著說,「媽媽,姐姐打我!」
我回應她,「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同時,我的大手就輕輕拍著她的背部,安慰的說,「姐姐,是不是不小心碰了你呢?」沒過一會,她就好了,笑著跑開了。
這孩子就這點嬌氣,其他的事情,我們都建議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2歲多的她,已經學會自己吃飯,自己衝澡,自己穿衣服,是我們家的小驕傲。
這可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而是簡單的關愛。適當的愛讓我們彼此之間學會了關愛,讓孩子也學會了自強生活。
03 孩子需要溫暖的懷抱和溫情的應答。
有一次,小姑來電話,說她的孩子,不願拔牙,於是我趕往醫院。
小姑的孩子身世可憐,1歲不到,父母離異,而我陪伴了這個孩子一段時間。
孩子的第一聲「媽媽」,叫的竟是我,所以我也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兒子般看待。
當我來到醫院,看到哭得很傷心的孩子,就馬上衝過去,蹲下來,給了他一個溫暖的懷抱。
我靜靜地聽著他說話,「舅娘,媽媽帶我來醫院拔牙齒,我好害怕!」我輕輕地「嗯」了一聲。
誰知,這孩子,馬上很勇敢地說,「舅娘,我去拔牙齒了。」
我說,「好的,加油!」
多麼勇敢的孩子,我什麼都沒有做,只是給予了他溫暖的懷抱和溫情的應答,一切都改變了。
我為他而驕傲,孩子很高興地衝我笑,原來孩子是在等待愛和支持地來臨,這讓我感觸很深。
孩子多麼需要關愛,哪怕就是一個簡單的擁抱,就已經足夠。
當你理解孩子,請陪伴孩子。
當你明白孩子,請用愛給予她溫暖。
#情感寫作小能手#
作者:安軒,二孩寶媽,喜歡用溫暖的文字,書寫精彩的人生!